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doc_第1页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doc_第2页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doc_第3页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doc_第4页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生英语阅读习惯的一、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人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文字符号、语法、语义、修辞等进行思考、预测意义和不断作出判断推理,并获得印证和修正,从而理解文意的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智力活动。人脑思维的个体差异决定了阅读能力也因人而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阅读习惯的不同,且不良的阅读习惯是主要障碍。因此我们首先要改掉各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那么不良的阅读习惯有哪些呢?1音读。许多同学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另外,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看见的仅仅是无声地动动嘴唇,有时甚至连嘴唇也不动,只是舌、喉在活动。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自己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受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2无声朗读。无声朗读是一种介于有声阅读与“眼睛阅读”之间的第三状态。它指的是阅读时发音器官如唇、舌、喉等虽然不动,而语音的内在形式却依然存在,即读者在心里对自己默读每一个字,很自然地将书上的字符和其语音联系在一起,只有说出或听到字的发音才能理解其意思。这跟出声阅读一样不可取。读者应把词组和句子作为一个意义整体来理解,努力越过从字形到语音的这个转换过程,做到见字便会其意,达到“一目十行”的境界。3“指”读。英语初学者在阅读时容易“跳行”,所以常用手指或铅笔指着字读,或用“遮挡物下移”的方法阅读。这只是权宜之计,切不可养成习惯。读者的视线随着手指等辅助物机械地移动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也影响了对读物整体的、连贯的理解。因此,阅读时应摆脱这种比较初级的阅读方法和习惯。4动作阅读。阅读时,特别是在比较紧张、费劲的情况下,如做阅读测验时,读者的头部或上身随目光一起移动,或头部不住点动,似乎觉得如果自己的鼻尖始终对准正在读的那个词就有助于理解,其实这纯属心理作用。眼部肌肉完全能调节眼睛自然地从一个词移向另一个词,无需求助于颈部肌肉。阅读过程应主要是人脑积极思维的过程而不是形体活动。身体其它部位的辅助动作只能降低阅读速度,也会分散精力。情绪和体力的适当放松对有效的阅读常常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回视。回视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将目光移至刚刚过目的文字进行重读。出现回视的主要原因是对句中的某些词或词组的不理解。从生理上说大脑对文字的反应与目光的移动不合拍,当目光的移动速度超过大脑对文字的反应速度时,回视就难以避免。阅读的效率和回视的次数成反比。因此,泛读时应尽量减少回视次数。阅读一篇材料若回视次数过于频繁就说明此读物难度太大,应重新选择难度适中的读物。一般来说宜浅不宜深,否则,将影响学习兴趣。再者,要调整阅读速度,使之符合自己的英语水平。还要充分挖掘大脑功能潜力,使大脑在阅读过程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以促使眼脑之间的默契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掉回视的陋习。6过多地使用词典。一般来说,只有在精读过程中我们才较多地使用词典。可是,许多学生在所有的阅读过程中只要碰到生词就去查词典。这是因为他们担心个别生词会影响他们对整个句子甚至全篇文章的理解。其实,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确定词义。再说,词典上有的词意义很多,一些学生不知哪个词义与阅读材料中的意义相吻合,结果查了半天仍然不能“对号入座”,而且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也使读者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也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打断读者的思路,影响对读物的理解。其实,只要不妨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生词就可以忽略过去,而且有的生词的意思可以根据上下文猜出来。泛读的目的是掌握作品的主要精神即获取主要信息,对非关键性词汇可以暂时存疑。切记:词典只能当工具,不可当拐杖。7不能按意群去阅读。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于出声读、心读或用手指指着读,总之是“一目一词”地读。他们惟恐有遗漏之处,不敢加快阅读速度,更不敢“一目十行”地读。这样使本来相对完整的句群变得支离破碎。8心译。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通过母语释义来理解英语材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途径。但是,他们忽略了外语学习中重要的一点理解外语确实要通过母语之桥梁作用,但最终还需摆脱母语。然而,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习惯用英语来思维。尤其在阅读过程中,他们总想用母语作媒介(即在心里默默地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否则不放心,不能按正常速度往下读。这样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良阅读习惯,诸如阅读时,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有的一面阅读一面玩弄钢笔、尺子、钥匙等物,不时地发出响声;有的爱抖动双腿;有的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有的望文生义等等。这些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思路,降低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地加以纠正。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对英语学习者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之途径。1要尽力的抑制嘴唇动作和低声阅读。学生由于受到朗读习惯的影响,当他们看到字母、单词或句子时,就会不自觉地发出相应的声音来。有的学生虽然不发出声音来,但他们的嘴巴总是在不停地蠕动,实际上心里还是在朗读。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克服蠕动和出声的习惯。教师应注意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或在默读训练时,让他们在口中含一粒糖,以帮助改掉嘴动和出声阅读的不良习惯。2指导学生依靠眼睛逐行阅读,避免指读。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的习惯会减慢阅读速度。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阅读时注意力应集中于阅读材料的内容,而不是书页上每个字的位置。阅读时应依靠眼睛灵巧地在书页上逐行移动,而无需借助于手指或其他物品。教师可示范用眼睛逐行移动阅读的正确姿势,要求学生注意纠正用手指读的习惯。3培养按意群阅读,用英语思维的视读习惯。所谓视读就是按意群去“看”的阅读方法。通过视读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明确全句的意思,也可以更准确、全面地理解、把握整篇文章。例如:Last night / I called on Mr Black / and had a long talk with him.这句中共有14个单词,有些学生往往看一个词想一个词,逐词注视,阅读速度太慢而且不易掌握全句的意思。如在上面的斜线处停顿,则全句只要“注视”三次即可。阅读速度可以提高几倍,而对句子的理解也要完整得多。如果想进一步加快阅读速度,就必须扩大视距。例如:His lecture / not just referred to /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一句,我们可以对此只“注视”三次。这样视幅增大了,阅读速度当然也就提高了。视读训练的过程要求我们必须集中精力,眼睛不停地往下看。由于思想集中,也不至于形成假读(即嘴里虽在念,眼睛也在看,但看过几行后,什么也没有理解,更没有记住)。4克服回视,养成“预见”下文的习惯。阅读时碰到单词或句子看不清或看不懂,眼睛要回视已经读过的句子,并且停顿次数很多,这是自然现象。但有时即使没有生词或难句,因为不放心已经读过的词句,也要回视或停顿,这就养成了回视的不良习惯。一般说,克服这一不良习惯的办法有:一、可要求学生养成一目了然的习惯,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回视。二、要在阅读过程中养成预见下文的习惯。研究视力的专家认为,眼睛是大脑的延伸。读者不是被动地用眼睛跟着文字的排列而运动,而是主动地用眼睛搜寻信息,然后通过大脑进行判断、推理,从而大致预见下文。预见性越高,理解的连贯性就越强,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也就越高。5培养科学地推测语义的能力,养成理解性阅读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解的词或一些深层含义与表层含义不一致的表达,如何处理这些阅读障碍直接关系到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1)首先,判断某些生词有没有进行精确猜测的必要。例如:Kwanzaa is a seven-day festival celebrating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African Americans.此句中,假设Kwanzaa是生词,那么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它的意思是什么,但是我们能够知道它是一个festival就可以了。不再追究它的精确含义也不会影响对基本句意的理解。(2)根据词性或构词法作出判断。例如:Finally, although some social science majors may still find it more difficult than their technically trained classmates to land the first job, recent graduates report that they dont regret their choice of study.此句中的land一词可能令人费解。如果分析一下句子成分,就不难看出它是一个动词,加上其宾语为the first job,我们大体上能从它的名词词义“陆地”猜到“着陆”即“到达”,那么我们可较容易地选出A. keep for some time B. successfully get. C. immediately start 三个选项中的B选项。再如:He is watering flowers此句中的water用作动词,很容易猜出意为“给浇水”,所以整个句子应理解为“他正在给花浇水”。(3)根据句子中的同义、反义、同位关系作出判断。例1:The boy works very hard, and his sister is also industrious.该句中的also使我们知道industrious应与work hard同义。例2:Unlike his brother, who is truly a handsome man, John is quite homely.该句中unlike是关键词,它说明John与他们的兄弟情况相反。据此可知handsome与homely是反义词,从而推断出homely应为“相貌平平”之意。例3:The people who created Kwanzaa used the word for “first fruit”in Swahili, one of the largest languages in Africa.这一句中的Swahili与one of the largest languages属同位关系,据此可知Swahili就是非洲的最大语系之一。(4)根据文中对某一生词的直接或间接解释来弄清该词的含义。例如:Calcium, which is usually found in eggs, milk and other dairy products, is good for our bones and teeth.一句中Calcium假定为生词,根据后面修饰它的定语从句提供的意思“含在蛋类、牛奶、奶制品中的常见物质,且对骨头和牙齿非常有好处”,我们不难猜出那种物质即“钙”,那么Calcium的意思则为“钙”。(5)根据因果关系猜测词义一定的原因导致一定的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自有逻辑上的联系。因此,原因不清楚可以根据结果部分来推断,结果部分语义不明则可根据原因部分来分析。例如:Some people become vegetarians because they believe it is healthier not to eat meat or because they think we should not kill animals for food.原因中说那些人认为不吃肉更健康,或我们不应该杀动物取肉。那就说明那些人就是素食者,从而我们就猜出了vegetarian为“素食者”的意思。(6)依靠常识和经验来推测语义。例如:If you want our land to keep fertile, you must try to stop soil from being carried away by water or winds. When soil is taken away by flowing water or blowing winds, we call it soil erosion.一句中的soil erosion,我们很容易根据常识就能猜测出是“水土流失”的意思。三、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如果光停留在阅读中一些不良习惯的克服和一味地按理论方法一步一步地读,而不注重提高速度,要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很难想象的。假如不能一眼看几个词或几行词的话,信息进入大脑的过程就会变得十分迟缓,这样不仅影响学生的信息摄入量,还会使他们感到阅读是索然无味的累活。要把索然无味的行为变成趣味盎然的行为,训练、提高阅读速度,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三条途径:1限时阅读。英语阅读速度因人而异,学生可根据本人的英语水平、读物的长度和难度、题材等规定出阅读时间。计时阅读的目的是从时间上约束自己,迫使自己定时定量地达到阅读目标,以便养成快速阅读习惯。现在国内外都出版了许多训练快速阅读的书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先在限定时间内阅读一定量的文章,再试做各篇材料后面所附的习题,并对照答案,比较历次答题情况从而测出自己的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然而有的学生平时做习题时只做单项选择题,不做或少做阅读题型,这是极不明智的。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泛读课,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训练。另外,我们可以将现行教材的阅读课文作限时阅读材料在每堂课前几分钟使用,效果很好。但教师必须先设计好阅读理解题。2要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并进的道理,学会整体阅读(即注重文章大意,不究细节)。很多情况下对文章的宏观理解远远重于对某些细节的精确掌握,它有利于我们调动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去领悟作者的意图,掌握中心思想和组织结构。阅读中切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只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