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doc_第1页
五月的鲜花.doc_第2页
五月的鲜花.doc_第3页
五月的鲜花.doc_第4页
五月的鲜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月的鲜花【学习要求】1.体会五月的鲜花给李皖带来的震撼。2.把握作者对音乐艺术进行描写和对音乐精神进行挖掘的角度。3.品味李皖诗意的语言,从中体会音乐给人类带来的力量,感受音乐中的美好家园。【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用联想和多种修辞手法描写音乐,揭示音乐的感染力的艺术手法。学习难点:把握作者对音乐精神进行挖掘的角度。【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主要任务:品读文章,感受音乐对作者及其唤醒人性、振奋人类的力量,体会五月的鲜花给李皖带来的震撼。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课前认真倾听歌曲五月的鲜花。2通过文本的研读,弄清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二)尝试练习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竹笋( ) 应和( ) 契( )机 裹挟 ( ) 嬗( )变 绚( )烂 山麓 ( ) 寒暄 ( ) 缅( )怀 渗( )透栽( ) 下哀悼( ) 拽( )2 解释下面的词语天壤之别:窘:契机:延宕: 婀娜:嬗变:清冽: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1)寒暄之后,竟是阔别十年的我中学时的同桌。 答: (2)我想,所谓似曾相识的感受,从来都不会是偶然吧。答:4作者简介 李皖,祖籍安徽,1966年出生于江苏徐州。现任武汉晨报常务副总编辑,高级编辑。著名音乐评论家、学者。1994起,他开始为读书“听者有心”专栏撰写音乐评论;之后又在南方周末作家羊城晚报新京报等十余家报刊开辟音乐和文化评论专栏。先后出版了回到歌唱、听者有心倾听就是歌唱李皖的耳朵流行音乐的花朵我听到了幸福民谣流域摇滚:19551999等文集,199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锐作家。5.解题五月的鲜花是一篇音乐评论,在文章中作者没有就歌曲本身作专业繁琐的分析,而是围绕音乐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带领读者进入音乐圣殿,一起感受音乐的旋律、内涵以及它给人带来的震撼。二、课堂探究(一)问题探究1结构梳理,全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明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8)写作者第一次意识到了音乐的巨大力量,音乐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灵魂。第二部分(9-16)对五月的鲜花的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17-27)对将“我”引入音乐神圣殿堂的老师的追忆,并为全文作结。2.梳理课文脉络。文章采用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叙写了音乐带给自己的变化及感受。作者从16岁那一年夏天写起,勾勒了少年对音乐的神秘感,并逐步揭开这种神秘。当李老师和五月的鲜花出现后,作者彻底地被音乐震撼,并将这种情感变化和人生喟叹细腻地诉诸笔端。本文脉络图示如下:五月的鲜花对音乐的认识 五月的鲜花 视觉与听觉的打通 与音乐相关的人 事 (记叙、描写) 情(抒情)音乐唤醒少年的灵魂音乐影响少年的现在白衣裳、蓝裙子、青果子 风与风铃的碰撞音乐改变少年的未来生:30岁,白,微胖用英语帮我开口 推荐五月的鲜花与音乐相关的人(李老师)死:与学生打球猝死 3.找出第一段中场景描写的句子,体会场景之美。明确:竹笋拔节 到处是阳光 天很蓝 云朵又大又湿 古旧的青色教学楼 校园里飘荡的歌声 一群白衣裳蓝裙子15岁青果子般的少女 这些景物体现了生命的律动,这是大自然的旋律,生活的旋律,其实也是最美的音乐。4.这里写送别有什么作用?作者是怎样来写的?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这首音乐的感受,指出了音乐对人生的影响。作者写的时候,把抽象的音乐感受形象地化为了具体可感的“白衣裳、蓝裙子、十五岁青果子般的少女 ”,这首歌给作者带来的第一印象是一种“圣洁”感。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把握作者对音乐艺术进行描写和对音乐精神进行挖掘的角度。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上网查阅书上涉及的歌曲的歌词。2体会歌词的含义。(二)尝试练习将文中的送别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二、课堂探究(一)问题探究1.“最主要的是,一个人的灵魂醒了。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明确:因为,作者到这时候才第一次意识到了音乐的巨大力量,音乐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灵魂。16岁以后的天壤之别就在于作者意识到了音乐的力量。2.第4节“欣赏力的巨变 ”“我的灵魂突然地就被扯疼了 ”如何理解?明确:为下文蓄势,指出了音乐能深深触动自己灵魂是在17岁之后。写出了音乐对自己灵魂的强烈震撼,第5段“这乐声”一句,作者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震撼。 3.朗读7-10段,讨论问题:作者笔下的李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李老师是一个教外语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和音乐的爱好者,他还喜欢运动,用英语与人对话,还要拽拽自己的字,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位新老师是新潮的、浪漫的、优雅的人。4.朗读11-14段,作者是如何描述音乐的?明确:首先用“似曾相识”来表达音乐带给我们的“关于记忆,或由此及彼的联想或通感”,能调动起时间的深海中的那份泛黄的久远的记忆。乐谱的“似曾相识” 熟悉的音阶、曲调 通感的达成追忆的曲调歌词的“似曾相识”细节的“妙手天成”(在文章的第111216段,是作者对曲调的细致分析。在第11段,他用了一个词“似曾相识”。这四个字值得玩味,似曾相识是来自记忆,是一种联想和同感,在察觉不到的时候,它带来了你过去的记忆,“是从时间的深海中捞起那份泛黄的久远的记忆”。先看乐谱,作者分析说,它的谱是C大调下行音阶的变形,只是一个小小的延宕,就让人熟悉而又陌生,巧妙的变化让人辨不出原有的形态,音阶的上行或是下行是带着记忆,又修改了记忆,所以机密就是那种“似曾相识”。 第12段又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因为它是C大调音阶的变形,所以它极为舒缓,而音乐上的舒缓正是与视觉上的广阔相通”,“更何况是人声的合唱,进一步将声音的厚泛音的宽这些声音的尺度化成了空间的尺度”,由音乐上的舒缓写到视觉上的广阔,用视觉表现出听觉,恰好又与歌曲的内容相吻合。 第16段,作者还意犹未尽地分析了这首歌的细节,它在怀念,悠扬悲伤的咏唱之后的最高音“抗战不歇”,渐高,二拍和三拍的拖音,使得结句“强悍壮阔和威武不屈”,思绪自然由哀悼而转为升腾直至壮怀激烈,充满了英雄主义的襟怀。在这段最后,作者对这首歌曲作出总结:“既哀悼,又激昂;既柔婉,又坚硬。”)5.第14段最后作者反复强调“这真是一个奇迹”,应怎样理解?明确:五月的鲜花是一首创作于战争年代的歌,却没有硝烟、血腥和刀光剑影;它有一种在和平中追忆的调子,带给人宁静、祥和及对过去的纯净的敬仰。现在的人听了这首创作于战争年代的歌后却有一种和平的心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6.作者为什么要写李老师和他爱人的死?明确:李老师是作者接触五月的鲜花的介绍人,所以作者深情的缅怀他,而且他妻子的死又再一次勾起了作者对壮烈景象的想象。 7.作者如何为此文作结?有何妙处?明确:文章的结尾又重回五月的鲜花,又是一次“偶然”,让作者“看”到了这首歌,作者强调是“站着把它看完”,“没有落泪”,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肃穆的、庄严的、圣洁的情感。8.五月的鲜花是一首抗日救亡名曲,为什么这首歌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明确:这首歌是对一个人音乐的启蒙,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一个人灵魂的觉醒。一首在战争中诞生的歌曲,却在和平时期演唱,它平静、纯净、低徊、感伤而又激昂的曲调和优美的、不屈、无限缅怀的歌词,深深打动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让这个少年从此懂得了什么是音乐,也懂得了什么是人生。 9. 文章写了三个被音乐震撼的片段,这三个片段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明确:前两次是音乐带给人的美好和感动,最后一次描写是突出了音乐的壮烈,震撼,而关键人物李老师的出现给予作者的也是和音乐一样的感受从美好,感动到最后妻子纵身一跳的壮烈。 10.文章不少段落描写了班主任李老师,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写这位老师?明确:李老师不仅是作者音乐的启蒙者,而且是人生的启蒙者,他练双杠,用英语说话,他在黑板上用不好看的字体抄写了五月的鲜花,“扯疼”了一个少年的灵魂。这个老师把新鲜的、高雅的、有活力的事物带给了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空间里的少年,让他看到了另外的世界。他以突然的方式给自己的生命划上的句号,他妻子的殉情,都让人震惊不已,以至于仰望。李老师的人生,就是音乐的人生,李老师指引的人生,也是通过音乐感悟的人生,人与音乐是合为一体的。二、归纳总结1.文章主旨:课文详细地描述了五月的鲜花这首歌的美妙旋律与深刻内涵,以及给作者带来的强烈震撼,号召我们后来者要怀着像这片鲜花一样一望无际的无限的缅怀,去追忆那些为了民族的延续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们,表现了音乐唤醒人性,振奋人类的力量。2.艺术特色:(1)语言华丽,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充满诗意又整散结合。作者运用了整句和散句,使之互相配合,收到了既相对整齐又富于变化、结构紧凑、语句流畅、音韵悦耳的艺术效果,表达了音乐带给人真切感受。(2)本文还运用了联想、通感的修辞写音乐。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了五月的鲜花的优美动听。三、自我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契机(q) 绚烂(xun) 裹挟(gu)B虚幻(hun) 敬仰(jng) 绊动(bn)C竹笋(sn) 轰鸣(mng) 天壤之别(rng) D嬗变(shn) 袅娜(nu) 倾泻(q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清晨中行进的长长的少先队列,郁郁仓仓的青山,山麓上的纪念碑,一下子就会涌上我的眼睛。B我们就在一种柔情万镂的婉约抒情中,不知不觉走进英雄主义的襟怀。C我万没想到在这样的时代,还会有这样决绝的、有情有义义无反顾的爱情。D很多年之后去追忆从前的调子,所以没有了消烟,没有了血腥,没有了刀光剑影。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A有一次从操场上打球回来,听到同班的女生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B“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再没有什么声音比这一句的众声齐唱更能带给我无边的原野和无边的鲜花的想象。C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真是一个奇迹!D“你可能不记得了,就是分文科班前带过我们班的李老师”。 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这一切都令人_。我_的还不是这死的突然。我在心里一遍遍_想象中的那壮烈的情景。请原谅我的_无知,我所知道的事实是:阎述诗是五月的鲜花的曲作者、如春天清冽的大气般_了天地,也_了人的心。A震撼 仰望 孤陋 充塞B震惊 仰视 寡闻 充满C震惊 仰望 孤陋 充塞D震撼 仰视 寡闻 充满5下列对文章题目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五月的鲜花是一首歌名,有纪念意义。B五月的鲜花影响了作者的一生。C五月的鲜花既是作者评论的对象,也是影响作者一生的音乐。D五月的鲜花给人以美感。6下列对“五月”成为作者最难忘月份原因的分析,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在1983年五月,作者听到了五月的鲜花。 B五月的经历给作者以一生的震撼。C五月的夏天,作者认识了李老师。D作者见到了白衣少女,觉得很美好。阅读理解 (一)我想,所谓似曾相识的感觉,从来都不会是偶然的吧,它们一定关乎记忆,或由此及彼的联想或通感;由于我们一般觉察不到,所以,音乐的似曾相识,便往往给我们极其强烈而震撼的神秘的体验。五月的鲜花响起的时候,它曾给予我无比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受,好像这首歌一直会唱似的,再次唱起只不过是从时间的深海中捞起那份泛黄的久远的记忆。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来我发现它的曲谱 i 76 5 5|06543 2 1|1这起首的一句,刚好是C大调下行音阶的一个变形,它稍稍改变了一下节奏,在“5”这里延宕了一下,接下去再把这列音阶继续唱完。这使它袅娜而伸展,这使它相熟而陌生,而这就是全部的机密源自我们最最相熟的曲调,因为巧妙的变化而使我们辨不出那原有的形态。有谁想过“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就是我们从启蒙识谱唱起,并在一生中暗唱i 7654321呢?没有,从来没有。而接下来的另外三句,全都是音阶的下行或上行。它们就这样修改了记忆,制造了记忆,裹挟了记忆,带来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实际上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既现实、又虚幻的若即若离的记忆! 那记忆啊!一下子就把我曾经经历的一切综合了,覆盖了。几乎在一秒钟会聚了一生:我少年任意游荡的田野,万木复苏的春天,集体扫墓的薄雾的清晨,云龙山,烈士塔,这些童年的景象,一瞬间涌入了脑海“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再没有什么声音比这一句的众声齐唱更能带给我无边的原野和无边的鲜花的想象。而这也是有迹可寻的。因为它是C调音阶的变形,所以它极为舒缓,而音乐上的舒缓正与视觉上的广阔相通。电子音乐中用不变的长音表现茫茫,宇宙的幻觉,正是这种舒缓与广阔擅变相生的极端一例。更何况是人声的合唱,进一步将声音的厚、泛音的宽这些声音的尺度化成了空间的尺度;后来的电子音乐也变相而夸张地印证了同一原理,当一种长音裹挟着杂质的噪音、混响等毛边组织时,它的宽广会更有效,或者是它的不变中含有察觉不到的变化时,它的宇宙奇想的作用力几乎使人灵魂出窍,达到可知而不可知、可触而不可触的狂想症知觉状态的极限。 1下列对第段第一句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五月的鲜花是儿时听过的歌曲。 B作者觉得音乐给人以震撼源于它给人的熟悉感。 C似曾相识是一种偶然的情愫。D音乐的似曾相识是激发了过去的某种记忆。 2下列对五月的鲜花的曲调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的曲谱起首句是i 76 5 5|06543 2 1|1 B“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是c调音阶的变形,给人以视野的宽广感。 C“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让人容易产生狂想。Dc调音阶的上行或下行打开了作者的记忆之门。 3第段描写音乐采取了什么手法( ) A想象 比喻 B联想 通感 C联想 拟人 D想象 通感 4对“就是全部的机密源自我们最最相熟的曲调,因为巧妙的变化而使我们辨不出那原有的形态”句子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最相熟的曲调”指的就是五月的鲜花。 B.“巧妙的变化”指的是歌曲的曲调是c大调上行的变化。 C.“原有的形态”指的是c大调的上行音阶。D这句话从歌曲本身分析了作者觉得似曾相识的原因。 (二) 那是一九八二年,我十六岁。那一年我刚上高中,在徐州一中高一(三)班。我下面要说的这件事实际上是一九八三年,是第二学期,所以说是五月,是阳光,是又一年的夏天来临。班里新换了班主任,叫李连军,是教外语的,却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音乐爱好者。那时,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很脸熟的,偶尔出现一个新面孔,印象便很深,而李连军的印象就更深约三十岁,白,微胖,连着几天的下午六点,那人准时出现在操场的单双杠上,先是双手吊杠做两腿上举,然后是在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