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三生物考前指导.doc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三生物考前指导.doc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三生物考前指导.doc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三生物考前指导.doc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三生物考前指导.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3届高三生物考前指导一、重点知识再回放(一)高考常考的重点知识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 考查形式:曲线图、表格数据图、实验探究分析等。涉及的考点有: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基本过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内因、外因;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近几年还多次考查叶片气孔开放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例1在夏季的晴天某科研小组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其二者的杂交后代(杂种沙棘)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由图可知:清晨到824左右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气温升高,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杂种沙棘的光合速率_。(2)气孔导度降低会导致_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对午后高温的适应性比较强的是_。(3)杂种沙棘兼具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的特性,但又与双亲不完全相同,根本原因主要是_,此现象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时期。(4)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我国多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为了计算某地区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_法进行调查。(5)下表为研究中国沙棘叶片下表皮气孔开闭情况所得的结果: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上述结果。2、遗传规律的应用及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考查形式:某性状遗传现象的材料分析、遗传系谱图等。涉及的考点有:两大遗传规律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以f2代的性状分离比为基础来分析一些异常的性状遗传情况;判断遗传病的类型;会分析某个体的基因型及计算后代的发病率,等。注意通过自然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来计算正常个体的基因型频率的方法。例2右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 _染色体上,乙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_染色体上。(2)2的基因型为_ _,3的基因型为_ _。(3)若3和4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 _。(4)若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_。3、变异与育种的综合 考查形式:基因表达过程模式图或与基因表达过程相综合的模式图、育种过程示意图等。涉及的考点有:转录、翻译过程;基因表达过程的调控;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常见的育种方法判断、育种的原理;育种内容还可与遗传规律知识相结合。例3雄性家蚕生命力强,饲料利用效率高,茧丝质量好。现有家蚕品种甲和乙,它们的性染色体、10号染色体及卵色基因组成如图15所示。已知蚕卵(受精卵)同时具有a、b基因时为黑色,否则为白色。育种工作者期望利用甲、乙品种获得新品种,以实现通过选择卵色只养雄蚕。(1)甲品种家蚕的w染色体上有来自10号染色体的片段,且10号染色体缺失了b基因所在的片段,上述变异属于 。(2)让甲、乙品种家蚕杂交,获得f1蚕卵, f1蚕卵完成发育后,再让雌、雄蚕蛾相互交配,获得f2蚕卵。选择_色的f2蚕卵,完成发育后即为新品种(丙)。丙品种的基因型是_获得丙品种的育种方法属于_。(3)若让丙品种家蚕与_品种家蚕交配,并且选择_色蚕卵孵化,即可实现只养雄蚕。(4)进一步研究发现:a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蚕卵表现黑色所需的一种酶,这一事实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蚕卵表现黑色所需的一种载体蛋白,将b基因的反义rna注入到预期为黑色的蚕卵中,导致b基因的mrna与_形成了双链结构,阻止了_过程,进而导致蚕卵为白色。4、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考查形式:调节过程模式图、曲线图、实验设计及探究等。考查的知识点有: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等。例4.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下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及突触的差异,请回答:(1)在神经冲动由图中a点传到d点的过程中,b处兴奋时膜外为 电位,c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 ,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3)乙酰胆碱与位于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其生理意义是 。(4)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的抗体是治疗ad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 。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一种制备抗a的抗体的现代生物技术方法: 。5、生物与环境的综合 考查形式: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线、种间关系曲线图、表格数据图、生态工程模式图等。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种群增长曲线、种间关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工程等。例5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说明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 ;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 。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e中能确定大小的是 :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6、基因工程的应用 考查形式: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示意图。涉及到的主要考点: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基因工程的过程。例6下图甲表示某细菌的质粒中相关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图乙表示目的基因所在的dna中相关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 用sma限制酶处理图甲所示的质粒会得到_个dna片段,用alu 处理图乙所示的外源dna会增加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 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在酶切后产生的片段发生自身环化或任意连接,以及便于筛选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应选用_(填限制酶名称)同时酶切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再用dna连接酶处理。如果是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设计引物是关键,但在扩增时退火温度一般为5560,对于(at)%50%,一般用55;(at)%50%时一般用60,原因是_。(3) 为了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实验人员首先将经转化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_ _(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然后用影印法将该培养基上的菌落按原来的方向印在含_(抗生素)培养基上,以筛选获得含重组质粒的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而在含氯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繁殖的是导入了_的大肠杆菌。7、实验探究 考查形式:实验分析、实验纠错、实验设计等。涉及到的主要考点:教材中的考纲要求考查的实验、教材中经典的科学实验、实验设计的原理、原则、步骤、结果分析等。实验设计中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等。(1)自变量、因变量与无关变量: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2)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条件的处理,给对照组另一种条件的处理。如“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甲组(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条件对照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空白对照)对蝌蚪不做任何处理。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例7为了研究大棚种植年限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采集等量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菜田土壤样品5组。其中1-4组分别取自大棚种植年限为5、10、15、20年的土壤,第5组的土壤取自 。每组设置若干重复样品。各组样品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风干,保存、备用。测定 。重复若干次。 。实验结果:组别重金属含量(mg/kg)土壤酶活性(mg/g)znmncu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1155813524.57.82290891652.84.533459171012.34.143729711331.53.25114662375.513.8请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思路中的三个空格。 (2)设置第5组的目的是 。(3)由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土壤酶属于生态系统七大成分中的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酶活性与大棚种植年限的关系是 。进一步分析,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是 。(二)易混淆知识点归类1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2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基因工程中作载体,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3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糖蛋白(识别功能,如受体、mhc等),载体蛋白,水通道蛋白等。4叶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为绿色,含叶绿体。保卫细胞含叶绿体。植物根细胞不含叶绿体。5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均有水生成,均有水参与反应。6外分泌性蛋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送出细胞外,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零。7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8细胞板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9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着丝粒断裂,减数分裂有基因重组,有丝分裂中无基因重组,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四分体时期。(识别图象:三看法针对的是二倍体生物)。10没有纺锤丝的牵拉着丝粒也会断裂,纺锤丝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移动到两极。11精子、卵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全能性较大但无细胞周期。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受精卵、28细胞球期、生殖细胞)也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实例:克隆羊),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12精原细胞(特殊的体细胞)通过复制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更多的精原细胞。1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指都是由受精卵分裂过来的细胞,同种生物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中,dna相同,rna不同,蛋白质也不同,但不是全部不同。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y。15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且细胞中dna、rna同时有,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16验证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基因分离定律(或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方法可以用自交或测交。(植物一般用自交,动物一般用测交)17子代中雌雄比例不同,则基因通常位于x染色体上;出现2:1或6:3:2:1则通常考虑纯合致死效应;子代中雌雄性状比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8f2出现1:2:1(不完全显性),9:7、15:1、12:3:1、9:6;1(总和为16)都是9:3:3:1的变形(aabb的自交或互交)。19育种方法:快速繁殖(单倍体育种,植物组织培养)、最简单育种方法(自交)。20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未作用的部位,如根部仍为二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秋水仙素是生物碱,不是植物激素。21遗传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症。22trna上有3个暴露在外面的碱基,而不是只有3个碱基,是由多个碱基构成的单链rna。23随机(自由)交配与自交区别:随机交配中,交配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不同,而自交的基因型一定是相同的。随机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前提无基因的迁移、突变、选择、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自交多代,基因型频率是变化的,变化趋势是纯合子个体增加,杂合个体减少,而基因频率不变。24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单倍体、纯合子(如bb或xby)、位于y染色体上。25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26判断生物是否进化的依据是种群基因频率有没有改变;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的依据是有没有达到生殖隔离;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是能否交配成功并产生可育后代。27转基因作物与原物种仍是同一物种,而不是新物种。基因工程实质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为定向变异。2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2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每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不同于血清抗体。通过注射抗生素治愈疾病不属于机体的免疫调节。30浆细胞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31建立生态农业(桑基鱼塘),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城市)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32基因工程中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的限制酶可以不同。33基因工程中导入的目的基因通常考虑整合到核dna,形成的生物可看作杂合子(aa),产生配子时,可能含有目的基因。34基因工程中cacl2能增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对植物细胞壁无效。35血糖的检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36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无色透明,如何调节视野亮度?缩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二、重要题型大攻略1、选择题答题技巧(1)信息转化法: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生僻,或试题呈现形式发生变化等,可通过将题中信息转化为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常用的信息转化法有图表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之间的转化等。例8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a40804020b1020200c20404020d2040200信息转化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1)复杂的文字信息描述一个复杂的过程,如遗传规律方面的题目,涉及多代个体,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若画出遗传图解,就很容易理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 (2)若表格中的抽象数据不能形象地理解结构与结构或过程与过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先转化成坐标曲线。(3)如果题目中的局部信息过于复杂,可以将这些局部信息进行转化,容易理解的信息则保留,如代谢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可以将坐标或表格转化成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的气体交换图解。应用1: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2)对比分析法:所谓对比分析法,就是对比分析题干信息之间(概念、结构、原理等)的关系、题干信息与选项之间的关系、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只要正确分析了这几种关系,再难的题目也会迎刃而解。明确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单项选择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即单项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正确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之间具有互相排斥的关系,三个不符合要求的选项间具有不相排斥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这种“互相排斥”与“不相排斥”中选出答案。例9某研究小组利用能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o2的消耗量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对比分析法主要适用的两种类型: (1)从考查内容上看,涉及生物学相似、相近、易混的概念、原理、方法、结构、功能类题目,以达到摒弃似是而非的选项,从而做出正确判断。(2)从形式上看,适用于选项相近或类似的选择题。此外,当排除一个或两个选项后,在剩余选项犹豫不决时,也常采用对比分析法。应用2:右图表示某池塘中几类生物在一昼夜内释放或吸收co2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光合作用强度变化b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吸作用强度变化c3时左右a类生物co2释放量下降与水温较低有关全,品中 d18时左右b类生物不进行呼吸作用(3)排除法:是指从排除谬误入手,逐步缩小范围,去伪存真,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逐项排除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有:(1)排除知识、表述和逻辑错误的选项。有些选项描述本身错误或包含部分错误内容,或逻辑关系错误(逆向选择题除外)。(2)排除无关选项。有的选项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与题干信息不符,解题的关键就是在题干和选项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逻辑关系,不符合这种逻辑关系的即可排除。例10下列关于同一个体的b淋巴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起源于胸腺中的淋巴干细胞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c效应b细胞和b淋巴细胞具有相同的dnad病毒(hiv)主要攻击效应b细胞,致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应用3:下列变化能发生在细胞增殖过程中,而一般不会发生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是a基因突变 b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catp的合成与分解 d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稳定性的改变(4)逆向思维法:是指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以另类角度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一般的试题答题顺序是由题干中的信息条件推出结论,而逆向思维法则从选项中给出的结论,逆推出产生这种结论需要哪些条件,然后根据是否与题干中的信息条件相符,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该方法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适用于按照正常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试题。例11.现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和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axbyb、xbybbxbyb、xbyb cxbyb、xbyb dxbyb、xbyb应用4:(2012天津卷)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杭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2、三类常见题型的答题策略(1)表格数据题例12为研究co2 浓度对针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红松、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的幼苗,盆栽于模拟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 浓度为400和700molmol- 1的气室内,利用仪器测定了各树种的相关数值(光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辐射强度,光饱和点表示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时的光照辐射强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相关数值最大净光合速率(molcom- 2s- 1)光补偿点(molm- 2s- 1)光饱和点(molm- 2s- 1)400700400700400700红松1.664.54261959571350红皮云杉1.925.632001358501300长白落叶松5.76.8712512011501500树种co2 浓度a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达到光补偿点b当环境co2浓度为400molmol- 1时,长白落叶松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红松d从光饱和点的变化推测,co2 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因暗反应速率的加快而提高解答表格题的一般步骤: (1)识表获取信息时,识表是基础,是做好表格题的前提。可以按照“三看”法识表。一看行和列:要看清表格名称、行标题与列标题、标题的含义、数据的单位等,找出所要考查的知识。二看行和列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如数据是上升、下降还是到某个数值点后保持不变等。三看关键的数据点: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出现频率高或低的数值等,另外,表格中出现“0”的地方要特别小心。(2)析表处理信息时,析表是关键。要在识表的基础上,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主要是理顺行与列的相关性,必要时可用数形转换、拆分表格等方法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要在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纵横比较等方法找出数据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初步分析其原因。析表过程中要解决以下问题:分析行标题、列标题的生物学含义,找准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各关键数据(例如最大值、最小值、零值、转折值等)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及其产生原因;分析比较行内、行间、列内、列间的数据,结合具体问题列出变量的关系式,借助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推导。(3)用表运用表格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将析表过程中所得出的数据特点、数据变化规律等与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相融合,将表格数据蕴含的信息与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相联系,通过有效地转换信息,归纳总结出相关结论。(2)曲线分析题:例13下图表示生活在沟底和坡面的沙棘植株在一天中的表观光合速率变化,沟底和坡面的生活环境除水分条件外均无明显差异,沟底水分充足,坡面水分不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的差异主要是气孔开放程度不同导致的 b沟底雄株10:00 时和14:00 时的总光合速率可能不同 c雄株对土壤水分改变的敏感性低于雌株 d雌雄株的适应性差异有利于物种的繁衍曲线变化型题的解题技巧:通过“读轴看线抓点”,以看线为中心,观察曲线变化趋势为核心,从而快速作答。读轴即领会横、纵坐标的含义、刻度和单位。看线即准确描述曲线的增减变化、找准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抓点则是注意抓住曲线的起点、转折点和终点。(3)实验题验证性实验流程图:实验步骤一般从以下3点考虑:取材分组:将若干生长状况、大小等相同的材料(用具)均分为若干组,并用a、b、c进行标号材料处理: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或是相互对照组);控制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试剂等量且适量观察记录:反应(生化反应类)或培养(生理实验类)相同时间后,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数据探究性实验流程图:从试题中提出的问题“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有些试题要求写出实验研究课题,就是要求写实验目的,可套用“探究对的”这句话评价修正性实验流程图:一看“对照”二看“步骤”三看“材料”四看“条件”五看“结果与结论”:若无对照,则参照实验组补充对照组;若有对照,则看对照是否有标记、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是否遵循了等量原则。: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材料选择是否得当,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是否准确。是否需要搅拌、冷却等,实验所需的温度、光照等条件是否合理。:实验目的是否与实验结果、结论对应,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否讨论全面,是否是先写结果后写结论。实验题常用规范用语:1.取材、分组、编号的答题语言若实验材料为植物,可描述为“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若实验材料为动物,可描述为“选择年龄、体重(体长)(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若实验材料为溶液,可描述为“取两支(或多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或甲、乙、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2实验组、对照组设置的答题语言可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如“在a、b两组均加入等量的(或相同的)”;“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如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水等)”。在某些具体的实验设计中,也可用具体的量表达出来,如“在a组中加入2 ml在b组中加入2 ml”。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组加入试剂时,若另一组不需加入试剂,则必须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或相应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溶液;如果用试管做实验,实验中加入试管的各溶液的总量一般不超过10 ml。3培养(或处理)、观察、记录的答题语言将两套(或多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或用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做好记录(计算出平均值);a组中出现了现象,b组中出现了现象,或a组比b组或a组的长度等于(大于、小于)b组的长度,等等。4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答题语言(1)预测结果:“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例如对“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这个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时,有以下3种可能: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的催化效率;fe3的催化效率高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fe3的催化效率基本相同。根据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可知,是最可能的结果。(2)得出结论:探究性实验的每一个结果和结论一般都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不能前一个结果和结论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后面的结果和结论用“反之”“否则”等词表示。三、考场增分秘笈1审题要认真。 读题时先粗读后精读,粗读了解题目大致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图或表格中涉及到什么知识。精读需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语句,最好用笔画下来。精读有时还需在解题过程中再回头读题。如果有暂时读不懂的,找不出与题图或表的联系的,可回忆与教材中相关的知识,并正确书写下来进行对比,可能就是要的答案。2语言表述及绘图要规范,言简意赅 语言表述规范是指要尽量用生物学专业术语来答题,不能用不严谨的语言或生活语言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