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因为用心,所以信赖学通教育 2013春季八年级第三讲语文讲义第三讲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同学们经过两讲的学习,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进步,可同学要继续努力噢!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整体感悟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诗词曲五首整体感悟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赤壁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3过零丁洋本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全词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5. 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文言文阅读指导文言文阅读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而且所占比重也有变大的趋势。我们只有对文言文中考命题特点及趋向了然于心,在初二年级就按照考点进行相关的复习和归纳,才能做到迎考复习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各省市近两年文言文中考常见的考点,主要考查七个方面:(一)常考知识点1、掌握课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及实词活用2、了解一词多义,词义的古今变化,通假字。3、能够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4、了解课文中常用的文言虚词,如“之、以、而、其、于”等。5、了解一些文言句式并能翻译文言词句。6、整体感知文章(段)的内在联系及内容。7、能背诵和默写一些名句及短文。(二)常考知识点归纳与突破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实词是掌握的重点。因为一篇(段)文言文读不懂,其障碍主要在实词,其次才是虚词和句式。所以抓文言实词就抓住了学文言文的关键。文言实词掌握得越多,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越强。学习文言实词,可用以下方法: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可自己搞一个文言词语积累本,将基本篇目中出现较多的文言实词 列出,将其基本义项烂熟于心。这个工作从初二开始做最合适,既对最近所学有所总结,又为初三学习和总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规律文言词语里有些词尽管字形与现在的完全一样,但意义和用法有很大的差异,要注意辨别,不要套用今义去解释古义。请同学们看下面例句: 例(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录毕,走送之。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后遂无问津者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古今词义差异的掌握程度。A句中的“走”古义是“跑”,今义是期工程“步行”;B句里的“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出路的境地”;C句里的“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是“各种运输业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只有D句里的“津”古今词义相同,答案为D。3、掌握一词多义现象规律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多种含义并且词性有所改变,此与现代汉语一词多义现象相同。要抓住本义,贯穿其他意义;要抓住常用义,比较各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要遵循语法规律,不要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例(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 B、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里面)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分析:本题考查对一词多义掌握的程度。A、B、D三项中的“间”释义正确,C项“间”应读jin,不读jin,是“夹杂”之义,不能译为“里面”。故选C项。4、掌握一般的实词活用现象包括名词的活用(活用为动词,直接用作状语),动词的活用(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活用(活用为动词、活用为名词)等规律。例()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B、尔安敢轻吾射(轻视)C、不耻下问(以为耻) D、必先苦其心志(痛苦、苦恼)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掌握的程度。一个词是否活用,单看这一个词看不出来,要分析该词和前后词的关系,在确定该词是哪一类活用以后,再用活用后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翻译一遍,看看句子是否通顺,是否合理,由此鉴别我们对该词活用的判断是否正确。一般地说,一个词如果照它本来的意义在句子里讲不通,就要考虑它有临时被活用的可能。如本题句的“苦”,照本来意义解释,无法使句子连贯通顺,只有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感到苦恼、使痛苦”,上下文意思才连贯通顺,故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是答案。、判别、解释通假字规律通假的基本原理是指文言文中同音字或音近字,形似字之间的通用和借用现象,这类互相代替使用的字便称为通假字。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识记。例、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按要求填表分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照“说”的本来读音、字义去讲就讲不通,当成“悦”的音、义去讲就通了,“说”是通假字,“悦”就是它的本字。所以当你读文言文时,遇到照它本来的字音、字义讲不通时,就要考虑它是否通假字,本字是什么。小结:无论是古今词义不同、一词多义,还是词类活用、通假字,所有词义的判定,都必须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进行,离开了上下文语境,解释、推断就失去依据,也就谈不上正确了。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课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而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常用实词、虚词的常用词义和基本用法,因为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第一部分)重点基础知识考核 夯实基础 五柳先生传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好读书( )嗜酒( )黔娄( )衔觞( )箪( )俦( )吝情( )2.解释下列加点字。(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2)造饮辄尽_(3)性嗜酒_(4)每有会意_(5)不汲汲于富贵_(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7)晏如_(8)以乐其志_3.翻译下列各句。(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本文是一篇 ,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7.简答题(1)根据课文第一段,说说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文第二段的“赞”,归纳了五柳先生哪两个特点。诗词曲五首一、基础知识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畔 绮 闻笛f 折j 干g 宫qu qing楼 chnjun fnglun 2.填表项目酬乐天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作者朝代体裁名句押韵韵脚修辞表达的感情3.解释诗句中加点词语:(1)暂凭杯酒长精神 (2)折戟沉沙铁未销 (3)自将磨洗认前朝 (4)干戈寥落四周星 (5)零丁洋里叹零丁 (6)留取丹心照汗青 (7)把酒问青天 (8)高处不胜寒 (9)何似在人间 (10)何事长向别时圆? (11)千里共婵娟 (12)伤心秦汉经行处经行 4.按原文填空: A、 _ ,到乡翻似 。沉舟侧畔千帆过, 。B、_,零丁洋里叹零丁。 , 。C、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D、望西都,_ 。伤心秦汉经行处,_ 。_ ,百姓苦;亡,_ 。5.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与朱元思书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湍( )鸢( )戾( )嘤( )庠( )泠( )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3.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一百许里( ) (2)急湍甚箭( ) (3)蝉则千转不穷( )(4)横柯( )上蔽,在昼犹( )昏(5)猛浪若奔( )(6)任意东西( ) (7)互相轩邈( ) (8)鸢飞戾天( ) (9)望峰息心( ) (10)负势竞上( ) (11)经纶世务者( ) (12)风烟俱净( )(13) 窥谷忘反( ) (14)水皆缥碧 ( )(15)直视无碍( )(16)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 (17)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 ) (18)自( )富阳至铜庐(19)急湍甚( )箭 (20)负势竞( )上(21)好鸟( )相鸣(22)猿则百叫无绝( ) 4. 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视觉:_ 听觉:_ 表达效果:_ 5. 古诗文填空。(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2)夹岸高山, , , , 千百成峰。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一、课内阅读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叙写诗人的 。8.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9.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0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_1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12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课内文段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6. 填空: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 (朝代)文学家。7. 原文填空。(1)赞叹富春江景色的句子(即对富春江水总的印象的句子): (2)描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 (3)描写两岸高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句子: (4)写作者怡情山水,怡然自乐的句子: (5)表明作者乘船出游的句子: (6)本文是按 的顺序写景的。(7)从侧面表现山高的句子: (8)写树木茂盛、阳光依稀可见的句子: 8. 郦道元的三峡与与朱元思书都写到了江水流速快,请把它写在下面。 9. 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 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11. 从写景方面看,第三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12. 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13. 你喜欢富春江的水,还是喜欢富春江两岸的山?请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1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 本文作者善于抓住自然景物特征来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 的特征,“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江水 的 特征。描绘山时紧扣 的特征。16.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17. 本文主要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目的是 三、结合课文实战练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 横柯上蔽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pio)急湍甚箭(tun)B互相轩邈(xn)泠泠作响(ln)C嘤嘤成韵(yn)鸢飞戾天(l) D经纶世务(ln)好鸟相鸣(ho)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4解释加点的字。(1)一百许里: (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 (5)猛浪若奔: (6)嘤嘤成韵: 5下面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6、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欲穷其林。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风烟俱净_望峰息心_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第三部分)课堂小结 本讲小结 1、 今日培训内容,默想片刻,自我总结,抓住关键。2、 教师总结: (第四部分)作业布置家庭作业:体验中考:下面是安徽省今年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大家试着做一做,感觉如何?【甲】石成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水 调 歌 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2.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3.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6.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温馨提示: 每天早上朗读半小时。上午、下午各学习一个小时(可看书或写作业)。 请家长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用“”选择): 学生作业完成的态度:(积极 拖拉 不愿意做) 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非常好 良好 一般 差) 教师留言: 家长签名: (第五部分)家长签字五柳先生传一、基础知识1.ho sh qin shng dn chu ln2.(1)何处 (2)往,到;就 (3)喜好 (4)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5)心情急切的样子(6)代词,指五柳先生 (7)安然自若的样子 (8)使欢乐3.(1)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愁苦,不为了富贵而急切追求。(2)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4.传记 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5.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 6. B7.(1)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2)不愁贫贱,也不追求富贵。 怡然自乐,返璞归真,希望过先民那种纯朴天真的生活。二、课内阅读8.东晋 陶渊明(或陶潜) 五柳先生9.sh zh10.(1)有人 (2)墙 (3)期望 (4)破、坏11.B 12.B13.(1)平时悠闲平静少说话,不去追求名利。(2)心中便忘记了得失,用这种生活态度过自己的一生。14.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思想值得学习,但他消极避世,放浪形骸的行为并不值得效法。诗词曲五首一、基础知识1.(1)pn (2)q (3) 赋(4) 折戟 (5) 干戈 (6) 宫阙 (7) 琼楼 (8) 婵娟 (9) 峰峦2.项目酬乐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修辞对偶、比喻、借代名句借代戟对偶颔、颈联、比喻颔联、汗青借代干戈对偶人有月有、比喻天上宫阙、人间、反问有问号的句子对偶兴亡、比喻第一句表达的感情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和对亲人的良好祝愿。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3.(1)长:增长、振作 (2)销:消蚀 (3)将:拿起 (4)寥落;荒凉冷落。(5)零丁:孤苦无依的样 (6)汗青:史册。 (7)把:端起 (8)胜:禁不住 (9)何似:哪里比得上(10)何事:为什么(11)月亮 (12)经过4.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二、课内阅读过零丁洋7.诗人的身世和四年的抗元斗争生活 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国家支离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雨抽打的水上浮萍。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 9.这两句诗表现作者忠心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显示崇高的民族气节。山坡羊潼关怀古10潼关路 做了土百姓苦。第一层:描写了握关的险要形势。第二层:写作者的感慨。第三层:归结全将主旨。 11对偶。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地形,一句写山,一句写河,也是“山河表里”之意。 12“兴”,必大兴土木,百姓受其害;“亡”,则战争频繁,百姓遭殃。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生活的同情。家庭作业1.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 4.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6略。联系实际,说明独在高位,孤单难耐即可。与朱元思书1. tun yun lyngxing lng2. C3.(1)表示大约的数量 (2)水势急 (3)通“啭”鸟鸣声,穷尽 (4)树木的枝干,犹如(5)奔:飞奔的马(6)向东,向西 (7)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8)至 (9)平息 (10)凭依 (11)筹划(12)全,都 (13)通“返”,返回 (14)青白色 (15)障碍(16)散净;同样的颜色 (17)顺、随(18)从(19)胜过(20)争着 (21)美丽的鸟 (22)断、停 4. 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听觉: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5. (1)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6. 艺文类聚 吴均 南朝7.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期末导游业务试题及答案解析(2025版)
- 2025年安全飞行驾驶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空刷漆施工合同范本(3篇)
- 老龄事业创新养老院院长聘任与管理服务协议
- 专业瑜伽馆品牌店面转让及教练团队培训协议
- 互联网娱乐商标授权合同范本(含内容版权合作规定)
- 个人借款与股权质押合同样本
- 2025公务员试题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概率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4.2 以礼待人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造口并发症护理
- GB/T 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 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应答
- 加油站物业承包协议模板
- 汽修维修外包合同范本
- 2024工勤人员考试公共课程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模板
- 质量教育培训计划方案
- 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演练计划
- 访学归来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