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复习目标考纲:新航路的开辟课标: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自主梳理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和条件)。(1)原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经济原因:欧洲人渴望得到更多的香料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政治原因:欧洲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精神动力:基督教会为了传教。直接原因:欧洲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商路,发财致富。(2)条件: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具备了远洋航海的条件。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人物时间 支持者航线迪亚士1487 葡萄牙非洲南端好望角达伽马1497 葡萄牙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1492西班牙美洲麦哲伦1519 西班牙环球航行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欧洲、非洲、美洲、亚洲、世界)。(1)对欧洲的影响:引发了西欧的商业革命,西欧开始崛起。导致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的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扩大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对美洲的影响: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印第安人人口锐减。(3)对非洲的影响: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由此开始。(4)对亚洲的影响: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5)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要点突破准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过程。(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活动的舞台从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但是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殖民灾难。合作探究(2010年山东文综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相遇(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 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字左右。 随堂检测1(2012宁波模拟)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哥伦布的出生地)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右图是这次世博会的会徽。根据会徽传递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成为这次世博会主题的是() A船舶与海洋B启蒙与民主C科技与进步D民族与世界2“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3“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4(2012扬州模拟)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普遍上涨。l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5.(2012济南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世界文明史材料2: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材料3: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权威统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 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 000吨,其中有31 000吨运往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发生了哪些改变?(10分)(2)材料2中“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含义是什么?从世界的“边缘”到世界的“中央”后,西班牙做了些什么?(7分)(3)根据材料3,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不能照抄材料)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考点2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8课)复习目标考纲: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课标: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梳理1.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国家范围 方式 结果 荷兰西北欧的海域贸易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组建大型商业公司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英国全球海盗掠夺、殖民掠夺、商业战争、黑奴贸易世界殖民霸权、海上霸权2.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到18世纪,欧洲的殖民和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北美、大洋洲都卷入了世界市场。欧洲内地和亚洲内地也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市场而生产商品。世界市场的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不仅把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而且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要点突破一、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1. 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2. 影响(1) 对世界:把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加强,国际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2) 对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3) 对亚非拉美国家:野蛮的掠夺,屠杀,罪恶的黑奴贸易和不平等贸易,是亚非拉美国家丧失财富、资源、劳动力,发展迟缓,贫穷落后,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被拉大。但同时,殖民主义者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二、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国际的劳动大分工实现。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是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材料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 从上述材料中找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不同途径。(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3) 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随堂检测1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贡献 B使欧洲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物资2下图是荷兰五大城市人口在16到18世纪的变化曲线图。导致1700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五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荷兰()A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B海外殖民地的增加C丧失了海上殖民霸权的地位 D海外贸易快速发展3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讲话,纪念英国正式废除黑奴贸易200周年。在历史上被称为“三角贸易”的黑奴贸易中,英国殖民者从海外运回欧洲的主要是()A黑人奴隶 B工业产品 C工业原料 D机器设备4“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英国政府的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打击()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北美殖民地5(2009上海单科)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10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10分)考点3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9课)复习目标考纲:工业革命课标: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自主梳理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提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资本殖民掠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积累了资金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扩大,成为最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社会环境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国内环境相对稳定工业成就工业动力蒸汽动力取代自然力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动力机器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铁路运输、制造等工业兴起;各国以轻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程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等工业兴起,钢铁工业迅速发展;轻工业转化为重工业为主,西方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巨大影响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电气时代”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欧美等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着英国的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垄断资本家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全球扩张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3.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 时间:(2) 方式:要点突破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方式、过程和影响。(2013潍坊一轮91页)1、形成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2)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是其形成的根本推动力;(3)通讯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其形成的主要依托。2、方式: (1)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2)人口的流动、迁移、资本的输出(对外投资);(3)武力威逼;3、过程:(1)新航路开辟后密切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上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飞速发展,迫使市场进一步扩大,列强对外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19世纪70年代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影响:(1)积极: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客观上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政治经济体制,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进步。(2)消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剥削和掠夺的基础上的,给它们带来了灾难,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程度。合作探究1.(2011山东文综15)图6为(66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 B. C. D.2(2013山东文综29)(16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片断一 初创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片断二 发展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片断三 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4分)(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随堂检测1、(2011海南高考)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2、(2012泰安摸底)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3、2012威海模拟)“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C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4、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指出,“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架构之内运作的”。他实际上强调的是()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资本主义的逻辑决定世界各国的发展C当今整个世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5、观察下表,该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6、(2012南通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材料2: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材料3: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徐刚世纪末的忧思材料4: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请回答:(1)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3分)(2)据材料2、3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3分)(3)据材料4,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6分)(4)综述以上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8分)课时训练(1)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住着食人者的其他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D哥伦布到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2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3(2010济南一模)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对黄金的狂热追逐向海外传播基督教开发土地资源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 B. C D4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贡献 B使欧洲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物资5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下列哪项最能反映出诗人的情怀()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6“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英国政府的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打击()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北美殖民地7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该论述在“因为”到“所以”之间缺少的必要条件是()A自由主义思潮兴起 B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向8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9(2010淮北一模)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拜金主义盛行 B. 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C法律制度不健全 D城市化进程加速10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A柴油机和汽油机 B蒸汽机和电动机 C蒸汽机和内燃机 D内燃机和电动机11“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A汽车 B电车 C火车 D马车12(2009全国高考)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并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19世纪中叶,世界各个地区都已卷入到资本主义的商品关系之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及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材料三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材料四世界贸易总额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重大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原因及影响。(6分)(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6分)14(2010皖北联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1842年所出版的杂志文章。“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品,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如果你到过这里的一间工厂,你可以容易地看到,工人的福利从来就没有在工厂主的脑子中出现过。上帝啊,怎能只用生命的代价换来发展呢?”材料二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结果 死亡的平均年龄材料三 托马斯麦卡莱,自由派议员、历史学家。1848年在“社会进步和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人活得更长寿,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食物,更好的居住条件和衣着,以及医疗。而这些方面要归功于国家的制造业所创造的财富”(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曼彻斯特市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人们活得更长寿”这一观点的看法。(6分)材料四1852年,曼彻斯特被授予皇家宪章,企业行名录的序言。“英国的其他任何地方,甚至是伦敦,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现出如此显著、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2) 材料四中“曼彻斯特人”主要指哪个社会群体?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结合以上材料,就材料四中曼彻斯特被授予“皇家宪章”的行为,谈谈你的认识。(10分)材料五威廉亚历山大史布拉姆,记者和史学家,1868年发表的杂志文章。“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助于上述社会问题解决的因素。(4分)考点4 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课)复习目标考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标: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自主梳理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影响。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主要表现: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纷纷破产;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影响: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还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日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发挥着较大影响。2、洋务运动。(1)背景: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重要性。(2)目的:自强、求富,维护封建统治(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内容:类型口号创办时间创办人企业名称地位军事工业自强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最早1865年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民用工业求富1881年开平煤矿第一个机器开采煤矿(5)影响(评价):由于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弊端),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它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3.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原因: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表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成立商部,奖励工商业。社会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表现:张骞、荣宗敬、荣德生;棉纺织业发展迅速要点突破1、对鸦片战争后(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认识。(1)变化:从对外贸易看: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被迫对西方国家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对华疯狂倾销商品,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入朝局面; 从经济结构看: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等开始产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以及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四种经济形态并存,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 从经济发展布局看: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东南沿海、沿海地区的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2)原因:英美列强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政府腐败无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2、洋务运动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原因。(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中国无法真正掌握西方先进技术,一些洋匠受雇期间,唯利是图,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无法真正发展;(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3)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中心,仅凭地方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器;(4)洋务派企图依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中国富强起来,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合作探究1、(2009山东文综1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中国在西方列强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会转型极其缓慢,有关缓慢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海外留学生大量介绍西方思想文化 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社会变革 近代工业举步维艰 遭受侵略、主权不断丧失A B C D 2、(2011山东文综29第二问)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靡巨款,流之,若设在省,刺督、抚、司、送皆可常住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3) 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5分)随堂检测1“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2(2012广州模拟)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制造派”是指()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3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900年1915年1920年1924年山东章丘0.1%35%45%50%山东济阳0.2%15%25%40%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然经济完全解体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A B C D4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5(2012忻州模拟)下表为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从迁至种田人数事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B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他乡种田转化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C迁居谋生与国门打开、自然经济解体有密切关系D第三、四时期做工或从事工商业人6、2012杭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材料2:16、17世纪,英国拥有武装的商人,都参与了海盗掠夺活动,故英国被称为“海盗之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参与了海盗罪恶活动。英国政府对从事海盗掠夺的商人竟给予荣誉,授予爵士头衔,封官加赏,受英王接见。英国对进口同类商品征收高额进口税。17世纪中叶,英国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发展航海业,颁布了航海条例。它规定进出口英国的商品,一律由英国船只运送,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心态和对外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不良影响?(7分)(2)据材料2,概括16、17世纪英国的对外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英国发展的影响。(4分)(3) 材料3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考点5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1课)复习目标考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标:(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原因: 表现:(2)初步发展时间:。原因:表现:自主梳理民族工业产生发展历程简表。阶段 时间 表现 原因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骞、荣宗敬、荣德生;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黄金时期民国建立(19121918)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日益萎缩 要点突破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1、特征:(1)产生:不是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2)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3)工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4)力量弱小: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特别是重工业方面)。(5)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2、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二、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不利因素(1)先天不足:中国的民族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