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最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甄别评价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属于(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4、小涛认为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自己运气好。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稳定、外在、可控归因B.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C.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D.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A.自愿性B.强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命题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7、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校风、教风、学风。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8、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B.合作学习C.探索学习D.发现学习9、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 A.个人活动 B.文艺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小组活动 11、下面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2、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的是( )。A、加涅B、罗森塔尔C、戴尔D、波斯纳13、1949年美国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课程编写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B、过程模式C、环境模式D、目标模式14、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15、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A.肥皂水B.蒸馏水C.食用醋D.稀盐酸16、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无类 B.道法自然 C.绝圣弃智 D.以吏为师17、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对抗型18、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 B.支持者 C.志愿者 D.学习者19、教学反思的重中之重是反思( )。A.教学态度B.教学理念C.教学行为D.教学规则20、因材施教的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2、简述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3、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请观看小学高年级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师:谁来读读这段话?好,请你吧。生: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师:现在呢,我请大家再来看看这段话,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看,读着读着,哪个标点符号,哪个词突然就跳进你眼睛里了。好,有人发现了,说。生:跌进我眼睛里的是那个“居然”,我觉得收获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词?师:从“居然”里看出来他的家人是想到还是没想到?生:没想到。师:没想到,所以用“居然”,但是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别着急回答我,看你们能不能理解上下文找找答案。花生收获了,为什么没想到呢?生:因为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师: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生:还要短。师:还有别的原因吗?看看母亲说的话,好,这位女生,还没说过话的,你来说。生:因为他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非常的辛勤,所以花生很快地就收获了。师:那么辛苦劳动之后,收获花生就更应该了,这个理由不成立。看看母亲说的话,你能发现原因吗?为什么没想到?你说。生:因为它本身是亩荒地。师:你瞧瞧,特别会读书,什么地?生:荒地。师:荒地啊!要能种出来,是不容易啊,没想到!再看看母亲说的话,判断咱们姐弟几个这是第几次种花生?生:第一次。师:判断对了,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种,没经验,结果种出来了,意外不意外?生:意外。师:仅仅是意外?心情如何?生:高兴。师:是呀,意外的高兴用个词叫什么?你说。生:激动。师:还有?意外的高兴?你说,生:喜出望外。师:瞧,他说的词多好,喜出望外。那是惊喜啊!那就让我们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好不好?(生齐读)(1)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2)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2、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惊弓之鸟更羸(ying)是古时候魏(wei)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着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赢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xian),只听得嘣(beng)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打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慘,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就掉了下来。”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该文的写作特点。(2)如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试以定教学目标(3)更蠃看到大雁后作出了怎样的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针对该问题设计教学活动。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 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捧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给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问题:(1)请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3)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C2、C3、A4、B5、A6、B7、D8、【解析】B。 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任务分解”体现了合作学习。9、【答案】D。专家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他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10、B11、B12、D13、D14、D15、A16、A17、B18、B19、C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访谈法的基本步骤:设计访谈提纲;恰当进行提问;准确捕捉信息,及时收集有关资料;适当地作出回应;及时作好访谈记录,一般还要录音或 录像。2、答案如下:(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2)对兴趣的依从性。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人们稳定而集中的注意。(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随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5)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3、答案如下:开展好课外活动,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组织小学课外活动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目的,落实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确定每一项课外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要使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就要使活动本身具有吸引力。吸引力来自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多样,能符合学生的各种兴趣和需要。(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因此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该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能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一步步了解文章的遣词造句之妙。从提问设计上看,看似即兴提问,实际上却是针对教学重点和关键,该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体会作者使用“居然”一词所要传达的感情。从提问的语言表达上,该教师在课堂语言上极富感情色彩,通过跌宕起伏的语言,来让学生关注文章重点。提问的语言准确、简洁、清晰。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从提问方式上看,该教师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等全体学生思考之后,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教师所提的问题,并使全班学生都在心中试拟一个答案,还能更好地对某个学生的答案加以评价。从课堂评价上看,该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回答,都进行了及时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拘一格,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现状进行激励,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潜力。通过语气上的起伏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赞扬。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也在老师层层递进的问题中逐渐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对落花生一文的主旨有了很好的理解。(2)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下:课堂提问的求证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课堂提问的警戒性;课堂提问的激励性;课堂提问的检查性;课堂提问的调节性。2、答案如下:(1)写作特点: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空中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全文不仅用字极为准确,而且在写法上也极有特点,小至更赢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都是通过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来谋篇布局的,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懂得“能手” “直“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 “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重点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更嬴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3)语文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很注重积累,只要大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养成积累的好习惯,终有一天会厚积薄发。当然,一个聪明的人不仅需要勤于积累,还得学会认真观察,善于思考。那么,今天上课前我们先进行“抢答游戏”,看看谁平时不仅积累得多还善于观察、思考?第一关:看图说成语,请看第二关(出示图片):如果给你一张弓,不用箭,你能射下天空中正在飞翔的大雁吗?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看看魏国的更赢是如何射落天空中正在飞翔的大雁呢?引出课题:惊弓之鸟新授1、感悟“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师: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更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由说(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师:课文是怎么说的?生交流2、自由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生交流。3、读懂更赢的话,体会更赢观察、分析之间的联系师: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拼命地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又从半空中直往下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生交流。师:谁来读读这段话。师:这段话一共有几句?你能从中读懂什么?生自由朗读这段话。师:反馈:读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这是更赢一看到的,听到的大雁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