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及形成条件。2.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及其造成的影响。一、自然灾害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_造成的_、财产损失、_、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3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衡量灾情的标准:_和自然资源的损失。2灾害表现(1)人员伤亡:自然灾害能造成人体死亡、伤残等_伤害以及恐慌、忧愁、痛苦等_伤害。(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财产的影响分为_经济损失和_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与其他损失相比,具有_和_,但影响深远。(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_,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大洲,自然灾害的_。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自然灾害的概念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大旱火山喷发于无人荒岛山洪爆发冲毁桥梁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量强辐射物质外泄,使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患上严重的放射病a bc d考查点2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2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考查点3自然灾害的影响3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a人体伤残、死亡的生理伤害b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人的心理伤害c导致商贸金融、物资生产流通的损失d对作物、牲畜、道路、机场等造成的财产损失考查点4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4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灾害强度大小致灾因子强弱 地质构造类型a bc d方法技巧练方法如何判断自然灾害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 2011年4月,美国南部多州遭受数百龙卷风袭击,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严重b2011年7月23日,在温州路段两列火车相撞,造成重大人员死亡c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d2008年6月10日,南极洲出现“冰震”方法技巧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看其是否由自然异变引起,如大气圈异变引起的龙卷风、台风灾害,水圈异变引起的海洋灾害等。如果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不是由自然异变引起的,则不属于自然灾害,如人为纵火、交通事故等,都不属于自然灾害。二是要看其是否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即看其是否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如果自然异变现象没有对人类构成危害,如地震、火山等现象虽然是一种自然异变,若发生在月球等地外天体上或发生在无人区,就不能称其为灾害。只有当自然异变现象造成的影响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一、选择题新西兰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当地时间2011年6月13日下午发生强烈余震,震级为里氏6级。该座城市曾在2011年2月发生强烈地震。据材料完成12题。1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a岩石圈 b大气圈c水圈 d生物圈2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3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4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干旱洪涝地震风暴潮a bc d5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a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c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新华网基多2010年1月12日电: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近日活动频繁,当地时间11日再次发生大规模喷发,强烈的爆炸声引起火山附近居民的恐慌。水蒸汽和火山灰形成的混合物在火山口上空形成高达3 000米的烟柱,大量火山灰顺着风势飘向远处,厄中部通古拉瓦省和钦博拉索省的农作物遭到毁坏。据此完成67题。6材料中居民的恐慌和农作物遭到毁坏的直接致灾因子是()a火山爆发 b洪涝灾害c房屋倒塌 d泥石流7材料中承受灾害的客体是()a人员 b财产c资源 d环境82010年4月,冰岛南部艾雅法拉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外,还有可能造成哪些资源的破坏()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地热资源a b c d题号12345678答案二、综合题9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1)描述1950年2001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要减轻灾害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知识清单自然异常变化人员伤亡社会失稳自然异变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人类社会生理 心理和精神直接间接滞后性隐蔽性 不平衡影响不同基础达标练1c西南五省大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等生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概念。中的火山喷发为自然异变,但其发生在无人荒岛,并未导致损坏发生,没有受灾体,不属于自然灾害,仅为自然异变。山洪这种自然异变使桥梁这一财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概念。虽导致受灾体的损害,但其致灾因子为人类异常活动,其属于人为灾害。2c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受灾客体中残障老年女性的应急反应差,而青壮年男性的应急反应强。3d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人员伤亡包括生理伤害和心理、精神伤害,人体伤残、死亡的生理伤害属于人员伤亡的范畴。财产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财物在灾害中的直接损毁,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而导致商贸金融、物资生产流通等方面的损失。因此,a、b两项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c项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4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灾害强度大小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灾害强度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危害程度越低,反之也成立。方法技巧练ab、c两项的致灾因子是人为因素,属于人为灾害;d项发生在无人区,无承灾体,不能形成灾情。综合提升1a2a桥梁、厂矿受地震破坏易变形、垮塌、沉陷、毁坏等。3b灾害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具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的特点,造成的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台风灾害也不例外。商贸金融、物质生产流通属于经济领域的间接经济损失。台风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若没有准确的数量统计就没有可比性。4a灾情指标中包括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等几项,主要指农作物受到的损失,其灾害应是洪涝和干旱。5a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6a7.b从材料中可知火山爆发是居民恐慌和农作物遭到毁坏的原因。此次火山爆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只有农作物遭到毁坏,因此承受灾害的客体是农作物,属于财产。8c火山喷发释放的火山灰和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河流,熔岩流会毁坏森林、耕地。9(1)灾害损失越来越重,1995年后有下降的趋势。不断加重的原因可能是:重大灾害发生次数增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重大灾害次数减少;防灾、抗灾能力提高。(2)不同年份重大灾害发生的次数不同。(3)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人地关系激化;研究灾害发生规律,及早预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解析图中反映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回答问题时要明确:灾害强度越大,灾害的次数越多,经济损失越大;反之,经济损失越小。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抗灾能力弱,危害程度重;经济发展水平低,防灾、抗灾能力强,危害程度轻。“思考”教材p2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或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是否有人员、财产的损失。案例(1)中的海底火山爆发属自然异变,因没有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所以不能算作自然灾害,而案例(2)、(3)则应属于自然灾害。案例(4)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其致灾因子不是自然异常变化而是人为原因,应称为人为事故或人为灾害,所以不属于自然灾害。“思考”教材p6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防抗灾能力强,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