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高二语文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高二语文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高二语文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高二语文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高二语文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3题。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把握的自觉意识主要来自现代主义观念和作品的影响,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诗歌意象的设计往往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由于体格和制式的限制,在表现诗人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时,就不能靠简单的形象比喻来完成,而必须有赖于密切型的意象。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没有明确过“意象”的概念,但这并非说传统诗人们就没有总结过“意象”现象。其实,当古老的“比兴”说初露头角时,人们便可以从中得到有关“意象”揭示的信息。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解释“比兴”说时已较为明确地指出了“比兴”的意象内涵:“比者,附也;兴者,起也。”到了清代,诗批家们已经明白地发现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化传统。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这样总结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显然,这里的“烟霞”“草树”已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凝聚着诗人所体验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等精神含意的意象了。虽然作为现代诗歌文化基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指向的,但任何一个偏激地反传统的诗人也不可能摆脱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的深刻影响,胡适的“放脚体”新诗中就有传统意象的闪现。传统诗歌的意象几乎就从未间断过在新诗创作中的影响,而在像李金发这样的超越了新旧对垒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主义诗人中,传统意象的出现更是屡见不鲜。李金发新奇怪异的象征诗最初出现的时候,一度引起舆论大哗。人们在惊疑于其语言风格的怪诞别扭之外,还极反感于它的凭借古语而又食古不化。“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这是他弃妇中的开头,确实既泥古而又悖古,面目奇特而可憎。殊不知他正是在超越了新旧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的,既不是想张扬古代诗歌文化以向新文学示威,也不是想改造传统诗歌以适应新观念的表现,而只是本着有利于表现的原则,试图对诗歌的格式、范型作一种探索。(选自论中国现代诗歌对古典意象的继承与改造,有删改)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现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诗歌意象的设计除了来自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外,还与传统诗歌意象的影响密切相关。b中国传统诗歌必须摒弃简单的形象比喻,依赖于密切相关的意象才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c中国传统诗歌发展到了清代,已明确地形成了意象化传统。d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传统诗歌的意象一直在新诗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意象”概念,但诗人们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总结“意象”的现象、特征。b刘熙载笔下的“烟霞”“草树”不仅有外在的形象特征,更凝聚着诗人心目中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是典型的诗歌意象。c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先生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的“放脚体”新诗中就运用了传统的诗歌意象。d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取向,同时也要担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经运用的“比兴”手法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歌在源头阶段即有比较明确的关于“意象”的运用和内涵。b许多现代主义诗人在新旧文化的对垒中,能够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量使用传统的诗歌意象,李金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c现代诗歌创作在借鉴传统诗歌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应该大胆探索诗歌的新路,只要遵循有利于表现的原则。d李金发的象征诗从遭到人们反感到获得中肯、理性的评价,充分说明现代诗歌创作者走过了一条探索、尝试的诗歌创作道路。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墨宝堂记苏轼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注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尧帝知其贤德,欲禅让君位于他,许由坚辞不就。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蓄古法书图画蓄:收藏b自知效一官 效:胜任c属余为记 属:嘱咐d而位不称其才 称:称赞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 b世之相笑,岂有既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以有言语文章也 d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以勇气闻于诸侯 古之人不余欺也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b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c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d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是一篇杂记,开篇列举了世人以己之好而骄人、笑人的陋习现象,有力批判了社会矜夸自耀的浮风。b作者认为那些痴迷于某些事物的人是可鄙的,因为他们为了获得自己所嗜之物,可谓手段无所不用其极。c作者对张希元“家世好书”给予了肯定,对他怀才不遇的遭际表示了同情,相信他会在仕途上大有作为。d文章层层推进,起于评判社会不良现象,终于对张希元的殷切期望,突出表现了苏轼积极用世的人生观。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4分)译文:_(3)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3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苏幕遮(宋)周邦彦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9. 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5分)答:_御街行秋日怀旧(宋)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真珠:即珍珠。敧:q,斜靠着。都来:算来10名家认为,下片写“愁”,神形毕肖,请分析作者写出了“愁”的哪些神态?(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菩萨蛮)(2) ,元是今朝斗草赢。(晏殊破阵子 春景)(3)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4)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5)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6)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间。(晏幾道临江仙)(7)百啭无人能解, 。(黄庭坚 清平乐)(8) ,彩笔新题断肠句。(贺铸横塘路)(9) ,尽西风季鹰未归?(辛弃疾水龙吟)(10)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废砖旧瓦筑“史书”张光子当春雨落下时,雨水沿着屋檐滴答落在青石板的裂缝与碎片中,偶尔传来木窗的吱吱呀呀,伴着细雨的轻响。庭院三面由木门、木窗围起,形成一个颇有中国画意境的江南宅院。三尊石佛坐在院子的角落,与水塘里昂首轻摇的芦苇动静呼应。这里不是我们在电视剧中司空见惯的江南宅院的景致,而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系所在的“小院”。王澍评价自己是一个智商不高但有点智慧感的人,“我经常做的一些事情,当时在别人看来都是有点古怪的。”当大学时代同学们对图书馆还没有概念的时候,在空荡荡的阅览室里有一个安安静静读书的身影,那就是王澍。当大家都在课堂里拼命学习的时候,他又一个人背着包,按照沈从文湘行散记的路线,一连三个月走过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王澍的艺术理念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从他的作品中不难找到独具中国画气质的大气的线条挥洒和简洁却富有韵味的造型。“我会临一本字帖一连几十年。即便这样,我都觉得没有达到那个字帖原写人的精神高度和意识,所以我就不停止练习,这是很笨的办法。我也能坐在西湖边上,看看日出日落,闲坐一天,因为我在兴致盎然地观察生活。”有人说,建筑师必须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否则,他只能算是一个建造者。王澍坦言,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约十年中,他基本上没有看过建筑书籍,看的全是和建筑无关的书,他研究书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之美,“然后又回过来做建筑”。象山校区里没有大礼堂,没有偌大的广场,却开辟有菜地。春天种油菜,夏天种向日葵。对面的山林里,还有学校开辟出的茶园。“这是我们基本的环境观念,自然比城市和建筑重要多了。很多老师也在抱怨,说我把那么多建筑建在顺着校园的围墙边上,间距太密。但这就是我的处理方式,我要让出百分之五十还给自然,还给原来的土地。”王澍说。“有些人说我设计的教室太黑,像修道院。但我觉得校区里有那么多走廊和半室外的小院子。你可以把凳子摆上屋顶,可以在院旁的大树下上课,这其实放大了建筑的使用多样性。”“好的建筑需要不断地教别人去使用,某种程度上,这既是回答了生活的问题,又颠覆了生活的经验。”置身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你会被顺屋檐而下的雨滴叫醒,去观赏池塘边含苞待放的小花。“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一个成功的建筑而言,钢筋、水泥、瓷砖,这些固态而冰冷的元素,如果无法衍生出无形的人文情怀,如果不能如音乐一般从表象深入人内心描绘图景、形成记忆,它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水泥盒子,让人逐渐流失对生活的激情。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实现了人们对感性的人文气质与理性的建筑造型完美结合的憧憬,这恐怕正是它的设计者王澍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原因。(摘自2012年3月26日新金融观察报,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系建在一个江南宅院里,院里的青石板、木窗、石佛、芦苇让这个宅院颇有中国画的意境。b在欧洲、美国、日本已经没有用大量手工材料和手工建造建筑的条件;在中国,这种建筑方式也已逐渐变得不可能了。c大学时的王澍是一个古怪的人,其他同学对图书馆还没有概念,他却在里面读书;其他同学在拼命学习,他却背着包去旅行。d为了成为建筑师而不只是一个建造者,王澍曾用十年的时间研究书画。因此,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书画家,然后才是一位建筑师。e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介绍了王澍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成就,又通过其自述让读者对他的性格有了大致的了解。2在建造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时,王澍大量使用废旧砖瓦。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_3王澍认为,“好的建筑需要不断地教别人去使用”。他对象山校区的设计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4有人认为,王澍的建筑作品是对传统的回归;也有人认为,王澍赋予建筑现代的设计。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新规定对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处罚分值,是为了充分发挥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制度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中的作用。b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科研院所仍是研究基础科学,即传统意义上“科学家”的大本营。它的兴盛,与年轻人能否安心坐冷板凳仍有必然关系。c有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在隆化县境内的一块指示牌上,将“董存瑞烈士陵园”写成了“董存瑞烈土陵园”,而且这个指示牌已存在好多年了。d举办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田径运动会是展现合肥教育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合肥体育教育成果的良好机会,希望广大参赛学子积极发扬拼搏精神。14下列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a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中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顺应民意,从谏如流,及时出台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b南极的企鹅一书配上充满诗情画意的插图,向小读者们介绍了许多异域风情,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c多家媒体在让子弹飞上映之后引用了姜文“我既要站着,又要把钱挣了”这句话,含沙射影地表达了对影片“既赢票房,又赢口碑”的赞誉。d在呼啸的寒风中,父亲对儿子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意,怒气冲冲地咆哮了一阵子,然后拉着儿子向密林深处寻找猎物去了。15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如摸鱼儿、菩萨蛮、念奴娇、水调歌头、水龙吟、临江仙、满江红、浣溪沙、南柯子等。下列属于“踏莎行”词调的词句(3分)a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b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c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d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色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16如今,中国传统节日正处于逐渐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的尴尬境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仪式感日益淡化。学校为了让更多同学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