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 油层液体的物理性质是指处于高温 高压条件下原油与油田水的物理性质 由于高压和大量的天然气溶解于原油中 再加上高温使得原油物理性质与地面脱气石油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别 对油层液体物理性质的研究 无论对储量计算 油 气 层评价 还是对油田开发设计 动态分析以及提高石油采收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溶解气油比 通常把地层油在地面进行一次脱气 将分离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 20 0 101MPa 下的体积与地面脱气后原油体积的比值称为溶解气油比 其单位是m3 m3或m3 t 一般通过实验室或地面分离器进行脱气后得到脱气后原油体积Vos以及地面脱气气量Vg 则地层油溶解气油比为 相同概念 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 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 1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 油藏原始温度 压力下的溶解气油比称为原始溶解气油比 用Rsi表示 脱气方式不同 从油中分出的天然气量Vg不同 石油行业标准SY5154 87规定 以一次脱气测定的溶解气油比Rs为准 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 溶解气油比为原始溶解气油比Rsi 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 随压力下降 因一部分气体已从原油中逸出 溶解于原油中的气量减少 故溶解气油比Rs减少 当压力为1atm时 Rs为0 当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 Rs Rsi 油藏原始压力下的溶解气油比与泡点压力下的溶解气油比相等 典型地层油溶解气油比曲线 不同地层油的原始溶解气油比差异非常大 这种差异是导致地层油与地面原油的体积不同 密度不同的原因 实验室接触脱气实验测定溶解气油比 采用Standing图版 从目前饱和压力开始反求溶解气油比 步骤 从饱和压力 气体相对密度 地层温度 地面原油相对密度 溶解气油比 溶解气油比计算法 Vazques和Beggs 1980 公式 C1 C2 C3常数项取值 2油层石油的饱和压力 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 天然气将全部溶于石油中 并处于单相状态 地层石油未被石油饱和 叫未饱和或欠饱和油藏当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 天然气正好全部溶于石油 并处于单相状态 为饱和油藏 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是油层温度下全部天然气溶解于石油中的最小压力 也可以说是在油层温度下从石油中开始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 由相态一章已知 开始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即为泡点压力 故饱和压力即为泡点压力 概念 饱和压力的影响因素 1 石油的重组分越多 密度越大 其饱和压力就越高 2 饱和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 天然气的不同组分在同一石油中溶解时 饱和压力是不同的 饱和压力是油藏开发的基本参数 必须在第一探批井中就认真取样分析 在油田开发时 应注意保持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 使烃类以单相形式流动 否则将会增加油流的毛细管阻力 贾敏效应 降低原油的采收率 根据油藏饱和压力值不同 可以确定油气运移的方向 演化程度低的原油 重质组分高 粘度 密度大 因而饱和压力高 演化程度高的原油 轻组分含量高 粘度 密度小 饱和压力值低因此油藏饱和压力降低的方向就是原油运移的方向 饱和压力的应用 1 可用饱和压力计算油藏形成的时间2 进行油气运移研究 将PVT筒油样保持在地层压力 温度下 关闭所有阀门 使原油封闭在PVT筒中 PVT筒计量泵退泵降压 读出表压及PVT筒的体积 油样体积 V1 待充分平衡后 再次降压 依次测得各级压力p1 p2 p5下的油样体积V1 V2 V5 测定过程为恒组分分离根据脱气时的P V关系 可做成曲线 再根据曲线的拐点 单相转化为二相 可求出系统的饱和压力 饱和压力 饱和压力的确定 PVT高压物性实验测定 饱和压力的确定 查图版法确定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 步骤 从溶解气油比 地面原油相对密度 地层温度 气体相对密度 饱和压力 与实测值差7 饱和压力的确定 Standing 1947 计算公式 饱和压力的确定 Glaso 1980 计算法 饱和压力的确定 Lasater 1958 计算法 其中 3地层油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油层石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油层石油的质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油层石油的密度 kg L 油层石油的质量 kg 油层石油的体积 L 油层石油由于溶解有大量的天然气 因而其密度与地面脱气石油密度相比有很大差别 通常要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 有时还更低 一 石油的密度 地层油密度的影响因素 1 它与地层温度关系 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2 与压力关系 以饱和压力为界 当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 由于随压力增加 溶解的天然气量增加 因而石油密度减小 当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 由于随压力增加 没有天然气溶解 因而石油密度加大 饱和压力 2 计算法 应用理想溶液原理计算饱和压力下的石油密度 上式中压力系数将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但在压力一定的合理变化范围内可将压缩系数视为不变 这样对上式积分 为 已知泡点压力 及实际压力 相对应的值后 即可用该式计算高于泡点压力下的石油密度 3 计算法 应用石油等温压缩系数计算高于饱和压力时的石油密度 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 先算出饱和压力下的石油密度 第二步 由压缩系数表达式求取 因压缩过程始终为等温过程 并以密度代替体积代入压缩系数公式 等温压缩即为质量不变情况下的体积的变化过程 故可用密度表示 石油压缩系数将在后面讲 石油的相对密度定义为石油的密度与同一温度和压力下水的密度之比 即 由于石油密度与水的密度单位相同 故相对密度似为一无因次量 习惯上石油相对密度在我国和苏联是指latm 0 101MPa 20 时石油与4 时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 用表示 在欧美各国则以latm 60 15 6 石油与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 用表示 二 地层油的相对密度 在商业上常以API度 AmericaPetroleumInstitute 美国石油学会 相对密度表示 它与60 15 6 石油相对密度的关系 可用下式换算 API重度 式中 为 60 15 6 时石油密度 60 15 6 水密度时的相对密度 已知水的API重度是10 而石油的API重度是随相对密度 降低而增加 因此用API重度表示的好处是 能明显的表明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随着气体在原油中溶解度增加 API重度也增加 从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知道60 15 6 而且4 与15 6 水的密度也不尽相同 因此欧美各国的相对密度与我国和苏联使用的相对密度 数值是不一样的 千万不要把这两者等同起来 以免造成误差 已知某井地面脱气原油的相对密度为0 876 溶解气油比为138 标 m3 m3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 75 泡点压力时原油体积系数为1 42 试计算泡点压力下地层油的相对密度 地层油相对密度的计算例题 秦积舜p68 4油层石油体积系数 地层石油以饱和压力为界 分为单相石油体积系数和两相石油体积系数 目前地层压力下脱出的气体体积 地层压力降低 一 地层油 单相 体积系数 地层油单相体积系数是指地层压力高于或等于饱和压力时 地层石油的体积与地面脱气石油体积之比值 其数学表达式为 地层单相石油体积系数 以小数表示 地层单相石油体积 同一石油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 地下原油与地面原油相比有三个不同点 溶解天然气 因高温而膨胀 因高压而受压缩体积系数反映了三种作用综合结果 一般情况下 由于地下溶解气和热膨胀的影响远远超过受压缩所引起的体积变化 即地下体积总是大于地面体积 故Bo一般大于1 表示石油体积变化的指标的另一概念 收缩率 收缩率的定义是l的石油采到地面以后 经过脱气体积收缩的百分数 式中 地下石油的收缩率 地层石油的体积系数主要与溶解气量的多少有关 另外与压力 温度和脱气方式有关 影响因素 表7 4某些油田的溶解气量和体积系数 1 与溶解气量有关 地层石油溶解的天然气量越多 体积系数就越大 当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 溶解于石油中的天然气量最多 这时地层石油的体积系数最大 当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 随着压力的增加石油受到压缩 因而地下石油的体积系数将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2 压力的影响 3 温度的影响 在压力一定时 不同温度下体积系数 4 脱气方式的影响 一次脱气的体积系数大于级次脱气的体积系数 因为一次脱气的气量要大于级次脱气的气量 温度越高 体积系数越大 膨胀造成的体积影响占主导 必须已知1 生产气油比2 气体相对密度3 储罐油相对密度4 油层温度 图版法 Standing 1947 单相地层油体积系数 该方法在查图表时所用的气油比是气体在泡点压力的溶解度 所以油层压力必须等于泡点压力 因此实际上求取的是饱和压力情况下的石油体积系数 该方法在查图表时所用的气油比是气体在泡点压力的溶解度 所以油层压力必须等于泡点压力 因此实际上求取的是饱和压力情况下的石油体积系数 如果油层压力低于泡点 一部分采出气体可能来自于油层中的游离气体 这样采用生产气油比并用斯坦丁诺模图获取的体积系数就会导致误差 高于泡点压力下油层石油的体积系数 高于泡点压力的油层 其体积系数要小于泡点压力的石油体积系数 泡点压力的体积系数最大 因为气体的溶解度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 影响体积系数的唯一因素是油层压力 此时 可先算出油层温度下泡点压力的石油体积系数 然后再用求等温压缩系数的方法即采用下式计算将其折算到更高压力下的体积系数 当地层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以下时 地下石油体积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当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以下时 析出大量溶解气 油藏中石油处于两相状态时 则需要用两相石油体积系数来进行描述 二 油层石油的两相体积系数 目前地层压力下脱出的气体体积 地层压力降低 两相石油体积系数定义为 当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 地层石油和析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在地面脱气石油体积的比值 即 u 两相石油体积系数 以小数表示 Rsi Rst 分别为原始和目前地层压力下天然气在石油中溶解度 m3 m3 Bg 目前地层压力下天然气体积系数 小数 Vos 地面脱气石油体积 Rsi Rst VosBg 表示在目前地层压力下所析出的天然气体积 m3 两相石油体积系数随压力的变化规律 已知1 气油比2 天然气相对密度3 储罐油相对密度4 地层温度5 地层压力 图版法 Standing 1952 二相石油体积系数获取 图版法 计算法 Standing 1948 公式 饱和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 注 此公式摘自秦积舜书p78 注 此公式摘自杨胜来书p100 有下列二个公式 计算法 Glaso 1980 公式 计算法 Vazques和Beggs 1980 公式 5油层石油的压缩系数 地层石油由于在一定压力下可溶解一定量的天然气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的弹性 弹性大小通常可以用压缩系数来表示 压缩系数是指单位体积地层石油在压力改变一个大气压时体积的变化率 公式中负号表示体积的变化与压力变化相反 地层石油的压缩系数主要决定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组成 溶解气量以及压力和温度的条件 影响因素 变化规律 表7 1我国和世界某些油田原油物性参数 据洪世铎 1985 可以看出 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和地层石油中天然气的溶解度有密切关系 溶解度大者 其压缩系数也大 一般地面脱气石油的压缩系数约4 10 5 7 10 5l ata 而地层石油的压缩系数约10 10 5 140 10 5l ata 1 与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的关系 2 与地层温度的关系 某井平均石油压缩系数与温度关系 据杨普华 1980 随温度增加 压缩系数是增加的 3 与地层压力的关系 地层石油的压缩系数不是一个定值 在不同的压力区间 其压缩系数也不同 当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 随地层压力的增加 压缩系数减小 表7 2不同压力区间地层油的压缩系数 据洪世铎 1985 0 5 0 6 0 7 0 8 0 9 10 15 5 20 饱和压力下原油相对密度 平均压缩系数 10 6 1 图版方法 已知石油饱和压力下的相对密度时可直接从左侧图版查取 求取方法 2 计算法 Vazques和Beggs 1980 公式 公式中的常数项 1 将概念表达式中的体积换成密度 并表示成为定温条件下的压缩过程2 用对应状态形式表达 即换算成折算压缩系数 折算压力 折算温度 折算密度 若研究液态混合物 则相应地采用虚拟折算压缩系数 压力 温度 折算密度 通过压缩系数公式计算油层石油的压缩系数 地层石油 地层水和储集岩的压缩系数构成了整个油藏的弹性能量 当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 石油就靠这部分能量采出地层中的石油 如果一个油田的地层压力高 饱和压力低 那么由于油藏的弹性能量大 而可采出1 2 的地下储量 计算石油压缩系数时采用对应状态定律的解释 石油的临界状态的含义与天然气是一致的 由于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因此引入折算的概念 主要是为了压缩系数计算中消除组成的影响 一般地面石油的压缩系数为 4 7 10 5 1 ata 地层石油的压缩系数为 10 140 10 5 1 ata 6油层石油的粘度 石油的粘度 动力粘度 石油在流动过程中内部摩擦阻力的量度 石油的动力粘度 也叫石油的绝对粘度 Pa s 石油的运动粘度 m2 s 石油密度 kg m3 运动粘度 就是动力粘度与密度的比值 仅在流体动力学计算中使用 国内外一些油田地下原油粘度 石油粘度决定了地下石油在油层中的流动能力 因此降低粘度 降粘 对提高油井产能和石油采收率很有意义的 地层石油的粘度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 溶解气的含量以及温度和压力的条件 它的变化范围很大 可从零点几mPa s到上千mPa s 原油中重烃 非烃含量 胶质与沥青含量 多 就增大了液层分子的内摩擦力 从而使石油的粘度增大 表7 6大庆 胜利油田脱气原油粘度与沥青 胶质含量对比关系 据杨普华 1980 1 石油的化学组成 由于气体溶解在液体中 使液体分子间引力部分地变为气体分子引力 从而使分子引力大大减少 因之液层的内部摩擦阻力也减少 粘度也就随之下降 原油中溶解气量越多 粘度就越低 2 石油中溶解气量 3 溶解气的化学组成 当溶有烃类气体时 气体分子量越小 石油的粘度也降低得多 但如石油中溶有氮气时 就会使石油的粘度急剧增大 4 地层温度由于温度增加 液体分子运动速度增加 液体分子引力减小 因而粘度降低 热力采油法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主要机理就是以温度增高能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为基础的 5 地层压力在温度一定时 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 随着压力的增大 油中溶解气量增加 地层油粘度急剧下降 当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 压力增加使石油密度增大 液层内部摩擦阻力增大 因而粘度增加 温度为18度时的饱和压力 实验室粘度测定的常用仪器有 1 落球粘度计2 高压毛细管粘度计3 电磁粘度计 粘度的获取方法 实验法 当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 若已知 1 原油相对密度2 油层温度3 油层压力条件下溶解气量可以使用图7 15 7 16直接查出 步骤 1 根据原油相对密度和油层温度查取油层温度条件下的地面脱气原油粘度 粘度的获取方法 图版法 由于石油组成变化大 用此图表查出的粘度偏差有时达25 第二步 根据地层压力条件下溶解气量和油层温度下地面脱气原油粘度查取油层温压下原油粘度 当地层压力超过饱和压力时 计算粘度可查图7 17 已知 1 饱和压力时的原油粘度地饱压差 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这时计算的石油粘度较精确 其误差3 地层温度下地面脱气原油粘度 Glaso 1980 公式 粘度的获取方法 计算法 饱和压力和饱和压力以下地层原油粘度 Beggs和Robinson 1975 公式 摘自秦积舜书p79 粘度的获取方法 计算法 饱和压力和饱和压力以下地层原油粘度 Beggs和Robinson 1975 公式 摘自杨胜来书p100 粘度的获取方法 计算法 饱和压力以上地层原油粘度 Vazques和Beggs 1980 公式 粘度的获取方法 计算法 1 油田开发初期 采用弹性方式开采 地层压力在较长时间低于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梅岭小学五下数学试卷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方案
- 历年真题高考数学试卷
- 南宁市中考历年数学试卷
- 宁夏一中数学试卷
- 南平市23中专数学试卷
- 2025年小学试题库及答案软件
- 乐昌中考数学试卷
- 明德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7 史学研究(含解析)
- 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获奖科研报告
- 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易博士农资有限公司产品责任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
- 绿色建筑验收自评报告全
- 引进人才住房补贴单位承诺书
- 铝合金门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APQP程序文件及完整表格
-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ellis全文翻译
- 勘察设计研究院质量手册
- 【5-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11000字(论文)】
- 深造播放器使用2019年5月23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