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高三巩固训练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i卷 (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9(唐)杨国忠专权时,“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因农民无专门技术,结果是“费力无功”。韦纶建议“厚悬市估价。募下晓者为之”,“由是役用减而鼓铸多”。这个变化反映的是 a为政者应轻徭薄赋 b韦纶重农抑商 c杨国忠滥用民力 d雇募制提高了劳动效率【答案】d【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经济,必修二。材料体现了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的生产关系变革: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变化,“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到“厚悬市估价。募下晓者为之”。10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说,帝王们“用一人焉,则疑其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权是加强集权的有效手段 b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集权 c通过人事变革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d黄宗羲借以抨击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必修三。材料重点在于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指出君主专制存在的问题“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而非说监察制度可以加强集权。11有人说,中同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a技术设备落后 b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c缺乏重工业基础 d中国适合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经济,必修二。材料强调中国近代缺乏生产制造工业重工业,造成中国近代工业只有装配工业或加工工业。12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答案】d【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材料“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反映了社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即政治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1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右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19271937年处应该填写 a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坚持和平,民主建同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答案】a【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修一。19271937年中国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探索出井冈山道路,使中国革命呈现燎原之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八一三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中共1934年中共开始战略转移,北上抗日。14阅读右边我同经济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指出造成其中最低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三大改造造成的直接后果 b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行 d自然灾害的影响【答案】a【解析】考察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必修二。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自然灾害,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使我国在1961年经济增长率处于最低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5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这种制度保证指的是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实行总统制,赋于行政、军事大权 c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 d实行选举制,用人民的选举权制约政府。【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世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美国制定颁布了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原则、人民民主原则。为制约联邦政府权力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16艾赛亚伯林在评价某一科技成果时说:“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它为基础的。”“它”指的是 a哥白尼的“曰心说”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体系【答案】b【解析】考察近代世界的科技革命,必修三。牛顿经典理学的建立为启蒙运动(1718世纪)奠定了科学基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在20世纪初。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基础。高三巩固训练文科综合第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注意事项: 1第卷l4道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 2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l道试题,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写清题号并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1道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3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必做部分】 28(20分)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学对人类生活所做的解释对变迁和传统或赞同,或拒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只是一太极(理),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一,归纳朱熹思想体现了儒学怎样的“传统”和“变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迁”的原因是什么?(8分) 材料二 东阳陈同父,跌宕不羁,常与客言:昔有一士,邻于富家,贫而屡空,富翁告之曰:致富不易也,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请问其目。曰即世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 岳珂程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陈亮的思想与朱子的思想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6分) 材料三 一般来说,功利主义的政治家、思想家,总是注重现实而不迷恋过去,即使讲过去,也是为了现实。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 (3)结合康有为或伏尔泰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6分)【答案】(1)传统:仁、礼思想;(2分) 变迁:吸收佛道思想,提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2分)原因:佛道兴起,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唐宋出现“三教合一”潮流。(4分)(2)不同:反对儒家仁义思想,主张发财致富。(2分)原因:传统儒家把义利对立起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要求发家致富。(4分)(3)观点:功利主义的政治家都注重利用过去为现实政治服务。(2分)评述:伏尔泰:虽然主张保留君主制,但他反对君主专制与教会特权,宣扬自由平等,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他的思想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4分)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为戊戌变法做了思想动员,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分)【解析】第(1)问实际考察朱熹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分别体现在哪里,继承为“仁义礼智皆有之”,发展“本只是一太极(理),而万物各有禀受”;发展原因结合时代背景: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和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第(2)问归纳材料“五贼不除,富不可致!请问其目。曰即世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即反对儒家仁义思想,主张发财致富。材料出自程史,描述的宋代状况,分析原因需结合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第(3)问先归纳材料观点即功利主义的政治家都注重利用过去为现实政治服务,然后结合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或中国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活动说明。29(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合作中谋发展日渐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的西欧呈现着一个利益多元化与各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多重整合的局面,而美国鼓励西欧不但在经济上联合,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也加强合作与联合。这就使得走欧洲联合之路的决策在客观上顺应了美国和法国各自的战略需要,尽管它们的战略出发点完全不同。 谢伟良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与法国战略出发点有何不同?(8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国际合作这一中心命题,新自由主义认为,尽管不可能出现自然而然的全面互利的“和谐”状态。当考虑到武力解决利益冲突的代价过高或者当发现合作能给彼此带来好处的时候,作为理性行为的国家必然倾向于合作。新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的自私本质决定了只有存在一个强大权威(霸权或世界政府)的情况下,合作才可能发生。国家关系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霸权秩序代替另一个霸权秩序的过程,霸权秩序的合法性是通过霸权战争确立的。 宋伟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 (2)评材料中关于国际合作的观点。(8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法国:保障自身安全,谋求经济独立发展;避免欧洲再陷混战。(4分)美国:壮大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4分)(2)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是基于国家利益的理性行为。(2分)评述:二战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建立,维护战后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冷战”期间,欧共体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冲击了“冷战”秩序,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两极对峙结束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为应对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等,基于联合国框架协议基础上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6分)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合作必然依托于霸权秩序的存在。(2分)评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构建是美苏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呈现出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两极对峙格局下,正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存在与威慑使世界近半个世纪没有发生大的冲突,相对和平;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希望依靠大国霸权建立新的国际秩序。(6分)【解析】第(1)问需结合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回答,二战后欧洲各国普遍衰落,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作为欧洲一员法国主要处于保障自身安全,谋求经济独立发展、避免欧洲再陷混战的目的,而美国则主要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着眼;第(2)问考察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评述能力。先归纳新自由主义或新现实主义的观点,然后再展开评论,论述时一定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选做部分】 35(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l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 鳌江论坛 (1)依据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因信称义”与天主教的“针锋相对”之处,并指出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6分)【答案】(1)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作用。(4分)(2)不同之处:天主教宣扬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而新教宣扬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4分)意义: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2分)【解析】第(1)问材料主要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两方面阐述了宗教改革背景,概括即可;第(2)问天主教强调因行称义,人得救要靠教皇和教会,而因信称义,则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进步意义主要是动摇天主教会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用史实说明法国革命如何“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4分)(2)依据材料,归纳作者观点并指出理由。(6分)【答案】(1)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4分)(2)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2分)理由:君主领导完成革命可以避免政局动荡,社会遭到破坏,成为一个自由民族。(4分)【解析】第(1)问考察法国大革命在摧毁旧制度、旧思想方面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等”;第(2)问材料“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即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其理由君主革命“危险性较小”即可以避免政局动荡,社会遭到破坏。 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4分) 材料二 1945年9月发表的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说,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标是使日本从属于美国。同时,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把日本作为将来合作者的想法,无论在道德上和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 高兴祖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战后初期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而不是日本?(6分)【答案】(1)依据: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埋葬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引起日本强烈不满,伺机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4分)(2)二战中,美国遭受日军重创,日本是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主要对手;二战中,中美同属反法西斯阵营。战后初期,美国支持国民政府。(6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察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和影响,主要指华盛顿会议引发了日美矛盾,依据是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埋葬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引起日本强烈不满;第(2)问主要从美日、中美关系方面考虑,比如:二战中,美国遭受日军重创,日本是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主要对手;二战中,中美同属反法西斯阵营等。 2013年4月高三巩固训练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说明: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思想政治试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酌情评分。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第卷共25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地理:18题;历史:916题;政治:1725题。9.d 10.b 11.c 12.d 13.a 14.a 15.c 16.b 第卷共14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共140分。【必做部分 共110分】28(20分)(1)传统:仁、礼思想;(2分) 变迁:吸收佛道思想,提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2分)原因:佛道兴起,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唐宋出现“三教合一”潮流。(4分)(2)不同:反对儒家仁义思想,主张发财致富。(2分)原因:传统儒家把义利对立起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要求发家致富。(4分)(3)观点:功利主义的政治家都注重利用过去为现实政治服务。(2分)评述:伏尔泰:虽然主张保留君主制,但他反对君主专制与教会特权,宣扬自由平等,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他的思想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4分)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为戊戌变法做了思想动员,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分)29. (16分)(1)法国:保障自身安全,谋求经济独立发展;避免欧洲再陷混战。(4分)美国:壮大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4分)(2)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是基于国家利益的理性行为。(2分)评述:二战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建立,维护战后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冷战”期间,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借款合同风险管理与政府投资监管
- 教育机构线下校区2025年扩建项目:投资策略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碎片管理-洞察及研究
- 品牌形象差异化分析-洞察及研究
- 住宿业消费者满意度分析-洞察及研究
-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洞察及研究
- 猜歌曲竞赛试题及答案
- 初英语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xx江苏南京租房合同范本
- 空调安装施工合同
- 挖煤专业毕业论文
- 第四讲-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2025秋版本-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国家安全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配电柜组装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林业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课件
- 2025年青海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护理学专业知识试题
- Z世代对消费场所视觉对比度
- 语言认同建构机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德育主任的发言稿:让责任与品格同行让梦想与行动齐飞
-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吴伯萧名篇阅读理解与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