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湖.docx_第1页
6西湖.docx_第2页
6西湖.docx_第3页
6西湖.docx_第4页
6西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西湖 校提供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一类生字“素、绵”等10个,会读二类生字“嵌、拂”等11个,读准音难字“堤、拂”,区分多音字“华”,查字典理解“放眼远眺、硕大、心旷神怡”等词语。2.、联系课文,初步感知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造句。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课文。4、凭借本课教材指导学生运用归并法、摘句法练习概括节意。5、积累本文中出现的一些优美的四字词语,拓展背诵相关描写西湖的诗句。6、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体会西湖拥有“人间仙境”“明珠”称谓的独特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西湖优美的风景,得到美的享受,背诵重点段落。2、凭借本课教材指导学生运用归并法、摘句法练习概括节意。3、初步感知运用打比方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尝试用比喻词说句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一类生字“素、绵”等10个,会读二类生字“嵌、拂”等11个,读准音难字“堤、拂”,区分多音字“华”,查字典理解“放眼远眺、硕大、心旷神怡”等词语。2、凭借本课教材指导学生运用归并法、摘句法练习概括节意。3、积累本文中出现的一些优美的四字词语。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上面这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示句子)天堂是什么样的地方?(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苏杭”指哪里?(这句话就说明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2、而西湖就是这天堂中的一颗明珠。有谁去过西湖?你觉得西湖怎样?3、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去感受这美丽的西湖。二、一读课文:1、请小声地读课文,说说西湖是什么样的?2、指名说。(秀美、美丽、引人入胜、别有风趣)三、再来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1、自由小声读。2、检查字音 镶嵌、 轻拂、掠过、堤岸、硕大、山峦、 心旷神怡、 放眼远眺。理解词语:硕大:很大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字义相加法)远眺:向远处望。 放眼远眺:放开眼界,向远处看。3、认识了生字词语,谁来读课文呢?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指名分段读(选择较好的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四、课文的四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呢?1、齐读第一小节。(1)共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2) 哪一句重要?说西湖是明珠,哪里像?(突出了西湖的美丽)2、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主语放在前面说。(一、西湖是人间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3、指名读第二小节,作者是在哪儿观察西湖的?这段一共几句话?每一句话写的是西湖的什么景?(山峦、湖面、白鸥)4、默读第三节,写了西湖的哪些名胜,用横线画出(孤山、白堤、苏堤、湖心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5、齐读第四段。用书中的句子挂括段意。五、文章写得这么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课作:补二、三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联系课文,初步感知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背诵、二、三,两个自然段。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体会西湖拥有“人间仙境”“明珠”称谓的独特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 拓展背诵相关描写西湖的诗句。教学过程:一、 过渡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来到美丽的西湖,一起来领略那里迷人的风光吧。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1、 请同学自由读一读第二小节,思考:作者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都看到了什么?圈一圈(山峦、湖面、白鸥)(教授方法:找一找这段中有几句话,找出每句话中的中心词。)2、 山峦(出示第一句)(1) 指名读,(2) 湖的南北西三面,向我们介绍了山峦的位置。(3) 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这两个词描写了山的形状,通过这两个词我们知道(山多),你能读好这个词吗?(4) “绿、青、浓、谈”体现山的颜色,这一系列词能说明山美,读读看(5) 难怪作者说“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比喻句)。(6) 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景色读出来吧,自己读,齐读。通过你们的朗读,真的使我看见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3、湖面(出示第二句) 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湖水的特点:平静、硕大)老师告诉你西湖很大,面积是6.03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大约有14个足球场那么大,那么西湖就有大约84个足球场那么大了,还不止呢。你能读好吗(指名,齐读)3、 海鸥(出示第三句) “掠”是指轻轻地插过或拂过。静静地湖面有了这白鸥,显得更有生趣了。边读边想象着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指名读,齐读。4、 (出示整整一段)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便观察的?(由远到近)同学们,在我们平时写作文的过程中,遇到写景的文章时,要抓住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描写,可以是由远到近,也可以是由近到远。在这基础上,再像课文一样做到动静结合,山峦湖面为静,海鸥为动,适当的加上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那么你的文章一定会很出色。5、 站在湖边眺望,真是远山近水皆有情。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让我们一起把这画面记在脑子里吧。给你些时间按照三个景点的顺序记一记,试着背一背,齐背。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1、 第三小节中写了哪些景点呢?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按照刚刚老师教你的方法,用波浪线划出。把你喜欢的景点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呢?2、 讨论:你喜欢西湖中的什么景点呢?(绿色镶边,孤山,白堤,苏堤,三个小岛,湖水)A、 十里名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颜色很美,看多么秀丽雅致的孤山啊!)小结:西湖周围全都是葱葱郁郁的数木。孤山在碧水之间,显得格外秀美,它并不险峻,十分典雅。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它的美吗?(指名读、齐读)B、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似青绸绿带的长堤在漂浮波动的水面上,有着一种动态的美(朗读体会)这里的白堤和苏堤就是为了纪念白居易和苏轼两位诗人。(出示:钱塘湖春行)C、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小岛在树木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十分迷人D 湖水仙境一般(朗读体会)E、 这连绵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镜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绸绿带的湖堤,树木掩映下的小岛,仿佛仙境一般。看了后我们感到十分舒畅,真是“心旷神怡”啊!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读最后一句。3、小结:快速的浏览下这小节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呢?(由外到里)4、捧起你的书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小节,按照景点顺序记一记,试着背一背哦!(齐读)5、西湖的美景使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每当秋高气爽,湖面平静如镜,明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景象。现在,请随我一起去游赏月下的西湖吧! (板书:夜游)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1、 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1 )游客们,月下的西湖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 华灯倒映在湖中比作什么?朗读这句比喻句。(板书:华灯)( 2)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琴声(板书:琴声)泛舟湖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指导朗读最后一句。2、 想一想这小节主要描写了什么?中心句就是这段的段意,双线划下。(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3、 看着这样一个画面,听着优雅的声音,你是否也想来做一次配音演员呢?4、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同学们,置身西湖,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诗、如画,如梦。真像到了人间天堂。现在你能理解作者为何在第一小节中写道:(齐读第一小节)五、 总结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有机会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去杭州一睹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