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B(含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B(含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B(含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B(含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B(含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B(含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01年制订,2003年修订)课程编号:210018英 文 名: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 置 课:信息导论、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后 置 课:学 分:4学分课 时:7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54课时,课程设计18课时)主讲教师:丁大可等选定教材:张金城.管理信息系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课程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 B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是形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专门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重要教学环节。本课程重点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评价、控制与审计的原理等内容,详细阐述了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技术及其应用。教学目的: 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系统科学、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将已有的管理知识、系统科学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知识结合起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获得对管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法、技术及其应用,具有分析和解决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维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进一步深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建设方法的基本思想与原则。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内容和系统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与原理。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目标、任务和结构化方法及其应用。4.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有关方法的基本思路。5.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结构化方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CASE)的基本概念、应用简况及发展状况。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授课。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授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原则的同时,密切结合工作与生活实际,组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内容和系统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与原理;掌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目标、任务和结构化方法及其应用。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真完成习题和课程设计,提高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 系统思想与管理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系统的概念、特性。了解从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到现代系统思想兴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深刻理解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一、系统是什么二、系统的分类第二节 系统的特性一、系统的整体性二、系统的层次性三、系统的目的性四、系统的稳定性五、系统的突变性六、系统的组织性七、系统的相似性第三节 系统思想的发展一、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二、系统思想的淹没三、现代系统思想的兴起思考题:1.怎样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如何理解一个组织是一个系统,试举例说明。3.小论文:系统论是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4.名词解释:系统、系统结构、系统的目的性。第二章 信息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因素和采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理解系统思想的基本原则、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框架及其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义。熟练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概括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种开发方法,深刻理解经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熟练掌握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本章的重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结构化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信息与决策一、决策过程二、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三、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发展一、信息系发展的三个阶段二、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第三节 信息系统建设是复杂的社会过程一、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二、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 第四节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一、系统规划阶段二、系统分析阶段三、系统设计阶段四、系统实施阶段五、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第五节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一、早期开发方法的不足二、结构化方法的产生三、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四、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五、面向对象方法六、软件开发工具第六节 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一、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二、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三、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四、选择开发方式五、系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第七节 管理信息系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二、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四、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五、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思考题:1.决策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2.什么是结构化决策?什么是非结构化决策?3.各管理层的决策有什么特点?4.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5.管理信息系统有什么特点?6.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基本职能?7.解释下列名词:分布式系统、专家系统、BPR。8.请简述30多年来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9.简述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10.信息系统的研制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各阶段应提供什么技术文档?11.为什么说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困难在什么地方?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什么?12.在系统开发中,用户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失败,重要是领导的失败?13.原型法有什么优点?1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什么特点?15.小论文: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第三章 系统规划课时分配;8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和关键问题,理解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目标和内容,掌握战略级转移法的基本思路与步骤,掌握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企业系统规划(BSP)方法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与步骤,了解资源分配的工作内容和有关方法。本章的重点是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工作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BSP法。难点是BSP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一、系统规划的任务二、系统规划的特点三、系统规划的原则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一、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第三节 企业系统规划法一、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二、组织机构调查三、定义管理目标四、定义管理功能组五、定义数据类六、定义信息结构七、计算机逻辑培植方案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一、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二、可行性分析报告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什么?2.总体规划有什么特点?3.试述战略转移法的基本思路。4.试述BPS法的四个基本步骤。5.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6.什么是资源和资源的生命周期?试举例说明。7.在总体规划阶段,用到哪些图表?它们各有什么作用?8.可行性分析的含义是什么?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些内容?第四章 系统分析课时分配:12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内容,理解系统分析工作的特点,熟练掌握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常用工具。掌握系统分析中收集信息的内容和主要方法,掌握系统分析阶段各项活动的目标、工作内容、关键问题和主要工作成果的描述方法。掌握系统分析阶段各项必备文档的编写要求。本章的重点是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和系统分析各阶段活动的内容。难点是系统分析中的主要工具和系统分析中各项文档的编写。教学内容:第一节 系统分析的任务一、系统分析的任务第二节 作业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一、作业流程图二、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成分三、数据流程图的画法四、数据流程图的注意事项第三节 数据字典一、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二、数据字典的使用与管理第四节 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一、结构化语言二、判定树三、判定表四、三种表达工具的比较第五节 数据查询应用分析一、数据基本的存取要求二、数据立即存取图第六节 新系统逻辑模型和系统说明书一、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二、系统说明书的内容三、系统说明书的审议思考题:1.系统分析员职责是什么?他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2.用作业流程图表示到图书馆借书的过程。3.用数据流程图描述到储蓄所存款的过程。4.结合本校学籍管理的实际情况,画出“异动管理”、“奖惩管理”的数据流程图。5.对所在的学校的图书馆出纳台业务进行系统分析。(1)画出数据流程图。(2)编写数据字典。(3)画出数据立即存取图。6.某校学籍管理制度规定:(1)经补考仍有两门考试课不及格者留级。(2)经补考,考查课和考试课共计仍有三门不及格者留级。(3)经补考,仍有不及格课程但未达到留级标准者可升级,但不及格课目要重修。试用判断语句、判定树和判定表分别表示上述规则。7.一个游戏:主持人对A、B、C三人说:“我这里有三顶红帽子、两顶白帽子。现在用布蒙上你们的眼睛,我给你们各戴上一顶帽子,然后请你们依次睁开眼睛,能正确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者有奖。”戴完帽子后,A拿下布后看了其他两人的帽子说:“我不知道。”然后,B 解开布看了其他两人的帽子后说:“我也不知道。”轮到C时,他没有拿下布就正确地说出了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试问:C戴的是什么帽子?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8.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用到哪些图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9.系统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第五章 系统设计课时分配:12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系统设计的目标和任务,熟练掌握系统设计的结构化方法和主要图形工具,深刻理解并掌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特别是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掌握信息系统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掌握系统详细设计中各部分的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特别是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理解系统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了解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和编写要求。本章学习重点是系统设计的结构化方法和图形工具、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难点是软件总体结构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 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一、系统设计的目标二、系统设计的内容第二节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一、模块二、结构图三、模块间的联系四、模块间的耦合五、模块的内聚六、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七、模块的扇入与扇出八、实例:病人监护系统第三节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结构图一、变换分析二、事务分析三、数据流程图层次的转换第四节 一体化设计方法一、基本概念二、选择树初步设计三、事务设计四、事务的结构化描述五、数据库模型设计第五节 代码设计一、代码的作用二、代码的种类三、代码的类型四、代码校验方法五、代码设计的原则六、代码设计的步骤第六节 输出设计和输入设计一、输出设计二、输入设计的原则三、输入设计的内容四、数据记录格式设计五、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第七节 人机对话设计一、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二、人机对话的方法三、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第八节 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一、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第九节 计算机系统的选择和系统设计说明书一、计算机系统的选择二、系统设计说明书思考题:1.评价信息系统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说从系统研制的角度讲,系统的可变更性是最重要的标准?2.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什么?3.系统设计阶段包括哪些工作内容?4.结构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什么是模块间的耦合?怎样度量耦合的高与低?6.什么是模块的内聚?模块的内聚有哪些情况?7.什么是模块的控制范围?什么是判断的作用范围?8.画出图书馆出纳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图,并给以优化。9.画出学籍管理系统的结构图,并设计出相应数据库。10.试根据下面的数据流程图,画出“工资处理”子系统的结构图。第六章 系统实施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领会系统实施阶段在系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领会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和内容,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深刻理解系统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对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掌握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领会系统转换的任务和基本方式。本章的重点是结构化程序设计和系统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难点是系统测试的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一、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二、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第二节 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和编程方法一、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二、编程方法三、好程序的标准四、结构化程序设计五、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六、可视化编程技术七、程序的内部文档八、编程风格第三节 系统测试一、测试的概念二、测试的原则三、测试用例设计四、排错第四节 系统的交付使用一、系统的交付使用思考题:1.系统设施包括哪些主要任务?2.结构化实现方法有什么好处?3.划分版本要注意哪些问题?4.“好程序”应具备哪些条件?5.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有什么不同?二者有什么联系?6.根据你编写程序的经验,说明有哪些技巧可以提高程序设计的可读性?7.程序TRIANGLE输入A、B、C三个实数,它们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边,该程序产生一个结果,指出该三角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还是不等边三角形。为测试这个程序的正确性,你能举出哪些测试用例?8.系统转换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七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该项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意义,理解维护工作的特点和影响可维护性的主要因素。了解系统维护工作的程序和有关管理问题,领会系统评价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系统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领会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概念,掌握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主要措施,领会系统开发与运行的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意义,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系统维护、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信息资源管理。难点是系统的维护。教学内容:第一节 系统维护一、维护的内容二、维护的类型三、系统维护的管理第二节 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一、系统的可靠性二、系统的安全性第三节 系统监理与审计一、系统的监理二、系统的审计第四节 系统评价一、系统评价思考题:1.试说明系统维护的意义。2.系统维护包括哪些内容?系统维护分为哪几种类型?3.系统修改的正确步骤是什么?4.什么是系统监理?系统监理包括哪些内容?5.系统审计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6.评价系统包括哪些方面?7.什么是系统的可靠性?8.什么是系统的安全性?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有哪些?第八章 软系统方法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知道软系统方法的概念及其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原型法一、原型法的基本步骤二、原型法的优缺点第二节 软系统方法的由来一、“硬”系统方法的实质二、“硬”系统思想在“软”问题中的应用第三节 “软”系统方法论概要一、案例二、“软”系统方法论的轮廓三、“硬”、“软”系统思想的比较第四节 “软”系统方法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一、多视点方法的目标二、多视点方法的轮廓三、人类活动系统分析四、信息分析五、社会-技术方面的分析与设计六、人机界面设计七、技术方面的设计思考题:1.传统的系统工程方法有什么特征?这种方法用于研究非结构化问题存在什么问题?2.试比较“软”系统与“硬”系统思想。3.简述多视点方法的要点。4.软系统方法论使系统思想有哪些发展?附 录:参考书目1.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黄鳞雏系统思想与方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3.谭跃进系统学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王诺系统思维的轮回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5.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邝孔武,敬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7.徐国华,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8.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9.薛华成,汪授泓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10.刘润东UML对象设计与编程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11.季延平,郭鸿志系统分析与设计M台北:华泰书局,1995.12. Hirschheim R,Klein H K,Newman M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