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水二中2015暑假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假期作业(20)必修三专题一、二、三综合完成时间:90分钟 检查人签字 : 得分: 1.“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众人,那么,他得到的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3.礼记有载: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中,“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这反映的是哪一思想a.法家“严明法度” b.儒家“礼” c.道家“无为而治” d.墨家“尚同”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5.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的最主要原因是:a韩非子认为今胜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c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6.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目的是()a以法治国 b禁止各家思想传c独尊儒术 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8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9.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10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a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 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c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摒弃佛、道的干扰,振兴了儒学11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2.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这里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a.天人感应 b.和谐中庸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13.“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5“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16.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存”“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17.对古代中国儒学发展演变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b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神化皇权c王阳明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制度辩护d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提倡经世致用18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新思想系统。”材料中的“异质”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b.抨击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政体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 d.蕴含了近代 “民主、法制”思想19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对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20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黄宗羲“工商皆本”陆九渊“心即理也” 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循天下之公”a b c d2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2.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2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24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25.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山水画26.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7、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习俗风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28.明清时期市民文学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古典文学已穷途末路 b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 d一批杰出文学家的涌现29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d离骚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30“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31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32.“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言论应属于()a西学东渐 b西学中源 c“中体西用” d西体中用33李鸿章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说明洋务运动() a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 b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c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 d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34.晚晴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曾说:“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判断郭嵩焘批判的派别及理由是a.顽固派,抵制学习西方 b.洋务派,治国方略上坚持“中体西用”c.维新派,坚持与西方商战 d.革命派,要求武力推翻清政府35、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36、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c“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d“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37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a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阐明“中体西用”思想c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38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b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c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39、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40梁启超说:“中国之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谚所谓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衣敝而结之,愈结则愈破。”梁启超所说改革不见成效的根本原因是()a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 b没有改变君主专制制度c改革力量弱小 d改革派手中没有实权 41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42、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43.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44.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基于这一认识的主要背景是a.辛亥革命的失败 b.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45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 b c d51(14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a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cd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ef(1)根据上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2分)材料三: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有感350字13篇
- 老师谢谢您250字10篇
- 纪念白求恩余映潮课件
- 小说人物塑造手法探究教学教案
- 2025年审计师考试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试卷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衍生品市场与交易试卷
- 公司股权转让详细协议签署事项
- 清丰县期中卷子数学试卷
- 全国一卷江西数学试卷
- 内蒙古三模数学试卷
- AAMIST79-2017卫生保健设施蒸汽灭菌和无菌保证综合指南
- 《BOM材料清单教程》课件
- 《安全管理体系》课件
-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课件
- 防腐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法律事务所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DB33T1373-2024农村电影放映服务规范
-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 学生矫治教育申请书
- 防范工贸行业典型事故三十条措施解读
- 消防救援大队专职消防员政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