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4 尊生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5.4 尊生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5.4 尊生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5.4 尊生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5.4 尊生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生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创伤/悲怆收敛/眼睑棺椁/谆谆告诫b.晕厥/晕车蠹虫/案牍絜驾/提纲挈领c.掊击/解剖拾掇/辍学积累/日积月累d.货舱/沧桑闲暇/遐迩倾泻/水泄不通解析:a项,chung/chung,lin/jin,u/zhn;b项,yn/yn,d/d,xi/qi;c项,pu/pu,duo/chu,li;d项,cng,xi,xi。答案:d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c.实熟则剥,剥则辱d.大枝折,小枝泄解析:a项,“旁”通“方”;c项,“剥”通“扑”;d项,“泄”通“抴”。答案:b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前一个“且”为副词,“将要”;后一个“且”为连词,“尚且”。c项,前一个“以”为介词,“用、拿”;后一个“以”为动词,“认为、以为”。d项,前一个“而”为代词,“你”;后一个“而”为连词,表修饰。b项,动词,都为“到去”。答案:b4.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因杖策而去之a.籍吏民,封府库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解析:d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a、b、c三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d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2)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答案:(1)太阳出来的时候起来劳动,太阳落山以后就休息,在天地间自由自在,而自觉得意、开心。(2)能够珍视生命的人,即使富贵也不会因用来养生的物品伤害身体,即使贫贱也不会因追逐利益而拖累、祸害身体。二、阅读鉴赏6.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絜之百围絜:用绳子等计量圆筒形物体的粗细。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辍:中止。c.实熟则剥剥:剥落。d.几死,乃今得之几:将近、几乎。解析:c项,剥:通“扑”,击打。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b项,其:前为语气词,表强调/代词,他的。a项,则:副词,就。c项,也:语气词,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d项,乃:副词,才。答案: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匠师徒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认为其无用却对此不屑一顾。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柤梨橘柚果蓏等结出的果实能为人所用而常被击打挫伤,相反,栎树因为无所可用却免遭斧斤得以保全。解析:a项,“木匠师徒认为其无用却对此不屑一顾”错,文中师父不屑一顾,但徒弟看了个够。答案:a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2)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答案:(1)这是不能当材料的树木,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长寿。(2)你要拿什么和我相比呢?你将把我跟有用的树木相比吗?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大命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安页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子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麦见粥,杂以荞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是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选自潜书)注:大命:天下的命脉。粞:碎米。曷:通“盍”,何不。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资:供给。b.比其反也,犹哭比:及,等到。c.犹食之而不甘甘:美味。d.恶衣菲食,不敢自恣恣:恣意,放纵。解析:甘:以为甘。答案:c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则:连词,表承接,就。a项,以:表原因,因为/动词,认为。b项,所:名词,地方、位置/助词,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d项,盖:发语词,表议论/发语词,表推测语气。答案:c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b.第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c.第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d.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解析:b项,没有暗含讽刺之意。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2)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3)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答案:(1)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都不能凑够,你靠什么活下去呢?(2)他比他父亲能干,命运却比不上他父亲,因此我才哭得如此伤心。(3)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参考译文:这一年饥荒,唐子的妻子说:“没有米吃了,怎么办?”唐子说:“吃碎米吧!”过了几天,连碎米也不够了,唐子说:“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吧。”改天,还是不能凑够。唐子的妻子说:“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都不能凑够,你靠什么活下去呢?”唐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七成米糠三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邻居中有看到这种情况的人,忧心忡忡地慰问唐子说:“你不是当官的吗?为什么如此贫穷?看大概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吧?”唐子说:“不是这样的。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它在干涸的水塘里,就失去用来生存的本领。因为江河里的水广阔无边,干涸的水塘水很浅。现在我和你就像鱼儿在干涸的水塘里,所以没有什么方法来维持生活。你为什么不用慰问我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呢?”唐子在野外行走,看见一个妇人在坟地里祭拜哭泣。等到他回来,还在哭。唐子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她说:“这是我丈夫的坟墓。从前我公公以编席子为业,一辈子下来还有几匹剩余的布帛;如今我丈夫以织布为业,一辈子也没睡过一张完整的席子。他比他父亲能干,命运却比不上他父亲,因此我才哭得如此伤心。”唐子很感慨地说:“这才是天下太平的要害所在。因为从前没有人会睡破席子,而现在很少人能穿新衣服。”唐子说:“从前,天地运行的规律是公平的,公平了万物就各得其所。到了不公平的时候,有人富裕就有人贫穷,有人快乐就有人忧愁。建造了高台,就一定有低洼的水塘;有安乐地坐车的人,就一定有脚上长厚茧的人。王公之家开一次宴会,就花费一个上等农民一年的收获,还吃起来觉得不够美味。吴西的农民,就算不是荒年也吃麦麸稀饭,拌上荞麦秆磨的粉;没有饭吃的人,却认为这是天下的美味。人出生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的。今天像这种情况,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提起秤时如果秤砣比货物重,秤砣就会掉下,用扁担挑东西时如果前面比后面重,扁担就会倾斜,是因为不平衡的缘故。因此舜禹治理天下,穿着粗糙的衣服,吃着恶劣的食物,不敢放纵自己。难道他们吃穿的嗜好与常人有不同吗?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唐子的父亲死了三十一年却不能入土安葬。唐子于是到江西去,向一个当官的老朋友乞求帮助。家里留了一石一斗三升的米,是怕妻子儿女饿死啊。到了庐山锦绣谷,唐子就生病头晕,僮仆询问病情,唐子没有回答。登上高楼远望,感慨地叹息说:“高大的山峦哦,众多的石头啊,你们与大地一起长存。哎呀人啊,疾病侵蚀元气,如同大水淹灭火焰。我听说老子长寿,曾经读过他书中的一句话:我只因不考虑自身,所以才没有忧患。我想这样做却做不到啊。”三、语言表达14.(201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曲礼上)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内则)注:起:更加。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答案: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子女侍奉父母的行为规范,都体现了古代的伦理道德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第一则材料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把对父母的尊重落实于外出道别、回家告知等细节之中,努力使父母宽怀、愉悦。在当代社会,做子女的应该更多关注、理解、尊重父母包括精神情感在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