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案.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案.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案.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口技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学知识。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3、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二、教学重点:1、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的描摹。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坚持以“读”为本,加强阅读指导。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3、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嗣(s) 顷(qng) 倾(qng) 呓(y) 絮(x) 叱(ch) 齁 (hu) 间(jin) 许许(h) 曳(y) 几(j)2、阅读课文,根据注解翻译全文(二)导入1、让学生听一段口技录音讨论:这段声音像什么?中间表现了什么情节?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刚才所听到的声音,有没有人能学一下。学生发言,明白这是一段“口技”。如有能力,可让学生表演一下,创造一下气氛2、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在长期的生活中观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欣赏的。3、作家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三)感知课文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语音、语气,领会作者感情2、疏通课文。小组合作交流翻译,班内交流。活动步骤:先提问不理解的字词句,再进行翻译。翻译时可采用小组互相提问法,一个小组代表翻译几句之后,指句下一个小组的同学发言翻译。教师纠错,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 善:擅长 厅事:大厅、客厅 施:设置 安放 少顷:一会儿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既而:不久 乳:喂奶 毕:全 绝:极点,最意:心情 舒:伸展,放松 中间:中间夹杂 曳:拉 虽:即使 名:说出 奋:卷起 股:大腿 几:几乎,差点儿 走:逃跑 3、再次朗读课文4、小结:本堂课我们了解了口技这种民间艺术,并且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5、布置作业:1、思考:课文真正写口技表演的是哪几段?写了几个场景?第一、五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四 教学反思:编号: 课型:略读 主备人:朱艳丽 时间: 月 日20口技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所学内容。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全文,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口技过程中的几个场景。(二)研读课文1、提问:课文最能概括口技水平高超是哪个字?讨论并归纳:“善”2、课文真正写口技表演是哪几个段?写了几个场景?讨论并归纳:是第二、三、四段,写了3个场景3、请三位同学分别复述这三个场景。4、分析三个场景提示:学生可以注意表现时间的词语第一个场景:夜深人静,一家人惊醒的场景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写这段“声音”的?讨论并归纳: 遥闻 远近 便有 外内 梦中惊醒 既而 小大 当是时 分合 一时齐发第二个场景,一家人再次入睡的情景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写这段“声音”的?讨论并归纳:再次入睡: 未几 大小 微闻 密疏 以动衬静第三个场景: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写这段“声音”的?讨论并归纳: 忽 小大 俄而 响声齐作 火起群乱 中间 百千齐作 又夹 无所不有5、这三个场景描写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还有其它方面的描写吗?如果有,请找出来!讨论并归纳:有,写了听众的反应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意少舒 稍稍正坐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6、这些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侧面描写,作用是烘托口技艺人技艺高超7、以上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善”,又从侧面反衬与赞美了艺人口技的“善”。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再写听众的情绪变化,这种正面描摹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8、提问:在这三个场景中,作者除了描写口技者高超技艺和听众的反应外,作者有没有直接进行评论?讨论并归纳:有,中在第二段中说“众妙毕备” ;第四段中有“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9、提问第一、五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两段相互呼应,既突出了舞台道具简单,也反衬了口技表演的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借助于外物,突出“善”。10、总结口技表演者技艺“善”,作者对口技表演的描摹也绘声绘色,亦善,这种描写方法,给人生动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