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1页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2页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3页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已上升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当务之急。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渐暴露,成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还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品德和心理问题,如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吸烟、吸毒、酗酒,甚至走上犯罪的或轻生的道路,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了严重的果。中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很不理想,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这些材料,确实触目惊心,引起了我的深思。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思想品德中有较多内容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结合本人几年的教育实践,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初中阶段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很多调查表明较多中学生存在嫉妒、自卑、孤僻、焦虑、偏执、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以及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问题既出现在某些“问题”学生身上,在一般学生的身上也有所表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轻者纪律松驰、情绪消沉、焦虑紧张、自我封闭,重者闹学、混学、逃学、辍学、甚至杀人、自杀。我把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林崇德教授的分类方法,分为六种心理问题,1、人际关系的紧张;2、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3、情绪、情感的脆弱不稳定;4、意志品质方面的问题;5、学习紧张的压力;6、耐挫能力方面的问题。 二、 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不健康的书刊、杂志、影响严重地毒害青少年,使他们心理变态,误入歧途。在学校里,由于升学大棒的指挥,重智轻德,分数至上,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使学校变成毫无生气经院,再加上个别教师教法消退,这些都可能给学生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压学症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生“轻生”的念头。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中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也是有其内在动因的,是正常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但是家长们把他们当作“小孩”看待,他们渴望独立成熟,成人们可能会并不认同他们的具备独立能力;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既羞涩、又渴望;思维的批判性尚未成熟,等等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孩子性格敏感、强烈、脆弱,如不加以指导,很可能造成不该发生的心理障碍。 三、 寻找思品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 1、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中学生随着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到的发展,随着知识、经验、阅读、能力的增加,对教师、家长的态度有了变化,开始用独立、平等的态度的眼光来评价教师和父母。但是由于他们思维的批判性不够成熟,他们有时会以执拗的、偏激的,甚至是对立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和家长。于是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可能出现矛盾冲突和隔阂。2、指导学生的同伴交往和异性交往。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师生交往,亲子交往相比,他们与同龄同伴同学的交往更加密切了。中学生的同伴大致有以下三类,一是互为接纳,彼此吸引型。二是互为对立,彼此疏远型。三是独来独往,自我封闭型。 四、 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能力 人总在不断地试图认识自己,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渴望认识自我的要求更为迫切,但由于现代家庭、教师对孩子的过高要求,以及少年学生自身心理水平的不成熟、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常常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目前中学生意志品质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意志品质的依赖性问题。由于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很多家长对孩子从小一包到底,陪吃,陪读,孩子遇事缺乏自信心,没有见解,甚至茫然。二是意志品质的果断性问题,有的学生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有的学生草率鲁莽,不计后果;三是意志品质的冲动性问题,中学生面临人生“十字路口”抉择时期,自制力比较弱,常意气用事,甚至容易为不良诱因干扰而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四是意志品质的执拗性问题。 六、 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1)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难免的,所谓“心想事成,一帆风顺”等等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懂得挫折难免还应认识挫折产生的原因,如天灾人祸,人际关系紧张,个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缺陷都有可能引起挫折,特别要使学生认识到个体的心理素质和挫折关系。(2)要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对个体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逆境、挫折,可以扼杀人,也可以成就人,挫折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来说,是磨炼,是促进。(3)教育学生以乐观的态度、灵活、理智、现实的对待挫折。对别人受挫折,消除或尽量减少挫折对个体的消极影响。(4)正确对待别人遭遇的挫折。对别人受挫折以后可能出现的攻击行为要宽容,不可讽刺,嘲笑,漠不关心,相反地要给予关心,帮助他正确处理矛盾。(5)使学生认识到对待挫折最积极的态度,要要有坚强的意志,知难而进,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战胜挫折,获得成功。这是耐挫教育的最高目标。(6)另外,特别要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耐挫教育。这部分学生由于较好,平时受到老师的“偏爱”,同学的“青睐”,少有挫折,走上社会后,容易产生挫折感。 总之,思品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