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兰庄学校小学部课堂教学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上 第八单元 课题:七律长征【教学目标及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磅礴、岷山、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体会情感。2.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2)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补充材料,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感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从容不迫的自豪感。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板书设计】 课 堂 活 动 预 设设计思想一、 单元导读 揭题导入1、师:(课件出示毛主席像)大家认识这个人吗?对,他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这组课文的内容都是与毛主席有关的,在上课之前我要求大家查找关于毛主席的资料,请大家展示自己的收获。(生展示资料的搜集)2、师:刚才大家的资料中提到了长征。那关于长征,你们课前又搜集到了哪些资料呢?(生展示)师:很多同学的资料搜集都非常认真,那你们能说说当你仔细看完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感受吗?(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师:在艰苦得长征胜利后,毛主席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3、什么是七律?(老师补充:七言律师的简称。每篇一般为八行四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二、自读质疑 合作交流1、师:听完大家的介绍,我情不自禁也想读读这篇感人的诗歌。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听完后自由交流。指名回答(2个左右)2. 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读通,读顺,读正确。师:现在请大家选择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见了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请教同桌。3. 学习新生字词,注意正音。课件出示生字词:磅礴、岷山、泥丸、山崖指名读、全班读学习“崖”师:它与我们以前认识的哪个字很像?生:天涯的涯,这是山崖的崖。师:(课件出示整首诗歌)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看看他是否读准确。师:一个人会读还不行,不如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毛主席写的这首七律诗?全班读3、师:同学们,你们读得非常好。每一个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赞美这首诗写得特棒!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请同学们再次小声朗读,圈画出你认为写得最妙的字词或诗句,开动脑筋体会它的妙处。(学生圈画 思考)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认为写得妙的地方,看谁的理由最充分。 三、 师生互动,精读诗文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不妨听听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下,我们用心去品味这首诗歌。配乐朗诵。师:刚才在大家自己体会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在书上做下了记号,这个喜欢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品读这首七律长征A、课件出示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师:认为这一句写得好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2、师:这句哪里写得好?(指名回答)师:“万水千山”表达出什么?(山水很多)换个词试试看?(千难万险)哪个词好?-万水千山,毛主席用词太精妙,一个字也改不得的啊!3、红军长征越过万水千山,历尽千难万险,可他们却把这一切看的平平常常,我们来读一读读,读出你的感受,读出豪迈、乐观的精神。B、学习第二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 指名读,齐读。(2) 师:让我们跟随诗人的思绪,回到长征开始。这一句与上一句有什么联系?(上一句“万水千山”这里就写了山。)写了什么山?(根据回答板书:五岭 乌蒙)师:光这一点有联系吗?“远征难”有没有体现?(根据回答板书:逶迤 磅礴)(3) (课件出示五岭图,乌蒙图)师: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岭?什么样的山?用诗中的话说(逶迤的岭 磅礴的山)翻过这样的山难不难?(难)可是我们的毛主席却把它说成了什么?(课件显示:腾细浪 走泥丸)腾细浪是什么意思?走泥丸呢?(注意:如果学生说成是走动的泥丸要提醒走在这里是滚动的意思,因为泥丸是圆的。)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话的意思: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跳动的细浪,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的脚下像滚动的泥丸。(4)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比喻)注意:这里是缩小的夸张。把逶迤的岭缩小成细小的波浪,磅礴的山缩小成小小的泥丸。腾细浪、走泥丸与第一句哪个词相联系?(只等闲)(5) 指导朗读。C、学习第三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1) 生读。(2) 这一句又与第一句什么相对应?(万水)写了哪几处水?(根据回答板书:金沙 大渡)你知道长征途中,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什么战役吗?(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一句又有哪些词语用得妙呢?(暖寒)A、 (出示金沙江图片)对面是高耸入云的悬崖,下面是水流湍急的金沙江。“巧渡金沙江”是毛主席指挥的长征途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转移,它宣告了蒋介石围追堵截的彻底破产。听到这里,你如何理解这个“暖”字?B、 再看“寒”字。什么寒?(铁索寒)(出示图片),这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此刻你站在上面,会有什么感受?用上一个寒字(心惊胆寒)再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惊心动魄的悲壮场面。 (3)师:同学们,文字也有温度啊!这一“暖”一“寒”让我们心潮起伏。谁把这一句完整地读一遍?齐读这一句。(4)让我们把描写“万水千山”这两句再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对偶”)。是的,这也是七律的一个特点,颔联和颈联一般要用对偶。毛主席这两句对偶运用得怎样?(对仗工整,严密,找不出一丝破绽)写得好不好?(好!)妙不妙?(妙!)再读。诗写到这里该结尾了,我们写作文结尾最常用并且用起来效果也很不错的一种方法是什么?(照应开头 首尾呼应)对。毛主席又是如何结尾的呢?请看。D、(课件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学生读。(2)这一句照应了开头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岷山对应千山 千里雪对应远征难)这里有个词用得很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哪个词?(更)读完这句同学们都很开心,为什么?什么词语让你开心?( “更喜”“尽开颜”)只是开心吗?想想看,红军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胜利会师,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什么词语更能形容此时的心情?(欣喜若狂 喜极而泣。高兴得仿佛连皑皑雪山都镀上了色彩。)所有这些都在一个“尽”字里头!(3)指导朗读。5、回顾全诗,加深理解。师:同学们,让我们回顾全文。大家看看,这首诗哪一句统领全诗,是全诗的总纲?(生读)万水千山指的是哪些山、哪些水?面对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是什么态度?(不怕 只等闲)是的,这就是红军战士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把这种精神读出来!四、总结背诵,升华情感(1)同学们,红军长征中面对的困难仅仅是万水千山吗?(红军面对的还有无数敌人)可是全诗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只字不提、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只有百战百胜、统领三军的一代伟人才能拥有,也只有这种胸怀才能写出此等豪迈篇章。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所在!毛泽东的这首诗,被作曲家谱成了曲子,几十年来久唱不衰,曾让我们的祖辈、父辈为之热血沸腾。让我们来听一听,再一次去感受那纷飞的战火,弥漫的硝烟,感受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播放长征歌曲。(2)大家想不想大声的朗读(想!)请同学们起立,面对后面的老师,把诗歌用心读给老师听。五、课外延伸 拓展视野 (1)师:除了这首诗歌,同学们还学过哪些毛主席的诗词?卜算子 咏梅背一背。 (2)老师还很喜欢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和沁园春 长沙,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教学反思】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3、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一、初读课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逶迤( )磅礴( )岷山( )2、看拼音,写词语yn y nun qin l xu ti su hn d d qio3、解释词语。逶迤:磅礴: 4、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藤细浪_ 云涯暖_5、再读课文填空七律长征是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概括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和精神。长征经过了个省,翻越座大山,跨过条大河,行程约。长征从年月开始,到年月结束。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面,这五幅画面可概括为_、_、_、_、_。七律长征的韵脚是_,押_韵。二、练习朗读诗歌 根据提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本首诗的特点:“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借助相关资料,了解诗歌大意四、练习巩固1、在括号填上合适的词语:一()山一()队伍一()江一()暖流 一()小诗一()学生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学案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深入理解诗句,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一、 深入理解课文,1、 再读全诗,全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2、 面对长征路上的这些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我们再来读读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重点理解:(1)、高大险峻的五岭山和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如同小小的( ),( )这一大一小的对比,表现了红军的的( ),英雄气概。明是写山,暗写( ),反衬对比,十分巧妙。(2)、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勇闯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战斗,展示了红军的足智多谋和英雄气慨。“寒”字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 ),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 )。这一寒一暖的对比,很巧妙。(3)、征服大雪山这一壮举,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勇往直前。“更喜”两字,不仅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 ),还体现了红军战士( )。3、无论红军战士遇到怎样的艰难,他们都不会退缩,从哪句诗句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红军的大无畏气概?( )二、总结:( )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红军“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 )和( )。这首诗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三、巩固与提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诗是于年写的。、总括全诗的诗句是什么?用“”画出。、表现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喜悦的心情诗句是什么?用“”画出。4、找出诗中押韵的几个字 _,韵脚是_。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24年人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中小企业合同电子化管理平台搭建及后期维护合同
- 2025年绿色节能环保设备销售代理佣金合作协议
- 2025年新能源发电站电气系统集成与建设合同
- 2025高端医疗设备独家代理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采购与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企业定制环保办公家具及深度清洁保养合同
- 2025年度智能装配式住宅工程总承包施工协议
- 2025年跨境电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担保合作协议
- 2025年特色小吃街区品牌合作合同:涵盖摊位租赁与统一品牌推广策略
- 初高中政治衔接-知识点讲义
- 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中(多选题练习)
- 2024年T电梯修理证解析及电梯修理-T证模拟考试题库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商法》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2024年四川攀枝花市川投能源攀水电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科规培:门诊SOAP病历考核模拟文档
- 三年级上册口算题(可打印)
- 新教师培训讲座课件
- 插花艺术与花艺课件
- Excel模板:血压记录监测表(自动图表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