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城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名士与名流名士与名流貌似相同相近,其实相距很远,他们虽然皆与名气有瓜葛,但实际上因所取人生姿态的不同,而展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名流”是指正在流行着的社会各界的名人群,而“名士”专指那些已在社会上出名但隐而未仕者。 名流往往以“名”为“实”,为本钱,常常抛头露面,混迹于社会各种官方的大众场合,参加种种社会活动,乐此不疲。目的是博取更大的名声和利益,其处世姿态媚俗又积极。名士则以名为“虚”,为“累”,淡泊名利,深居简出,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避开种种抛头露脸的机会,躲进小楼或大自然里,回归内心的宁静,或赋诗作文,或饮酒观鱼,或舞剑弹琴,将“小我”化入宇宙之无限中。名士一般都是实大于名,不仅才华超群,而且心高气傲,超凡脱俗,有一种远离权责与名利,超然于尘世以外的狂士或隐士风范。名士们既能耐住寂寞与孤独,又是性情中人,喜欢自然山水,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名流也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他们更喜欢社会,喜欢人群,喜欢在社会进取中博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捞个一官半职,或挂满各种社会头衔,以赢得人们的特殊尊重。但不少人在进击社会中,慢慢忘却了人之本性与其特长,成为公众世俗文化的代表。这种人一旦得到权势,便想领导潮流,左右社会经济或文化局势。但大多数的下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只有学问和历史功绩都较大,或历史罪过很大的“名流”被定格了下来,成了名流的历史代表,如孔子、曹操等。“替天行道,兴周灭纣”的姜子牙、“死谏”的魏征、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三人既是名流却又是名士,位居宰相,却道人自守,身在“朝”,心在“野”,以一颗遁世无我之心入世救世,创造了名流与名士于一身的完美典范。名士做到了才情与品性的完美结合,屈指可数,而且随着人类城市化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名士将会越来越少,乃至慢慢消失。而名流则不仅在每个朝代都成群结队,蜂拥过来,蜂拥过去,社会越交汇名流也会越多。时代一变,时尚一变,许多名流就会过时,被新的名流所取代,尤其是政界和经济界名流,流变更迅疾,旗帜改易更快。但也有一些带有“名士”质地的文化名流,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如:韩愈、苏东坡、丘处机等,虽入世旺名但却最终依然保持了“士”的洁身自好这份独立人格。名流虽有令人敬佩的地方,但大多数情况下言行都令名士不齿。因为名流们常常在人群里表现自我,在这种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丧失了知识人(即 “士”)的内在品性,成了偶像“稻草人”,或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而名士则往往四处躲避权名,人在深山僻壤,却名冠中华,真正应验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1.下列关于“名流”与“名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但人生姿态不同,人生境界不同。b.名流与名士对社会的意义不可相提并论,前者务实,后者务虚。c.名流与名士的流变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d.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前者常常是刻意求得,后者往往是无意而得。2.下列对名流与名士的不同人生价值观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士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追求内心的宁静。b.名流往往不甘寂寞,耐不住孤独,在自然与社会中,他们更喜欢社会和人群。c.名士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深居简出,回归自然,以求成为名士的历史代表。d.名流常常抛头露面,以博取更大的利益和名声,在进击社会的过程中往往变得世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集名流与名士于一身的完美典范需要名流坚贞自守、不媚世俗,既有遁世无我之心,又有入世救世之志。b.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的素质普遍下降,因此名士越来越少,名流越来越多。c.时代和时尚的变化会使许多名流被新的名流取代,而洁身自好有“士”的独立人格的名流却不会因此湮没无闻。d.名流在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往往丧失了知识人的内在品性,沦为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因而其言行常常令名士不齿。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48题。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注释】颜斶(ch):齐国的隐士。趋士:指礼贤下士。柳下季:即柳下惠,春秋时鲁国贤人。垄:坟墓。尊遂:尊贵显达。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 去:离开b寡人自取病耳 病:羞辱c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 游:交往d清净贞正以自虞 虞:同“娱”,乐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推选则禄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则再拜而辞去也择其善者而从之c君子焉可侮哉 置杯焉则胶d夫玉生于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颜斶“不畏权贵、洁身自爱”的一组是斶亦曰:“王前!”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宣王召见颜斶,颜斶却让齐宣王到他跟前,让齐宣王很不高兴。b颜斶运用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证明了“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观点。c齐宣王要颜斶拜他为师,并许诺给以优厚的待遇,但颜斶还是告辞离开了。d本文通过颜斶与齐宣王的对话,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8、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5分 (2)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5分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7分)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3分)答: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7)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白居易长恨歌)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3分)榜样秦俑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挺疑惑地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安排好了吗?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我去做记者,没去。怎么?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年年都评“三好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那怎么回这破村?因为学校里少老师。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泡面条。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地发慌: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许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吃过面,峰子便去村里的学校找校长。说是学校,其实不过是一座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边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杉木,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而且也就一个老师,教了快四十年了。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你校长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用沾了泥土的手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亲见面,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村里教书?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的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念了书没用。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嘟囔声:上了大学又怎啦,还不照样回家种地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跑了几天,来报到的孩子没见增多。倒是县教委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县里好几万教师的榜样呢1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15字) ( 3分 )答:_12父亲与峰子交谈时各有其心理活动,请对父亲的心理活动作简要概括。( 6分 )答:_13这篇小说在情节发展中形成了哪些对比?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赏析。(6分)答:_14小说以“榜样”为标题,有什么用意?( 8分 )_第卷四、语言文字应用15. 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銮舆(lun) 参乘(chng) 瞋(chn)目 飨(xing)士卒 b险衅(xn) 目眦(c) 美姬(j) 夙婴疾病(s) c窥视(ku) 嘈杂(co) 强(qing)近 鲰(zu)生d阡陌(m) 陨首(yn) 赭(zh)衣 太子洗马(xin)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刚从斯诺克载誉归来的台球名将丁俊晖,即使真便装上街,也同样是精神抖擞,引得路人侧目而视,暗暗喝彩。b这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炉火纯青的聪明才智。c有一种力量,可以使人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就是微笑的力量。d这次选举之后,日本某些新右派人物几乎是弹冠相庆,有点被胜利冲昏头脑,似乎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了。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b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d学生集体到科学宫参观学习,对科学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了更深的体会。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 b. c. d.19、 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晚上,小李提着礼品来到顶头上司张局长的家里张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小李: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张局长:呵,你这人还真有点意思!小李:其实我也没别的什么意思!张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李:不客气!不客气!解释上文中三个加横线的“意思”的含义。 20、安晴同学一直想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天,安晴向转会组织委员李华同学询问相关情况。下面是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分)安晴: 李华: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安晴: 李华: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安晴: 李华:我们打算赠送一些书籍、文具,还要给他们辅导功课呢。安晴:哦,我有一些书,正好可以带过去。李华: 安晴:好的,我出个小节目。五、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他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以上材料启发人们明白一个道理:追求成功的人心中充满阳光。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作文 高二月考答案1. b(“前者务实,后者务虚”意思和原文不符。)2. c(“以求成为名士的历史代表”和原文不符,名士淡泊名利,非刻意追求。)3. b(“导致人口的素质普遍下降”于原文无据,“因此”表示的逻辑关系也错误。)4a(离,距离)5b(a项,“则”,连词,就;连词,却。b项,“而”,均为连词,表承接。c项,“焉”,疑问代词,怎么;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d项,“于”,介词,从,在;介词,到。)6d(主要通过颜斶的行为、看法以及他对回归乡野、知足常乐的人生向往来表现的。)7c(应该是齐宣王要拜颜斶为师。)8.(1)惠坟墓周围五十步内打柴的,一概处死,决不宽赦!(2)由此看来,活国君的头颅,比不上死贤士的坟墓。9(1)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2)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附参考译文:齐宣王召见颜斶,对他说:“颜斶你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您上前来。”齐宣王听了不高兴。左右的侍臣都责备颜斶说:“大王是一国之君,而你颜斶,只是区区一介臣民,大王唤你上前,你也唤大王上前,你怎么可以这样呢?”颜斶说:“如果我上前,那是贪慕权势,而大王过来则是谦恭待士。与其让我蒙受趋炎附势的恶名,倒不如让大王获取礼贤下士的美誉。”齐宣王恼怒,变了脸色说:“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说:“士人尊贵,而君王不尊贵!”齐王问:“这话怎么讲?”答道:“以前秦国征伐齐国,秦王下令:有敢在柳下惠坟墓周围五十步内打柴的,一概处死,决不宽赦!又下令:能取得齐王首级的,封侯万户,赏以千金。由此看来,活国君的头颅,比不上死贤士的坟墓。”宣王说:“可叹呀!怎么能够侮慢君子呢?我这是自取其辱呀!希望先生能收我为弟子。如果先生与我相从交往,食必美味,行必安车,先生的妻子儿女也必然锦衣玉食。”颜斶要求告辞回家,对宣王说:“美玉产于深山,一经琢磨则破坏天然本色,不是美玉不再宝贵,只是失去了它本真的完美。士大夫生于乡野,经过推荐选用就接受俸禄,这也并不是说不尊贵显达,而是说他们的形神从此难以完全属于自己。臣只希望回到乡下,晚一点进食,即使再差的饭菜也一如吃肉一样津津有味;缓行慢步,完全可以当作坐车;无过无伐,足以自贵;清静无为,自得其乐。请大王准许我回乡,让我安步返回家乡。”于是,再拜而去。君子说:“颜斶可以说是知足的人了,返朴归真,那么终身不会受到羞辱。”10略、11峰子大学毕业后回村教书。解析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按照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格式来概括,这四要素不可忽略。12(1)峰子在哪上班?(2)傻!应该去当记者。(3)回村教书,可能是在学校犯了错误,受到处理。(4)让儿子当个城里人的希望破灭了。解析这篇小说没有直接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须从其语言、行动的描写中透视其心理活动。父亲见到峰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工作安排好了吗”,其心理活动应当是“峰子在哪上班”;峰子说没去做记者,父亲问“怎么”,表示的是不赞成,其心理活动应当是“应该去做记者”;“父亲颤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说明他认为儿子回村教书是犯错误受到了处理;父亲知道儿子回村的原因后的“愣”和“叹”,说明他感到让儿子脱离农村的希望破灭了,又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13校长与普通村民对峰子回村的不同态度构成对比;峰子上大学时的“榜样”作用与回村后的“负面”榜样作用构成对比;村民把峰子当做负面榜样与县教委对他的奖励构成对比。小说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反差,深化了主题,从而引起读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勿忘国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泳池建设实施方案
- 校园跑跳安全教育视频
- 郑州外国语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预言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重庆大剧院管网施工方案
- 互联网保险销售合同签订流程与合规性审查指南
-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清偿及信用评级补充协议
- 手机管理中队活动方案策划
- 身边安全隐患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教学反思
- GB/T 46025-2025家用轮椅床
- 2025全国教育大会
- 小学国画教学课件
- 多彩贵州课件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常规
- 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 第4版 课件全套 第1-11章 声学基础知识 -音频测量与分析
- 2025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
- 乡镇卫生院卫生协管课件
- 年产50万吨钙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