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第1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1同步测试 湘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第1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1同步测试 湘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第1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1同步测试 湘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第1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1同步测试 湘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同步测试第1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一) 一、选择题下图是“黄淮海地区8级及以上风力出现天数统计图”,3、4、5三个月出现8级以上风力的天数最多。读图回答12题。1上述月份,该地易出现的自然灾害()a春旱 b伏旱c洪灾 d暴雨2此时,随着风力的增强,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原地区,还会形成()a洼地 b旱地c盐碱地 d沙地3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受季风环流控制降水多b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c受台风影响次数多,雨量大d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4我国洪涝区主要有()a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b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流域c海河、黄河、淮河、松花江流域d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流域5我国山洪频繁多发的地带,集中分布在()a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b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c南方低山丘陵区d河流纵横交织、河网密度较大的地区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说法正确的是 ()a干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b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西南山区c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等地d低温冷害主要在华南地区和黄淮海平原7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8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有众多港口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沿岸为泥质沙滩人口密集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海防林密集a bc d题号12345678答案二、综合题9读“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_流域,c是_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_地区。(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是_。(3)d地区被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是_。(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_。参考答案1a3、4、5月份黄淮海地区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为春旱。2c春季华北地区风比较大,降水少,春旱严重,所以蒸发旺盛,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则会形成盐碱地。3b题目中说的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是该区的特点,会造成雨季河流排水不畅,导致洪涝灾害多发。4a由于我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受降水量多少、雨季长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区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所以b、c、d项不正确。5c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降水丰富,加之小流域众多,山谷内易形成山洪。6c干旱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低温冷害分布在东北平原、青藏高原。7b华北地区春季时,气温回升,蒸发强烈,雨带还未移动到这一地区,且农业需水量又比较大,所以经常造成春旱。8d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社会经济条件来分析,我国东部海岸地带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众多港口,这是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海防林密集有利于减轻风暴潮的危害。9(1)海河淮河中下游(2)自然原因: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水系呈扇形,加之泥沙多,淤积严重,导致下游排水不畅,加之地势平坦,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