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招考前预测卷(C卷).doc_第1页
2014年中招考前预测卷(C卷).doc_第2页
2014年中招考前预测卷(C卷).doc_第3页
2014年中招考前预测卷(C卷).doc_第4页
2014年中招考前预测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中招考前预测卷(C卷)语文 试题卷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页,四个大题,X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黑色水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考试开始时,答题卡和试卷密封线内的个人资料填写完整。3.考试结束后,试卷同答题卡一起上交。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 )(2分)A.挨打/挨个 纸薄/单薄 惟妙惟肖/不肖子孙B.伫立/贮蓄 起哄/洪水 曲高和寡/随声附和C.炫耀/绚烂 造诣/旨意 应接不暇/完美无瑕D.蠕动/孺子 点缀/辍学 茅塞顿开/交通堵塞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迫不及待 不假思索 娇生惯养 巧夺天公B.为富不仁 融汇贯通 明哲保身 脍炙人口C.费尽心机 杞人忧天 一愁莫展 骇人听闻D.销声匿迹 名副其实 相得益彰 重蹈覆辙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1)我们要丰富自己的思想情趣,提高文学 和鉴赏能力。(2)小习惯改变大地球,爱低碳 新时尚。(3)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4)只有努力钻研,勤奋思考, 能对所学内容知其所以然。A.素养 表现 淡薄 才B.修养 彰显 淡薄 就C.修养 表现 淡泊 就D.素养 彰显 淡泊 才4.古诗文阅读。(共8分)(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3)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歌咏的对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 , 。” 描绘出鸟儿迎春的喜悦。(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 。”一句传达了高度决定视野的哲理意蕴;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 , 。”巧妙地点出了时序更替的自然理趣。5.名著导读。(共4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前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诠释。主人公身上最能打动你的人格特征是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9分)材料一:“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壮美的中原湖光山色中,追寻我们的血缘之根,追寻我们的民族之根,追寻我们的文化之根,这也许就是“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真正意义。材料二:我会一直仰望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中原人是证人。迈入文明的门槛有很多标准:第一需要有文字;第二有城市的痕迹;第三有青铜器;第四有祭祀活动。这一切最早主要发生在河南。(余秋雨)材料三:公元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1)结合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人物对河南的评价。(2分) (2)“中国旅游日”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结合材料三,描述下图中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3分) (3)2014年暑假就要来临,你要“背起行囊走四方”,打算到河南的哪些景点(或城市)旅游?(写出35个)请你使用词语“跨越”、“肃然起敬”、“如诗如画”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并向读者介绍一个旅游景点或名人故事。(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16分)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小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已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矫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绎的淋漓尽致。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的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7.选文围绕“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按记叙的要素填写下面的内容。(3分)时间: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地点: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人物:鲁尼兹、卢森斯老人及其家属、小城的人们。起因: 经过: 结果: 8.第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9.阅读第段,注意加着重号的语句,描摹并写出鲁尼兹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 10.从表达方式和情感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1.请就本文中的人物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作出简要回答。(4分)问题: 回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幸福没有榜样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幸福,没有榜样。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幸福,完全在于自己。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母与妻子儿女,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第二段中举“乞丐”、“大款大腕”吃饭的例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4.文中通过作者的一位远房侄女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15.通过本文的阅读,相信你会对幸福有更深的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现在的你对幸福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完成16-19题。(共1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节选自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1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躬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8.结合【甲】文,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请举出一例。(3分) 19.诸葛亮和刘备历来倍受尊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 说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2分) 21.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说他好在哪里?(2分) 四、作文(50分)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命题作文题目:和你在一起要求: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力求有创意。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话题作文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座山峰,甚至一种精神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激起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伟大的形象,还有那难以磨灭的记忆就会从心底涌起请以“仰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力求有创意。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4年中招考前预测卷(C卷)语文 答题卡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密封线内的个人信息填写完整。2.必须使用黑色水笔或黑色签字笔答题,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规定的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准做记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 2. (2分) 3. (3分) 4.(8分)(1) (2) (3) (4) 5.(4分)书名(1分) 主人公(1分) 人物特征(2分) 6.(1)(2分) (2)(3分) (3)(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7.(3分)起因: 经过: 结果: 8.(3分) 9.(3分) 10.(3分) 11.(4分)问题: 回答: (二)(共12分)12.(2分) 13.(4分) 14.(3分) 15.(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共10分)16.(2分)(1) (2) 17.(2分) 18.(3分) 19.(3分) (二)(共4分)20.(2分) 21.(2分) 四、作文(共50分)22.作文(共50分)题目: 1002003004005006002014年中招考前预测卷(C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A(2分)2.D(2分)3.D(3分)4.(1)大漠孤烟直(2)留取丹心照汗青(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精神、坚定不移信念、顽强坚韧意志(第一、二空2分,第三空2分。共4分)6.(1)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意思对即可。2分)(2)示例: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意思对即可。3分)(3)示例:我想到洛阳龙门、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铁塔、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焦作云台山、青天河、青龙峡;安阳殷墟、岳飞庙、中国文字博物馆;南阳卧龙岗旅游(开放题,只要谈出自己的暑假旅游设想即可,2分)。旅游景点介绍:跨越千山万水,我来到了素有“帝乡”之称的南阳,登上卧龙岗,美景如诗如画,拜谒武侯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7.起因:父亲探病,老人搭车。(或:鲁尼兹在赶去医院的途中遇到了因大雪阻路而只能徒步回家的老人)经过:发生车祸,老人昏迷。(或:鲁尼兹好心载老人回家却在途中发生了车祸,老人受伤昏迷,其家人要求鲁尼兹赔偿)结果:老人醒来,感恩扬善。(或:老人苏醒后不要赔偿,并利用社会给他的捐款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帮助因为付出爱心而遭遇尴尬的人)(1空1分,共3分)8.环境描写作用:点明事情发生时的环境,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故事的展开做铺垫。(或渲染气氛,也为积雪导致车祸埋下伏笔)(3分)9.示例:真倒霉,我原本想让老人搭车回家,却没想到发生了车祸,不但让老人经受了病痛之苦,我还要赔偿这一大笔医疗费,我家里经济条件原来就不好,这么一大笔债务我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呢?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报呢?(意思对即可)(3分)10.运用抒情和议论(1分)深化主题,(1分)高度赞扬了爱心、善意都是真诚和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1分)(共3分)11.问题示例:联系现实生活,结合选文说一说卢森斯老人具有怎样的品质。答案示例一:生活中有的人受到别人的恩惠却恩将仇报,扭曲了人们的善意;卢森斯老人苏醒后不让鲁兹尼承担自己的医疗费,用人们的善款建立慈善基金,充分肯定人们的善意之举;他是一位仁慈良富有爱心的老人。答案示例二:生活中许多人受人滴水之恩而涌泉相报,告诉世人什么是善良;卢森斯老人苏醒后不让热心助人的人承担自己的医疗费,用人们的善款建立慈善基金,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