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实验修订版2.doc_第1页
AutoCAD实验修订版2.doc_第2页
AutoCAD实验修订版2.doc_第3页
AutoCAD实验修订版2.doc_第4页
AutoCAD实验修订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绘图实训上机指导书机械类本科各专业适用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基础教研室20061目录上机实验(一):熟悉Autocad2004工作环境和掌握二维绘图命令 3上机实验(二)绘图环境设置与功能控制 5上机实验(三)二维绘图命令 6上机实验(四)图形编辑命令 13上机实验(五)图层、线型和颜色 18上机实验(六)块、尺寸标注命令练习 21上机实验(七)AutoCAD综合练习一(绘制零件图) 22上机实验(八)AutoCAD综合练习二(绘制零件图) 23上机实验(九)AutoCAD综合练习三(装配图绘制) 24 上机实验(一):熟悉Autocad2004工作环境和掌握二维绘图命令 一、实验目的1熟悉AutoCAD2004的启动与退出。2熟悉AutoCAD2004工作界面。 3掌握AutoCAD2004的作图步骤。4熟悉用鼠标与键盘配合回答AutoCAD2004在命令状态下的提问。5掌握AutoCAD2004命令常用三种输入方式。6初步掌握图形文件操作多文档设计环境及AutoCAD设计中心。 二、要求练习命令NEW、OPEN,SAVE、SAVE AS、EXIT等三、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1AutoCAD2004的作图步骤 进入AutoCAD系统 新建或打开一个图形文件画 图与图形的编辑图形文件的保存图形文件的打印图形文件的关闭 退出AutoCAD系统1. 进入Windows界面后,用鼠标双击图标,启动AutoCAD。2. 启动AutoCAD后,系统默认设置为图幅:A3;单位:mm;角度:逆时针为正。(或通过设置显现“启动”对话框,单击该对话框上方的按钮选择打开已有的图形;以选定模板为基础新建图形文件;或使用向导新建图形文件等几种方式进入绘图界面)。3. 在绘图区域上绘制和编辑图形。4. 在绘图过程中,要输入文件名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5. 退出AutoCAD2004,单击关闭按钮或EXI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Y)按钮。6. 返回到Windows桌面。7. 注意:关机前,必须先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点击屏幕左下方的“开始”按钮,在弹出的开始菜单中,选择“关闭系统(U)”。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关闭计算机?(S)”选项,并单击“是(Y)按钮。当计算机提示关机时,先关闭主机,后关闭显示器。(与开机的顺序相反)2熟悉AutoCAD2004工作环境(详见教材1页1.2)在AutoCAD2004工作界面中,认识该窗口中的标题栏、下拉菜单、标准工具栏及其他工具栏、绘图窗口、命令行及文本窗口、状态栏、十字光标、坐标系图标、滚动条、模型/布局选项卡等。注意:对于初学者来说,在作图中应注意始终按命令行的提示进行每一步的操作。 用鼠标器作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图的速度,在AutoCAD中,左按钮是拾取键,用于 l 指定位置l 指定编辑对象 l 选择菜单选项、对话框按钮和字段右按钮的操作取决于上下文;它可用于 l 结束正在进行的命令l 显示快捷菜单 l 显示“对象捕捉”菜单 l 显示“工具栏”对话框3初步认识AutoCAD2004的图形文件操作(详见教材5页1.3)(1)多文档的设计环境; (2)保存图形文件;(3)AutoCAD设计中心。四、习题参看教材习题(9页)。上机实验(二)绘图环境设置与功能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AutoCAD绘图环境的定制2熟练掌握AutoCAD点的输入方法3熟练运用AutoCAD辅助绘图功能4掌握AutoCAD 常用的查询命令二、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1定制绘图环境(1)掌握AutoCAD绘图界限的设置(详见教材27页3.3);(2)掌握AutoCAD绘图单位的设置(详见教材26页3.2),同时观察并运用功能键F6进行作图;2掌握点的各种输入方法,以便精确作图(详见教材11页2.1)(1)绝对直角坐标;如(30,50)(2)相对直角坐标;如(40,60)(3)绝对极坐标;如(5070)(4)相对极坐标;如(7080)其中(1)、(2)(4)最为常用,应熟练掌握其输入方式。3生成图形对象直线(详见教材12页2.2.1)为了更好的理解绘图辅助工具,先了解一下直线的绘制方法。直线是二维图形中最常见、最简单的实体,绘图时可选择下拉菜单“绘图直线”命令,或在工具条点击直线按钮,或在命令行中键入“L”命令,都可以绘制直线。绘制直线时,一次可画一条线段,也可以连续画多长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彼此之间都是独立的。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或键盘确定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用键盘输入坐标,用鼠标通过绘图辅助工具进行精确绘图。4辅助绘图功能(1)掌握AutoCAD图形显示的控制(详见教材28页3.4);显示控制是为了便于用户观察和绘图,相当于将图纸拿近或拿远或移动图纸,并不改变图形本身的大小和在图中的位置。(2)了解网格捕捉功能及设置F9;(详见教材36页3.7)(3)掌握AutoCAD栅格显示功能及设置F3;(详见教材36页3.7)(4)掌握AutoCAD正交模式F8;(详见教材36页3.8)(5)掌握AutoCAD对象捕捉功能的用法和设置F3;(详见教材29页3.5)(6)掌握AutoCAD对象追踪功能的用法和设置F11;(详见教材33页3.6)5掌握AutoCAD 常用的查询命令;(详见教材37页3.9)三、习题见教材19页、39页习题上机实验(三)二维绘图命令一、实验目的1重点掌握绘制点、直线、多段线、正多边形、圆、圆弧几种常用图形的画法。(详见教材50页)2了解绘制多线、样条曲线、面域等命令的操作。3掌握图案填充的方法,能灵活地运用于机械图中画剖面线。4掌握文本的输入方法。二、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1. 绘制点(POINT)(详见教材50页5.1)绘制点前必须设置点的样式2. 绘制直线(LINE)(详见教材12页2.2.1)(1)复习AutoCAD提供的几种的点的输入方式:(2)熟悉画直线时,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点时的几种响应方式:用键盘准确输入点或及鼠标左键点击输入点;键入C表示图形封闭;键入U表示放弃,即回到上一点。(3)熟悉运用正交功能进行作图。图3.1(4)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多边形。 (命令操作提示,下划线为用户输入)Command: line Specify first point: 40,40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1000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6030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6090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100180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60-135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C3. 画圆(CIRCLE)(详见教材13页2.2.2)图3.2(1)AutoCAD提供了多种画圆的方式,默认状态是输入圆心位置和半径作圆,除此之外画圆的方式罗列在下拉菜单“绘图圆”中,具体含义如图3.2所示:图3.3(2)练习:绘制图3.3图形 已知圆C1的圆心O1的坐标为(120,200),半径为20;圆C2的圆心O2的坐标为(270,160),直径为70;L1线段两端点坐标分别为(100,150),(270,50),试绘出如图所示与圆C1、圆C2和线段L1都相切的圆C3。(提示:采用画圆CIRCLE命令的几种方式来完成,C1采用Center,Radius方式;C2采用Center,Diameter方式,C3则采用Tan,Tan,Tan方式画出)。4. 画圆弧(ARC)(详见教材58页5.6)图3.4(1)AutoCAD提供了多种画圆的方式,默认状态是输入圆弧的起点、弧上任意点和圆弧的终点作圆弧,除此之外画圆弧的方式均罗列在下拉菜单“绘图圆弧”中,具体含义如图3.4所示: (2)在绘制圆弧时,要求输入角度和弦长,特别注意角度和弦长的正、负:l 若给定正的夹角,将从起始点按逆时针绘制圆弧。l 若给定负的夹角,将从起始点按顺时针绘制圆弧。l 若给定正的弦长,将绘制小于180 度的圆弧。l 若给定负的弦长,将绘制大于180度的圆弧。(3)例:比较下面两段命令不同,试用这两段命令画出相应图形。Command: arc Specify start point of arc or CEnter: 0,0Specify second point of arc or CEnter/ENd: CESpecify center point of arc: 45,80Specify end point of arc or Angle/chord Length: ASpecify included angle: -60Command: arc Specify start point of arc or CEnter: 0,0Specify second point of arc or CEnter/ENd: CESpecify center point of arc: 45,80Specify end point of arc or Angle/chord Length: ASpecify included angle: 60图3.55. 画椭圆(ELLIPSE)(详见教材61页5.8)练习:试按尺寸画出下列椭圆。例: 试用这段命令画出一条椭圆弧图形。Command: ellipseSpecify axis endpoint of ellipse or Arc/Center: aSpecify axis endpoint of elliptical arc or Center: 10,45Specify other endpoint of axis: 100,45Specify distance to other axis or Rotation: rSpecify rotation around major axis: 40Specify start angle or Parameter: 0Specify end angle or Parameter/Included angle: 2706. 矩形(RECTANG)(详见教材14页2.2.3)图3.6(1)在AutoCAD2004中,用户在绘制矩形时可进行更多的设置,如边线宽度、绘制矩形的平面、矩形的厚度、绘制圆角矩形或倒角矩形等。(2)例: 用RECTANG命令绘制一个如图3-6所示倒圆半径为10的矩形。 (命令操作提示:)Command: rectangSpecify first corner point or Chamfer/Elevation/Fillet/Thickness/Width: fSpecify fillet radius for rectangles : 10Specify first corner point or Chamfer/Elevation/Fillet/Thickness/Width: 0,0Specify other corner point: 100,507. 画正多边形(POLYGON)(详见教材57页5.5)内接于圆外切于圆图3.7用POLYGON命令画多边形有如图3.7所示的两种画法,即Inscribed in circle(内接法)和Circumscribed about circle (外切法) 8. 多义线(PLINE)(详见教材56页5.4)(1)多义线可以用于绘制由若干直线和圆弧连接而成的不同宽度的曲线或折线,且该多段线含有的所有直线或圆弧都是一个实体,可以用下拉菜单中的“修改对象多段线”命令对其进行编辑。图3.8(2)例:用多段线绘制图3.8所示图形。 (命令操作提示:)Command: plineSpecify start point: 100,100Current line-width is 0.0000Specify next point or Arc/Close/Halfwidth/Length/Undo/Width: wSpecify starting width : 10Specify ending width : 10Specify next point or Arc/Close/Halfwidth/Length/Undo/Width: 150,100Specify next point or Arc/Close/Halfwidth/Length/Undo/Width: wSpecify starting width : 30Specify ending width : 0Specify next point or Arc/Close/Halfwidth/Length/Undo/Width: 210,100Specify next point or Arc/Close/Halfwidth/Length/Undo/Width:9. 图案填充(BHATCH)(详见教材107页)练习: 如图所示的图形填充,该如何选择边界?10. 文字标注(详见教材115页)(1) 建议:新建文字式样。 推荐在工程图中使用国标字体,其步骤如下: 新建一个文字式样,式样名为:工程图汉字; 字体名为:gbenor.shx; 选择:使用大字体; 字体式样为:gbcbig.shx 应用,关闭。(2)练习:在图面填写技术要求,字号为10。三、习题1、教材67页、112页、124页习题图3.92、综合练习按照绘图步骤,将图3.9用有关绘图命令画出。(按实际尺寸画出图形,不必标注尺寸。)上机实验(四)图形编辑命令一、实验目的1初步熟悉构造选择集的各种方法;2进一步掌握二维绘图命令的使用方法;3重点学习图形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4掌握夹点的控制和编辑。5学会运用对象特性管理器对图元进行修改和编辑。二、要求练习命令SELECTERASE,MOVE,COPY,MIRROR,ARRAY,ROTATE,SCALE,BREAK,TRIM,EXTEND,EXPLODE,CHAMFER, FILLET。三、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l 在编辑图形时有三种基本操作:改变、复制、删除图中实体。l 大部分编辑命令都有四个步骤: 调用编辑命令; 选择被编辑的实体(即构造选择集); 输入适当的参数并拾取点; 观察屏幕上发生的变化。l 大多数编辑命令Modify(修改)下拉菜单和工具条中。 1构造选择集(SELECT)(详见教材69页6.1)图4.1选择图元的几种方式:(图中虚线显示的已被选中)直接点取方式,如图4.1 Window方式(注意:此方式窗口从左上拖向右下)图4.2Crossing方式(注意:此方式窗口从右下拖向左上)图4.3Add方式Remove方式2删除 (ERASE) (详见教材56页5.4)提示:ERASE select object (指定被删除的图元) ( ENTER)3 复制(COPY) (详见教材71页6.2.1)、移动(MOVE) (详见教材75页6.3.1)(1)提示:COPE(MOVE) select object 指定基点 指定目标点(2)注意基点的选择。(3)练习:将图4.4中矩形左上角的小圆复制到矩形另外三角处;然后将它们删除只保留左上角的小圆,再将小圆移动到右下角处。图4.44. 旋转(ROTATE) (详见教材56页6.3.2)练习:将上例最后显示的图形绕矩形左下角旋转90度。提示:ROTATE select object 指定基点旋转角度5缩放(SCALE)(详见教材76页6.3.3)练习:将上例的最后得到的图形放大2倍。6剪切(TRIM)(详见教材79页6.4.2)延伸(EXTEND)(详见教材79页6.4.3)(1)这两个命令用法相似,用途恰恰相反。在输入命令后,均应先设定作为修剪或延伸的边界,回车后再来进行对象的修剪或延伸。(2)练习:按尺寸作图4.5。提示:TRIM(EXTEND) 边界Select cutting edges .( Select boundary edges .) 指定剪切(或延伸)的图元图4.57. 拉伸(STRETCH)(详见教材77页6.3.4)练习:先画出图4.6中的左图,然后将图形上面部分拉伸。(提示:采用crossing 方式选择被拉伸的图元)。图4.68. 镜像(MIRROR) 练习: 如图4.7a, 先画出一部分图形后,利用MIRROR命令完成为图4.7b。a)b)图4.79. 阵列(ARRAY)(详见教材73页6.4.2)练习:如图先画出图4.8a一部分图形后,利用ARRAY命令中Rectangular(或Polar)阵列分别完成为图4.8ba)b)图4.810. 偏移(OFFSET)(详见教材72页6.2.3)练习:如图4.9,采用偏移命令画出各中心线,再画出圆和直线。图4.911. 倒角(CHAMFER) (详见教材81页6.4.5)、圆角(FILLET) (详见教材82页6.4.6)(1)首次使用倒角命令,输入命令后,先应选择“D”,对倒角的距离进行设置,再进行倒角的作图;同样的,首次使用圆角命令,输入命令后,先应选择“R”,对圆角的半径进行设置,再进行圆角的作图;(2)练习:画出图4.10的零件图形,不必标注尺寸。先用绘图命令按实际尺寸绘出图形主要轮廓后,再用编辑命令处理倒角、切槽。图4.1012.分解(EXPLODE)(详见教材83页6.5)该命令可将多段线、多线、尺寸标注、块及图案填充等分解为若干个对象,以便修改。13夹点的控制和编辑(详见教材86页6.7)14对象特性管理器(详见教材91页6.9)四、综合练习1.按照绘图步骤将下图用有关绘图和编辑命令画出。(按实际尺寸画出图形,不必标注尺寸,但要求输入图右下角的文字。)图4.112.教材92页习题。上机实验(五) 图层、线型和颜色一、实验目的1重点掌握图层的设置、运用及线型的加载。 2进一步熟悉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二、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1注意:作图之初,应按以下顺序进行绘图环境的设置。(1)在FORMAT中的下拉式菜单中,点击UNITS命令将长度设置为整数;十进制角度,取整。(2)用LIMITS命令将图幅设置A4大小(210,297);(3)用ZOOM命令将图幅区域全部显示在屏幕范围内,其界限范围可用栅格显示; (4)设置合适的SNAP(捕捉)间距和GRID(栅格)大小,并显示栅格;(5)进行LAYER(图层)设置:默认0层为粗实线层;线宽为0.4MM。 新建4个图层,层名、颜色及线型如下表3-1所示:图层名颜色线型中心线红色点划线虚 线兰色虚线剖面线黄色实线尺 寸紫色实线表5-1(6)设置栅格、正交方式和捕捉命令。(7)目标捕捉模式(也可不预先设置,而在作图过程中设置)。常常设置端点、交点、圆心和垂足点。三、练习:1习题:见教材48页。2综合练习:在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基础上,任选其一,精确作出以下图形(含剖面线,不标注尺寸)(1)(2) (3)(4)上机实验(六) 块、尺寸标注命令练习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块的生成、保存及调用;2重点掌握各类型尺寸的标注以及文本的输入。3进一步熟悉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4进一步熟悉图层、目标捕捉、目标追踪的设置及使用方法二、练习1. 教材105页、148页习题。 2综合练习:精确绘制如图5-1所示零件图,并进行尺寸、粗糙度和文字的标注。其中将粗糙度创建为块,用块的属性定义粗糙度的数字,在插入时由用户输入数字。图6.1 3. 综合练习:将A4图幅和标题栏定义成块,并保存为一文件名A4.DWG文件,使用External Reference(外部参照)引用该文件。将标题栏中的制图、审图、比例定义为块的属性,在插入时用户填写相应的姓名和比例大小。图6.2附A4幅面格式:上机实验(七)AutoCAD综合练习一(绘制零件图)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AutoCAD作图步骤;2进一步熟悉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3进一步熟悉各类型尺寸的标注及文本的输入;4进一步熟悉图层、目标捕捉、目标追踪的设置及使用方法;5进一步熟悉块的生成、保存及调用。二、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1. 按照AutoCAD作图步骤,建立图形文件“主轴.DWG”或“托架.DWG”。2. 实验五中的各项要求作好绘图准备工作。3. 利用有关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绘制如图7-1所示机件的图形。绘制和编辑各个视图,要求绘出的图形精确,各视图中心线对齐,各视图比例应一致,且符合国家标准制图的有关规定。4. 照原图形标注尺寸和粗糙度。5. 将实验六中作好的标题栏插入到图中 ,并填写标题栏中的内容。6. 保存图形文件,有条件可将完成的图形通过绘图仪或打印机输出。7. 退出系统,按要求关闭计算机。图7.1 上机实验(八) AutoCAD综合练习二(绘制零件图)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AutoCAD作图步骤;2进一步熟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