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doc_第4页
《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2、体味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3、从具体词句体会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风格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体会词的意境,领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增强审美情趣,提高品析、鉴赏古诗词能力。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合作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和巧用典故的诗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竞猜题:他是谁?A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落。B他是豪放词的开创者,扩大词的题材,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C他擅长书法和绘画,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 D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教师明确:就是苏轼2你学过他的哪些作品呢?从作品中可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乐观旷达记承天寺夜游:安闲自适惠崇春江晚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能及时调整自己心态的人,一个乐观旷达的人,一个有追求的人,注定不是等闲之辈。一起来欣赏苏轼的密州出猎3、同学交流课前查阅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师补充:作者相关资料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法四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奇才。2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 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 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 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板书:密州出猎二、自学要求1、在听读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建议大声朗读。2、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用自己的话把词的内容告诉给大家。(意思对即可)三 、理解内容及形象1、对照注释读词,弄懂大意2 、指名说出上下阙的意思上阙: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了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驾着苍鹰,戴着锦帽,穿上貂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像疾风席卷越过山岗。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下阙: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一定会挽起雕弓,为国家杀敌立功。四、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2、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 “狂”在哪里? 3、让老夫有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有哪些?请你结合词句谈谈。4、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渴望建功立业,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5、具体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如何塑造“太守”这一形象的?6、这首词的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板书:上阙出猎“狂”“报”知人民跟随出看须“倾城”猎必射虎自比孙郎齐读上阙,读出“狂”味板书:下阙请战“豪”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齐读下阙,读出豪情五、 体会用典的好处1三处用典:看孙郎、遣冯唐、射天狼,2对照书下注释理解含义,体会用典言简意丰的特点3拓展学过的用典诗句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1) 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 (2) 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3) 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 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4) 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 2、知识链接(ppt展示):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可我们很难把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看做是一种惩处,我们可从从他给朋友李常信中见得一斑。(集体读)“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于笑生死之际。”且不论贬谪,在“生死之际”苏轼都能“笑谈”,究竟是什么撑起了这个英雄的豪放和洒脱?“道理”“忠义”的信念。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燃烧于苏轼慷慨激昂的诗词中的,正是他那颗豪迈旷达的心灵。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六、 说说这首词的风格,读起来感觉怎样?刚劲有力,气势恢宏,势不可挡,一股英雄气在心中激荡!这就是豪放词的风格。江城子密州出猎开了豪放词的先河,苏轼就是豪放词的开创者。他自己也说这首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自苏轼之后,宋代词坛上出现了豪放派与婉约派相互辉映的局面。苏轼本人也不乏婉约词佳作。一起来欣赏他的另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七、赏析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齐读2、这首词写给谁?抒写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词的上阙与下阙都有一处不是写实,上阙是猜想,下阙是梦境。请找出来。上阙“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是谁“尘满面,鬓微霜”?下阙“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4、补白:为“相顾无言”?请补上他们心里最想表达的话。5、这首词与前一首比较,显得委婉,含蓄,细腻柔美,典型的婉约风格,抒写了作者的儿女情。八、中考链接:2014年兰州市语文中考题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8-9题。(5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 “亲射虎”“_”“_”这三个典故。(2分)2、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九、 布置作业:“与屈原比,苏轼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