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句段篇】第一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我跨进店门,暗喜( )。我( )脚尖,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 )到里边来了。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贪婪地读着。我很( ),也很( )这种( )的滋味。窃读记3、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 ),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 ),回过头来( )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已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 )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 )读同一本书。二、理解填空。1、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 )。2、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 ),代表作是 。课文的中心句是:( )。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体是( ),“大树”是指( )老爷爷。4、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 )国作家( )。课文中作者把一本书比作( )、( )和( )。5、我的“长生果”作者是( ),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文,首先构思要( ),其次,作文要写( )。第二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京口瓜洲一水间,( )。春风又( ),明月( )。这是宋代诗人( )写的,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 )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 ),行人临发( )。作者思念亲人的情绪是由( )引起的。3、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 )。风一更,雪一更,( )梦不成,故园( )。“故园无此声”说明( )。4、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 ),她却不一样,愈是( ),愈是( ),花开得愈( ),愈( )。她是最有( ),最有( ),最有( )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 ),不管受到怎样的( ),从来都是( ),不肯(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 )才好!二、理解填空。1、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 )。2、泊船瓜洲作者是( )的( )。诗中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这首诗抒情方法是( )。3、秋思的作者是( )朝的( )。最能表达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诗人抒情方法是( )。4、长相思是一首( ),( )是词牌名。作者是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 )。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5、梅花魂的作者是( )。课文写了外祖父眷念祖国的五件事:教“我”读唐诗宋词。( )无法回国而哭泣 。( )。临别赠“我”手绢。6、小桥流水人家作者是(谢冰莹),课题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 )的散曲 。7、“推敲”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 )和( )。第三单元一、理解填空。1、第三组课文的都是( 文)。我们了解到的说明方法有( )、( )、( )、( )2、鲸类中体型最大的是( ),目前仅存不到( )头。鲸的生活习性包括鲸的进食、( )、( )、鲸的生长。鲸是哺乳动物的原因是:鲸用( )呼吸,鲸是( )生,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3、松鼠的作者是( )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 ),他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的巨著( )。4、新型玻璃为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 )、( )、( )、( )。5、“时时勤拂拭,( )。”6、森林报不是( ),而是( )。它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 )的代表作。第四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当我一次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面临( )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 )的问题,( )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 ):它的果实( )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的果实高高地( )在枝头上,是人一见就生( )。你们看它( )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 )起来才知道。二、理解填空。1、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 )。2、钓鱼的启示给“我”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 )与( )的问题,( )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 )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 )和( )。课文中“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是:得意( )( )无奈( )。3、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类似的名言是( )。4、落花生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 ),笔名( )。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可以概括为种花生、( )、( )、( )。其中( )是重点描写。课文的中心句是:( )。5、珍珠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 ),课文的中心句是( )。6、成语故事“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 ),现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 ),( ),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第五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中华汉字,( )。 传播文明,( )。连缀成句,( )。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 )。 行书流畅,( )。狂草( ),( )。 对联形式,( )。左右( ),能( )能( )。 既便( ),又供( )。二、理解填空。1、甥打灯笼照旧( ),括号内是( )意,括号外是引申义。2、仓颉造字”只是一个( ),古代( )创造了汉字。文字产生以前,古人曾经采用( )和( )表达和交流。3、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 )( )( )( )( )。最早发现甲骨文的人是清朝光绪年间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甲骨文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文字,盛行于( )时期。4、知道著名的古代书法家有“书圣”( ),他的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还有唐朝的( )和颜真卿。第六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 )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它们像( )不断地向我吹来。我( )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 )。我从心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 )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二、理解填空。、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 )。、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是( )国作家( ),故事发生在( )(地名)。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 ),也是儿子在恐惧和黑暗中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慈母情深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 )。课文中的“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现代诗纸船寄母亲的作者是(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 )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世界著名漫画集父与子的作者是( )国的( )。第七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 )。2、圆明园不但(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元、(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3、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 )喜悦。班长马宝玉( )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 )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枪( )了,然后走到( )边上,像每次发起( )一样,第一个( )跳下深谷。战士们也(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 )的号声:“( )!”“中国共产党万岁!”二、理解填空。1、第七组课文的主题是( )。圆明园的毁灭中,课文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如( )的精美,( )的宏伟,( )的珍贵。这样写能激发读者对圆明园的无比( ),更能激发对( )、( )、贪婪的( )无比的( )。学完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2、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分别是班长( )、副班长葛振林,战士( )、胡德林和胡福才。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接受任务( )( )顶峰歼敌跳下悬崖。3、难忘的一课中,三次出现的一句话是( )。4、最后一分钟作者( ),倾述了( )年( )月( )日( )回归祖国怀抱前最后一分钟这一时刻的思绪。第八单元一、理解填空。1、第八组课文的主题是( )2、七律长征中总起句是( )。“万水千山”中写“山”的两句是( )。写“水”的两句是( )。3、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是( )年( )月,行程( )里,于( )年( )月到达陕北。4、(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首都( )举行典礼。会场设在( ),主席台设在( )上。开国大典程序如下: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 )宣布典礼开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 )宣读公告( )( )。5、青山处处埋忠骨,( )。6、毛主席在花山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 )、( )、( )。7、成语故事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 ),我还能写两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 )。8、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 ),经过无线电的( ),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1. 在人生旅途中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加上引号,是因为 ,它可能是 , 也可能是 。2.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是对父亲的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能体会到 。3.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4. 读了这句话,我能感受到母亲的工作环境,她的身体 。5.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当时父亲是这样想的: 。6“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这句话是( )句,把( )比作( ),体现了( )。7.“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他们了不起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能冷静沉着,与困难抗争,不仅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8“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损失!”这句话连用两个“不可估量”,是为了强调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都是难以推算的巨大损失。9“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联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这里的“斩钉截铁”表现了五壮士保护人民、歼灭敌人坚定不移地决心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10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就象海上的波浪。这句话把满是群众的天安门广场比做 ,把翻动的红旗比做 。写了开国大典 的场面。11天上五颜六色的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句话从侧面表现出人们 的心情。12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火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我从“直奔”这个词语体会到当时人们 的心情。 13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比较恰当的理解是 14“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吹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15“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古诗词(日积月累名言、诗句、谚语和资料袋)1默写古诗,回答问题。泊船瓜洲 , 。 ,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的“绿”也可以用 、 、 这些字,但作者从“ , 。”这句诗受到启发,决定用“绿”字。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填空。悠悠天宇旷,。 (张九龄) ,游子久不至。(杜甫)明月有情应识我, 。(袁枚) 举头望明月, 。 (李白)待到山花烂漫时, 。(毛泽东) 滴水能把石穿透, 。宝剑锋从磨砺出, 。3.解释诗中的带点词。明月何时照我还。( ) 欲作家书意万重。( )行人临发又开封。( ) 身向榆关那畔行。( )聒碎乡心梦不成。( )4.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吟诵不同的诗句。过年时: 清明时: 中秋时: 思念时: 送别时: 喜悦时: 下春雨时: 5读七律 长征,回答问题。七律 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是 。在七律 长征中 ,毛泽东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写到了( )、( )两条河。课文阅读片段片段一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掂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1“窃”在字典中的解释:偷盗 暗中,偷偷地。 谦辞,指自己。“窃读”中“窃”的是第( )种意思。2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用“”圈出表示作者动作的词,你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我”的快乐来自 惧怕是因为 片段二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 ),愈是( ),花开得愈( ),愈( )。它是最有( )、最有( )、最有( )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 )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 ),不管受到怎样的( ),从来都是( ),不肯(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里,总要有梅花的( )才好!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这番话是( )说的,他借( )赞美了 ( )。3.这番话的一开头说的是其他的花,这样说的目的是 4.写出你印象深刻的有节气的中国人,并简单地写写他们有节气的表现。 片段三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 )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1给文中划线的部分加上标点。2在文中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3“体面”的意思是 。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 4“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含义是 片段四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小鸟对我的信赖?用“”划出来。2.对于小鸟的信赖,我感到有些意外,从、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中的“美好境界”是指 句子加工厂一、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 成分残缺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三) 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_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_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_5、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_(四)搭配不当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_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_(五)语序不当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_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_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_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_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11昨天傍晚下了整整一夜的雨。 12北京的秋天真实旅游的好地方。 13这项发明还要不断改正,才能逐步完善。 14我估计他这次一定不会来了。 15即使你对同学有意见,你就提出来。 16.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成熟的果实和芳香。 17五壮士的眼睛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二、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一)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 反问语气词删去 “?” 变 “。” 。练习:1人的心灵不应该像花一样美丽、纯洁吗?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是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俩了吗? 3时间这么宝贵,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呢? 4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在毁灭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吗? 5.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6.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7.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二)、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 思更准确。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北京申奥成功,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3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4.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呢? 5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三、 直述(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第一人称引述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方法:一改标点,二改人称。冒号改逗号,引号要去掉;“我”变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编员工面试题目及答案
- 南通海安期末数学试卷
- 肥料生产线项目投资测算方案
- 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案
- 平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
- 黔西南州模拟数学试卷
- 孟建平中考数学试卷
- 宁波泗洲路小学数学试卷
- 六年级5.3数学试卷
- 2025年小学美术面试题及答案
- WST856-2025安全注射标准解读
- 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医美项目规划方案(3篇)
- 2025年全国反诈骗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电网采购管理办法
- IATF16949中英文对照版2025-10-13新版
- 2025江苏徐州沛县经济开发区发展集团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全单元听力材料文本及翻译
- 江苏清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呋喃、1000吨四氢呋喃丙烷、3000吨四氢呋喃技改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急性胰腺炎护理小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