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1页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2页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3页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4页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天门山【唐】李白_,_。_,_。(1)默写古诗。_,_。_,_。(2)解释下列词语。开:_ 回:_ 出:_(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1)把诗句补充完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2)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回答问题。云儿哪里去了【英】伊丽莎白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我想知道风儿在说什么?我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下雨?我想知道鸟儿怎样飞回?我想知道花儿怎样生长,才使世界有这么多的颜色?(1)照样子连一连。云儿_ 怎样飞回风儿_ 怎样生长天上_ 哪里去了鸟儿_ 在说什么花儿_ 为什么下雨(2)诗人面对着云儿、_、_、_和_等几种自然景物产生了探索的兴趣。(3)照样子写一写。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我想知道_?我想知道_?4. 背一背,填一填。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1)_毛浮绿_,红掌拨清波。(2)小鸡画_,小马画_。(3)_的尾巴好像_。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王昌龄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1)默写古诗。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2)解释下列词语。芙蓉:_ 闻:_(3)这首诗写的是_,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_与罗裙一样绿,_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_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2)“残酒”指的是( )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1)默写古诗。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2)解释下列词语。发:_ 朝:_辞:_ 还:_(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_;_。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_”一词,这一诗句用了_手法来写柳条的优美。(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n)。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也感到心惊。1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_。_,才了蚕桑又插田。(1)把诗句补充完整。绿遍山原白满川,_。_,才了蚕桑又插田。(2)诗中“_”“_”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塞下曲_,善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_。(1)将诗句补充完整。_,善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_。(2)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13. 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15. 勤积累,多应用。选择名句名言填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从此以后,我事事讲效率,不甘落后,而“_”也成了我的座右铭。(2)爱国华侨陈嘉庚“_”,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振兴,他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为家乡兴办学校,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3)“_”,在那个难忘的中秋之夜,身居美国的钱学森是多么思念亲人、思念祖国啊!(4)“_”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抗元将领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16.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草_(1)补充诗句。(2)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_在_岁时写的。(3)判断题。“岁”是年的意思。_“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_(4)读了这首诗,我知道小草_。(5)宿新市徐公店_(6)“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7)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表达了诗人_(感情)。17.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小朋友,进公园,骑木马,钻山洞,花儿点头露笑脸,去和小猴拉拉手,树儿忙住扭腰肢,再跟孔雀比比美。欢迎!欢迎!开心!开心!(1)这首儿歌共有_句话。(2)读儿歌,填上合适的词语。_笑脸 _腰肢 _木马 _山洞(3)小朋友进公园看到了_、_ , 它们好像在说:“_。”小朋友在公园里还玩了很多游戏,有_、_;还跟两种小动物一起玩耍,它们是_、_。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牡枚远上寒山石径斜,_。停车坐爱枫林晚,_。(1)默写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_。停车坐爱枫林晚,_。(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六种景物。(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1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注】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尽:消失。(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李白的老朋友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向天际奔流。(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这是一首_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孟浩然的去向是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2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_”一词用_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柳条的优美。(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水乡歌水乡什么多?水多。水乡什么多?船多。千条渠,万条河,千条船,万条船,河塘一个连一个,白帆片片像云朵,处处绿水扬清波。飘满湖面飘满河。水乡什么多?桥多。水乡什么多?歌多。东一座,西一座,千首歌,万首歌,东南西北千万座,大船小船装满歌,出门就要把桥过。唱咱水乡新生活。(1)水乡的_多,_多,_多,_多。(2)水乡的水多,体现在( )(多选) (3)“大船小船装满歌”的意思是( ) (4)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2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池上小娃撑小艇,偷_莲_。_解藏踪迹,浮萍_道_。(1)把古诗补充完整。小娃撑小艇,偷_莲_。_解藏踪迹,浮萍_道_。(2)连一连。春_ 荷花夏_ 梅花秋_ 桃花冬_ 桂花唐_ 杨万里 小池宋_ 自居易 池上2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一枝红杏出墙来。(1)补充古诗。应怜屐齿印苍苔,_。_,一枝红杏出墙来。(2)解释词语。不值:_屐齿:_小扣:_柴扉:_(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道理。26.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蛾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B .“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D .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27.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嚯嚯”,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1)形容秋天的词语:可以说“_的秋天”,至少写5个。(2)找出一个排比句。(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2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9.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四季风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盆火。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