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18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知识点一南昌起义 课堂检测达标训练巩固反馈 知识点二土地革命 教材问题解答 内容索引 知识点三红军长征 南昌起义 知识点一 1 背景 1 国民革命失败后 革命转入低潮 2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的重要性 2 过程 1 1927年8月1日 等率领革命军成功发动南昌起义 2 起义军在南下途中损失惨重 3 一部分军队由朱德 陈毅率领 转战湘南 另一部分进入 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历史叙述 军队 周恩来 贺龙 海陆丰 3 意义 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2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第一枪 人民军队 易混易错 1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而不是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早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 但这些武装力量是出现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的 而不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2 南昌起义胜利后 起义军原计划南下广州 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 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是城市 探究点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史料实证 材料在欢庆胜利的时刻 周恩来庄严地宣告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 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现在 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答案南昌起义 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致使国民革命失败 思考材料中 在欢庆胜利的时刻 是指哪次起义的胜利 结合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分析为什么说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 答案 土地革命 知识点二 1 八七会议 1 内容 清算了陈独秀的 确定开展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 意义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 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 秋收起义 1 过程 1927年9月 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进攻受挫后 建立革命根据地 2 意义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历史叙述 右倾错误 土地革命 长沙 毛泽东 井冈山 3 工农武装割据 1 土地革命 范围 在 内容 打土豪 废除封建剥削 开展 影响 a 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建设 b 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巩固了红色政权 革命根据地 分田地 土地革命 2 根据地建设 经济建设 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 努力发展生产 粉碎了的经济封锁 巩固了红色政权 政权建设 1931年11月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选举 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定都江西 毛泽东 国民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毛泽东 朱德 瑞金 3 武装斗争 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大规模的 围剿 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毛泽东 图解识记 重点精讲 误区警示 知识点拨 革命重心由城市到农村 如何理解井冈山道路 1 井冈山道路是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实践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前提 土地改革是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 根据地建设是阵地 走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左 倾和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 妥协 退让 左 倾往往表现为急躁冒进 急于求成 两者都有危害性 尤其是 左 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红色政权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政权 秋收起义以后 毛泽东领导革命队伍进入井冈山山区 开辟新式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革命从此发端 中央革命根据地 川陕 川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探究点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材料80年前 毛泽东同志开辟了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 宣传群众 组织群众 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 培育了以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李长春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大会上讲话 史料实证 思考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中 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 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答案 敢闯新路 抛弃 城市中心论 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立中国工农红军 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依靠群众 开展土地革命 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 红军长征 知识点三 1 原因 党内错误使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2 过程 1 开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2 转折 遵义会议 历史叙述 内容 a 纠正博古等人的 左 倾错误 b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 选举为政治局常委 d 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左 倾 军事路线 毛泽东 意义 a 结束了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胜利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当地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左 倾 吴起镇 会宁 3 意义 1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 播下了革命种子 铸就了伟大的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 红军长征一结束 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长征精神 易混易错 归纳总结 易错提醒 遵义会议只是纠正了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 左 倾错误 并不是完全纠正了 左 倾错误 因为在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下 还不能完全纠正政治上和思想上的 左 倾错误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1 中共 二大 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 八七会议 上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3 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纠正了王明的 左 倾错误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找到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和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探究点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材料巍峨的遵义城 屹立在乌江边 云消雾散霞光闪 捧出红日照山川 毛泽东 伟大的领袖 英明的舵手 拨正船头 升起风帆 引导我们胜利向前 向前 拨正船头 升起风帆 引导我们胜利向前 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史料实证 思考材料中 云消雾散 指什么 毛泽东成为 舵手 指什么 拨正船头 胜利向前 又指什么 答案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 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答案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a 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 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 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 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片面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 即先进攻城市再由城市领导农村 没有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 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革命道路 故选c项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2 秋收起义暴动歌 中唱道 拿起武器闹革命 工友农友真英雄 秋收起义成了功 一杆大旗满地红 歌中 秋收起义成了功 主要是指a 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b 放弃攻打大城市 向山区进军c 大规模开展了土地革命d 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解析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没有成功 a项错误 起义军转向农村 成功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项正确 c项是建立根据地之后的行动 和秋收起义无关 d项是指1931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3 1929年毛泽东写了一首词描述当时的革命形势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红旗指的是八一军旗b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c 当时正在搞土地改革d 当时正在进行中原大战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材料描述的应该为 工农武装割据 的情景 并且这种 工农武装割据 已经越过汀江到达龙岩上杭 即这种 工农武装割据 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 八一军旗是后来为了纪念南昌起义而使用的 不是在1929年 排除a项 土地改革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 时间上不吻合 排除c项 d项中原大战发生于1930年 4 1930年 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 有一首红歌 你追我赶实在忙 唱道 哥哥栽禾妹送秧 横直疏密要适当 但愿今年多产谷 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a 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b 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c 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 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题干中这首红歌是描述当时闽西苏区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以及支援红军的情景 这是在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指导下土地革命的体现 根据地土地革命的进行 使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上分到了土地 革命积极性空前提高 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建设以及武装斗争进行 故b项符合题意 5 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第五次反 围剿 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b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加剧c 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d 博古 李德等人的 左 倾错误指挥 解析第五次反 围剿 时 指挥红军的是博古 李德 其执行的 左 倾错误军事路线 致使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故选d项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6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 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 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 在报告中 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 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 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 受到王稼祥 张闻天 朱德 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 批判博古 实际上就是批判李德 因此 会议一开始 李德的处境就很狼狈 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子坐的 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 完全像是处在被告席的地位上 别人发言时 我把发言的内容一一翻译给李德听 他一边听一边不断地抽烟 一支接一支地抽 垂头丧气 神情十分沮丧 1 2 3 4 5 6 1 博古和李德在遵义会议上为什么会遭到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批判 解析需要结合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和长征开始时遭受的损失来分析 答案在第五次反 围剿 时 博古 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 犯了 左 倾错误 给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2 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 遵义会议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解析需要结合遵义会议的内容回答 从军事 组织方面的决定进行总结 答案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 左 倾错误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取消博古 李德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3 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解析要从对党 红军及中国革命的影响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回答 答案这次会议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考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答案 1 遵义会议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得到了全党的公认 当时 张闻天负责中共日常工作 执行的路线是毛泽东的正确路线 2 毛泽东参与了党政军的最高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