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五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基础强化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航空探测实验工人做工 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可排除,均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a正确。答案a2“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14日在月球成功着陆。“绕”“落”“回”,是中国探月工程在2020年前设定的三大目标,并由此划分为三期阶段,并分步实施。这表明 ()。a实践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活动主观性的特征d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根据登月的三个阶段,可以反映出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选d。a不能体现。b说法不完整,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征,但不是主观性,c观点错误。答案d32013年6月17日,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研制成功。超级计算机性能的发展遵循千倍定律,即每隔10年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就会提高1 000倍,而实际上发展的速度可能更快。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a b c d解析超级计算机性能的变化发展表明人们的认识会不断发展,同时说明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入选;与材料无关;真理是客观的,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说法错误。答案b4下列与“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的明白百闻不如一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a b c d解析“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的哲学寓意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与之一致;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错误;的哲学寓意为矛盾双方的转化,材料未体现。答案c5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会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题干材料体现了人们认识的发展,不同的具体实践对认识的检验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故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不正确;中“必然”的说法太绝对;的说法体现了认识的不断发展。故的说法正确。答案d6一次,钱学森为解决导师交给他的难题,前后写了五份演算文稿。当他把定稿装入文件袋后,特意在封面上工工整整写道“final”(定稿),但他马上又觉得不妥,便在旁边补了一行“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句“nothing is final!”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绝对的c真理是发展的 d真理是普遍的解析“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准确地表明了认识要在实践中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其他各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c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一措施无疑将对房市和股市的下一步走向造成重大影响。从真理性认识来看 ()。a真理性认识是不确定的b真理是无条件的c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终极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真理的特点。材料中对放松贷款利率管制的影响的认识属于真理性的认识,而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c项正确。a、b、d三项观点错误。答案c8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 b c d解析人们对大陆漂移说由不接受,到被证据证明逐渐接受的过程,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符合题意;认识的进步是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对已有理论的辩证否定,说法错误;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谬误,但每一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说法不正确。答案a能力提升9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中的诗的意思。材料中的诗的意思是: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难怪那些人画不好。该诗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与该诗蕴含的哲理相同。a、b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d是一般的景色描写。答案c10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从谬误到真理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的说法忽略了二者转化的条件,排除,正确,选c项。答案c11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大型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正在进行第六版的编纂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编纂不再参考过去的问题和答案,所有问题都将根据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重新设置,很多问题也将有新的答案或不再有标准答案。上述编纂思路的确立是基于 ()。a物质的客观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b运动的绝对性,事物是不能被正确认识的c意识的能动性,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对事物进行阐释d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解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编纂思路的确立就是基于此,故d正确。a不符合题意;b中“不能被正确认识”的说法错误;c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答案d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和25年前的36小时的天气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从这个意义上说,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b c d解析本题以目前天气预报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为切入点,考查对真理与认识的理解。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决定了人的认识必须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因此正确。气象预报目前不精确并不代表人们永远都无法准确预测,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错误。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距谬误只有一小步,但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界限,不能混淆,所以说法错误,正确。答案d13(2012广东卷)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解析本题要求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回答相关问题,指向性非常明确。解答时,要答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及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同时,要结合材料具体分析。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了这一认识的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14科学与技术在争论中发展。阅读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在伽利略和牛顿发现惯性定理以前,亚里士多德的“没有力就没有运动”的说法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被认为是“科学”的;在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时候,牛顿体系和万有引力定律被认为是认识宇宙的“科学”;在没有现代西医的时候,尤其是在巴门尼德发现细菌以前,放血疗法也被认为是“科学”的。“蛙腿论战”(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与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用青蛙腿做实验,分析引起蛙腿抽搐的生物电、静电等原因的论战)是科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论战,它推动了电化学、电学、电磁学等科学的发展和生物电的发现及电池的发明。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善纳争论的胸怀。一种观点、理论或者一项决议遭到公开的争论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促进科学进步、决策合理、社会和谐的突破口。为什么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科学与技术在争论中发展”“科学争论的勇气”“实践的胆识”等。先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用科学术语即认识的发展、实践与认识等替代这些信息,再调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追求真理的过程等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说明。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客观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求我们不断探求知识,追求真理。所以,我们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项目测量员长期服务合同样本
- 厂房股份收购与员工培训合同
- 草莓出口贸易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卫星传输在建筑信息模型培训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卫星通信干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可持续包装技术考核试卷
- 农村文化创新管理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考核试卷
- 合伙协议模板
- 二级建造师月考试卷
- 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2-2
- 国开 电大《政治学原理》形考测试一答案
-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反思
- 如皋市直属机关遴选笔试真题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数字资产监管框架优化
- 医患之间暴力行为预防与处理管理制度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MOOC 大学物理实验-郑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眼科临床路径培训记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