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高考题分类.doc_第1页
原子结构高考题分类.doc_第2页
原子结构高考题分类.doc_第3页
原子结构高考题分类.doc_第4页
原子结构高考题分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原子结构: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 W2-、X+ B. X+、Y3+ C . Y3+ 、Z2- DX+ 、Z2- 简单氢离子能水解,弱碱阳离子和弱酸根阴离子能促进水解。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3、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NH4Br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D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分清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化学式,电子式,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等化学用语。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C 和 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D短周期第A与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分清同系物,同素异形体,互为同位素,核素5、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A项、B项均正确;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2、 元素周期表:1、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IA族与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2、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3、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B.热稳定性:HC1AsH3HBrC还原性:As3-S2-C1-D.酸性:H3AsO4H2SO4H3PO4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Z弱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原子和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稳定性的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比较熔沸点的高低( )酸碱性比较、水解程度比较、得失电子能力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或盐溶液5、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元素位置的判断及其应用1、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2)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3)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6)原子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7)原子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8)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9)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10)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11)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12)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13)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2、常见电子数相等的粒子(1)2电子体:(2)10电子体: (3)18电子体:(4) 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总数相等的粒子:3、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4、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组成的有机物较多,还可以鉴定文物年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手机电池Li)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金属元素:Hg。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常见的半导体元素:Si5、 原子半径1、电子层数相同时(同一周期),随原子半径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例如:r(Na)r(Mg)r(Al) r(Si) r(P) r(S) r(Cl)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同主族),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例如:r(Cs) r(Rb) r(K)r(Na) r(Li)6、离子半径1、同种元素的粒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例如:r(Cl-)r(Cl),r(Fe) r(Fe2+)r(Fe3+)2、电子层结构相同(外面电子排布一样)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常用于分辨上下两层的粒子半径大小)。例如:r(Cl-) r(S2-) r(K+)r(Ca2+)3、带相同电荷的离子(化合价相同),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例如:r(Cs+) r(Rb+) r(K+)r(Na+) r(Li+);r(Te2-)r(Se2-)r(S2-)r(O2-)4、所带电荷、电子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例如:比较r(K+)与r(Mg2+),可选r(Na+)为参照,可知r(K+)r(Na+)r(Mg2+)在中学化学范畴内,也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简单粒子的半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一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原子序数 ABC B. 原子半径ABCC. 离子半径:A2-B2+C-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CB7、比较金属及非金属强弱的方法:金属的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容易金属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盐溶液金属性弱的金属非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容易非金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溶液中非金属性弱的非金属8、 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位置递减法记住周期表中各周期所含的元素各类,用原子序数减去各周期所含元素种类,到不够减时止就可确定出周期数,余数为元素所在的纵行数,根据各纵行所对应的族数确定。如51号元素:512881815,当减去前四周期的元素种数时所得余数为15,已不能再减去第五周期的元素种数18,所以该元素应在第5周期,第十五个纵行即第5主族。评价:该法能方便的确定周期序数,然而不能快速确定元素的周期序数,对于P区元素来说,由于余数较多容易出错,特别是对于第六第七周期时要考虑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特殊情况更容易出错。差值法公式:同周期尾元素序数(比它大的相近的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差值如:由365154(36和54都是稀有气体原子序数),所以51号元素与54号稀有气体同周期,是第5周期;由54513,则该元素所在族与零族相隔3个族,依次倒数为0族VIIVIV,即为第V主族元素。评价:该法只要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就能方便的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只是在确定族序数时如果族的排列顺序记不准,特别是在考试时心理紧张时常会数错族。1 短周期元素(118号)差数1、2、378族序数A、A、AA零例:7号 72 = 5 二周期A族 16号 1610 = 6 三周期A族 2.第四、五周期元素(1954号)差数1、23、478、9、1011、1213、141718族序A、AB、BBB、BA、AA零例: 29号 291811 四周期B族 51号 513615 五周期A族 3 第六、七周期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的镧系和第七周期的锕系,均属于由15种元素占据一个位置的特殊情况。在运用时,若计算出的差数为3至17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值时,元素就位于B族;若差数大于17,应该再用差数减去14,最后确定元素的族序数。例:69号 695415 六周期B族(镧系元素) 73号 735419 19145 六周期B族 107号 1078621 21147 七周期B族 科学家曾预测,有114号元素存在,现推测其在元素周期表中应处的位置。 1148628 281414 第七周期A族(即碳族) 以上方法简单易行,可迅速确定任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9、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判断一、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的判断(1)只含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2)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a2O2、NH4Cl、NH4NO3、NaOH、Na2SO4等。(4)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1)根据构成化合物的粒子间是以离子键还是以共价键结合来判断: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是离子键,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是共价键。(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都属于共价化合物。(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或SiO2、SiC等)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例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H与O、H与N均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2012山东高考)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2012广东高考)常温下,4 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2012安徽高考)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2012天津高考)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2011安徽高考)N(NO2)3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2011浙江高考)C、N、O、H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2010山东高考)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2012山东高考)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2012广东高考)SO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元素S可与元素C形成共价化合物CS2。()(2010江苏高考)化合物HCl与NaCl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解析H2O2、H2NNH2两种物质中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正确;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离子键,如NH4Cl中含离子键,错误;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共价键,4 g CH4中含有的共价键恰好为1 mol,即NA个,正确;Na与HCO之间为离子键,HCO内部含有共价键,Na与HCOO之间为离子键,HCOO内部含有共价键,正确;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可能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如HCl,也可能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CH3CH3中的CH键和CC键,错误;两种不同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错误;C、N、O、H形成(NH4)2CO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而CO(NH2)2只含有共价键而不含有离子键,错误;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既有两者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又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错误。HCl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NaCl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错误。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在水中电离:H2SO4=2HSO,但H2SO4本身为共价化合物,错误;非金属元素S与C形成的CS2属共价化合物,正确。答案 4(2012大纲全国卷,有改动)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解析:选A有些单质分子,如Cl2,H2等存在共价键,B错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如NH4Cl,C错误;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属于离子化合物,如NaOH,D错误。10、 化学键与化学变化(1) NH4Cl为离子化合物,AlCl3为共价化合物。(2) 有化学键被破坏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NaCl熔化都有化学键被破坏,但是属于物理变化。(3) 金刚石,晶体硅的熔点高低由化学键强弱来解释。而HF、HCl、HBr、HI中的化学键只能解释其化学性质,其物理性质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4) 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例: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成气体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成气体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D食盐和葡萄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