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忠诚的爱国者钱学森2009 10 31上午8时6分 观看视频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邹城市第二中学历史组邵德岩 1 背景 1 建国初 科技基础薄弱 2 社会环境动荡 一 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下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科技发展状况 表现 科研机构仅有30多个 科研人员不足5万 科研工作仅限地质学 生物学 气象学等领域 敌对势力的破坏和一系列政治运动 2 原因 政府措施 2 成立科研机构 3 壮大科研队伍 4 编制远景规划 1 确立发展方针 自力更生 1949年 中国科学院 1958年 国家科技委 归国海外知识分子 政府大力培养 1956年科学规划委员会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1 1956年 科学规划委员会制订了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确立了 重点发展 迎头赶上 的方针 掀起 向科学进军 的热潮 重点 发展哪些科技呢 知识链接 2 1963年 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部署了导弹 原子弹 氢弹的研究试验 人造卫星的研制 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侮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原子弹 毛泽东 年 论十大关系 两弹一星 具体指哪些内容 主要是哪个领域 思考一下为什么 两弹一星 指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国防领域 确定以发展原子能 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 新中国成立初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包围 为打破核垄断 保卫新中国安全 巩固国防 同时国防现代化水平集中反映一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 1958年 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 重温成就图片展示 试试能否当堂记住吧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 重量173公斤 比苏联 83 6公斤 美国 8 2公斤 法国 38公斤 日本 9 4公斤 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 卫星的跟踪手段 信号传递方式 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 1965年 我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有人说 中国农民吃饭靠 两平 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 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2004年 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 这意味着每年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3 主要成就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袁隆平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 过去也好 今天也好 将来也好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4 意义 集中代表了中国科技的新水平 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我在美国待了20年 20年中 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几年是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 历经磨难 这其中包括坐牢 受监禁 还要经常接受美国政府的审讯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航天之父 火箭之王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钱学森 探究一 新中国成立初 我国科技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 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 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被誉为 两弹元勋 1 新中国的成立 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为科技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 2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 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4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积极吸收借鉴国际相关科研成果 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3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开拓和无私奉献 提示 新中国成立初 我国科技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从国家统一 经济 政治政策 科学家的劳动 对内对外交流 继承与创新等方面考虑 1 背景 文革 使科技事业发展严重受挫 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邓小平复出后主管科技和教育 提出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的号召 4 1985年后 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及实施 2 提出 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提出 建国以来 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一帆风顺吗 3 这一论断有何意义 是中国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的理论基础 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是对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概括 三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随着国家 科教兴国 战略的实施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以及一系列科技规划的实施 我国尖端科技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浙江秦山核电站 民用核技术的发展 核电厂 1984年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一箭多星 运载火箭 美国 纽约时报 发表评论 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西班牙 世界报 评论说 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 而且飞得很高 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1983年 银河 巨型计算机 2002年 超级计算机 第一号染色体基因测序图 水稻基因组计划第4号染色体测序 1 成就 核武器技术及核能和平利用不断取得进展 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1984年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和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相继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 一箭多星 技术的国家之一 1990年 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1980年 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999年以来 成功发射并回收了5次 神舟 号飞船 2003年10月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1983年 成功研制出第一台 银河 巨型计算机系统 2002年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1 2002年 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建立起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科研队伍 近几年来中国科技还有哪些重大成就 你能列举几个吗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 月 日凌晨 时 分 在经过 小时 分钟的太空飞行 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安全返回 2007年10月24日 中国西昌发射中心 嫦娥一号 顺利踏上登月旅程 这是 中国制造 第一次离开地球 奔向月球 一个时代就此来临 2008年 神舟 七号飞天 国产 天河一号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于2009年10月29日在湖南长沙亮相 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如果用 天河一号 计算一天 一台当前主流微机得算160年 天河一号 的存储量 则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之和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 巨型计算机 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 天河一号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邓小平 这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探究二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提示 1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2 打破核垄断 维护国家安全 保障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3 科技进步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4 在高科技的推动下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素质训练预案
- 油田污水回收利用方案
- 业务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 2025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威海市分行招聘4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报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浙江绍兴市疾控中心招聘编外人员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书籍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
- 仪表工业智能化规划方案
- 网络推广新思路与方法
- 农业绿色发展总结
- 信息检索技术讲义
- 商业银行基于华为OceanStor的关键业务同城切换方案
-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规程
- 第十章DNA、RNA的生物合成ppt课件
- 3250变压器综合测试仪(共85页)
- 中国联通VI手册完整版
- 昆虫分类检索表
- 贾谊《鵩鸟赋》课件,《鵩鸟赋》讲解
- 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的设计研究课题评审书
- HXN5型机车常见故障处理指导书
- 物理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