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涪、黔基本情况万州区区情区情概览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辖 52个镇乡、街道。总人口173万,在重庆40个区县中人口最多;城市建成区面积4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6万,是重庆主城以外最大的中心城市;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城市;动态移民26.3万,占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占重庆库区的四分之一,在库区区县中移民任务最重。 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达38种,特别是天然气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岩盐储量达2800亿吨。森林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拥有“亚洲第一瀑布”青龙瀑布、铁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洞中钟乳石柱高度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盐井溶洞,潭獐峡风景区等自然景观,天子城、西山碑亭、白岩仙迹、鲁池流杯、西山钟楼等名胜古迹。 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素称“川东门户”,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历为商贾云集之地,辐射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 1902年辟为商埠,1917年设立海关。318国道穿越全境,达(州)万(州)铁路、万州机场、渝(重庆)万(州)、万(州)开(县)、万(州)云(阳)高速公路建成开通,鞍子坝客运中心、集装箱码头建成投入使用,1700万吨深水港码头已具雏形,渝万城际铁路即将开工建设,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人口及城市化 200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72.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61万人,城区人口为69.5万人。城镇化率52.85%,比上年提高1.85个百分点。 综合实力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6.5亿元,列全市第4位,比上年上升了1位,由上年的全市第五位提升到第四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7%,比全国全市分别高17.0和10.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1位。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25132元,比2008年增加4551元,同比增长24.7%,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突破3000美元大关,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去年的8.9:46.5:44.6调整为7.7:51.2:41.1,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18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70元,增长11.8%,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159元,增长9.7%。财税金融 2009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54亿元,增长28.4%。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要税种分别增长11.9%、48.2%、79.4%和17.7%。 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8.59亿元,比年初增长29.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6.42亿元,增长18.2%。本外币贷款余额162.14亿元,增长46.9%;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9.74亿元,增长93.5%。不良贷款率3.8%,下降2.7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7.67亿元,分别增长30.5%和20.6%。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5.1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证券成交量60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0.1%,证券年末累计开户数7.39万户,增长8.6%。商务商贸:2009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45.7亿元,增长2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73亿元,增长22.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2亿元,增长20.8%。分行业看,批发贸易业零售额17.31亿元,增长30.3 %;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1.00亿元,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04亿元,增长33.9%。工业经济2009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71.9亿元、增长44.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6.8亿元、增长50.6%,实现利润13.7亿元、增长37.8%,税金7.9亿元、增长20.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2.4%、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量列全市第4位,增速列全市第1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等两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五大特色产业实现总产值219.48亿元, 比上年增长57.7%,其中:盐气化工产业总产值89.85亿元,增长67.7%;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27.17亿元,增长69.5%;食品药品产业总产值38.13亿元,增长14.6%;机械电子产业总产值53.60亿元,增长87.3%;新型材料产业总产值10.74亿元,增长39.4%。城市建设2009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4.1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绿地161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市级山水园林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6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4%。 完成“宜居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和15个子规划,全面实施滨水区综合改造。涪陵区区情综合区情涪陵区居重庆市及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 幅员面积:全境东西宽74.5公里,南北长70.8公里,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水、电、气:水资源丰富,电力工业超前发展,地方电网自成体系,电力供应自给有余,天燃气充足。有港口:23个。大型新建集装箱码头已投入使用。机场:距江北国际机场80公里。城市建设全年新增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建成区总面积达到40.3平方公里;全年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5.6公里,总长度达到178.3公里。人口及城市化进程年末全区户籍户数41.03万户,户籍人口114.51万人,比上年增加7112人。其中农业人口79.34万人,非农业人口35.17万人。分性别看,男性人口58.64万人,女性人口55.87万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人口出生率为13.6,死亡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2.76。全区常住人口103.17万人,比上年增加0.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7.51万人,增加2.23万人。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全年有城镇人口57.51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城镇化率为55.74%,比上年提高了1.84个百分点。综合经济全区经济总量实现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4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65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97.29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31.10亿元,增长14.4%。GDP总量在全市40个区县中居第五位,增速分别比全国、全市高9.4和3.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分季度看,各季GDP累计增速分别为16.1%、16.5%、17.5%、18.1%,呈逐季递增态势。人均GDP跃上5000美元新台阶 按常住人口计算,2009年全区人均GDP达到34517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7.1%财政收支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占GDP比重为15.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20亿元,增长28.3%,占GDP比重为8.5%,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一般性财政收入16.53亿元,增长33.1%。 全年财政支出50.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一般性财政支出36.32亿元,增长46.4%。在一般性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1亿元,增长21.2%;教育支出5.88亿元,增长2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1亿元,增长45.3%。 乡镇级财力增强 乡镇级地方财政收入7.24亿元,比上年增长57.8%;乡镇级财政支出8.37亿元,增长74.5%。 黔江区区情综合状况重庆市黔江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缘,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省的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素 有“渝鄂咽喉”之称,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主要少数民族为苗族、土家族。全区东西宽45 公里,南北长90公里幅员面积为2398.7平方公里。黔江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国道319线和黔咸公路在此交汇,渝怀铁路横穿黔江境内,黔江机场即将开工建设。经济发展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26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8.53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31.31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8 47.739.5调整为11.748.7 39.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56.8%和39.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8090元。人口及城市化进程2009年末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2.68万人,比上年增加0.51 万人。全区常住人口43.8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34%,比上年提高1.72个百分点。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4。财政金融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64亿元,增长41.1%。实现税收收入4.27亿元,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增长6.0%和52.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6.3亿元,比上年增长4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建高效教育生态圈
- 民法典相伴一生课件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4:6策划(2025A1)(可编辑!)
- 河北省定兴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卷 高效解题技巧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突破模拟试题集
- 玩具公司专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盐城小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玉簪花春季养护知识培训
- 2025年高端办公室装饰工程及智能照明系统安装合同
- 淋巴水肿健康科普
- 采购应急计划管理办法
- 上海选调生面试题和考官用题本及答案21套
- 2025年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投校园招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让情绪有着落-2025年情绪营销8大趋势洞察报告
- 教师校园安全培训课件
- 头皮健康与头发生长关系的研究
- Odoo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I卷英语 高考真题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 第1-5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