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于忧患,生于安乐。 原文填空。1、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的(客观点击)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2孟子强调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从个人谈到国家,针对国君提出的论断,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故的高度概括的句子是如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王4、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句)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本文磨练的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6、经历磨练的目的是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7、正面论证磨练人意志的益处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8、本文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9、第三段的内容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苦其心志10、本文侧重论述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11、由个人推论到治国,得出的结论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者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内容解析1、本文讲述了哪两个问题?(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造就人才,治理国家。(个人作为,治国方面。)2、本文的论证顺序是什么?从个人谈到国家,有特殊上升到一般。3、本文所举六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都是出身卑微的人,在大有作为之前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练。4、第1、2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摆事实。举了六个人物,列举名贤,意在引出下文所要议论的问题,同时增强语言气势。为下文议论提供论据,论证人才在社会中受到磨练的必要性,用事实论证生于忧患的道理,说服力强5、第3、4段说明了什么精神?论述了什么内容?人要有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在生活上,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艰难痛苦的磨练。论证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6、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用艰苦环境造就。“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7、作者认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你同意吗?为什么?同意。法则和贤臣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无法家拂士”则不能修明政治,“无敌国外患”则会使国军贪图安逸享受,放松警惕,必然导致国力哀弱,一旦有敌国入侵,必然灭亡。8、本文给你带来什么启示?(1)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理想的人不仅要树立雄心壮志,还要随时准备去经受各种各样的磨难,要勇于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做生活的强者。(2)应认识到问题的另一面,人生的艰难困苦和挫折对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顺境和安乐常会使人堕落腐化,一事无成以及灭亡。在人如此,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只有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才能振兴、腾飞。9、根据课文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先举例说明,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生,安乐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10、人生是一次远航,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你将怎么做?围绕“进行磨难教育,培养忧患意识尤为重要”来答即可。11、有人做事怕犯错,请你用本文观点给予评价。人无完人,犯错误在所难免,要敢于面对错误。犯错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失败是成功的基石。1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忧患意识可以激起人的斗志,磨砺人的意志,使人奋发向上,从而有所作为,而贪图安乐会使人精神萎靡,不思进取,以致灭亡。13、“一个人要有较大的作为,必须先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这是第二段所描述的道理,请你例举一个现代的事例来印证它。张海迪,三分之二截瘫,但它克服重重困难,不仅学外语,写自传,还精通医学,考取了吉林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14、第1段中的“举”和“发”有何异同?同:表现人物的顺序,有富贵向低微的转换,有暗示了身份。异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就主要是靠自身的才干和努力,故用“发”。傅说等人的成功,除了自身努力外,还有名主知遇,故有被选拔的意味,所以用“举”。15、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方面条件的?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和客观因素。但主观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以忽视,有时也起着至关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展延伸1、对于人的成长,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受磨砺者自身,应该自我觉醒,努力战胜,才能成才,反之则会消沉,毁灭。2、结合实际生活谈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义。学习生活中,也会有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把它当作磨练自己的机会,就会克服困难,增长才干,有新的进步。不能贪图享乐、安逸、否则将一事无成。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还有哪些忧患意识?提出两个解决设想。示例:祖国的完全同意是我们共同期盼的,我们都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不容许台独分子分裂祖国。设想:加强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沟通交流,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粮食问题也是我们所担心的,所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加之环境的恶化,易形成恶性循环。设想:合理使用土地,保持耕地数量、质量。4、写出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句示例1:平安易老,磨难长生。示例2:忧患困苦可安邦,骄奢淫逸能亡国。示例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示例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示例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示例6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纵跨少伟男。5、根据本文拟一副对联。示例1:忧患催人勤进取,安乐使人渐消沉。示例2:生于忧患创千秋伟业,死于安乐失百年江山。通关试题1、第一段举作例子的六个人有什么不同特点?举这些例子有什么作用?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成大业。为证明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令人信服。2、例举这六个中心例子能说明什么道理?说明忧患可以使人奋发有为,逆境出人才(要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3、这六个事例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什么观点?生于忧患。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句中的“大任”诗“是人”怎么理解?大任: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上述六人,及如他们一样可承担大任的人。5、第二段中作者认为要造就人才需要在哪些方面对其进行磨炼?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6、有了这些磨炼的好处是什么(磨炼的目的是什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警觉,使性格坚定,不断增长才干)7、作者认为造就人才需要那两方面条件?(原文回答)客观条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主观条件:“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在客观方面要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接受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在主观方面要有个人努力)8、作者认为“国恒王”的原因是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9、本文讲了那两方面的问题?那一发面问题讲得比较详细?这两方面问题有什么相似之处?造就人才,治理国家。造就人才讲的比较详细。无论是造就人才,还是治理国家都需要主、客观两方面条件。造就人才主观努力要经受客观环境多方面的磨炼;治理国家内部要有坚持法度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要有敌国外患起推动作用。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重点论述了那两方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1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第一段举了六个人的事例道理论证:第二段“天将降大任”正反对比论证:第三段“造就人才”(正)“治理国家”(反)12、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作用,它可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3、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以”,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作用。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此段的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讲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15、学过本文,你获得哪些启示?它可以给人以下的启示:首先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理想的人不仅要树立雄心壮志,还要随时准备去经受各种各样的磨难,诸如苦难、挫折、贫贱、屈辱、失败等,要勇于正式现实,接受现实,做生活的强者。另外,还应更深刻地认识问题的另一面,既人生的艰难困苦和挫折对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杯苦酒,而且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不平常的事,才有不平凡的人,正如孟子所说,逆境和磨难可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相反,顺境和安乐常常使人堕落腐化,一事无成以至毁灭。这个道理于人如此,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才能振兴和腾飞。开放试题1、本文名言警句,句子工整,表意蕴籍,闪烁着哲理的光华。请你选取一句来欣赏。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有什么不同一般的励志作用。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炼,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也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死亡。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2、你知道哪些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同的名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纵跨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忧劳可以兴国,安豫可以亡身。3、哪些事例可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请列举几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实验:青蛙丢进废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水中,青蛙乐于待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然被煮死。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注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例如: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知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4、真的是只有逆境才能成就人才吗?在顺境就不能出现人才吗?当代的科学家、运动员都是在顺境有创造发明、打破世界纪录的,能说他们不是人才吗?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怎样看?顺境、逆境都成就人才,磨炼和忧患不仅仅来自外界,也源于内心。5、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才能从磨炼中来,人要能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才能从奋斗中来,挫折困顿面前,要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面对,并设法克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国家,若要生存发展,都必须有忧患意识,保持警觉,居安思危。6、孟子说:生于忧患。请你结合切身体会谈谈何谓“忧患”,在现实生活中应怎样面对忧患。所谓“忧患”,实际上是指一种挫折于磨炼,适当的磨炼,对我们的心理成长是有利的,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突发事件,譬如考试失利、同学老师家长误解等,这就需要我们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把它当做接受挫折与磨难。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何现实意义?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在实现个人价值,完成民族大业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有忧患意识,安居思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8、孟子散文有何特色?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如虹,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名言警句句式工整,表意蕰籍,闪烁着哲理的光华。2012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1、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有过失)(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横”,梗塞,不顺)3、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一个国家,如果内部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时士,外部没有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4、本文例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有哪些相似之处。(1)出身卑微;(2)经历艰苦磨炼;(3)有所作为。(意对即可)5、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你的启示。(1)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2)逆境时要乐观、勇敢、坚强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2007不啊不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6、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经典著作。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舜发于畎亩之间(田间、天地)(2)空乏其身(资财缺乏,是他受贫困(之苦)或资产缺乏,及贫困。)(3)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4)而后喻(了解,明白)8、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机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9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富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为,这正是“福人”之处10、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那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200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11.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12.、第一段“增益其所不能”中“曾”的意思是什么?“增加”或“通曾”。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3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葫芦岛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战略研究博士岗
- 聊城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行测专练题库及答案
- 中国移动四平市2025秋招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中国广电抚顺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中国广电广元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国家能源温州市2025秋招计算机与自动化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白银市中石化2025秋招写作申论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徐州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岗
- 大同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国家能源黄南藏族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交通运输岗位
- 合肥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综合表
- 小动物眼部疾病-主要眼科疾病的诊疗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 华为从战略到执行培训
- 变化点(4M变更)管理管控表
- 洪恩识字配套字库完整版识字启蒙200字-生字组词句子完整版可打印-点读指读
- 辽宁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6套】(含真题答案)
- 土木工程概论课件
- 虚拟现实技术在物流与快递配送中的应用与创新
- 癫痫的预防及护理
- 液压桩机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