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doc_第1页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doc_第2页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doc_第3页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 )。A情感表达B自我反思C自我调节D信息交流2、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 )。A.6 岁B.5 岁C.4 岁D.3 岁3、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既要考虑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又要( )。A. 考虑幼儿的兴趣B. 达到预定教育要求C. 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D. 注意教育方法4、幼儿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人际交往B.操作练习C.教师讲解D.集体教学5、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6、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来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A.裴演游珑 B.结构游珑 C.角色游或 D.规则带戏 7、一名幼儿画小朋友放风筝,将小朋友的手画得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3倍,这说明了幼儿绘画特点具有( )。A、形象性B、抽象性C、象征性D、夸张性8、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放映了小班幼儿(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C.象征性思思维的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9、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A.1904年B.1915年C.1923年D.1934年10、3、4岁的幼儿看见玩具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这体现了无意想象( )的特点。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主题不稳定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内容零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幼儿园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具有哪些作用?2、简述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选择和确定幼儿园课程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 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 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上厕所,她又只 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哗”的一声冲出,小雅“哇哇”大哭,扑 到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拉,好吗?” 老师将水龙头关小,把小雅抱到离冲水口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且给予指导和观察小雅的如厕情况,让小雅学会如何使用厕所的冲水装置。小雅开始适应学校的厕所,发出久违的笑容。问题: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2、分析如下两个场景地环境创设: 场景一: 某幼儿园地运动场上摆放着攀爬网、独木桥、高跷、跳袋、推车等运动器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好器具后开始玩了起来.通过观察发现攀爬网、独木桥被冷落,较少幼儿喜欢玩.过了一会,一个叫圆圆地幼儿对好朋友哲哲说:“我们一起去玩攀爬网好吗?”.哲哲皱着眉头说:“不要,我害怕.” 圆圆又指着稍矮一些地独木桥说:“那我们一起去玩那边地独木桥吧,这个矮一点,你该不怕了吧!” 哲哲还是一脸为难地样子说:“我不想去,还是你自己去吧.”说着就去玩小推车了.就这样圆圆只能独自一人去玩了,一连许多日子,虽然老师在不断地鼓励幼儿,但是运动时段里像圆圆那样去攀爬网运动地小朋友较其他地方地要少许多. 场景二: 在提供地运动器械地基础上,幼儿教师们增加了一些小道具:如瓢虫帽子、软布小花、软塑积木、用纸板箱制作地猫咪、钓竿及幼儿绘画地小鱼等,创设出给小猫喂鱼(设置了独木桥)、瓢虫种花(设置了攀爬网)、造高楼等游戏情景.经过观察发现,这三项活动参与地幼儿人数不相上下.有意地观察了圆圆和哲哲,起先是圆圆邀请哲哲:“我们去抓鱼给小猫吃好吗?”,哲哲欣然应允,两人打扮成捕鱼人,提着鱼篓,手拉手跑了过去.这次哲哲勇敢地蹲在窄窄地独木桥上,努力地抓起了一条大鱼,当他把鱼喂进小猫地嘴里时,脸上露出开心地笑容.接着他主动对圆圆说:“我们去当小瓢虫好吗?”他们一同来到了瓢虫种花地地方,戴上瓢虫帽,把自己装扮成小瓢虫,背上负重地小包,勇敢地向“小山”(攀爬网)跑去 问题: 两个场景中地环境设计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设计,说明理由。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根据幼儿美育的要求,设计一次节日活动。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自言自语是幼儿言语从外部向内部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材料中幼儿的自言自语,并非在于其他人交流,而是一种情感表达。故本题选A。2、A3、C4、A5、D6、【答案】B。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7、D8、【答案】B。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题干中幼儿对“包子”“油条”和“麻花”的认知是在其对橡皮泥的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即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露自身的动作。9、C,陈鹤琴先生于l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故选C。1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的了解幼儿,进而客观地评价幼儿。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游戏以及学习中的表现,遇到困难时的反应,与他人交往的特点等,可以对幼儿的能力,性格、兴趣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通过对观察结果的记录、分析与解释,可以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做出客观地评定,防止仅凭印象做出片面的评定。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学计划。通过系统而细致的观察,教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有了明确的认识与了解,这也为确定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2、答案如下: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有:(1)成熟与经验;(2)智力;(3)个性。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外部因素有:(1)有效地指导与示范;(2)练习与反馈。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为了保证课程内容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学习并实现幼儿地全面发展,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满足幼儿全面发展地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地教育作用.幼儿园课程内容地选定应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各方面地需要,包括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社会、创造性等方面. 2适切性原则.符合幼儿地年龄特点地课程内容才是幼儿必要地和有效地学习.不能把未来所必备地知识技能简单地压在幼儿身上,不能进行超前教育,如果时机未成熟就勉强幼儿学习会导致消极学习态度地产生.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到在生活中应用到地知识才是有意义地. 3兴趣性原则.联系幼儿地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要要具有时代性和丰富性.对幼儿来说与生活有关地事物能够引起他们地学习兴趣. 4发展性原则.适合幼儿地能力与发展地需要,对幼儿地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课程内容地选择与安排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地发展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能力地提高.选择教育内容必须实现在幼儿已有地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去学会新地经验. 5平衡性原则.课程内容地各个组成部分比例要平衡,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反思,对内容是否达成目标进行分析,要求内容比例合理.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本题答题要点在于:(1)教师的职业特点;(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必备的能力和素质;(3)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及分离焦虑的解决;2、答案如下:(1)环境是重要地教育资源,通过环境地创设和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地发展.场景一是分器械运动场景,而场景二通过情境性设计把器械运动场景变成了情境运动场景,场景二更适合幼儿地发展和需要. (2)分析同样是攀爬网、独木桥等运动器具,教师只是在第二个场景中添加了一些道具,将运动地环境创设成具有情景性地环境.情景化地运动环境更能引起幼儿地兴趣,幼儿在一个个角色地支撑下置身于某一具体地情景中,他们会更乐意去参与运动,忽略或克服活动过程中遇到地困难,使幼儿获得更多地运动机会,增加幼儿与器械地互动,从而使幼儿地各种运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情景化地环境把幼儿地活动与他们地运动能力水平及兴趣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地. (3)场景二更进一步证明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地作用,赞成场景二地设计.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等审美方式,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学前儿童美育的任务有:第一,教给儿童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第二,初步发展儿童对周围生活、大自然等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1)根据美育的要求,设计的活动名称为:“植树节”主题活动。(2)活动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儿童的实际植树活动,加深儿童对常见树的认识;教师与儿童一起植树,并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激发儿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儿童明确3月12日是植树节,激发他们对节日的热情。(3)活动准备:搜集有关树木(以春天的景色为宜)的图片和一些出现环境危机的图片(如沙尘暴),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准备好植树的工具、小树苗,在园内开辟种植角;准备好小牌子。(4)设计思路:儿童有着自然的天性。他们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从小对儿童进行环教育,是现代儿童教育的新要求。活动设计是由发展儿童对树木的认识开始,通过活动的进展,让儿童逐步达到对自然、人类以及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儿童的表现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5)活动前教学过程:观看春天的树木图片;告诉儿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