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铁制农具出现并推广使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水排鼓风冶铁2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自耕农经济出现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 b c d3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a b c d4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a大量白银货币 b粉彩开光花尊 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d精美的棉布船帆5“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 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6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7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自耕农数量减少 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土地兼并加剧8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指 a资本 b劳动力 c世界市场 d资源9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10下图是英国部分年份申请专利数变化图。它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重视专利保护 已取得“世界工厂”地位a b c d11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12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131934年,中国银行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14称谓的变化能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殊为共和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民国之初的这种变化是由于 西方思想的影响 封建制度的结束 五四运动的洗礼 民国政府的提倡a b c d15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在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0世纪后期16“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当时令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的直接背景是 a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30年代大萧条的发生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172007年9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降息,至2008年4月已降到2.0,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3.25个百分点,同时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经济的宏观调控 b走上计划经济的轨道 c通货膨胀,美元贬值 d市场调节作用的丧失18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a使农民失去土地 b增加了农民负担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 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19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转变了经营方式 调整了分配方式 取消了粮食税a b c d20“放颗卫星献大礼,昆明自造轧钢机。直径二百五十米,吓得美帝叫稀奇。”这首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1942年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2l票证是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外在表现之一。我国票证使用最集中的时期是20世纪 a4050年代 b5080年代 c8090年代 d90年代以后22百年“张裕”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23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问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24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25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26.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27.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我们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 )a.其改革中,农业成就显著 b.其改革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c.其改革指导思想正确 d.其改革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28.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相当繁荣29.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30.目前一些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31题18分,第32题22分,共40分。31.古代商业是自然经济的补充,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瓦解着自然经济:(1)商周时期,我国商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分)(2)与唐朝以前相比,唐朝后期及其以后,我国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3)2006年24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是以明清时期的商帮为原型的,请问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2分)(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清政府是怎样从经济方面“不顾时势”的?(2分)(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简要说明其产生的原因。(6分)(7)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通过怎样的方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2分32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复兴、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预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材料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五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 图二1983年重庆开始 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 经济试点的报道 示意图 承包责任书材料六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4分)(2)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调节农业生产的?(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 (4分)(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4分)(5)材料五、六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8分)周口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下期高一第三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