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以宜宾竹海酒业有限公司为例目 录1前言21.1选题背景21.2文献综述22 研究设计32.1 概念界定32.2 研究方法32.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5 2.3.1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设立原则5 2.3.2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构成及分析6 2.3.3 指标计算说明72.4 样本点概况83 结果分析83.1 指标测评公司技术创新能力83.2 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93.3 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中重点问题分析104 结论及政策建议144.1 结论144.2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15参考文献16致谢17附录18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以宜宾竹海酒业有限公司为例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2003级1班 刘萍指导教师:林鸿 副教授摘 要: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础。本文以宜宾竹海酒业有限公司为例,从整体上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分析其内外部因素,找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方面:即创新投入、管理、研发、产品生产、产品营销及创新产出六大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竹海酒业公司的研发及创新产出两方面能力比较弱;进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指明公司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模型 评价指标 分析 Authentic Analysis for Enterprise s Tech-innovation CapabilityAs an example to Zhu Hai Liquor Co., LTD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Business AdministrationLiu PingAbstract:Techinnovation is the key factor to strengthen the firm S competition capability. And tech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activitiesThe Zhu Hai Liquor Co. ,LTD , for example,I made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echinnovation and analyzed the factors of this model and its environment, then I believed that TI capability is composed of TI input capability, TI management capability, R&D capability, Production capability, Mark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TI output capability. I made specific index of Techinnovation analysis on this basis and found the firm was poor at R&D capability, TI output capability. Then I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gave some advice for the finally and indicated the main way of increas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Key words:enterprise s tech-innovation(TI) TI capability model evaluation index analysis1 前言1.1 选题背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后,至今已一个世纪了。但明确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并加以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就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通过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份额,而且其水平和影响也不亚于大企业刘东,杜占元.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42-43。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和产业化;有利于促进科技体制的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我国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代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进行了专门部署,着重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实际经营的中小企业缺乏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弱、产品不能及时实现其商业价值,进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进一步成长发展。而作为私营企业的竹海酒业公司正确评价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寻找提升途径,提高企业竞争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维普、万方中文期刊等数据库中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的大量文章,了解到目前不少专家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如万兴亚(2006)2在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具备通常生产经营条件(即满足生产力三要素)的同时,还应拥有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或能够完成技术创新任务的内在根本条件。他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进一步成长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用。巴顿 (D.L .B arton)(2003)3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价值观。孙学敏(2003)4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中,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该模型由核心机制、客体系统、支持系统三个子模型组成。魏末梅,陈义华(2006)5在基于ANP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是始于决策而终于市场实现这一评价目标下,将评价体系分解为技术创新基础、技术创新开发能力、技术创新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销售能力这5个指标构成ANP评价结构的主因子层。从而定量的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孙晓峰,陈泽聪(2005)6在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定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投入能力、R&D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产出能力等七个方面构成的综合能力系统。其中关键的是投入能力、R&D能力和产出能力。检索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目前研究领域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正处于探索时期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而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目前专家学者大多都是从宏观方面对整个行业进行研究,很少就具体的某一家中小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基于此,本文笔者以宜宾竹海酒业有限公司为例,针对该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技术创新模型、尽量用较少的指标,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 研究设计2.1 概念界定2.1.1 中小企业 根据1999年8月,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共同参与,对我国企业以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为划分标准,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企业。因此,本文选取的宜宾竹海酒业有限公司属于小企业。2.1.2 技术创新我国的技术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创新指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提出和开发;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一个创新过程,它是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与提出、经过研究与开发,并第一次成功实现商业化的过程。本文主要采用广义的技术创新。2.1.3 技术创新能力本文所界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从连续型生产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产品营销能力及创新产出能力。其中关键的是投入能力、R&D能力和产出能力。2.2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实证调查、系统分析的方法。2.2.1 实证调查实证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方法。在复杂的经济社会中,为了明确的透析某一现象,就得进行定格分析。本文在分析时,针对一个企业采用实地调查和二手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建立模型,进行相关二手资料的收集、分析;然后实地调查内部环境的相关指标数据。2.2.2 系统模型分析本文从整体上针对影响连续型生产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相关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设立企业技术创新模型,构建一个比较清晰的技术创新能力内外联系框架。进而探讨影响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以此作为评价指标的依据。(1) 技术创新评价模型框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内部机制领导决策外部支持技术管理营销体系政策资金支持消费群体(2) 技术创新评价模型分析内部机制分析:技术创新关键在于人的思想意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打破原来平衡的格局,实现新的增长,关键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力。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小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激烈竞争中企业要获取发展,企业家的个人素质、知识结构、行业洞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依靠产品创造利润。技术创新的着脚点就是通过创新,优化人员配备,改善企业的设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产品、新工艺,从而增进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提高产出水平。企业经过各方面创新的结果是通过营销成功实现商业化。经过实际市场调查得知,产品的知晓度、消费者之间的诱导也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效益的实现。表1 技术创新内部影响因素内部因素百分比(%)名次高层领导支持81.51R&D与营销等部门合作74.42技术带头人52.23资料来源:邵建军.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问卷调查分析(硕士论文)结合实际分析以及表1的调查结果,企业的人员投入、管理及研发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外部支持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作为国家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市场联系非常密切,其技术创新成功与否与其外部环境密切关联。在整个经营活动中, 企业税收、财政、金融各方面都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协调。表2 技术创新外部影响因素外部因素百分比(%)名次消费者/供应者的合作与支持58.91政府支持58.42与研究机构合作42.83资料来源:邵建军.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问卷调查分析(硕士论文)但根据实际调查以及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消费群体及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是影响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3) 基于模型的技术创新能力结构分析根据技术创新评价模型中技术创新过程分析,本文从企业最初的人才物投入、过程管理、研究与开发、产品生产、成品的市场营销、最终效益实现等方面,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投入、管理、R&D、生产、营销、产出等6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投入及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各阶段为出发点,分别找出影响各阶段效益的主要因素作进一步分析。2.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3.1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设立原则(1)系统性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是一个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体系。并通过指标全面连续反映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其设立的各级指标也应该具有系统性。(2)动态性 企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其内部机制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在指标设立上,注意相关要素的变化,采用相对比较,尽量少用绝对的数据进行测度。(3)可度量性 指标设计的目的就是尽量通过相关数据进行测度。定量的指标,要力求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定性的指标就要力求通过一些等级明确的评价标准进行专业人员测量。2.3.1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构成及分析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的基本原则,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中技术创新能力结构分析,建立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企业创新能力指标。指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便能反映企业各阶段的创新情况。具体构成情况如下(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表及数据获取见附表3-4) : (1)创新投入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主要指企业投入的技术创新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可分为R&D经费、R&D人员、非研发费用投入。(2)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主要是指企业从整体上安排技术创新和组织实施技术创新能力。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信息收集筛选、战略选择、管理方式以及与外界科研生产协作是企业组织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要方面。因此,创新管理能力主要由信息采集能力、创新倾向、创新机制、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价能力、与外界的研究和生产合作能力组成。(3)研究与开发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前提,其本质是反映资源配置的优化情况。R&D能力可以通过企业技术水平先进程度、研发成功率、专有技术及主要产品更新周期来衡量。(4)产品生产能力 产品生产能力是把研究设计成果转入实际生产的能力。在生产中,技术工人的素质、知识结构以及工作水平都直接影响产品的转化。 因此,用工人技术等级及工作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来反映产品生产能力。(5)创新营销能力 营销能力反映生产的新产品被消费者知晓及接受的程度,体现产品实现商业价值的大小。因此,新产品的知晓度及消费者信息反馈收集尤为重要。从而把营销能力分解为市场了解程度、营销网络化及网点覆盖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6)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是对技术创新最终效果的总体反映,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体现,实际上反映的是技术进步及最终技术创新在商业上实现的程度。可以把它分为3个方面:新产品销售份额、技术贸易指数、技术产出水平。2.3.3指标计算说明(1)指标权重选取根据孙细明(2003)3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一文中创立的指标评价体系的数据表以及傅家骥(2003)7在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中的企业投资评估指标权重分析,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和设置。(2)定量指标数据收集本文选取的分析样本竹海酒业有限公司自成立20几年来,于2005年实行了全面改造。公司第一次采用在设备上模仿创新、工艺上模仿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产品上渐进创新的形式进行全面技术创新。因此,本文收集的2006年度公司数据,能较好的定量评价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3)定性指标数据收集对于定性指标,如二级指标信息采集能力、创新倾向、创新机制、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价能力、与外界的研究和生产合作能力、主要产品更新周期、市场了解程度等可以通过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结合行业相关部门及行业经验者进行测度;技术水平先进程度指标可以根据目前行业的技术发展进行年代划分等级来测评研究企业;工人技术等级及工作质量可以根据工人的知识结构、学历及技术职称资格等级进行加权测算。(4)评价分数选取在各个创新能力的评价打分上,结合当地同类企业生产水平,分别从公司管理者、同行业私企经营者、公司员工、本人市场行业调查对比及公司可量化指标(表1)数据分析等几方面通过数据测度,换算成0-100分的数值进行评分。取其平均值作为各个指标最终评价值(处理后的数据见附表4所示)。(5)各级指标评价值的计算根据前述的评价方法中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Axy=其中:n为Axy中的指标个数;Wxyk为Axy的权重,且=1Yx=其中:nx为Yx中的指标个数;Wxi为Ax的权重,且=12.4样本点概况 本文主要是以一个从企业层面经过技术创新后继续经营的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该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企业基本概况:四川省宜宾竹海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全国旅游胜地蜀南竹海中心地区-长宁县竹海镇,是宜宾市“浓香型优质原酒重点生产企业”,“四川省酒类科研所科技实验基地”。公司建于1984年,属非公有制企业,现有员工152人,占地80亩;拥有资产1600万元,其中自有资产1500万元。公司依托土质、水质,传统工艺、实验基地等四大优势,以竹根水和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精选粮食为原料、以优质小麦培植中高温大曲为糖化酶发酵剂、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分层起窖、分层配糟、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的饱窖与原窖相结合的工艺路线,以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生产理念,酿造出高雅香醇的竹海老窖、竹海春、竹海风情、竹海王、竹海娇子、豪中仙、陈酒等“竹海”牌浓香型系列曲酒30余个。2006年,公司经过全面技术改造,年生产规模可达1000余吨;生产的“竹海”牌系列酒现已销往国内14个省市,营销网点达320个。3 结果分析3.1 运用指标测评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现就依据本文提出的公司技术创新模型进行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见附录表3表4)。根据指标计算公式Yx=(具体见2.3.3(4)公式),求出公司综合技术经济能力评价值为: 评价值=74.980.275+80.1390.261+68.8150.196+750.106+79.260.054+69.1670.108 =20.61847+20.916279+13.48774+7.95+4.28004+7.470036=74.72注:评价值计算公式中的一级指标权重来自附录表4,评价值各级指标具体数据计算见表3-5表3 三级指标对应的三级指标评价值(注:表1-3评价值以百分制计量)指标名称评价值指标名称评价值技术创新总费用A11118.375技术开发人数/职工总人数A12246.215R&D经费/销售收入A11252.85新产品销售收入A61125.315从事技术开发的专职人数A12120.23新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A61252.125表4 二级指标的评价值指标名称评价值指标名称评价值R&D经费投入A1171.225研发成功率A3265R&D人员投入A1266.445专有技术A3370非研究开发经费投入A1380主要产品更新周期A3476信息采集能力A2180工人技术等级及工作质量A4175创新倾向A2285标准化工作水A4275创新机制A2375市场了解程度A5185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价能力A2478营销网络化程度A5280与外界研究和生产合作能力A2586营销网点覆盖面A5375企业创新战略A2685新产品销售份额A6177.44设备水平先进程度A3170技术贸易指数A6250技术产出水平A6370表5 一级指标评价值指标名称评价值指标名称评价值创新投入能力A174.98产品生产能力A475创新管理能力A280.139产品营销能力A5 79.26R&D能力 A368.815创新产出能力A6 69.1673.2 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根据孙细明(2003)3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级划分:一般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为五个层次:强(90分以上)、较强(80-90)、一般(70-80)、较弱(60-70)、弱(60以下)。该企业综合评价值为74.72,在行业中属于中等水平。进一步分析各类能力分级指标的评价值可知:企业的R&D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的最终评价分数在综合评分值以下。该企业要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需要着重加强的是研发人员及经费投入、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现就从各级指标的评价值着手,针对公司研究开发能力及创新产出能力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3.3 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分析3.3.1 公司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技术创新意识淡薄图1 五粮液与竹海酒业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人员学历比较竹海酒业公司最初是由三个人在政府资金支持下组建发展起来的。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逐步形成了各级领导层由三家亲戚垄断的家族经营模式。而从前面分析的技术创新模型中看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及知识结构。 但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与同区域、同行业领导者-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比较发现(见图1及附录表1、表2):在五粮液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学历层次多,知识结构合理,既有技术型管理者、也有理论型管理者;而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到93.75%;在博士和硕士的研究方向中,涉及了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领域;同时,管理者中有些目前还是高校理论教学研究、科研单位、金融部门的主要领导者。合理的人员配备使得五粮液比同行业者能够及时获取更多的新信息,具有更强的行业洞察力和反应能力。而竹海酒业有限公司实际经营管理的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整体知识结构单一。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只有总经理一人是MBA在读研究生;公司管理人员从建厂开始,就一直从事本职位,没有系统接受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公司从未吸收过高学历、高素质的新人进入管理层。因此公司在管理决策上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指导,粗放型管理,凭经验办事,个人主观意愿比较强。而且,占据公司51%股份的董事长,可以随意涉足公司各项事务。经过与五粮液公司管理者自身文化素质结构及社会背景比较看出:竹海酒业公司的封闭意识比较强,整体管理水平低,获取外界知识能力比较弱。3.3.2 公司日常专职科技人员较少、产研分离,影响研发成功率从二级指标评价值(见表6)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出公司在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投入方面能力较弱。从公司现有的技术人员实力来看:公司拥有国家级注册高级品酒师、高级技师3人。公司的总工程师为国家注册高级品酒师、四川省评酒委员。还有由中国著名白酒专家、四川大学教授胡永松;国家酒类中心高级工程师;四川省酒类科研所高级工程师组成的竹海酒业专家组。 表6 研究与开发人员投入比较职工专职开发人员开发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人数(人)15264占总职工比例(%)1003.952.63图2 竹海酒业科研专职人员来源情况 资料来源:调查资料整理但从表6、图2可知:公司的科研力量布局不合理,科研团队中50%的人员由外聘人员担任,内部参与科技开发的员工人数很少。公司全部专职科技人员有3位是外聘兼职,经常在公司的人员只有3位;其中,在4个大专以上科技专职人员中,只有1位是在公司负责日常开发。因此,公司出现了生产与科研分离的情况。同时,由于公司科技人员数量少,每个技术人员兼任行政职务。诸如公司总经理既负责公司日常全面管理也负责新产品开发。这种产研分离、身兼数职的局面,导致公司科技人员难以根据实时市场信息,专心挖掘技术内涵,研究开发新技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3.3.3 公司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经费投入过少,自主创新产品较少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公司领导层总体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在2005年以前,公司基本按照陈旧的家族经营模式,以领导层个人主观意图管理公司。在整个创新管理过程中,面对市场同类竞争者,公司采用的是跟进模仿创新技术战略。公司由于自身技术实力比较弱,技术获取主要来自外部,缺乏明晰的战略规划;在每年的年初经费预算中,没有专门划分经费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公司没有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员工兼职技术开发,每年只投入几万元的专职科研人员经费,基本没有注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科研与开发经费投入与收益不协调。2006年初,公司在成立20年后,进入了企业生命成熟后期。而此时,经过市场调查,同区域的宜宾君子酒业有限公司经过整改,推出的“君子”牌系列酒抢占了竹海酒业30%的区域市场份额。面对激烈的竞争对手,竹海酒业公司领导层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理念,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进行大规模厂房改扩建及设备更新。因此,在2006年度,公司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占到了销售收入的4.57%。研发经费比例比以前年度提高了,但总体上公司的研发投入还是很低。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导致目前公司自主创新产品及专有技术拥有数也很少,从而影响着公司的整体创新能力。3.3.4 封闭意识强,阻碍技术贸易竹海酒业有限公司是由80年代的作坊式小厂逐渐成长起来的公司。在经营中,领导者一直由企业组建人员担任,他们凭经验运作公司。从企业起步初期,整个管理水平就比较低。董事长可以主管公司全部事务。整个领导层在管理和决策上具有随意性和专制集权性。 表7 几年同行业间技术贸易情况年份合作意向者合作形式谈判结果2004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合作不合作2005年宜宾江安后河白酒厂技术合作合作成功2006年宜宾丝丽雅集团宜宾丝丽雅集团简介: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以生产维卡纤维和棉浆粕为主导产品的综合成长型企业,公司总资产22亿元。 技术合作、优化重组不合作公司董事会人员在问题决策上,各自始终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决策依据,不是以公司继续发展壮大为选择依据。从公司近几年技术贸易情况来看(见表7):与之合作成功的是较小的厂家;但没有与五粮液等大集团合作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公司领导者满足个人眼前利益,不愿放弃目前权利,缺乏全局可持续观念,以致在公司面临技术贸易决策问题时,很多时候公司内部不能达成共识,最终导致双方不合作而告终。3.3.5 机械化程度低,影响技术产出水平辅料-清蒸- 甩糟 原料-粉碎-配料-装甄-蒸粮蒸酒-出甄-扬凉-加大曲- 酒赔 -出池-糖化发酵-入池-加水图3 混烧制酒工艺流程表8 公司目前技术与同行业先进技术比较序号设备流程白酒行业现代新技术竹海酒业目前技术1输送设备气流输送进料、御料带式与人工结合运送2粉碎设备风送式二次除尘除杂粉碎系统辊式粉碎机3制曲设备微机控制制曲人工踩曲机制曲4制酒设备电动抓斗及吊钩两用桥式起重机进行车间物料运输人工物料传输5蒸馏蒸煮自动活底甄半机械化甄桶与冷凝器机械自动放糟人工放糟6扬凉设备专业扬餷、凉餷机人工扬凉7老熟设备高频、超声波、磁场、微波等先进仪器设备处理窖内自然老熟8过滤设备硅藻土、分子筛、活性炭过滤设备滤膜过滤机9成品包装自动流水线作业人工洗瓶、人工贴标10酒糟处理加工饲料、从残渣中提取乙烯作工业原料直接用做饲料11废水处理工业循环利用净化排除根据公司采用的混蒸混烧制酒工艺流程(见图3),以流程对应的技术设备与同行业现代生产技术比较(见表8):随着科技进步,白酒的传统工艺也在逐步从全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转变。从目前同行业领先者的技术设备与竹海酒业公司比较看出:公司目前的生产流程中,70%还是依靠人工作业,这样就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物耗;在废水、酒糟处理上基本采用原始方法。整个生产过程,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aKb(其中A表示技术系数,反映技术水平高低;Q表示产量;L、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投入;0a、b1;a、b分别为劳动、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可以看出:公司主要依靠劳力投入来保证达到年规模产量,不是依靠技术进步来达到年产量。公司对生产设备的资本投入不足,机械化水平不高;以致在生产中没有通过技术进步来利用各种资源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3.3.6 员工安于现状,总体缺乏创新意识 生产车间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之一。但经过调查显示,公司车间员工创新意识较为淡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员工薪金普遍较低,刚好满足基本需求。笔者从生产一线员工薪金调查中发现:根据当地人均月消费250元的物价水平,员工的薪水普遍处于中等水平。 如制曲车间和包装车间的员工每月工资在500元左右;门卫工资每月400元;只有酿酒车间的员工每月工资在850元左右。但是酿酒工每天至少进行连续8小时的高强度劳力操作。从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论来看:公司员工刚好满足生理和安全这两个底层需要。从西方经济学对劳动供给与黏性工资关系分析来看:高强度的工作以及低收入,使得员工不愿花费闲暇时间进行工作的探讨。从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来看:公司的薪酬只能使员工维持目前的工作现状,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公司内部不能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二是员工自身素质偏低,不具备创新能力。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152人。其中,受过高中(含技校、职高、中专)教育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9.23%,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占员工总数的3.29% 。而五粮液公司在职员工中受过高中(含技校、职高、中专)教育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52.50%,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占员工总数的10.7% 。由于公司员工基本是厂区占地的失地农民及本地的无业人员。他们的自身文化素质低,完全是进入公司后,边生产边学习。在酿酒班组中就技术革新后,每天车间能源节省量及在工作中怎样注意降低能耗及技术创新等问题的调查显示:80%的员工认为技术革新主要由领导层负责,自己每天只是按部就班,被动工作。公司员工以自身的水平与在当地获取的薪酬比较,他们从物质和精神上均满足于现状,所以没有更大的激情也没有能力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于员工总体缺乏创新意识,整个公司没能形成一种积极的创新文化氛围。4 结论及政策建议4.1 结论根据本文设立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对竹海酒业有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作了一定的定性定量分析。经过综合评价,公司的整体创新能力属于行业中等,需要着重提升研究与开发和创新产出两方面能力。通过与同行业领导者的对比分析,公司应该采取加大人、财、物三方面投入,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激励机制等措施,全面加速公司提升技术创新能力。4.2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4.2.1 提升管理层素质,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管理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竹海酒业有限公司应打破传统封闭意识。一是强化企业目前管理层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改变经验办事、个人利益为重的决策方式;二是优化管理层年龄结构,吸引更多高素质优秀青年进入各级管理部门;三是广纳贤才,通过内部员工提拔与外聘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到公司来,激活创新活力、营造创新氛围。4.2.2 整合内部人力资源,培养科研人才要提高公司的自主创新水平,公司应该加大培养内部员工的素质。一是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从长期规划、中期目标、短期计划三方面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考核方案。二是公司从现有的26名高级技工中选拔优秀者到产品开发岗位任职,采用定期外派学习交流和内部生产讨论的方式重点培养为专职创新人才;三是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4.2.3 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一是R&D经费纳入公司年初预算、规范管理。二是提高研发经费比重。公司应逐年随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合理的提高经费比例;三是建立专项技术人才培养及技术开发研发基金、设立研发部,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管理。4.2.4 全局考虑,加大技术贸易一是公司继续加大与同行业领导者五粮液集团的合作。在五粮液集团的引导下,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二是与其他兄弟厂家进行经常性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互惠互利;三是积极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全面实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四是打破自我保护观念,在技术合作中,以公司继续蓬勃发展为决策依据,与合作意向者积极谈判。4.2.5 营造创新氛围,塑造创新文化 一是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通过专家讲座、读书活动等方式学习本行业相关理论知识及最新研发动态,不断强化员工专业理论。二是员工进行同行业间学习交流。吸收外厂优秀的技术工人到公司来进行技术指导和工作;本公司在员工内部形成激励制度,定期选拔优秀技术骨干到同行业领先者五粮液等大型集团进行学习。三是积极号召全体员工参与创新活动。把员工能提高绩效的发明创造方法,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公司内部营造创新氛围。 4.2.6 加强生产技术的管理,提高产酒质量白酒生产在我国已经有着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经过前人的实践经验总结:提高产酒质量应该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因此,在酿酒过程中,技术管理是关键。在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下提高产出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根据各生产车间特点设立相应的监督与管理制度,强化生产细节,注意各环节的最新技术要点,。二是继续实施前向一体化的战略。充分利用当地生态环境资源,不断规范和提高公司已经建立的百亩有机原料生产基地,保证原料质量。三是从思想上培养、强化员工创新意识。加强各部门员工间合作与联系,组织公司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工艺,及时吸收同行的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生产出更多具有地域风格的低度、纯净、生态的优质白酒。参考文献:1刘东,杜占元.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P42-432万兴亚.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6,2:64-673孙细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4孙学敏.王莉.任远星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P3-1225魏末梅,陈义华.基于ANP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4:59-616孙晓峰,陈泽聪.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企业管理,2005,5:167-168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P37-42,314-3398陈功.固态法白酒生产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P128-1459高景炎.白酒摘要M. 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P1-2710程工.企业技术创新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P1-3311罗亚非,李敦晌.基于密切值法的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83-8412程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3,9:19-2113李大和.白酒勾兑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P228-23414白光,马国忠.企业创新力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P38-28015姜彦福,雷家骕,周刚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P40-5616史宪睿,李兆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53-5517中国矿业大学“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课题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创新发展,2006,6:30-3318林晓言,王红梅.技术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P118-140 19Stephen P.Robbins & Mary Coultar.Management(Seventh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 Hall,Inc.,2001,P471-475(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20Thomas S.Bateman & Scotta.A.Snell. Management(Fifth Edition).New Era:Mc Graw Hill Companies,Inc.,2002,P555-560(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版)致谢: 在此次论文写作中,我得到了林鸿老师、李冬梅老师以及陈刚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给了我重要启示和帮助;大量材料的收集也得到了宜宾市竹海酒业有限公司员工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借此,我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附录: 附表1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技术职称1王国春男60大学文化董事长高级经济师、中国酿酒大师2陈林女46研究生学历董事、总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酿酒大师3郑晚宾男53党校研究生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4王子安男58大专董事经济师5陈俚君男40博士董事工程师6张小南男52经济学博士独立董事7唐磊男47法学博士独立董事8龙文举男55大学文化监事会主席高级政工师9李谦男51大专文化监事经济师10范国琼女49大专文化职工监事高级工程师11李启彬男53初中文化职工监事助理政工师12叶伟泉男51大学文化副总经理工程师13刘中国男51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522-31:2025 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31: Magnetic remanence
- 课件河中石兽
- 口腔机构管理培训
- 随机抽查单词课件
- 课件模式设置
- 幼儿美术颜色课件
- 煤矿防疫培训课件
- 课件最后一页文案壁纸
- 课件显示设置
- 广东高数工专自考试题及答案
- 【音乐】七年级开学第一课音乐课件
- 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 人工智能在智能体育中的应用
- 服装季度分析报告
- 农产品营销的渠道策略讲义
-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市场应用现状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小卖部
- 初中语文阅读ppt课件ppt
- 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台账
- 建筑垃圾处理及清运方案
- 路边停车经营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