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导学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导学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导学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导学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导学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探究主题一 学习目标 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组成,掌握部分结构的功能。2、描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方法,明确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 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应用性,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学生要结合生活实际,如分析身边为什么那么多人近视、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耳聋等问题,展开调查分析,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又如,对于外界光线的强弱变化,眼球是如何调节瞳孔大小的,两人可以依次用手电筒照射对方眼睛(时间不要过长)观察其变化,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 学习过程 探究主题一 视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1p94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我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约有_来自视觉。_是人的视觉器官,也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它的主要结构是_。2. 眼球近似球体,眼球壁分为三层,外膜(包括_和_)、中膜(包括_、_和_)、内膜(即_)。虹膜中央的孔叫做_,它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上有_,能够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_。图35-4-1 视觉成像示意图3. 眼球的内容物包括_、_和_,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有利于光线的通过。_很像一面凸透镜,_的舒缩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合作探究视觉的形成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演示实验,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花朵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和_,并经过_等的折射,最终在_上形成一个花朵的_像,视网膜上的_细胞接受物象刺激,产生_,然后通过_传递到大脑皮层的_,从而形成视觉,经过了大脑的加工处理,我们看到的是花朵的_像。2. 我们平时所说的黑眼睛是由于 的颜色造成的,而白眼睛部分则是由 的颜色造成。3. 眼球的结构跟老式照相机的结构类似,成像原理是一样的,请咨询爸爸该照相机的结构或分组去照相馆参观其照相机设备,询问照相师傅,眼的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分别和照相机的哪些结构相似?请据你的调查情况,连一连。眼球的结构 照相机的结构瞳 孔 底片(胶卷)晶状体 光圈视网膜 镜头 用眼健康1. 近视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_过度变凸,甚至_的前后径变长,使_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_方,从而看不清_处的物体。需配戴_镜加以矫正。2. 你是近视吗?应该如何注意用眼卫生来预防或避免加剧近视。_交流释疑 小组派代表说出自己的质疑,全班交流,师生相互释疑。_问题深析 物体由远及近靠近你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是如何变化的?_探究主题二 听觉及其他感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4p9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耳是人的_器官,能接受的适宜刺激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振动。2. 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_,引起振动,振动通过_传到内耳,刺激了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_,进而通过_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_,就形成了听觉。3. 除了视觉和听觉外,人体还有_、_、_等其他感觉,使我们能够全面、准确、迅速的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图35-4-2 耳结构示意图合作探究1. 观察耳的结构图,回答: 【1】的作用是_和_声波传至内耳。 中耳包括【 】_、【 】_和【 】_。它们的作用是将_转化为_,并将振动传到内耳,振动刺激了【 】_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并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到_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 】_最先接受声波的刺激,当它内陷时,会引起听力下降。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增加了【 】_内的压力,反复进行,可得到一定的疗效。 “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 】_和【 】_损伤。当遇到巨大声音响时,应迅速 _,其原因是可以使_张开,保持_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_。患鼻炎时,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毒从【 】_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2. 周末,正在家里做饭的小华听到急促的电话铃声,急忙跑过去接,还没接完电话,他便闻到了一股焦糊味,又赶快跑到厨房。“啊,好痛!”他的手被锅盖烫了,这时,他发现锅里的饭已经烧焦了,尝了一口便喊道:“好苦啊!” 在这个生活场景中,小华有过哪些感觉? 这些不同的感觉都是在哪里形成的? 交流释疑小组派代表说出自己的质疑,全班交流,师生相互释疑。_相关链接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你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它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损伤听力;2干扰交谈、通讯、思考和休息;3会诱发各种疾病,如:心律不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4会影响儿童智力和胎儿发育;5会影响安全生产和降低劳动生产率等等。所以防治噪声污染,远离噪声危害,在现代文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识! 知识梳理 巩固提高 1. 下列各项中,不是起感受作用的器官的是( )a. 眼 b. 耳 c. 鼻 d. 感觉神经末梢2. 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 视网膜、大脑皮层 b. 大脑皮层、视网膜c. 视网膜、视网膜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3. 亚洲人与欧洲人的眼睛颜色不同,造成该差异的结构是( )a. 晶状体b. 玻璃体 c. 视网膜d. 虹膜4. 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 虹膜和角膜 b. 角膜和巩膜c. 角膜和虹膜 d. 巩膜和虹膜5. 下列对近视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晶状体一时变凸,但能恢复原状 b.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c. 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d.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6. 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a.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7. 6月6日为世界爱眼日。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眼的是( )a. 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 看书写字一个小时左右就应休息远眺c. 发现视力下降应立即佩戴眼镜 d. 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8. 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 )a. 产生声波 b. 传递声波 c. 收集声波 d. 感受声波9. 某人由于外伤导致听力下降,经医生检查,中耳未发现异常。下列不可能损伤的是()a. 耳蜗 b. 半规管 c. 鼓膜 d. 听觉神经10. 听觉形成在()a. 听觉感受器 b. 鼓膜 c. 听觉中枢 d.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11. 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 半规管 b. 耳蜗内c. 鼓膜内 d. 鼓室内12.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a. 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伤 b. 减缓紧张情绪c. 避免呕吐 d. 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13. 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你知道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a鼓膜 b耳蜗 c前庭和半规管 d听小骨和鼓室 拓展延伸 在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而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作为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课外探究 你还听说过哪些常见的眼部疾病,你知道这些疾病是由于眼睛的哪部分结构出现问题而产生的吗?翻阅资料,了解其中的原因,为健康护眼提出好的建议。课后反思 答案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探究主题一 自主学习 1. 90% 眼 眼球 2.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瞳孔 感光细胞 神经冲动 3.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晶状体 睫状体合作探究 1.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晶状体 视网膜 倒 感光 神经冲动 视神经 视觉中枢 正 2. 虹膜 巩膜 3.用眼健康 1. 晶状体 眼球 远 前 远 凹透镜 2. 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读写姿势要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躺卧、乘车、走路时不要看书;读写时间不宜过长,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和操作电脑等。探究主题二自主学习 1. 听觉 2.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神经冲动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中枢3触觉 嗅觉 味觉合作探究 1. 收集 引导 3鼓膜 4听小骨 5鼓室 声波 物理振动 7耳蜗 大脑皮层。 3鼓膜 5鼓室 2外耳道 3鼓膜 张口 咽鼓管 鼓膜 鼓膜 6咽鼓管 2 听觉 嗅觉 痛觉 视觉 味觉 大脑皮层巩固提高 15 d、a、c、d、c 610 a、c、c、c、c 1112 b、a、13. (1)1 角膜 3 瞳孔 2 晶状体 9 玻璃体 8 视网膜 物像 2 晶状体 8 视网膜 对光线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