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这种现象也加快了翻译发展的步伐。自“翻译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派以来,以奈达(Nida)为代表的翻译学派就曾对翻译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它被包含在翻译理论这个大的环境里。本文采用综合评述的方式,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一论题进行了阐释。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涉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对综述论题的定义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此部分充分提现了翻译及语境分析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是论述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语言语境因素、情境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为后面的研究做好了铺垫。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对词义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涉及褒贬义和歧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结语。关键词:翻译过程;语境;语境分析AbstractIn our nation, along with the more and more deep level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market economy, there exists more communication among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henomenon accelerates the speed of translation. Since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being an independent subject, the translation school of Nida had leaded to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study are on the context analysis during the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t is contained the big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This thesis uses the comprehensive argument method and stands on the foundation of reading many materials to analyze the theme.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is literature review. It involves in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definitions of the theme and the background and future tendency of the research. This part is better to present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context analysis.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extu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contextual factors include the linguistic context, situational context, cultural context. The research on these aspects will provide a basis to the following research.The third part is on the impact of the contextu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This thesis mainly involves the bad or good meaning of words and the lexical ambiguity.The forth part is conclusion.Key words: translation process; context; context analysisiii目录摘要iAbstractii浅析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1A Brief Study on the Context Analysis during the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1第1章:文献综述11.1 导论11.1.1 研究目的11.1.2 定义综述主题11.2 该领域研究的背景及发展趋势3第2章: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42.1 语言语境因素42.2 情境语境因素42.3 文化语境因素5第3章:翻译过程中语境因素对词义产生的影响73.1 决定词语的褒贬义73.2 引起对词义的歧义理解7第4章:结语9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发现94.2 本文研究结果的局限性9参考文献:10浅析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A Brief Study on the Context Analysis during the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第1章:文献综述1.1 导论1.1.1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飞快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频繁,每天都有各种国际会议在中国各省市召开,中国也频繁的参与到国际的各项事务,中国的各种文献被翻译成英语等国际通用语言,很多的外国文献同样也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发行。可见翻译正在作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人们的重视。而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形势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现实生活需求,本文将对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做一些阐述。1.1.2 定义综述主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翻译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在我国最早提出翻译理论建设的人,首推董秋斯 董秋斯(18991969),原名绍明,文学翻译家。下隶静海(今属天津)人,192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同年底参加北伐战争。先生,他说:“研究翻译理论的人,几乎可以说没有。我们所有的,是一些供临时参考的翻译条例和片段的经验之谈。尽管这些东西是很宝贵的,有过很大的功效,但是,无可讳言,不能合成一个体系。一种体系的构成,是一种广泛地调查研究的总结。从事这一工作的人,不但要了解中外语文的特征,还要从历史上观察全部工作的发展。到今为止,我们还不见有人从事这样一项工作,至少还没有显然可见的成绩”(1950:2)。并且,他的思想也被指出“在1951年4月15日发表的论翻译理论的建设中,更详尽地阐述了他的思想,并具体制定了需要做的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翻译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马会娟、管兴忠 2006:34)。我国翻译学家范仲英认为“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是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是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1994:13)。如此,翻译的过程正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它所带来的将是翻译理论的日趋成熟。随着人们对翻译过程的不断探索,“语境”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人类学家Malinowski Malinowski(18841942),中文译名:马林诺夫斯基,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卒于美国。在上个世纪20年代提出语境时的那样的模糊了。人们开始渐渐领悟到,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不应该只仅仅停留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上,语境的意义同样很重要。而“翻译语境”(translation context)是翻译理论和实践领域一个重要的概念,关于翻译和语境的关系,Newmark(1982)认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远大于其他任何法规、任何理论和任何基本词义”(于东:2007:27)。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更深入细致的分析语境与翻译过程的相互关系,本文作者将其定义为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1.2 该领域研究的背景及发展趋势语境分析在翻译过程的一些研究背景,是在翻译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自从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语境”这个概念以来,人们便在翻译实践中逐渐将语境与翻译相结合,是翻译的效果达到最佳。在一篇题为“The Rol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ng”的文章中,就结合翻译实践阐释了翻译语境的概念(Nida:1999:7983)。由此,翻译中的语境分析渐渐的得到重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翻译的内容日趋复杂多变,语境因素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学者就认为“语言与文化和语境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和语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翻译离不开语境,不了解上下文语境及情境语境就不可能做好翻译”(赵玲:2009:16)。第2章: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2.1 语言语境因素语言语境具体是指上下文,包括词、短语、语句及语篇之间的关系。语言是在一个相互交流的环境里起作用的,不论它是一个静态对动态的环境、动态对静态的环境以及动态对动态的环境,语言语境在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一个词所处的语境,它的词义就会变得不确定。“上下文观念是阅读理解和翻译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理解和翻译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和译者是否有上下文观念或能否进行上下文分析,并由此相当程度上决定理解与翻译能力的高低”(司显柱、曾剑:2006:55)。例如:a) The books are not closed, as the company is national owned.b) The books are not closed when the exam gets started.a)句中的“The books are not closed”,它的语境是在国有的企业里,它的账目是对外公开的。而b)句是在考试前,学生应该把书合上。很显然,这就是语言语境的作用。2.2 情境语境因素情境语境具体是指交际过程中的人、发生的事、交际所使用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情感等。这种语境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语篇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还要联系整个语篇所处的具体环境。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很难从词语所处的上下文来确定它的真正的含义,这时,情境语境的作用就得到了体现。例如:A: Oh, I cannot stand my poor English. Could you help me?B: If you had firmed your determination. It would not be that.可以看到,B并没有直接的回答A的提问和请求,而是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拒绝。这个例子说明,在翻译过程中,对情境因素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看一个句子表达的是字面意思还是隐喻意思常常需要看句子所处的上下文,并辅以情境语境分析,便能在词语的众多意思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朱励奋:2009:40)。2.3 文化语境因素人类社会所了解的文化,在很多时候都具有共性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个性的存在。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它会体现出社会制度、历史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乃至地理环境等。可以简单的说,文化语境就是体现在语境中的广义方面,它指一定社会形态下的语境。有学者就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倩:2011:123)。例如:中文中的“知识分子”与英语中的“intellectual”的意思是一样的吗?实际上,它们在各自的语言背景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知识分子是指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它可能包括大学生、工程师、医生、教师等。而intellectual却只是指那些包括大学教授在内的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人,并不包括大学生等人群。可见,它的包含范围缩小了。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语言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第3章:翻译过程中语境因素对词义产生的影响3.1 决定词语的褒贬义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情况。顾名思义,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可能具有几个不同的词类;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可能包含多个词义。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对该词义的判断和选择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在这里要提到的是褒贬义是怎样的语境中体现的问题。“褒与贬是两种反差性极强的语义对立现象”(刘全福:1999:2)。其实,就单个的词语来讲,它们可能并不具有褒贬义的感情色彩,但是,为了立足作者的感情支点以及考虑原文语境的设置,我们在译语中,就不得不把那种感情色彩体现出来。这就是语境对词义褒贬色彩的影响。例如:“Every time we trusted Democrats,” says House Republican Whip Newt Gringrich, “they cheated.” Such kindergarten compliments were heavily returned.(Gloria Borger)“每次我们只要一信任民主党人,”众议院领袖威伯扭特金里奇声言,“他们准使诈。”这种幼稚的攻讦迅即遭到了猛烈的攻击。这个例子中,compliments是个十足的褒义词,然而独特的语境却使它成为了反语,表达的是一种讽刺性极强的贬义色彩。3.2 引起对词义的歧义理解“歧义”(ambiguity)是自然界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歧义是在不经意间就发生的。在如何判断歧义这一问题上,可以把症结归根到词义的选择上,Malinowski就曾指出,语境是决定词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所以,由此可见,歧义这种现象也是在语境产生的,这也在这句话中得到印证“语言毕竟只在语境中存在”(吕叔湘:1990)。在中英翻译过程中,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可以判断歧义的所在,从而正确的达到翻译的目的。例如:A: Where is my box of chocolate?B: The children were in your room this morning.这个对话中,若只看第一句,并不知道用意何在。在第二句中,给出了一个不直接回答A提出的问题的句子,在没有确切语境的情况下,此刻便产生了歧义“children”早上在A的房间里是和所提问直接相关吗?这就是本文提到的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对词义的歧义理解。第4章:结语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发现本文主要研究了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通过对翻译及语境的分析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作者发现,在语境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个人贷款-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个人贷款》押题卷带答案详解(培优b卷)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测评价中心监测技术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智能硬件设备定制生产合作协议概要
- 商业租赁市场合同规范
- 福建省龙岩市北城中学2026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 品牌推广合作合同细节约定
- 2025年辅警笔试试题与答案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重点达标名校2026届中考试题猜想英语试卷含答案
- 远程医疗技术支持协议
- 2025年菏泽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87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3D打印局部加固构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2024年西安市灞桥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公务员奖励审批表
- 清淤工程检验批报审、报验表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大学课件,全套)
- LY/T 2622-2016天麻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 JJG 814-2015自动电位滴定仪
- GB/T 24405.1-2009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1部分:规范
- 水库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