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2(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_第1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2(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_第2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2(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_第3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2(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_第4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2(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山东高考岳麓版历史选修一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2(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1年4月皖南八校21题)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 a单一改革 b战争统一 c社会革命 d民族独立2(2011年12月晋中四校联考18题)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3(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1题)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4孝文帝为杜绝官吏贪赃枉法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租调制 b任用汉人为官 c实行俸禄制 d重新修订官制礼仪5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相同之处包括( )顺应了历史潮流 改革了原有的生产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a b c d6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日本出现新兴地主 明治维新开始 倒幕力量取得讨幕密诏 西方列强打开日本的大门 a b c d7为了克服北宋初期“尽削方镇兵权,只用文吏守土,及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所造成的弊端,王安石在变法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保甲法 b.将兵法 c.更戍法 d. 保马法8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异常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国家的积贫积弱 b.辽和西夏的侵扰c. 统治者对地主的纵容 d.改革的一再失败9“无置锥之地”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一句成语,在荀子等书中屡次出现,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农民失掉土地的社会现象 b主要原因在于新兴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与土地私有权的确立直接相关 d政府通过禁止民间买卖土地来解决问题10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11对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真正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a b c d12 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的是( ) 推行均田制 改善吏治 调整负担 兴修水利a b c d 13(2011年4月海口调研8题)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 )a女真人 b匈奴人 c党项人 d契丹人14(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19题)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15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监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材料二 以方今之势揆(揣测)之,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于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也。何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朝庭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材料三:诚能使天下之人才众多,然后在位之才,可以择其人以取其足焉。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人才之未尝不由人主陶冶而成之者也亦教之、养之、任之有其道而已。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材料一反映了北宋选官用人制度存在哪些弊端?材料二中,王安石指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他的顾虑是否有理?用变法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例子,加以说明。据材料三,概述王安石的选官用人主张。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1868年明治政府五条誓约材料二 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 明治政府颁布的地契 1872年新桥至横滨的铁路开通后的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的新式学校 1897年创立的第一个大型企业八幡制铁所材料三 涩泽荣一(18401931年),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摘自涩泽子爵话论语(1)材料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从材料二中你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扼要谈谈其对日本发展的积极影响。(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理解和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本题考查选修一内容。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近代化道路,没有经历王朝战争(德国)、独立战争(美国)和社会革命(英国),故答案选a。2b3a解析:根据所学,北宋初年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不多,而且成为兼并对象,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农。地主还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交赋税。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真正纳税的土地仅占耕地总数的十分之三左右,财税收入锐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由于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产的赋税沉重。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将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被清丈出来,他们不得不据实纳税;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等。4c解析:由于俸禄是由国家统一筹集,官吏不许自筹,可减轻官吏借机对百姓掠夺。其余选项容易排除。5b解析: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其实是实习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也涉及对生产关系的改革,正确。是突破点,只适用于孝文帝而。6d解析:幕府统治危机首先表现在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受到阻碍,然后又出现了外部危机,接着才形成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后开始改革,因此d正确。7b解析:从材料中“北宋初期”“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可以判断这是指实行更戍法带来的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弊端,而王安石变法中针对性的措施即是将兵法。8c解析:只要联系北宋立国政策“不抑兼并”即可作答。9d解析:商鞅变法废止“田里不鬻”的原则,允许民间买卖土地,这恰恰是土地兼并得以兴起的主要因素,d明显错误。10b解析:cd是传统因素,谈不上什么“新”,a表述错误,明治维新是实行征兵制。11a解析: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天皇杯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名义上三权分立的机构其实并不能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明显错误,由此排除包含的选项。12d解析:根据“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可以直接确定,而吏治的改善可以减轻对农民的掠夺,客观上也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 13a解析:岳飞是宋代时期的人物,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主要是宋金矛盾,金国源于女真族,答案为a。14c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官名和实差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的。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级文官的清贵地位。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光有官名而没有差遣,就好比今天的处级科员一样,待遇上去了但毫无实权。本题选c项,造成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现象,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a项说法错误,宋代官制的设置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b项材料所述是官制与科举制度无关;d项错误。15c解析:该题考查提取和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这一新增加的考点。立宪派反对革命,也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清政府向他们开放政权,从1903年起公开呼吁实行君主立宪,日俄战争爆发后,立宪派希望立宪的日本打败专制的俄国,以推动清朝推行宪政。立宪派是20世纪初,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士(如张謇),国外为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基本主张: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以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参政。同时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也希望学习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当时立宪派希望日胜俄败,正确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16科举考试不务实际;没有通过正规学校培养人才;官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冗官多,工作效率低下。关键:要有足够的人才、用人得当。有道理。例如新法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官吏为求政绩,强制推行,出现危害百姓现象。主张:由君主广招人才,取其长处,并加以陶冶、培养,因才任用。17(1)表达了日本学习西方、实行改革、以图富强的决心。(2)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