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1页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2页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3页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4页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中医治疗方法 1、寒凝血瘀证证候:经前或行经之际小腹坠胀冷痛,得热则舒,痛而拒按;月经量少,行而不畅,色紫黯夹块;伴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黯淡,苔白润,脉沉紧。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赤芍各15g,小茴香、干姜、元胡、川芎、五灵脂各10g,生蒲黄12g,没药6g,肉桂5g。痛甚呕吐者加姜半夏12、吴茱萸6g;面青、四肢不温厥冷者加川乌12g、川椒5g;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各12g,草蔻仁8g;肢冷畏寒,大便溏薄者加熟附片15g,补骨脂、炒白术各12g;月经量少夹血块多者加水蛭6g,川牛膝、五灵脂各12g。分析:方中当归、川芎养血和血;五灵脂、蒲黄、赤芍活血祛瘀;干姜、肉桂温经散寒除湿;小茴香、元胡、没药行气化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散寒湿、活血化瘀功效。2、气滞血瘀证证候:经行之时小腹及腰骶部胀痛明显,不喜揉按,或伴胸胁闷胀;月经量多,经色紫黯夹块;舌黯红,边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治法:理气行滞,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桃仁、红花、川芎、丹皮、枳壳、香附、元胡、五灵脂各10g,当归、赤芍各15g,乌药12g,甘草6g。小腹及腰骶胀痛甚者加荔枝核15g,乳香、没药各6g;疼痛如刺者,加土元10g、全虫6g;月经量多者加炒蒲黄15g,益母草30g;妇科检查有包块结节触及者加炮甲珠10g,三棱、莪术各12g。分析:方中以香附、枳壳、乌药理气行滞,桃仁、红花、丹皮、赤芍活血化瘀,当归、川芎养血和血,元胡、五灵脂化瘀止痛,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理气行滞、化瘀止痛之功,用于痛经气滞血瘀证,能使气调血畅而疼痛消失。3、 热灼血瘀证证候:经前或经行之初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小腹及腰骶部疼痛拒按,得热反剧;经行不畅,色深红,质稠粘夹血块;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秘结,*痛;舌质红有瘀斑瘀点,苔薄微黄,脉弦。治法:解郁清热,活血化瘀方药:宣郁通经汤(傅青主女科) 当归、赤芍、丹皮、黄芩各12g,山栀子、郁金、柴胡、炒香附、白芥子各10g,生甘草6g。经行体温升高、自觉发热者加丹参、白薇、青蒿各15g;腹痛剧者加炒川楝子、元胡、土元各6g;心烦易怒、口苦者加夏枯草15g,龙胆草6g;经行不畅夹血块者加川牛膝、红泽兰各12g;大便秘结者加酒制大黄10g,郁李仁12g。分析:方中柴胡、香附、郁金理气解郁;山栀子、黄芩清肝泻火;当归、赤芍、丹皮养血活血;白芥子通络涤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行气解郁、清热降火、活血化瘀之功效。4、 气虚血瘀证证候:素体气虚、形体羸瘦,经行前后小腹及腰骶部疼痛,肛门重坠,痛处或喜按;面色不华,神疲气短;月经量多或少,色正常或偏淡,夹小血块;舌淡黯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方药: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党参、黄芪、山药各30g,天花粉、白术、三棱、莪术各15g,知母12g,鸡内金10g。腹痛明显者加艾叶、小茴香、元胡各10g;肛门重坠甚者加柴胡、炙升麻、炒枳壳各12g;痛甚呕恶者加姜半夏15g,吴茱萸6g;月经量少者加丹参、鸡血藤、制首乌各15g。分析:方中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健脾益气;三棱、莪术、鸡内金消症化积;知母、天花粉泻火润燥,既清实热又退虚热。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化瘀消症之功。5、肾虚血瘀证证候:经行前后小腹疼痛,腰脊酸痛;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少,色黯淡,质稀薄,或夹血块,久不受孕,或反复流产;舌质黯淡有瘀斑,脉沉细涩。治法:补肾调经,活血止痛方药:补肾活血汤(伤科大成)去独活。熟地、菟丝子、肉苁蓉各15g,杜仲、当归、山萸肉、补骨脂各12g,红花10g,炙没药6g。腹痛甚者加元胡、血竭各10g,九香虫6g;腰脊酸痛甚者加巴戟天、台乌各12g,川断15g;头晕耳鸣者加潼蒺藜、女贞子各15g,五味子8g;痛时四肢厥冷者加鹿角片12g,制附子15g;月经稀薄黯淡者加制首乌、鸡血藤各30g,紫河车(冲服)6g。分析:方中熟地、菟丝子、枸杞、当归、山萸肉补肾养肝、精血同补;肉苁蓉、杜仲、补骨脂补益肾气;红花、没药活血化瘀止痛。全方共奏补肾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的其他治疗:1) 灌肠法:A.红藤、败酱草、紫草根、白花蛇舌草各15g,三棱、莪术、丹参、丹皮、元胡、黄檗各9g。制用法:上药浓煎取汁200ml,每次100ml保留灌肠,于月经净后,每日一次,连用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症。适用于热灼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包块形成者。B.丹参、石见穿各30g,赤芍、三棱、莪术各15g。制用法:浓煎取汁100ml,于月经干净后作保留灌肠,每日一次,每个月经周期10次,3个周期为1疗程。功效主治:化瘀消症,活血止痛。适用于各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 敷贴法A. 当归、土元、三七、沉香各等分,麝香少许,黄酒适量。制用法:前四味研为细末,用黄酒调成糊状,加入麝香少许,用消毒棉球裹药适量贴敷于阴道后穹隆结节处,24小时后取出,隔日一次,经期停用,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各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B. 麝香痛经膏1张。制用法:将膏药剪成对等大小2块,贴于双侧三阴交穴位上,经前及行经时用,止痛效果好。3) 敷脐法肉桂、吴茱萸、细辛、元胡、乳香各10g。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于月经前3天,取药粉23g,置于5号阳和膏中粘匀,贴敷肚脐。2天换药1次,经净3天后停用,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功效主治: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适用于寒凝血瘀及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痛经。B. 山楂、葛根、乳香、没药、山甲、厚朴各100g,白芍150g,甘草、桂枝各30g,细辛挥发油、鸡矢藤挥发油、冰片各适量。制用法:先将山楂、葛根、白芍、甘草水煎两次,煎液浓缩成稠状,混入溶于适量95%乙醇的乳香、没药液中。烘干后,再与山甲、厚朴、桂枝共研细末,混匀后加入适量细辛、鸡矢藤挥发油和冰片。充分混合后,过100目筛,储藏备用。于月经前35天,用温水洗净脐部后取上药0.20.25g。气滞血瘀证用食醋调敷,寒凝血瘀证用姜汁或酒调敷于脐中,外用胶布固定,待经净痛止或经期第3天去药。连用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功效主治:理气化瘀,散寒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及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痛经。(2) 针灸治疗毫针疗法取穴:中极CV3、关元CV4、气海CV6、合谷LI4、三阴交SP6。操作:采取提插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进针10分钟进行运针提插,使酸、胀、麻感扩散,或加用温针刺激。2)艾灸疗法取穴:隐白SP1、阴陵泉SP9、地机SP8、三阴交SP6。操作:每次任选12穴,艾灸(悬灸)1015分钟。若下腹冷痛者在用体针的同时配合艾灸,或温针灸。3)耳压疗法取穴:子宫、卵巢、交感、肝、内分泌。操作:用磁粒或王不留行子敷贴于上述耳穴24个上,每日多次按压刺激,每次5分钟左右,每周1次,间歇3天再贴下一次,8次为1疗程。4)埋线疗法:材料:先将羊肠线置75%酒精中消毒,用腰穿针刺入三阴交,待得气后将羊肠线通过腰穿针推进三阴交穴位中。双侧均埋线,于行经前23天埋入。治疗1次其止痛作用可维持6个月以上。5)中药离子导入法处方:丹参30g,当归、炒白芍、元胡、吴茱萸各15g,赤芍12g,香附10g,官桂6g。操作:将上药粉粹后水煎25分钟,取汁再浓煎至250ml,用七层白布做成10cmX6cm大小布包,浸入药液中5分钟后取出,置子宫穴处,双侧各放1块,将中药离子导入机的锌板正极放于子宫穴,负极放于腰部的足太阳经俞穴即可。打开机器,使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25分钟,从经前3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到腹痛消失为止。可连用3个月经周期。未治愈再继续下1个疗程。功效主治:活血行气,散寒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及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痛经。(3) 推拿疗法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手掌按于中下腹部,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推拿按摩57分钟,并按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