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约翰逊.doc_第1页
菲利普约翰逊.doc_第2页
菲利普约翰逊.doc_第3页
菲利普约翰逊.doc_第4页
菲利普约翰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菲利普约翰逊百科名片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埃森曼称他为美国建筑界的“教父”。于1906年7月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2005年1月25日去世。目录隐藏1 简介基本资料1 密斯影响1 约翰逊与搭档伯奇合作1 作品设计历程早期作品1 大型建筑1 创作理念与设计风格搭配1 求变1 正统观念作品设计历程设计风格创作理念主要作品集1 简介基本资料1 密斯影响1 约翰逊与搭档伯奇合作1 作品设计历程早期作品1 大型建筑1 创作理念与设计风格搭配1 求变1 正统观念作品设计历程设计风格创作理念主要作品集 编辑本段简介基本资料菲利普约翰逊(Phillip Johnson),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埃森曼称他为美国建筑界的“教父”。于1906年7月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2005年1月25日去世。他最初在哈佛大学学哲学,但自从读了密斯凡德罗 、勒柯布西耶和沃尔特格罗佩斯等建筑大师的相关文章之后,他就固执地转了专业。33岁的时候,他获得了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学士学位,1927年毕业。后 作品同建筑史家HR希契科克(Henry Russell Hitchcock)游历欧洲,结识了许多现代派建筑师。归国后于1932年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建筑部主任,同年与希契科克合著国际式风格一书,并举办展览,首次向美国介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同时,他又与建筑史家HR希契科克(Henry Russell Hitchcock)一起撰写关于“建筑国际风格”的相关著作,该计划中有多名伟大建筑师参与。 1939年进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从师M布劳耶学习,但其真正的导师是密斯范德罗。1943年获得建筑学位。1945年开设设计事务所,19461954年重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他的专著密斯范德罗于1947年出版,颇负盛名。1949年设计了自己的住宅,确立了他作为建筑师的声望。约翰逊与对他有巨大影响的密斯凡德罗一起工作,并将其看作是最高明的建筑师。 约翰逊早期的工作深受到密斯的影响,甚至他自己的家也在相当程度上有着密斯的影子。尽管他把 密斯 看作天才,但是他也在逐渐抱怨传统的风格,他表明:“我的宗旨是明确的、不同于传统”。1967年起,约翰逊与约翰伯奇(John Burgee)一起工作至1991年,他们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图形浇铸成一种新颖而且不可思议的模型。 密斯影响约翰逊早期的工作深受到密斯的影响,甚至他自己的家 作品也在相当程度上有着密斯的影子。尽管他把密斯看作天才,但是他也在逐渐抱怨传统的风格,他表明:“我的宗旨是明确的、不同于传统”。1967年起,约翰逊与约翰伯奇(JohnBurgee)一起工作至1991年,他们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图形浇铸成一种新颖而且不可思议的模型。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审美观。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变,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约翰逊一直注重变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从来没必要照搬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跟这些完全不同”。由于过多的关注建筑背景(比如环境和位置等),约翰逊的设计不时显得相当折中。约翰逊认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错误就是无聊。 约翰逊与搭档伯奇合作在约翰逊与搭档伯奇合作的设计中,越来越注 作品意通过建造地平线的同一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客户们往往希望他们的建筑在这个共同的世界中显得更别致、醒目一些。因此,他设计的建筑既与四周的高楼形成明显的对比,又占了相当的优势地位。他认为建筑的结构和外观必须与客户的认可程度相当。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1979年,约翰逊获得了第一届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Prize),该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编辑本段作品设计历程早期作品约翰逊的早期作品明显受密斯范德罗 作品影响;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等。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等。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这是约翰逊富有成就的时期。但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约翰逊又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这座建筑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同样的作品不有: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 大型建筑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审美观。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变,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约翰逊一直注重变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从来没必要照搬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跟这些完全不同”。由于过多的关注建筑背景(比如环境和位置等),约翰逊的设计不时显得相当折中。约翰逊认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错误就是无聊。 在约翰逊与搭档伯奇合作的设计中,越来越注意通过建造地平线的同一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客户们往往希望他们的建筑在这个共同的世界中显得更别致、醒目一些。因此,他设计的建筑既与四周的高楼形成明显的对比,又占了相当的优势地位。他认为建筑的结构和外观必须与客户的认可程度相当。 编辑本段创作理念与设计风格搭配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 作品。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1979年,约翰逊获得了第一届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 Prize),该奖 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 求变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约翰逊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名声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贡献了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这座拼贴了古典风格、现代高层建筑风格、巴洛克时代的堂皇风格和现代商业化POP风格的建筑,堪称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另外,他设计的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教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也是建筑史上无法忽略的经典之作。 正统观念具有无厘头风格的菲利普约翰逊从来不把正统观念当一回事,他认 作品为“原创性”根本就是欺世之谈,他曾经破解过 “玻璃房子”的各种设计构思的源头。当人们批评他的设计时,他报以淡然的一笑,并且声称:我就是个妓女,业主让我摆什么扑斯我就摆什么扑斯。当有人问他:您的建筑创作从哪里开始呢?约翰逊回答说:从脚底板开始。值得一提的是,菲利普 约翰逊早年曾经是反犹主义者,他还曾聆听过希特勒的演讲,但他后半生却与犹太人和平相处,1960年他为以色列设计了核反应堆纪念馆,上世纪末他还全力帮助过两位美国顶尖的犹太建筑师发展事业。也许菲利普约翰逊的一贯的无厘头风格,使得热爱他的成就的人们更容易原谅他的过错。 编辑本段作品设计历程约翰逊的早期作品明显受密斯范德罗的影响;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等。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等。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这是约翰逊富有成就的时期。但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约翰逊又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这座建筑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同样的作品不有: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 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审美观。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变,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约翰逊一直注重变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从来没必要照搬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跟这些完全不同”。由于过多的关注建筑背景(比如环境和位置等),约翰逊的设计不时显得相当折中。约翰逊认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错误就是无聊。在约翰逊与搭档伯奇合作的设计中,越来越注意通过建造地平线的同一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客户们往往希望他们的建筑在这个共同的世界中显得更别致、醒目一些。因此,他设计的建筑既与四周的高楼形成明显的对比,又占了相当的优势地位。他认为建筑的结构和外观必须与客户的认可程度相当。 位于曼哈顿春天街(SpringStreet)330号宁静街区的都市玻璃之屋(TheUrbanGlassHouse)为美国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的最后一件建筑作品。2006年完工的都市玻璃之屋,优雅的矩形空间,以大胆的几何线条创造明快的视觉穿透性。美国最大的豪宅建筑商TollBrothers宣布调降2006年的房屋销售预估值,使得整个豪宅市场面临萎缩的悲观气氛。然而,都市玻璃之屋在宣布销售的初期,即在两个星期内售出三成,显示人们对于拥有菲利普约翰逊的最后作品抱持极大的热情。 1949年,菲利普约翰逊于康乃迪克州完成的首座建筑作品也是名为玻璃之屋,此事并非巧合。原本业主所委托位于曼哈顿的提案无法配合建筑分区法规的限制而遭驳回,此时,菲利普约翰逊正准备退休。业主Vendome先生当时提出,何不兴建另一座玻璃之屋来作为菲利普约翰逊的退休之作。因而将原本的设计方向作360度的转变,因而诞生这座新玻璃之屋。担任曼哈顿都市玻璃之屋室内设计工作的建筑师AnnabelleSelldorf添加了一些细部以响应原始玻璃之屋的精神。她使用锯齿形纹饰的白橡木地板以对应康乃迪克州玻璃屋的地面砖砌形式。此外,控制具相同效果的自然光为关键,至少,必须是相当充足的室内采光。大面玻璃的运用虽然也是必须保留的原则,不过考量清洗的便利性,新玻璃之屋选用较小易控制的玻璃窗板。菲利普约翰逊虽无法亲自经历都市玻璃之屋的完成,然新旧玻璃之屋留给世人的,为他一路所坚持的建筑精神。 编辑本段设计风格约翰逊早期的工作深受到密斯的影响,甚至他自己的家也在相当程度上有着密斯的影子。尽管他把密斯看作天才,但是他也在逐渐抱怨传统的风格,他表明:“我的宗旨是明确的、不同于传统”。1967年起,约翰逊与约翰伯奇(JohnBurgee)一起工作至1991年,他们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图形浇铸成一种新颖而且不可思议的模型。 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审美观。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变,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约翰逊一直注重变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从来没必要照搬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跟这些完全不同”。由于过多的关注建筑背景(比如环境和位置等),约翰逊的设计不时显得相当折中。约翰逊认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错误就是无聊。 在约翰逊与搭档伯奇合作的设计中,越来越注意通过建造地平线的同一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客户们往往希望他们的建筑在这个共同的世界中显得更别致、醒目一些。因此,他设计的建筑既与四周的高楼形成明显的对比,又占了相当的优势地位。他认为建筑的结构和外观必须与客户的认可程度相当。 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 编辑本段创作理念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1979年,约翰逊获得了第一届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Prize),该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约翰逊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名声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贡献了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这座拼贴了古典风格、现代高层建筑风格、巴洛克时代的堂皇风格和现代商业化POP风格的建筑,堪称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另外,他设计的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教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也是建筑史上无法忽略的经典之作。 具有无厘头风格的菲利普约翰逊从来不把正统观念当一回事,他认为“原创性”根本就是欺世之谈,他曾经破解过“玻璃房子”的各种设计构思的源头。当人们批评他的设计时,他报以淡然的一笑,并且声称:我就是个妓女,业主让我摆什么扑斯我就摆什么扑斯。当有人问他:您的建筑创作从哪里开始呢?约翰逊回答说:从脚底板开始。值得一提的是,菲利普约翰逊早年曾经是反犹主义者,他还曾聆听过希特勒的演讲,但他后半生却与犹太人和平相处,1960年他为以色列设计了核反应堆纪念馆,上世纪末他还全力帮助过两位美国顶尖的犹太建筑师发展事业。也许菲利普约翰逊的一贯的无厘头风格,使得热爱他的成就的人们更容易原谅他的过错。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集1.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CT) 2.1958 纽约Seagrams建筑(Seagrams Building New York,NY) 3.1966 耶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