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论文).doc

汽车配件轮边防尘罩冲压模具设计【4张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冲压模具】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4348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6-24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汽车配件 边防 冲压 模具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 答辩 论文 模具
资源描述:

摘要

本设计是汽车配件轮边防尘罩冲压模具设计,分析工件结构,其主要包括落料;拉深;冲孔;修边。首先确定工艺方案,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其次,根据设计方案确定一共需要多少副模具来完成轮边防尘罩的生产。在本次设计中,采用三副模具来生产该工件。第一副是落料拉深,第二副是冲孔,第三副是修边。每副模具的设计中都包括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和结构形式,定位零件的设计,卸料与推件装置的设计,以及其它辅助零件的设计。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零件工作的合理性,然后考虑零件的经济性。


关键词:工艺分析;方案确定;落料拉深;修边冲孔



Blanking Die Design of Dust Cover of The Wheel Rim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lanking die design of dust cover of the automobile wheel rim, including blank; deep drawing; punch; modification, through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work piece. First, determ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arrangement is for choosing the best alternatives in this design.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al of this design, we should decide that how many moulds are used to complete production of dust cover of the automobile wheel rim. In this design, three moulds are applied in this process. The compound for blanking and deep drawing is used in the first process. Punch are practiced in second process. Similarly, the third mould is used for modification in the last process. One each of these moulds design is consisted of the sizes of punch and die cutting edge, location components, tripping and ejection equipment, and assistant structure parts. In the process of mould design, we should consider the reasonableness of working parts, and then take the cost of parts production.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analysis; Determination of arrangements; Blank and deep drawing; Modification and punch



目  录

1  绪 论1

1.1冲压与冷冲模概念1

1.2模具工业在当今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前景1

1.3 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2

1.4 冲压工艺的种类2

1.5 冲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3

2  冲压件的工艺过程5

2.1 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5

2.1.1 分析其冲裁的工艺性5

2.1.2 分析其拉深的工艺性6

2.1.3 材料的性能9

2.2 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的拟定9

2.3 毛坯尺寸的确定10

3  排样和搭边11

3.1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11

3.2 排样和搭边12

4  压力机的选择14

4.1 落料拉深14

4.1.1 压力中心14

4.1.2压边力、拉深力的计算15

4.1.3 压力机的选择16

4.2 修边冲孔17

4.2.1冲裁力17

4.2.2 推件力18

4.2.3 卸料力18

4.2.4 压力机的选择 18

5  落料拉深模具设计19

5.1 模具类型19

5.2 模具结构和工作原理19

5.3 主要零件的结构与设计20

5.3.1 工作零件20

5.3.2 定位零件24

5.3.3 压料、卸料及出件零件25

5.3.4  辅助结构零件25

5.3.5工作零件的设计26

5.3.6其他零件的设计28

6  冲孔模的设计29

6.1 模具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9

6.2 模具的主要零件设计29

6.2.1 工作零件的设计29

6.2.2 其它零件的设计32

7 裁边模设计34

7.1 模具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4

7.2 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34

7.2.1 工作零件的设计34

7.2.2 其它零件的设计35

8  模具加工工艺分析37

8.1 模具材料37

8.2 模具加工工艺37

总  结38

参考文献39

致  谢40

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41

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42


1  绪 论

1.1冲压与冷冲模概念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在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冲模在现实冲压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与冲压件“一摸一样”的关系,若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冲压件;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成型工艺就无法实现。在冲压零件的生产中,合理的冲压成形工艺、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冲模在种类繁多的模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具,从产量上看,它占了模具总产量的30%以上,从产值上看,它占了模具总产值的50%左右。

冲压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生产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进行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难加工、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占产品成本的10%~30%)等特点。所以,只有在冲压零件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冲压成形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1.2模具工业在当今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模具工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兴工业,它能够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以及较高的生产效率,它能够保证比较高的加工精度等特点。模具市场在世界上大部分都是供不应求的,它的市场需求量大致580亿至660亿美元之间,与此同时,模具工业在我国也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前景。模具工业在我国最近几年总产值保持12.5%的年增长率,截止至2006年底模具产值预计超过550亿元。


内容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配件轮边防尘罩冲压模具设计 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生: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3年05月汽车配件轮边防尘罩冲压模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汽车配件轮边防尘罩冲压模具设计,分析工件结构,其主要包括落料;拉深;冲孔;修边。首先确定工艺方案,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其次,根据设计方案确定一共需要多少副模具来完成轮边防尘罩的生产。在本次设计中,采用三副模具来生产该工件。第一副是落料拉深,第二副是冲孔,第三副是修边。每副模具的设计中都包括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和结构形式,定位零件的设计,卸料与推件装置的设计,以及其它辅助零件的设计。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零件工作的合理性,然后考虑零件的经济性。关键词:工艺分析;方案确定;落料拉深;修边冲孔Blanking Die Design of Dust Cover of The Wheel RimAbstractThis design is blanking die design of dust cover of the automobile wheel rim, including blank; deep drawing; punch; modification, through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work piece.First, determ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arrangement is for choosing the best alternatives in this design.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al of this design, we should decide that how many moulds are used to complete production of dust cover of the automobile wheel rim. In this design, three moulds are applied in this process. The compound for blanking and deep drawing is used in the first process. Punch are practiced in second process. Similarly, the third mould is used for modification in the last process. One each of these moulds design is consisted of the sizes of punch and die cutting edge, location components, tripping and ejection equipment, and assistant structure parts. In the process of mould design, we should consider the reasonableness of working parts, and then take the cost of parts production.Key words: Technological analysis; Determination of arrangements; Blank and deep drawing; Modification and punch目 录1 绪 论11.1冲压与冷冲模概念11.2模具工业在当今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前景11.3 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21.4 冲压工艺的种类21.5 冲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32 冲压件的工艺过程52.1 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52.1.1 分析其冲裁的工艺性52.1.2 分析其拉深的工艺性62.1.3 材料的性能92.2 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的拟定92.3 毛坯尺寸的确定103 排样和搭边113.1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113.2 排样和搭边124 压力机的选择144.1 落料拉深144.1.1 压力中心144.1.2压边力、拉深力的计算154.1.3 压力机的选择164.2 修边冲孔174.2.1冲裁力174.2.2 推件力184.2.3 卸料力184.2.4 压力机的选择185 落料拉深模具设计195.1 模具类型195.2 模具结构和工作原理195.3 主要零件的结构与设计205.3.1 工作零件205.3.2 定位零件245.3.3 压料、卸料及出件零件255.3.4 辅助结构零件255.3.5工作零件的设计265.3.6其他零件的设计286 冲孔模的设计296.1 模具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96.2 模具的主要零件设计296.2.1 工作零件的设计296.2.2 其它零件的设计327 裁边模设计347.1 模具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47.2 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347.2.1 工作零件的设计347.2.2 其它零件的设计358 模具加工工艺分析378.1 模具材料378.2 模具加工工艺37总 结38参考文献39致 谢40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41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42V1 绪论1 绪 论1.1冲压与冷冲模概念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冲模在现实冲压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与冲压件“一摸一样”的关系,若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冲压件;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成型工艺就无法实现。在冲压零件的生产中,合理的冲压成形工艺、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冲模在种类繁多的模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具,从产量上看,它占了模具总产量的30%以上,从产值上看,它占了模具总产值的50%左右。冲压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生产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进行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难加工、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占产品成本的10%30%)等特点。所以,只有在冲压零件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冲压成形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1.2模具工业在当今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模具工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兴工业,它能够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以及较高的生产效率,它能够保证比较高的加工精度等特点。模具市场在世界上大部分都是供不应求的,它的市场需求量大致580亿至660亿美元之间,与此同时,模具工业在我国也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前景。模具工业在我国最近几年总产值保持12.5%的年增长率,截止至2006年底模具产值预计超过550亿元。1毕业设计(论文)1.3 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它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生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采用模具进行生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并保证一定的加工质量要求,所以,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仪表、玩具和日常品等产品的零部件很多都采用模具进行加工。据国际技术协会统计,2011年产品零件粗加工的80%,精加工的60%都由模具加工完成。1.4 冲压工艺的种类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供小批量生产)、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供大量生产),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冲压设备除了厚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在每分钟生产数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因此,冲压中的安全生产是一3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5 冲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阻力一:生产集中度低许多汽车集团大而全,形成封闭内部配套,导致各企业的冲压件种类多,生产集中度低,规模小,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难以满足专业化分工生产,市场竞争力弱;摩托车冲压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优而不胜,劣而不汰”的状态;封头制造企业小而散,集中度仅39.2%。突破点:走专业化道路迅速改变目前“大而全”、“散乱差”的格局,尽快从汽车集团中把冲压零部件分离出来,按冲压件的大、中、小分门别类,成立几个大型的冲压零部件制造供应中心及几十个小而专的零部件工厂。通过专业化道路,才能把冲压零部件做大做强,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实力的冲压零部件供应商。阻力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美国680条冲压线中有70%为多工位压力机,日本国内250条生产线有32%为多工位压力机,而这种代表当今国际水平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在我国的应用却为数不多;中小企业设备普遍较落后,耗能耗材高,环境污染严重;封头成形设备简陋,手工操作比重大;精冲机价格昂贵,是普通压力机的5-10倍,多数企业无力投资阻碍了精冲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液压成形,尤其是内高压成形,设备投资大,国内难以起步。突破点:加速技术改造要改变当前大部分还是手工上下料的落后局面,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新工艺,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压应向单机连线自动化、机器人冲压生产线,特别是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方向发展。争取加大投资力度,加速冲压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使尽早达到当今国际水平。而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板材成形装备自动化、柔性化有了技术基础。应加速发展数字化柔性成形技术、液压成形技术、高精度复合化成形技术以及适应新一代轻量化车身结构的型材弯曲成形技术及相关设备。同时改造国内旧设备,使其发挥新的生产能力。阻力三:科技成果转化慢先进工艺推广慢在我国,许多冲压新技术起步并不晚,有些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常常很难形成生产力。先进冲压工艺应用不多,有的仅处于试用阶段,吸收、转化、推广速度慢。技术开发费用投入少,导致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应用慢,开发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更甚。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仍采用传统冲压技术,对下一代轻量化汽车结构和用材所需的成形技术缺少研究与技术储备。突破点:走产、学、研联合之路我国与欧、美、日等相比,存在的最大的差距就是还没有一个产、学研联合体,科研难以做大,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应围绕大型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持,企业为应用基地,形成产品、设备、材料、技术的企业联合实体,形成既能开发创新,又能迅速产业化的良性循环。阻力四:冲压板材自给率不足,品种规格不配套目前,我国汽车薄板只能满足60%左右,而高档轿车用钢板,如高强度板、合金化镀锌板、超宽板(1650mm以上)等都依赖进口。突破点:所用的材料应与行业协调发展汽车用钢板的品种应更趋向合理,朝着高强、高耐蚀和各种规格的薄钢板方向发展,并改善冲压性能。铝、镁合金已成为汽车轻量化的理性材料,扩大应用已势在必行。阻力五:大、精模具依赖进口当前,冲压模具的材料、设计、制作均满足不了国内汽车发展的需要,而且标准化程度尚低,大约为40%45%,而国际上一般在70%左右。突破点:提升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必须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模具企业,发展重点在于大力推广CAD/CAM/CAE一体化技术,特别是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和优化技术(CAE)。加速我国模具标准化进程,提高精度和互换率。力争2005年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到60%,2010年达到70%以上基本满足市场需求。5毕业设计(论文)2 冲压件的工艺过程2.1 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零件的名称轮边防尘罩,其材料为Q235,料厚t=2mm,分析其形状,主要由等六边形包含6个小孔以及200mm深的形腔组成,完成此零件的生产,其主要有拉深和冲孔组成。如下图2.1所示图2.1零件图2.1.1 分析其冲裁的工艺性冲孔时,由于受到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宜过小,其数值与孔的形状、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的厚度有关。由零件图知,其孔的直径为20mm,大于孔的最小要求尺寸(1.2t=1.2x2=2.4mm),所以显然满足冲孔要求。工件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5t=2mm,孔壁与拉伸直壁满足距离R+0.5t=9mm,均显然满足。如下图2.2所示图2.2孔边距该零件端部六角为尖角,若采用落料工艺,则工艺性较差,根据该零件的装配使用情况,为了改善落料的工艺性,故将四角修改为圆角,取圆角半径为20mm。如下图2.3所示图2.3修边角2.1.2 分析其拉深的工艺性此工件的拉深属于筒形件拉深,筒形形件是由圆角和筒形柱面两部分组成 拉深件侧壁与底面或凸缘连接处的圆角R,如图2.4,应取R2t,为使拉伸顺利进行,实际取R=4t=8mm,显然满足。图2.4有凸缘的筒形拉深件由拉深的高度为200mm,分析计算其拉深次数以及尺寸,如图2.5所示,则拉深时尺寸的计算如下图2.5有凸缘的筒形件 a. 修边余量的考虑拉伸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模具间隙不均,摩擦力不均及定位不准确等因素影响,使拉伸口不齐,为保证制件的高度方向的尺寸精度,须进行修边,在计算毛坯尺寸后需要计入修边余量。 b. 毛坯直径计算毛坯直径D=(d0+4dh-3.44rd)1/2式中 d=458, d0=577.35, h=200, 单位mm,代入相应数值得D=829 c. 确定能否一次拉深成形 相对凸缘直径:d0/d=577.35/458=1.26 相对毛坯厚度:(t/ D)100=(2/829)100=0.24由相对凸缘直径和相对毛坯厚度查表2.1得: h/d=0.450.53而实际零件h/d=200/458=0.436 0.060.2 0.20.5 0.51.0 1.01.5 1.5 1.11.3 0.400.47 0.450.56 0.500.60 0.560.72 0.650.80 d. 计算与选取 选取m1,并计算d1,若一次拉深成形,由d0/d=1.26和 (t/ D)100=0.24查表2.2得m1=0.55,符合使用压边圈m1取0.50.6规律,则:d1=m1D=0.55x829=456mm表2.2相对厚度 凸缘相对直径d0/d毛坯相对厚度(t/d)x100 21.5 1.51 1.00.6 0.60.3 1.52 22.5 2.5250 6 5 4 3 修边余量=6则毛坯的直径D0=D+2=841mm所以毛坯为直径为841mm的圆。143 排样和搭边3 排样和搭边3.1冲裁件的材料利用率在大批量生产中,原材料费用占生产成本的60%80%。节省材料对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生产中,通常利用材料的利用率作为衡量材料经济利用程度的指标。根据原材料供应情况生产实际的不同需求,材料利用率有着不同含义和计算方法。单个零件的利用率、条料的利用率和板料的利用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见式3.1、式3.2和式3.3单个零件的材料利用率1: 1=(n1A/Bh)100% 条料的材料利用率2: 2=(n2A/LB)100% 板料的材料利用率3:3=(n3A/L0B0) 100%式中:A冲裁件面积(mm2); B条料宽度(mm); H送料进距(mm); n1一个进距内冲件数; n2一个条料上的冲件总数; L条料长度(mm); n3一张板料上的冲件总数; L0板料长度(mm); B0板料宽度(mm);由式可见,若原材料以板料的形式供货,则板料的材料利用率就是总的材料利用率。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需选择板料裁成条料的合理裁板方法。根据毛坯形状,选择的板料规格为2mm3400mm1700mm毕业设计(论文)其裁板方法采用横排,其形式如下图3.1所示图3.1 裁板方法 材料的利用率还与条料宽度、送料进距、一个进距内的冲件个数、一条条料上的冲件总数和条料长度等多个参数有关。而这些参数取决于制件在条料上的布置方法和搭边。因此,选择合理的排样方法和搭边值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3.2 排样和搭边冲裁件在板料上的布置叫排样。排样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材料的经济利用,还影响模具结构与寿命,生产效率,工件精度,生产操作方便与安全等。根据毛坯形状,使用的排样图如下图3.2所示图3.2 排样图排样中相邻两制件之间或制件与条料边缘间的余料称为搭边。搭边的作用之一是补偿定位误差,防止由于条料的宽度误差、送料误差而冲出残缺的废品;搭边的作用之二是保持条料在冲裁过程中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条料的顺利送进。此外,选取合理的搭边值还可以调整模具沿周边的受力状况,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断面质量。普通钢板冲裁件的搭边值(a)和沿边搭边值(b)见表3.1表3.1 普通钢板冲裁件的搭边值(a)和沿边搭边值(b)材料厚度t(mm)矩形件边长L50mm2.0a1.5a11.9 这里我取a=1.5 a1=1.9则条料宽度B=D0+2xa1=841+2x1.9845mm送料进距h=841+1.5=842.5mm因为选用的板料规格为2mm3400mm1700mm,而且裁板方式为横裁,所以每块板料可以裁成4个条料,每块条料的长度为3400mm,宽度为850mm。则:板料面积A0=34001700=5780000 mm每个条料裁的零件数为:n2=4每个板料裁的零件数为:n3=4x2=8个每个零件的面积为A=DO/4=555215.6mm所以总的材料利用率K=(n3A/A0)100%=76.8%毕业设计(论文)4 压力机的选择4.1 落料拉深4.1.1 压力中心 因为工件为圆形,所以其压力中心与工件的几何中心重合即其圆心。即,工件的几何中心就是压力中心。落料时的力的计算:冲裁力:冲裁力是指冲裁过程中的最大抗力,也就是力行程曲线的峰值。它是合理选用冲压设备和校核模具强度的重要依据。影响冲裁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厚度、冲裁件的周边长度、模具间隙以及刃口锋利程度等。平刃口的模具冲裁力可按4.1式计算F=Ltk (4.1)式中:F冲裁力;N L冲裁件周长;mm t材料厚度;mm k抗剪强度;MPa考虑到冲裁与剪切、拉深的不同及速度的影响,以及刃口的磨损,凸凹模间隙的不均匀,材料的性能波动和厚度偏差等因素,实际所需的冲裁力还需要增加30%,如下式4.2: F=1.3 L tkLtb (4.2)式中:b材料的抗拉强度,由表1-2知道,取370n/mm2 L工件的周长,等于D0=2642.1mm t材料厚度为2mm所以F=2642.12370=1823434N=1823.44KN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当冲裁件工作完成后,冲下的制件(或废料)沿径向发生弹性变形而扩张,废料(或制件)上的孔则沿径向发生弹性收缩。同时,制件与废料还要力图恢复弹性穹弯。这两种弹性恢复的结果,导致制件(或废料)梗塞在凹模内或抱紧在凸模上。所以从凸模上将制件(或废料)卸下来的力叫卸料力;从凹模内顺着冲裁力方向将制件(或废料)推出的力叫推件力;逆冲裁方向将制件(或废料)从凹模洞口顶出的力叫顶件力。这些力在选择压力机或设计模具时都必须加以考虑。 生产中常用式(4.3)、(4.4)和(4.5)来计算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Fx=KxF (4.3)Ft=nKtF (4.4)Fd=KdF (4.5)式中:Kx、Kt、Kd分别是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系数,其值可以查表4-1。n梗塞在凹模内的工件数。在此副模具设计中,采用刚性卸料板,总冲裁力按下式计算:Fz=F+FtFt=0.051823440=91172N=91.17KN所以:Fz=1823.44+91.17=1914.61KN表4.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系数材料及料厚(mm)KxKtKd 0.52.5 0.040.05 0.055 0.064.1.2压边力、拉深力的计算落料拉深后的工件图如下图4.1所示图4.1 落料拉深后的工件图压边力:采用压边圈的条件:除破裂外,拉深中常出现的问题还有压缩失稳起皱。为了防止起皱,有效措施是设置压边圈。分析可见,起皱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法兰处压应力的大小,另一个是板料的相对厚度。分析电炉引线盒的板料相对厚度和拉深系数,查表5.70(现代冲压技术手册)可知,要用压边圈。压边力的计算:压边圈的压力必须适当,压边力过大会增加拉深变形阻力使制件拉裂,压边力过小会使工件的边壁或法兰失稳起皱。压边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Ap (4.6)式中:A压边圈的面积; p单位压边力;查表5-72现代冲压技术手册知p=2.53.0MPa所以F压=269.88KN拉深力:在选用压力机时,必须先求得拉深力。拉深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Ltbk (4.7)式中:L凸模周边长度;mm t材料厚度;mm b材料抗拉强度;N/mm2 k系数,由表4.2查得表4.2 任意形状拉深件的系数k值制件复杂程度难加工件普通加工件易加工件k值0.90.80.7 因为,电炉引线盒的加工属于普通件的加工,取k=0.8L的值由模具设计知:L=d=3.14456=1431.9mm则F拉=Ltbk=1431.924500.8=1031.04KN4.1.3 压力机的选择冷冲压设备的选择是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全和合理利用,也关系到冲压生产中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及成本,已经模具寿命等一系列问题。冲压设备的选择包括两个方面:类型和规格。 选择的压力机的类型为闭式单点压力机,由以上计算得:总的压力F=Fz+F压+F=1914.61+269.88+031.53=3215.53KN公称压力:公称压力定义为在下死点附近压力机所能承受的最大变形抗力。机架、滑块、连杆等的强度都是基于工程压力而设计的。为了使压力机的精度高、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最好在工程压力的80%以下使用。公称压力发生的位置:表示公称压力在死点上的某一点可以发生的位置。离合器、齿轮、曲轴的主要尺寸都是以此位置计算其转矩而决定的。公称压力是加工中能量大小的一种表示和度量。在加工中消耗的功和能是由电动机提供,飞轮的大小决定使用能量的多少。经以上论述,应选择公称压力为4000KN的闭式单点压力机。其基本参数由下表4.3所示4.2 修边冲孔修边冲孔后的工件图如下图4.2所示图4.2 修边冲孔后的工件图4.2.1冲裁力修边的冲裁力:由式3-2知,F=1.3 L tkLtb所以F1=578.662370=2568.98KN冲孔时的冲裁力:F2=6f1+f2式中:f1冲小孔的冲裁力;所以f1=3.14202370=46.47KN f2冲大孔的冲裁力;所以f2=3.144562370=1059.56KN则:F2=1338.38KN4.2.2 推件力由式4.4知,Ft=nKtF由模具的设计知道:最多梗塞在凹模内的冲孔废料为7个,所以n=7由表4.1知:Kt=0.055Ft=70.0551338.38=515.28KN所以总的压力为F=F1+F2+Ft=2568.98+1338.38+515.28=4422.64KN4.2.3 卸料力因为采用的是弹性卸料。卸料力由式3.5知Fd=Kd FFd=0.064422.64=265.36KN4.2.4 压力机的选择 压力机的最小压力为4422.64+265.36=4688KN,所以选择公称压力为6300KN的压力机。 19毕业设计(论文)5 落料拉深模具设计5.1 模具类型本模具完成的工序是落料拉深,分析后决定采用顺装复合模。5.2 模具结构和工作原理凸凹模装在上模,落料凹模以及拉深凸模装在下模,顺装复合模具向上出件,其基本结构如下图5.1所示图5.1 落料拉深顺装复合模其特点是压力机滑块一次行程,在同一工位,同时完成落料及一次拉深,模具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率较高。工作原理:送料完成并通过定位销定位后开始冲压过程。上模板在压力机的作用下下行,凸凹模先与落料凹模接触进行落料,落料后紧接着进行凸模与凸凹模之间的拉伸。拉伸完成后冲压过程结束。上模板通过模柄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打杆相对凸凹模向下运动,将冲压好的工件从凸凹模中推出。手工送料,将沿着定位销的限制后的方向送料,并将上一次落料的孔卡在定位销上完成定位。5.3 主要零件的结构与设计冲模的设计程序与工艺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同时,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也受到模具结构形式的限制。所以应该根据冲裁件的结构特点、精度等级、尺寸和形状、材料种类和厚度、生产批量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冲模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程度虽然各不相同,但组成模具的零件是有共性的,其可分为工艺结构零件和辅助结构零件。5.3.1 工作零件凸凹模:凸凹模是指在落料的时候外刃口作为落料凸模,在拉深的时候内刃口作为凹模。 模具间隙:模具间隙是指凸模凹模刃口间隙的距离。用z表示双面间隙。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模具寿命的影响很大,是冲裁工艺和模具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冲裁件质量是指切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及形状误差。切断面应该平直、光洁,即无裂纹、撕裂、夹层、毛刺等缺陷。零件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影响冲裁件质量的因素有:凸凹模间隙的大小及分布的均匀性,模具刃口状态、模具结构及制造精度,材料性质等,其中间隙值大小及均匀度是主要因素。凸凹模的固定形式图5.2 台阶式固定方式刃口尺寸的计算落料时应该首先确定凹模的刃口尺寸,使得凹模的刃口尺寸接近或者等于落料件的最小极限尺寸。材料Q235,厚度2mm,经查表知,落料凸凹模的双面间隙Zmin=0.246,Zmax=0.360模具刃口尺寸精度是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首要因素,模具的合理间隙值也要靠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公差来保证。由于凸凹模存在间隙,使得落下得料或冲出的孔都带有锥度,且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小端尺寸等于凸模尺寸。在测量和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件是以小端尺寸为基准。冲裁时,凸凹模要与冲裁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愈磨愈小,凹模愈磨愈大。结果使得间隙愈用愈大。由此在决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时,考虑以下原则:落料制件尺寸由凹模尺寸决定,冲孔时孔的尺寸由凸模尺寸决定。故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去在凸模上;设计冲孔模时,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考虑到冲裁中凸凹模的磨损,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该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小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应取工件孔的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这样,凸凹模虽然磨损到一定程度,仍能冲出合格零件。由于凸凹模均要与冲裁件或废料发生摩擦,从而导致模具磨损,凸模愈磨愈小,凹模愈磨愈大,结果使得模具间隙愈用愈大。因此在设计新模具时,凸凹模间隙应取最小合理间隙值。确定凸凹模公差时应考虑制件的精度要求。如果凸凹模精度要求过高会使模具制造困难,增加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如果精度要求过低生产出来的零件会不合格,或使得模具寿命低。经查表,对于材料厚度为2mm的零件冲裁件精度为IT12时,模具精度为IT7-IT8,取IT18。刃口尺寸计算公式:凹模刃口尺寸:Dd=(D-K)+Td (5.1) 凸模刃口尺寸:Dp=(Dd-Zmin)-Tp (5.2)式中:冲裁件公差 Tp凸模刃口制造公差 Td凹模刃口制造公差 K系数,由工件确定其中Tp=0.4(Zmax-Zmin)=0.456 Td=0.6(Zmax-Zmin)=0.684因为工件的形状为圆形则、凹模的刃口尺寸:Dd=(841-0.5x0.20)+0.060=840.90+0.684凸模的刃口尺寸:Dp=(840.90-0.246)-0.050=840.654-0.456内刃口作为拉深凹模时的尺寸计算:拉深凸凹模间隙值的确定:间隙C=t+Kt 查表得K=0.09所以C=2+0.09x2=2.18mm2.2mm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拉深凹模圆角半径查表取rd1=8mm,凸模的圆角半径rp1=8mm凸模的直径为:Dp=(d+0.4)-p=(458+0.4x0.20)-0.050=458.08-0.050凸模的尺寸和形式如下图5.3所示图5.3 凸模拉深凸模出气孔尺寸:见下表表5.1 拉深凸模出气孔尺寸凸模直径5050-100100-200200出气孔直径56.589.5 凹模的直径为:Dd=(Dp+2C)+d=466.08+0.060凸凹的形式和尺寸如下:图5.4 凸凹模的尺寸及形状落料凹模固定形式:落料凹模的固定采用螺钉销钉固定方式。图5.5 落料凹模的固定形式尺寸计算:刃口尺寸由上计算得Dd长=(841-0.5x0.42)+0.684=840.79+0.684拉深凸模固定形式采用螺钉固定,其形式和凹模的固定方法类似;尺寸计算:由上知圆筒部分凸模的直径为:Dp=(d+0.4)-凸=(456+0.4x0.42)-0.456=456.168-0.4565.3.2 定位零件固定挡料销:固定挡料销的结构如下图5.6所示图5.6 定位销其原理是:完成第一次落料后,将条料前端稍微抬起,使落料后的空心部分穿过挡料销,然后放下条料,将条料后退,使得空心部分的前端卡在挡料销上完成定位,以后每次都按照前一次操作。 导料板:冲裁时,条料紧靠导料板或者导料销的一侧导向送进,以限定条料的正确送进方向。导料板可与卸料板分开制造,也可以制造成整体式,此次采用分开制造的方案5.3.3 压料、卸料及出件零件卸料板:卸料板外行尺寸一般与凹模一致,厚度与卸件尺寸及卸料力有关,一般为H=(0.8-1.0)H凹推件块:推件块采用刚性推件装置,靠压力机中滑块内横梁作用,推件力大且可靠。这副模具中,推件块的作用是推出拉深后卡在拉深凹模内的工件,其形状外行与拉深凸模基本一致。压边圈: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拉深件凸缘部分起皱,在这副模具的设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既有压边作用,还有卸料的作用。其作用力靠下边的气垫提供(模具总装图中,气垫未画出),压边圈的结构形式如下图5.7所示图5.7 压边圈5.3.4 辅助结构零件模架:选用后侧导柱模架(GB2851.4-1990) 模柄:模柄是将上模安装在压力机上的零件。模柄装在上的垂直度影响导向装置的配合精度。因此,设计模具时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分析工件和模具总体形状,模柄有多种选择形式,这里选择凸缘模柄(GB2862.1)如下图5.8所示:图5.8模柄 凸、凹模固定板固定板就是用以来固定凸、凹、凸凹模的零件,在这副模具中,凸凹模用固定板固定,落料凹模和拉深凸模用螺钉和销钉直接固定。一般固定板的厚度为:H=0.4H凸,或者H=(0.6-0.8)H凹,这里固定板的厚度取150mm.销钉和螺钉销钉与螺钉用于对模具板件定位与固定,通常两者选用相同的直径。螺钉的直径与布置间距可以通过查表获得,在这里就不一一举出。5.3.5工作零件的设计拉深后工件的形状如下图5.9所示图5.9拉伸形状凸凹模的尺寸计算:拉深凸凹模的刃口间隙单边间隙C=tmax+kt 式中:tmax板料厚度的最大极限尺寸 t板料厚度的基本尺寸 k系数,查表取0.4 所以C=3.6mm由工件的尺寸标注可以知道凸模的刃口尺寸与工件尺寸一致,其制造公差为0.024,凹模的刃口尺寸D凹=(D凸+2C)+凹则圆筒部分直径D凹=(458+2C)+凹=465.2+0.024拉深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因为工件的圆角半径为8mm,有凸缘,所以凸凹模的圆角半径都为8m。拉深凸模出气孔尺寸:见下表5.5所示表5.5 拉深凸模出气孔尺寸凸模直径5050-100100-200200出气孔直径56.589.5取出气孔直径为9.5mm凸模的形状:凸模的固定形式采用台阶式固定形式,凸模形状如下图5.10所示图5.10凸模形状凹模的固定凹模的固定形式也采用台阶式固定。5.3.6其他零件的设计压边圈的设计:因为压边圈在这里的作用不光是压边作用,还有卸料和定位零件的作用。所以压边圈的尺寸要求较高,定位的时候,其外部形状应该和第一次拉深时的工件一样,在完成定位后,随着模具的闭合,它又充当压边圈的作用。推件器:推件器采用刚性推件装置,靠压力机中滑块内横梁作用,推件力大且可靠。这副模具中,推件块的作用是推出拉深后卡在拉深凹模内的工件,其形状外行与拉深凸模基本一致。模架:模架属于标准件,在这里选取后侧导柱模架(GB2851.3-1990)模柄:选择与上副模具相同的模柄。固定板:这副模具的凸模、凹模都采用固定板固定,凸模固定板的厚度使用110mm,凹模固定板的厚度采用130mm。螺钉和销钉的选取:销钉和螺钉的选取按照标准件进行选择。29毕业设计(论文)6 冲孔模的设计6.1 模具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如下图6.1所示图6.1冲孔模模具的工作原理:滑块在一次运动过程中,完成冲六个孔的工序,首先凸模向下运动完成冲孔,冲孔废料通过冲孔凹模和下模架的孔排出。冲孔凹模也起到定位零件的作用,同时卸料板也起到压料的作用,冲孔后的工件可能卡在凸模上,通过卸料板进行卸料。在橡皮垫弹力的作用下工通过卸料板卸料,冲孔过程结束。6.2 模具的主要零件设计6.2.1 工作零件的设计冲孔后的工件图如下图6.2所示图6.2 冲孔工件图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凸凹模刃口间隙值Z的确定:合理的间隙值使得冲裁面平直,光洁;圆角带毛刺小。模具摩擦合理,受力均匀。查表知道Zmin=0.072, Zmax=0.104。刃口尺寸的确定:冲孔时应该首先确定凸模的刃口尺寸,使得凸模基本尺寸接近或者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在按合理间隙值Zmin增大凹模尺寸。凸模的制造偏差取负值,凹模的制造偏差取正值。凸模刃口尺寸: Dp=(D+K)-Tp (6.1) 凸模刃口尺寸:Dd=(Dp+Zmin)+Td (6.2)式中:冲裁件公差 Tp凸模刃口制造公差 Td凹模刃口制造公差其中Tp=0.4(Zmax-Zmin)=0.0128 Td=0.6(Zmax-Zmin)=0.0192系数K=0.5(查表得)则,冲孔时的凸凹模尺寸为Dp=(D+K)Tp =20-0.0128,Dd=(Dp+Zmin)+Td =(20+0.072)+0.0192 =20.072+0.0192孔心距的计算:当工件上需要冲制多个孔时,孔心距的尺寸精度由凹模孔心距保证,由于凸、凹模的刃口尺寸磨损不影响孔心距的变化,固凹模孔心距的基本尺寸取在工件孔心距公差带的中点上,按双向对称偏差标注,可用下式计算:Ld=(Lmin+1/2)(1/2)Td (6.3)则:两个小孔的孔心距为Ld=257(1/2)x0.0192=2570.0096凸模的强度校核:冲裁时凸模所受的应力,有平均压应力和刃口的接触应力k两种。因为孔径大于冲件材料厚度时,接触应力k大于平均压应力,因而强度校核的条件是接触应力小于或等于凸模材料的许用应力凸模的强度按下式计算:k=2/1-0.5(t/d) (6.4)式中:t冲件材料厚度(mm) d冲孔直径(mm) =冲件材料抗剪强度(N/mm2) 凸模材料许用压应力,对于常用的合金模具钢,可取1800-2200 N/mm2当d=20时,代入式(6.4)中,得:k=2/1-0.5(t/d)=23201-0.5(220)=673.68N/mm2综上: k小于所以强度符合要求;凸模的最大允许长度按下式计算(卸料板导向凸模) Lmax=(/8)Ed3(/t)1/2 (6.5)式中Lmax凸模最大允许长度(mm) E凸模材料弹性模数,对于刚才可取210 N/mm2当d=20时,代入式(6.5)得, Lmax=(/8)Ed3/(t)1/2 =(3.14/8)210x20x3/(320x2)1/2 =7.73凸、凹模的结构和尺寸如下图6.3所示图6.3 凸模形状与尺寸凹模的结构和形状如下图6.4所示图6.4 凹模结构与形状6.2.2 其它零件的设计模架:模架属于标准件,在这里选取后侧导柱模架(GB2851.3-1990) 模柄:选用凸缘模柄,其形状如下图6.5所示图6.5 模柄结构和形状凸、凹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的结构如下图6.6所示图6.6 凸模固定板形状与结构橡胶:选用橡胶进行缓冲,厚度为140mm35毕业设计(论文)7 裁边模设计7.1 模具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模具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7.1所示图7.1 裁边模结构工作原理:滑块在一次行程过程中只完成修边工序,由于中间的孔过大采用冲孔工艺会在拉伸时产生应力最大的桶壁处产生断裂,使用类似修边的冲裁方式。由于工件自身的筒形结构特性,可通过冲裁凹模进行定位,定位后进行冲裁。完成冲裁后卸料脱料通过工人手工完成。7.2 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7.2.1 工作零件的设计修边后零件的基本形状如下图7.2所示图7.2 修边后零件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这里的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和前面落料的时候的刃口计算方法相同。修边时应该首先确定凹模的刃口尺寸,使得凹模的刃口尺寸接近或者等于修边时的最小极限尺寸。查表知,落料凸凹模的双面间隙Zmin=0.120,Zmax=0.160刃口尺寸计算公式:凹模刃口尺寸:Dd=(D-K) +Td 凸模刃口尺寸:Dp=(Dd-Zmin)-Tp式中:冲裁件公差 Tp凸模刃口制造公差 Td凹模刃口制造公差 K系数,由工件确定其中Tp=0.4(Zmax-Zmin)=0.016 Td=0.6(Zmax-Zmin)=0.0247.2.2 其它零件的设计弹性卸料板:模具中弹性卸料板采用弹簧产生力的作用,弹簧套在四个卸料螺钉上面,卸料板内部形状与凸模刃口形状大体一样,与凸模间的间隙是0.4mm(即0.2t),外部形状是一个长方形。定位板:这里定位板的零件号是2号模架和模柄:模架和模柄与冲孔模具相同。凸模固定板的设计,如下图7.3所示图7.3 凸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厚度为70mm螺钉销钉的选择:螺钉、销钉是标准零件,其尺寸大小按照国家标准选取。38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8 模具加工工艺分析8.1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的性能是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依据模具的工作用途和模具类型,合理选择模具材料的种类和牌号。选择的模具材料要有足够的使用性能,良好的工艺性能,合理的经济性能。该模具选用的材料为45#和Cr12MoV两种,上下模板选用的材料是HT200(热处理硬度40-45HRC),模柄材料为45#,固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汽车配件轮边防尘罩冲压模具设计【4张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冲压模具】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348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