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8 苏教版.doc_第1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8 苏教版.doc_第2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8 苏教版.doc_第3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8 苏教版.doc_第4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8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8必修五(二)渔父 、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学案目标作为必修教材最后一册的最后三篇文言文,自身语言点丰富,又可与前几册联系梳理,构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对此,复习时要实现下列目标:1全面梳理教材语言点,重点突出三篇文言文丰富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掌握“之”、“且”重点虚词以及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2.背诵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的重点段落。1用类聚法写出表示“怎么、哪里”之义的文言疑问代词:_、_、_、_、_、_、_。写出表示“流放”之义的文言实词:_、_、_、_等。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a.b.c.d.(2)()a.b.c. d.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b之二虫又何知c彼且奚适也d大王来何操4指出下列句子的固定句式,说明句式特点。(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_(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4)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_5翻译下面的句子。(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_(2)之二虫又何知!译文:_6名句默写。(1)风之积也不厚,_。(2)怒而飞,_。(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定乎内外之分,_,斯已矣。(4)是日也,天朗气清,_,_,俯察品类之盛。(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_,_。1“之”字用法辨析。指出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思与用法,并试着归纳其用法特点。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 鹏之徙于南冥也:_ 之二虫又何知:_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_ 及其所之既倦:_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_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_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 蚓无爪牙之利:_ 顷之,持一象笏至: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夫晋,何厌之有:_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_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_ 吾属今为之虏矣:_迁移练习试用上述方法判断下列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是否相同。(10北京卷第7题a项)答:_(10广东卷第6题a项)答:_(10山东卷第10题a项)答:_(10江西卷第10题c项)答:_2“且”字用法辨。说出下列句中“且”的意思和用法,试着归纳其用法特点。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_ 彼且奚适也:_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_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斯已矣:_ 若属皆且为所虏:_ 吾攻赵旦暮且下:_ 故且从俗浮沉:_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_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_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_迁移练习试用上述方法判断下列句中“且”的意思和用法是否相同。(10四川卷第10题d项)答:_(10湖南卷第7题b项)答:_(07浙江卷第12题b项)答:_3被动句辨识。迁移练习请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被动句,若是,请指出构成形式。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_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_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_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_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_ 出孩六月,慈父见背:_ 吾属今为之虏矣:_ 忠而被谤,信而见疑:_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_随堂训练1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项(1)()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c而刘夙婴疾病 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2翻译文段中画横线句子。(1)(申甫)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10山东卷翻译题)译文:_(2)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谄之。(节选自资治通鉴)译文:_总结被动句作为高考常考句式,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意念被动句容易被忽略,需认真思考主语与后面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二是动词前用“见”,有三种可能,一是表被动,二是表动作承受方,三是“见”为动词“看见”,要根据语境细加辨别。听课记录:基础知识精练1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b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分别c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知:通“智”,才智d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決:通“绝”,果断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分别是(1)()a腹犹果然果然:吃饱的样子b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寿命短的c穷发之北 发:头发d置杯焉则胶 胶:粘住不动(2)()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映带:景物相互关联衬托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处,相交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舍:理趣,情怀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兴怀:触发感慨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通:疏通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适才c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望:希望d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修列:著述,编著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恨私心有所不尽 b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c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 d.6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中,不同类的一句是()a齐谐者,志怪者也b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之二虫又何知7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类的一项()a彼且奚适也 b大王来何操c奚以知其然也 d彼且恶乎待哉8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 b死生亦大矣c极视听之娱 d不知老之将至9名句名篇默写。(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置杯焉则胶,_。(2010浙江)(2)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2010江西)(3)定乎内外之分,_,斯已矣。(2008江苏)(4)北冥有鱼,_。_,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_。_,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2007全国)(5)吾生也有涯,_。课内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2题。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朝菌不知晦朔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a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同。b与意思不同,与意思相同。c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也相同。d与意思不同,与意思也不同。11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绝:a.断,断绝b停,止c高超,绝妙d横渡,横穿e超越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佛印绝类弥勒()12辨别下列多义词的意思。而彼且奚适也:_发闾左而适戍渔阳:_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课外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唐河店妪传 宋王禹偁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乃系绠弓杪,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吏民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注静塞、骁捷、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徽号。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兵兴以来,始防捍之兵:军队b常山吏民观而壮之 壮:认为很勇敢c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俟:等到d贻于有位者云 贻:赠予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巧妙杀敌的老妪形象,以一个人的典型特征来概括所有边民的精神状态,不于大处着笔,而从细微处见精神。b作品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以一老妪之勇推及边民之勇,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和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表明作者的态度:参与治理国家的人,要想表明自己的忠心,就要在边民之勇上留心。c本文在内容上既强调了边民之勇在迎击敌寇中的重要性,又理性地指出加强对边民控制管理的严峻性。作者以事实为依据,说明统治者若不重视地方武装,不仅战斗力会削弱,甚至还会发生内乱,国家安全堪忧。d作者王禹偁为人耿介正直,敢于直言,这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毫不隐讳地批评“有位者”,并把矛头直接指向朝廷,体现了一种忠毅的人格力量。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译文:_(2)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译文:_(3)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译文:_学案8 必修五(二)知识整合1何安曷奚胡恶焉流放迁谪2(1)bb项一般人。a项周旋、应付/短暂。c项相互结交/一起,共同。d项用来的/的原因。(2)cc项全。a项取/赴。b项暂时/突然。d项恰好/到,往。3aa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其他三项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4(1)奚以为,同“何以为”,表强烈的反问语气(2)不亦乎,表委婉的反问语气(3)其其,表选择(4)安乎,表反问语气5(1)为何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2)这两只鸟又知道什么呢!6(1)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其翼若垂天之云(3)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4)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重点突破1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这人称代词,他动词,向往动词,到动词,到指示代词,这人称代词,它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音节助词,无义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人称代词,他迁移练习不同解析前者人称代词,它;后者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相同解析均为代词,代指居庸关。不同解析前者代词,代“八阵图”;后者助词,放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不同解析前者是代词,代“所得禄赐”;后者是代词,“这”。2连词,表示并列,又副词,将,将要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递进,并且副词,将,将要副词,将,将要副词,暂且连词,尚且,表让步连词,况且副词,将近迁移练习相同解析副词,将要。相同解析副词,将要。相同解析连词,尚且。3迁移练习意念被动句“见”字式被动“于”字式被动否“于”字式被动否“为”字式被动“被”“见”式被动“李广难封”为意念被动句随堂训练1(1)d(2)b2(1)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2)凡是才能声望功勋事业高于自己的以及被皇上器重、权势地位将要接近自己的人,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除掉他们。(要点:“才望功业”须逐字翻译。为所,被动句。)有时假装与他们友善,用甜言蜜语来引诱他们,却在暗中陷害他们。(要点:阳,阴,关键实词;注意“啖以甘言”翻译。)巩固提升1d決,不通“绝”,是“疾速的样子”之义。2(1)c(2)c(1)应指“草木植被”。(2)应为“取舍,爱好”。3da.通:抒发。b.适:到。c.望:怨恨,抱怨。4ba.私心,自己的心思。c.高举,行为高出世俗。d.义理,正义公理。5d前为表结果的连词,就,那么;后为表选择的连词,或。6aa.为判断句,b、c、d三项皆为宾语前置句。7cc.为介词宾语前置,a、b、d三项皆为动词宾语前置。8cc.形容词活用为动词,a、b、d三项皆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9(1)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2)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3)辩乎荣辱之境(4)其名为鲲鲲之大其名为鹏鹏之背其翼若垂天之云(5)而知也无涯10a为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长,高。11edabc12到,往通“谪”迎合13a兵:战争。14da.连词,表转折,译为“却”;连词,表因果,译为“所以”。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c.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d.“则”都为连词,可译为“却”。15c“指出加强对边民控制管理的严峻性”以及“甚至还会发生内乱”于文无据。16(1)平时辽国的士兵到店里吃喝游玩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2)国家在边塞设防,经常用边塞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3)发给他们的铠甲头盔都很不结实,战马也瘦弱,不能够抵挡胡人;而那些坚固的铠甲头盔和强健的战马都被上军取走了。参考译文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因为河名而得名。平时辽国的士兵到店里吃喝游玩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也并不是非常害怕(辽兵)。端拱年间,有个老妇人独自留在店里。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拴在门前,拿着弓箭坐下后,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缶到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却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把它系在弓尾上,俯下身子在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