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简史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教学要求 绘画艺术是本期的重点 因此 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概貌的基础上 理解宋代院画 花鸟画 山水画 人物画 风俗画 历史故事画较之前代的发展及各种绘画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五代907 960北宋960 1127南宋1127 1279辽907 1125金1115 1234 第一节概述 文学成就 三苏 唐宋八大家诗歌 散文 词 第一节概述 书法 四大家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 花气蕉人诗帖黄庭坚 花气蕉人诗帖 赏析 花气蕉人诗帖 笔势苍劲 拙胜于巧 肥笔有骨 瘦笔有肉 变态纵横 劲若飞动 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 山谷书法 晚年大得藏真 怀素 三昧 此笔力恍惚 出神入鬼 谓之 草圣 宜焉 沈周 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时草书书法 深得张旭 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 而又有自己的风格 用笔紧峭 瘦劲奇崛 气势雄健 结体变化多端 珊瑚帖米芾 蜀素帖米芾 珊瑚帖 赏析 珊瑚帖 画一珊瑚笔架 架左书 金坐 二字 行文之中 米芾突然以画代笔 颇有意趣 米芾作画大抵也像在 珊瑚帖 中一样兴之所至 随手涂抹 在字里行间随手涂抹的例子还见于 铁围山丛谈 谓米芾在写给蔡京的一帖中诉说流离颠沛之苦 随手在文中画了一只小船 兴之所至 信手之迹 是文人墨戏的表现 这是米芾唯一存世画迹 作品用笔丰肥豪健 宽绰疏朗 字态奇逸超迈 元虞集谓 神气飞扬 筋骨雄毅 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 题听琴图诗蔡襄 张先十咏图手卷北宋张先 自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功地以1980万元收购北宋张先 十咏图 后 国内众多的机构和大企业开始介入艺术市场 如北京文物公司 首都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图书馆 保利集团 大连万达 南京王朝 绍兴小小集团 金轮集团 天地集团等等 由于机构和企业的介入 使得大量的外围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艺术市场 并推动了艺术品价格的不断上扬 第一节概述 瓷器五大名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 宋瓷 也闻名世界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为五大名窑 形制优美 高雅凝重 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 即使後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 前后不足20年 窑址在河南汝州 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 因此而得名 汝窑 汝窑以青瓷为主 釉色有粉青 豆青 卵青 虾青等 汝窑瓷胎体较薄 釉层较厚 有玉石般的质感 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 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 以洗 炉 尊等为主 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 因此非常珍贵 宋汝窑三足盘 宋汝窑三足盘 宋汝窑荷叶碗 钧窑 钧窑分官钧窑 民钧窑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 时称钧州 故名钧窑 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 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 第一次素烧 出窑后施釉彩 二次再烧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 千变万化 红 蓝 青 白 紫交相融汇 灿若云霞 宋代诗人曾以 夕阳紫翠忽成岚 赞美之 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 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 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 称为 窑变 因钧瓷釉层厚 在烧过程中 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 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 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 故称之为 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 花石刚 之需 以花盆最为出色 宋钧窑荷叶青蛙盘 宋钧窑荷叶执碗 宋钧窑瓶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 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 大观年间 釉色以月色 粉青 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 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 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 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 烧成后是铁黑色 口部釉薄 微显胎骨 即通常所说的 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 十分珍稀名贵 宋官窑粉青鬲式炉 宋官窑洗 流失日本 宋官窑粉青梅花杯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 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 拒历史传说为章生一 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 龙泉县各建一窑 哥哥建的窑称为 哥窑 弟弟建的窑称为 弟窑 也称章窑 龙泉窑 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 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哥窑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 俗称 开片 或 文武片 细小如鱼子的叫 鱼子纹 开片呈弧形的叫 蟹爪纹 开片大小相同的叫 百圾碎 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 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 故有 金丝铁线 之说 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 也具有 紫口铁足 哥窑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 釉色主要有粉青 月白 米黄数种 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 是为上品 器形以洗 炉 盘 碗为多 宋哥窑双耳三足鼎 宋哥窑碗 定窑 定窑为宋代 五大名窑 之一 为民窑 始建于唐 兴盛于北宋 终于元代 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 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 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 这里唐代属定州 称为定窑 宋代定窑孩儿枕 宋定窑黑釉鹧鹄斑纹碗 宋定窑酱釉窑变梅瓶 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 瓷质细腻 质薄有光 釉色润泽如玉 黑釉 酱釉称为 黑定 紫定 也别具特色 制作精湛 造型典雅 花纹千姿百态 有用刀刻成的划花 用针剔成的绣花 特技制成的 竹丝刷纹 泪痕纹 等等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 发现刻有 官 尚食局 等字样 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小结 宋瓷的美学风格 近于沈静雅素一路 钧瓷虽灿如晚霞 但也不属唐三彩的热烈华丽 宋瓷所创造的新的美学境界 主要在于宋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 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 钧瓷 哥瓷 龙泉 黑瓷的油滴 兔毫 玳瑁等都不是普通浮薄浅露 一览无余的透明玻璃釉 而是可以展露质感的美的乳浊釉和结晶釉 第一节概述 绘画山水画 第四节 两宋是两坐高峰花鸟画 第三节 工笔花鸟的顶峰人物画 第五节 工笔 写意院体画 第二节 宋代绘画主流风俗画 第六节 第一节概述 雕塑巴蜀造像 大足石刻等 第八节 第二节宋代的画院及院画 一 画院的渊源殷商 宫廷中的百工 属于工奴 春秋战国 称为 史 客 汉代 设 尚方画工 东汉有画工最早被称为 待招 的记录 第二节宋代的画院及院画 一 画院的渊源唐代 初唐设翰林院 后成立翰林学士院 翰林院成为技艺人员聚积的机构 始有 画院 之称 南唐 西蜀设翰林院 并有画院之称 历代画院里所画的山水 花鸟 人物等 大都是要求用笔没色 整细致 富丽堂皇 构图严谨 色彩灿烂 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 院体画 第二节宋代的画院及院画 二 宋代的画院与画学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 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次最为完备 1 画院制度2 画院的取士标准 第二节宋代的画院及院画 三 院画的艺术特征1 院体画的含义2 院画的特征 提倡形似 格法 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 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而不泥守古法 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a 院画的创作提倡 形似 格法 要求画家具有相当的写实功底力 对物象作尽精入微的描绘 力求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 b 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 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 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c 以上创作要求 酿成了宋代院画精深完备 高洁为工 的鲜明风格特征 给后来的传统绘画以良好影响 当然院画也有其局限性 萎靡柔媚之处当舍 鲁迅语 院体画 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 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 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 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 反应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 谓之 院体画 宋代院画 高洁为工 的鲜明风格特征 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 院画也有其局限性 萎靡柔媚之处当舍 鲁迅语 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 一 五代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艺术1 徐黄异体2 为什么人们用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来概括黄 徐二人的艺术风格 写生珍禽图西蜀黄筌 芳溆春禽册西蜀黄笙 雪竹图五代徐熙 为什么人们用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来概括黄 徐二人的艺术风格 五代花鸟画的突出成就 集中地反映在南唐的徐熙 西蜀的黄筌两位画家身上 他们的花鸟画风格迥异 相映生辉 人们用 黄筌富贵 徐熙野逸的评价来概括二人不同的艺术风格 具体反映在 为什么人们用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来概括黄 徐二人的艺术风格 师承关系不同 题材不同 表现技法不同 格调不同 入宋后黄画成为院派花鸟画的典范 创 野逸 之风的徐开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 二 精丽典雅的北宋院体花鸟画1 黄居采 山鹧棘雀图 2 赵昌 四喜图 蛱蝶图 3 崔白 双喜图 4 易元吉 聚猿图 5 吴元瑜6 赵佶 芙蓉锦鸡图 瑞鹤图 瘦金书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繁荣时期 作为这一时期花鸟画的主流 是强调写生 而且追求细节的真实 宋徽宗赵佶控制宫廷画院的时候 要求画院的画家研究孔雀升墩是先抬左脚还是右脚 画不同时间的月季花要画出花蕊 叶子的不同变化 现存的崔白的 寒雀图 李嵩的 花篮图 佚名的 出水芙蓉图 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山鹧棘雀图宋黄居寀 出水芙蓉图宋佚名 出水芙蓉图 赏析 佚名的 出水芙蓉图 画幅很小 23 8 25 1厘米 但画得十分精致生动 而且是用没骨画法 指不用墨线勾勒 直接以色彩描绘物象 整个画面似全用色彩画成 不见墨线的痕迹 浅粉色的花瓣 嫩黄的花蕊 似乎还带着拂晓时的露珠 那种一尘不染 雅洁妩媚的花姿 正值花苞初放的最佳时刻 它突出地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 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写生蛱蝶图宋赵昌 写生蛱蝶图局部 写生蛱蝶赏析 纸本设色 纵27 7厘米横9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秋天野外风物的写生画 在构图布局上 作者将景物集中在下半部 上方留下很大的空白 岸边长有荆棘 野菊 霜叶和偃伏的芦苇等 错落有致 三只美丽的蝴蝶 在空中翩翩飞舞 把秋日原野那种高旷清新的景物描绘的生动自然 此幅野花虫蝶形象皆准确自然 用笔遒劲 设色清丽典雅 风格清秀 与黄荃的富贵 徐熙的野逸又有几分不同 晴春蝶戏图宋佚名 海棠蛱蝶图宋佚名 寒雀图北宋崔白 崔白 寒雀图 赏析 崔白的 寒雀图 描写隆冬时节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 依然在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枝头鸣跳嬉戏 它们情态各异 充满活力 画出了麻雀好动的特性 同时 画家运用对比 变换等形式美法则 如老树干的横斜平直与麻雀形体的浑圆柔润 直与曲等对比 使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 竹鸥图轴北宋崔白 芙蓉锦鸡图宋赵佶 瑞鹤图宋赵佶 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 三 苏轼 文同的绘画及其绘画主张1 文人画的兴起2 文同 湖州竹派 墨竹图 墨竹图北宋文同 古木怪石图北宋苏轼 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 三 苏轼 文同的绘画及其绘画主张3 苏轼绘画主张 诗画一律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寓意 留意 之分 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 成竹在胸 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 四 南宋院体花鸟画李迪等 枫鹰雉鸡图南宋李迪 雪树寒禽图轴南宋李迪 狸奴小影图宋李迪 绢本设色纵23 5厘米横24 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野菊秋鹑图册页南宋李安忠 梅石溪凫图南宋马远 花篮图南宋李嵩 李嵩 花篮图 赏析 李嵩的 花篮图 画幅虽小 19 2 26 1厘米 但以极其写实的手法 描绘了花篮中的茶花 蜀葵 萱草等一组花卉 不仅形似 而且极富生命力 骏骨图卷南宋龚开 鱼藻图卷 局部 南宋范安仁 云龙图卷南宋陈容 杨柳乳雀图宋佚名 绢本设色纵24 8厘米横24 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 五 南宋水墨花鸟画梅兰竹菊 四君子 画家杨无咎 赵孟坚 郑思肖等 南宋杨无咎 四梅图 赏析 四梅图 分四段画梅花的不同状态 未开 欲开 盛开 将残 粗干用 飞白 笔法 呈瘦劲之势 细枝以劲直的线条一笔撇出 具挺秀之态 花朵是白描勾圈 在水墨枝干映衬下 更显得皎洁清丽 卷首自题柳梢青词四首 四梅图局部南宋杨无咎 雪梅图南宋杨无咎 墨兰图南宋赵孟坚 郑思肖的墨兰 郑思肖 1241 1318 字忆翁 号所南 福建连江人 宋末 以大学生应博学弘词试 授官和靖书院山长 他曾在朝廷临危时呈献抗蒙计策 未被纳用 宋亡后 隐于苏州的寺观和陋巷里 仍 耿耿存孤忠 他的名 思肖 字 所南 始用于此时 与他坐卧必向南相关 意在不忘赵宋 又将其书斋取名为 本穴世界 本穴 二字一穿插 意为 大宋 著有 心史 所南诗集 等 他的墨兰蕴含着深刻的思宋之情 时写兰 疏花简叶 根不着土 人问之 曰 土为番人夺 忍着耶 所画墨兰 饮誉江南 求者不绝 但郑思肖有诫条曰 求则不得 不求或与 嘉定某官胁以他事 求画兰 曰 手可断 兰不可得也 对仕元官僚 思肖尤为痛恨 日本大阪美术馆藏本 下图 数笔兰叶夹双蕾 笔笔劲挺硬朗 气格高洁清俊 书 画的用笔颇具隶书笔意 讲求隶书内敛含蓄的笔韵 是图年款 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 为1306年 铃一白文印 印文 求之不得 不求或与 老眼空阔 清风今古 他在诗中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对元朝统治者的憎恶之情 向来俯首问羲皇 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画前开鼻孔 满天浮动古馨香 所南贫 墨兰图南宋郑思肖 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的郑思肖 墨兰图 卷中的悲愤之情达到极点 图中绘兰叶孤傲地伸叶吐蕊 作者自题道 一国之香 一国之殇 怀彼怀王 于楚有光 所南 夏文彦 图绘宝鉴 卷五著录了郑思肖的一卷墨兰 其上有思肖题 纯是君子 绝无小人 可谓 天真烂慢 超出物表 墨兰图南宋郑思肖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第四节山水画 一 五代荆 关 董 巨的山水画1 北方山水画派 荆浩 关同荆浩 匡庐图 皴笔山水画论 笔法记 皴 用比较干的毛笔 在岩石上做出的纹理 叫做皴 皴是皱纹的意思 后来中国画山水的画家 都用到皴 关同 关家山水 关山行旅图 匡庐图五代荆浩 关山行旅图五代关同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第四节山水画 二 江南画派 董源 巨然 赵干 卫贤1 董源 潇湘图 龙袖郊民图 披麻皴披麻皴 董源为了表现平缓的土坡 所以常用向两边斜披的皴法 称为披麻皴 2 巨然 秋山问道图 3 赵干 江行初雪图 4 卫贤 长于界画 高士图 潇湘图五代董源 南方山青水阔之平远横式长卷收览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 与人物画一样 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西方传统的风景画是以透视学的原理去处理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 而中国的山水画则采用 以大观小 小中见大 的手法 即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 面对自然 如作盆景观 这样 千里江山也可以尽收眼底 或用长卷的形式加以表现 如前面谈到的北宋画家王希孟的长达11米多的青绿山水长卷 千里江山图 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 平远 深远的构图方法 画繁复的崇山峻岭 如前面谈到的北宋画家范宽的 溪山行旅图 郭熙的 早春图 以及元代画家王蒙的 青卞隐居图 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 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 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 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 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寒林重汀图五代董源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第四节山水画 二 北宋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1 中原画派李成范宽 溪山行旅图 许道宁 渔父图 燕文贵 谿山楼观图 2 院体山水画郭熙 早春图 林泉高致集 作者 王诜 渔村小雪图 寒林平野图轴北宋李成 晴峦萧寺图轴李成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为什么说范宽的 溪山行旅图 是一幅古代山水画的典范 范宽是北宋中原画派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 溪山行旅图 构图严谨 崇山雄厚 巨石突兀 林木繁茂 满山遍野 丰满宽远 气势逼人 展开此幅画轴 高旷雄伟的峰峦拔地而起 壁立千仞 巍峨摩天 迫人心目 山石用雨点皴 有一种雕刻般的斧凿之感 开后世斧劈皴之先河 山顶布满密林 涧水轰然作响 树如墨伞 体现了范宽作品 如面前真列 峰峦浑厚 气壮雄逸 笔力老健 的特点 所以 无论从构图还是用笔用墨 范宽的 溪山行旅图 都可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 许道宁 渔父图 局部 谿山楼观图燕文贵 早春图郭熙 溪山春晓图北宋惠崇 溪山春晓图北宋惠崇 画江南平远景色 山林清丽 溪上水禽翔集 溪边桃柳人家 笔法细秀 惠崇是宋初 九诗憎 之一 擅画江南小景 芦雁寒鸦 烟雨春色 画中极有诗意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都极为赞赏他的画 苏轼 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有一名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脍炙人口 画面山丘起伏 烟霭弥漫 溪流潺潺 农人舟子 水鸭飞雁 一片春意 本幅上有清乾隆诗题 本幅和隔水上有收藏印记多方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第四节山水画 三 米点山水 与青绿山水1 米点山水 米芾创 米点山水 米友仁 云山墨戏图 2 青绿山水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卷 米点山水 春山瑞松图米芾 云山墨戏图米友仁 千里江山图局部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 运用中国山水画 咫尺千里 的表现手法 以浓重的色彩 宏大的气势 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 抒发了画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第四节山水画 四 南宋四家 的山水画1 名词解释 南宋四家 2 什么是南宋山水画的第二种境界 3 李唐 万壑松风图 4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卷 5 马远 踏歌图 梅石溪凫图 6 夏圭 溪山清远图卷 长江万里图 7 什么是 马一角 夏半边 南宋四大家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被称为 南宋四大家 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 如果说北宋山水画艺术以雄浑 辽阔 崇高胜 南宋山水画山水画则以秀丽 工致 优美胜 万壑松风图李唐 踏歌图南宋马远 烟岫林居图南宋夏圭 宋代山水画的两种艺术境界是什么 整体性的生活 人生 自然境界 正是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审美理想 这一特色完整地表现在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的北宋山水画中 构成了宋代山水画的第一种艺术境界 南宋山水画创造了第二种艺术境界 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 同时 对称走向均衡 空间更具意义 以少胜多 以虚代实 以白当黑 中国艺术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程式与技法 皴 染 擦 破墨 积墨 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 为了更好地表现各种树石的特点 根据各种山石不同的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 加以概括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如表现山石的皴法就有披麻皴 折带皴 斧劈皴 雨点皴 卷云皴 荷叶皴等十多种 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 反对照搬 主张灵活运用 所以不断有所发展 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 也较人物画 花鸟画更为丰富多变 如笔法中包括上述的山石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 墨法中湿者为 染 干者有 擦 趁湿相化为 破墨 以干累积为 积墨 等等 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披麻皴 披麻皴即是线皴 用笔中锋 行笔松灵 秃笔渴墨 以长短 疏密 轻重 曲直 浓淡不同的以线表现不同的山石特征 用墨由淡到浓 层层递加 五代董源 巨然多用此法 适合表现纹理细致的质地松软的山石 多用软毫笔 硬毫笔亦可 披麻皴 斧劈皴 用笔多以侧锋阔笔劈出 起笔重 收笔轻 果断 利落 特点是压力大 水分多 速度快 宜表现陡峭 突兀 棱角方硬的火成岩 斧劈皴 应充分发挥墨色的丰富变化和飞白效果 一笔劈过 不宜重复 可用硬毫山水或兰竹笔 斧劈皴 折带皴 折带皴是线面结合的一种皴法 用笔中 侧锋互用 先横拖为线 再直折为面 用墨宜干宜淡 多次叠加而成 表现湖边的岩石 求其简约 疏淡的韵味 可用新的山水面笔 折带皴 米点皴 米点皴 即是点皴 亦谓落茄皴 米点是以毛笔饱蘸墨汁 侧锋卧笔横点的一种皴法 形象圆浑 画山方法 先以披麻皴线条 概括勾出山形结构 再破线为点 连点成片 最后积片为山 宜表现林烟出没 云霞明来的境界 用大号软毫笔 硬毫亦可 秃旧些更好用 米点皴 牛毛皴 卷云皴 解索皴 乱麻皴 拖泥带水皴 鬼面皴 豆瓣皴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第五节人物画的繁荣 一 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南唐1 顾宏中 韩熙载夜宴图 2 周文矩 宫中图 琉璃堂人物 重屏会棋图 西蜀1 川样美人 2 贯休 十六罗汉图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五代人物画的杰作 顾闳中的 韩熙载夜宴图 描写五代南唐不得志的高官韩熙载 为了免遭政治迫害而故意纵情声色 夜宴宾客的情景 全画分成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5个场面 作为主要人物的韩熙载 在五个场面中以不同的动作和服饰反复出现 但他的形貌和性格则是完全一致的 即他始终不纵情欢笑 相反的却处处流露出一种沉郁寡欢的心情 揭示了他怀才不遇 又怕遭人暗算 而不得不故意沉湎于享乐生活所带来的内心深深的苦闷 工笔重彩顾闳中的 韩熙载夜宴图 在刻画人物和用笔的工细劲健 设色的富丽匀净等方面 已达到了很高的技巧 例如夜宴图第四段中对五个乐伎的描绘 画家所用的线描 既有粗细 轻重 疾缓之分 又充分表现了衣衫的质感 在用色上 五个乐伎服装的主色调是浅色 由于用红绿两色相互穿插 有对比又有呼应 显得丰富而又统一 至于服装上那些细如毫发的织绣纹样 则更是极尽工细之能事 特别是画韩熙载的浓浓的胡须 笔法非常精细 不仅画出了胡须的质感 而且使人感到与其说是画出来的 不如说是自然地 长 出来的 其高度的用笔技巧 令人叹为观止 重屏会棋图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左 琉璃堂人物图五代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图局部 十六罗汉图贯休 十六罗汉图贯休 因罗汉奉释迦之命 常住世间 济度众生 因此 人们对他们有亲近感 成为民间普遍信仰对象之一 历代画家也都喜欢以罗汉为题材作画 最著名的是贯休的 十六罗汉图 贯休的罗汉图与众不同 画史称 胡貌梵像 曲尽其态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罗汉形象 庞眉大眼垛硕鼻隆 有的倚松石 有的坐山水 用笔遒劲 线条紧密 面呈黑色 以墨为皴 黑颜之中 其唇红润 衣襟敷浓重青绿之色 与全体之墨色相呼应 山石为黑褐二色 并点青绿之苔 线条用铁线描法 第五节人物画的繁荣 二 宋代的道释人物画1 武宗元道教壁画稿本 朝元仙仗图 2 石恪 二祖调心图 朝元仙仗图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武宗元 二祖调心图石恪 二祖调心图石恪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第五节人物画的繁荣 三 人物画大师李公麟 梁楷 牧溪1 李公麟2 梁楷3 法常 号牧溪 1 李公麟 维摩诘图李公麟 维摩诘图网友摹本 五马图李公麟 五马图李公麟 五马图网友摹本 李公麟 五马图 介绍 纸本墨笔纵29 3厘米横225厘米 日 私人藏此图画西域进贡给北宋王朝的五匹骏马 皆各由奚官牵引 无款 马后有黄庭坚小行书签题马的年岁 尺寸 进贡年月等 又跋称为李伯时 公麟 所做 是李公麟传世精品 全画用白描法 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 很好地体现了李公麟白瞄画的特色 墨笔线条简练 以提按 轻重 转折 回旋的手法 概括出马匹的不同特征以及任务的不同风貌 形神毕肖 气韵飞动 应当指出的是 中国古代人物画既有如上述的刻画工细的工笔画 还有画法洗练纵逸的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画 后者的代表作以梁楷的 李白行吟图 最为典型 梁楷以寥寥数笔就把号称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那种傲岸不驯 才华横溢的风度神韵 刻画得十分传神 真可谓笔简意赅 中国古代人物画远在公元13世纪初就已达到如此的高度 这一点常使许多外国美术家感到十分惊讶 2 梁楷 水墨减笔画法 太白行吟图 泼墨大写意画法 泼墨仙人图 布袋和尚图 写意人物画 北宋开始南宋梁楷 泼墨仙人图 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神情 传达出人物和背景的相互关系 传神 在写意人物画中得到更好的表现 太白行吟图梁楷 水墨减笔画法 泼墨仙人图 泼墨仙人图 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 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 自辟蹊径 独树一帜 在绘画创作中所创 减笔 画之杰作 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 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 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 笔笔酣畅 墨色淋漓 豪放不羁 如入无人之境 布袋和尚图梁楷 3法常老子图 六祖斫竹图法常 第六节宋代的风俗画和历史故事画 一 市井小民 的生活写照1 风俗画兴起的原因2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3 王居正 纺车图 4 李嵩 货郎担图 5 苏汉臣 百子嬉春图 秋庭戏婴图 6 佚名的 傀儡牵机图 村童闹学图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 作者北宋末期优秀人物风俗画家张择端 作者通过清明节日北宋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 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 这幅作品不愧为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其次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 还表现在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 场面繁广的当推宋代张择端的工笔淡设色 清明上河图 画家以高度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沿汴河展现的清明时节的风光 从城郊农村风光开始 以汴河船舶往来为线索 渐 渐展现出汴梁城门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然气储备管理制度
-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经营对策:现状、问题与创新发展路径探究
- TMV与CMV复合侵染烟草对烟蚜生态行为及CMV蚜传效率的影响机制探究
- 抗病性与果实品质关系研究-洞察及研究
- 物流成本效益分析-洞察及研究
-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洞察及研究
- 沐浴露营销策划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怒江州兰坪县兔峨乡学区合同制学前教育教师招聘(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公司兼职聘用员工协议书
- 2025年户外媒体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4至2030年中国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需求趋势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中煤集团公司职称计算机试卷高级
- 急诊急救流程大全
- 山西血液净化护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提前解除终止服务合同协议书
- 八年级体育田径–立定跳远教案
- 外研社版小学英语(三起)五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 外包与合作管理制度
- GB/T 44140-2024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 载人航天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