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时间:30分钟)考查点一氯气的实验室制备1下列物质可用来干燥cl2的是 ()。碱石灰;浓硫酸;无水cacl2;p2o5a bc d解析因为cl2是酸性气体,可用酸性干燥剂(浓硫酸和p2o5)或中性干燥剂(无水cacl2)干燥,不能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故c项正确。答案c2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并观察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a只有和处 b只有处c只有和处 d只有处解析kmno4和浓hcl在常温下就可以反应生成cl2,不需要酒精灯加热,正确;反应产生的cl2可能混有hcl,需要进行净化,但不能使用naoh溶液,因为cl2也能和naoh溶液反应,应该使用饱和食盐水,错误;净化后的cl2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但气体应用长导管直接通入浓硫酸中,且出气导管应在液面以上,错误;干燥的cl2和金属反应的容器只有气体进入而无气体排出,一段时间后压强升高,可能会使实验装置中某处的橡皮塞弹开,错误。答案d3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之一。其反应原理如下:mno24hcl(浓)mncl22h2ocl2请你分析:(1)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还原剂为_,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该反应是否可以写成离子方程式?_。若是,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氧化剂为mno2,还原剂为hcl,但4 mol hcl只有2 mol做还原剂。(2)浓盐酸中hcl的浓度并不大,在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和cl。答案(1)mno2hcl12(2)是4h2clmno2mn2cl22h2o4某化学小组在学习cl2的实验室制法后,在实验时发现用加热浓盐酸与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cl2既浪费能源又不易控制温度,他们现欲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并验证cl2的部分性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查阅资料:kmno4和kclo3的氧化性都比mno2强,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即可与浓盐酸反应,将其中的cl氧化成为cl2,从而实现制取cl2的目的。设计实验:(1)确定反应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2)选择装置:在实验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他可以选择其中的_(填字母序号)。(3)他们的正确连接装置为_(用小写字母顺序连接)。(4)进行实验:在实验时c洗气瓶中所装液体是_;在制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量筒中未收集到液体,则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解析在解此类题目时,一般应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选择并连接装置。本题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并测定其性质和体积。按装置串联的一般顺序: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性质检验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本题发生装置为a,净化装置为c和b,性质验证装置为e和g,气体体积测量装置为c和d。洗气瓶c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hcl气体,应装入饱和食盐水。在制取任何气体前,都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不到液体的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太低,反应不能进行;或者是装置漏气,产生的气体逸出;或者可能是e与f相连,故量筒中收集不到液体。答案(2)abcdeg(3)adebcghijedf(b、c可颠倒)(4)饱和食盐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或盐酸过稀或e与f连接)考查点二常见气体的制备5如图所示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解析根据题中所给装置特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反应不需加热,反应不能太剧烈,因此c、d选项不合理,又因硫酸钙微溶于水,故生成的caso4附着于大理石表面时,可能阻止反应进行,故a不符合,选b。答案b6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备h2b用稀hcl溶液和mno2制备cl2c亚硫酸钠与hno3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h2so4反应制备co2解析a项可行;b项中应用浓盐酸;c项中hno3具有强氧化性;d项中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大理石与浓h2so4继续反应。答案a7如图所示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铜屑和浓硝酸 bmno2和浓盐酸c氯酸钾和mno2 d碳酸钙和稀盐酸解析铜屑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需要尾气吸收装置;用mno2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需加热;氯酸钾和mno2反应制取氧气是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加热,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co2的反应不需加热,co2跟浓硫酸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无毒,可用这套装置。答案d8实验室里可按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ahcl bcl2 cco dnh3解析hcl和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co的密度与空气的相差不大,故不能用题目所给图示收集,题中收集气体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故d项中nh3正确。答案d9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no和o2 bhcl和nh3ch2和co dso2和co2解析a、b两项中的两组气体常温下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c项中的h2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co一般用排水法收集;而d项中的so2和co2常温下不发生反应,而且两者的密度均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d10工业上以空气、煤等为原料制取硝酸铵,其生产过程有6个阶段:合成氨;空气液化分离;氨氧化;制取水煤气;生成硝酸;生成硝酸铵。制取硝酸铵最合理的生产流程是 ()。解析先制取氮气和氢气,再进行化合生成氨气,然后进行催化氧化生成硝酸,最后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答案d1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_;_。(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_;_。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5)装置b也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通入。答案(1)分液漏斗集气瓶(2)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3)e或f或gmno2催化2h2o22h2oo2(4)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6)b12在实验室用锌粒跟稀硫酸起反应而制得的氢气,含有水蒸气等杂质;被干燥后,经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再跟干燥的氮气起反应,生成氨气。(1)根据上述要求,小强同学尝试安装了以下装置。试填空:请指出上述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_。装置的作用是_。写出图中所标试剂的名称:a_,b_,c_,d_。(2)为什么不能用浓硫酸跟锌反应来制取氢气?_。(3)为什么不能用铜跟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_。(4)怎样检验生成的氨气?_。解析本题通过对初中和高中有关化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设计出对基本化学实验知识的考查题。(1)长颈漏斗下口未浸入液面下,气体从中逸出;中长、短管反向连接,气体无法顺利通过。的作用:在催化剂作用下n2、h2反应生成nh3;干燥h2应用浓h2so4,所以a中为浓h2so4;中反应需n2,故b为n2;c是合成nh3的催化剂,为铁粉;由于合成氨反应是可逆的,故d为nh3、n2、h2的混合物。(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跟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3)因为铜不活泼,不能从稀硫酸中置换出氢。(4)nh3遇水呈碱性nh3h2onh3h2onhoh,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有刺激性气味;nh3hcl=n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玉溪市鲜花订购合同示例
- 临活用工合同范本
- 清水房修建合同范本
- 建筑简易计税合同范本
- 机械监控采购合同范本
- 夫妻购房担保合同范本
- 2025赛事赞助合同模板
- 自助牛排采购合同范本
- 课室租赁合同范本
- 上海租赁房子合同范本
- GB/T 4909.7-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7部分:卷绕试验
- GB/T 27749-2011绝缘漆耐热性试验规程电气强度法
- 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
- GA 1016-2012枪支(弹药)库室风险等级划分与安全防范要求
- FZ/T 07012-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毛精纺产品
- 地质灾害培训班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 常见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课件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 um-joyo c2001跨平台监控防误一体化系统使用说明书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