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台区长寿小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 七册)线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教材14-15线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具体-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学习过程2.认识直线、线段、射线。3.通过学习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射线。教学难点;对直线的认识与理解。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获取知识。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彩笔、线条、图钉、小电筒、直尺。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线的认识”(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二、 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一) 认识直线1、 同学们知道孙悟空手里拿的武器叫什么吗?(金箍棒)对,谁说说金箍棒有什么本事?(能变长变大)并请学生说金箍棒是向哪个方向变长的?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金箍棒在不断变长,说一说它到底能变多长。2、 你能用最简单的线条来表示这种无限延伸的感觉吗?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用笔画一画。3、 学生分组汇报,并说一说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并介绍直线的特征: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4、 介绍直线的表示方法及读法,并请学生也给自己的直线标上名字。(二) 认识线段1、 出示挂图(铁路和人行道)请学生观察,使学生感知:铁路一眼望不到头,我们说它象直线一样,而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能看到两头。2、 请学生也用线来表示其中的一条斑马线的样子,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想法。3、 汇报时,指导要在线的两端加上“”来限制它无限延伸,并告诉学生这两个“”就是线段的“端点”,同时教师板书出线段和端点4、 介绍线段的表示方法和读法。(三) 认识射线1、 用小电筒射向学生,请学生仔细观察。2、 让学生独立想办法用线表示出刚才看到的现象,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3、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在黑板上画射线。4、 让学生自己讨论:射线的表示方法及读法。教师强调:射线AB和射线BA不同。三、 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1、 请学生自己分别画出三种线,并用字母表示它们。2、 做教材15“试一试”的第一题。进一步体会直线和线段,并知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3、 “试一试”的第2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四、 巩固练习P15 看一看 量一量 第1、2题。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量一量。猜对的给自己得一颗星,画在这道题的旁边。五、 课结今天学到什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可以给予补充)【参考教案】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三)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能够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3、能数出简单图形中的线段教学设计:一、认识线段,把握特征1、 直观感知线段(让学生感悟到线段可以测量有端点且是直的)师出示一条彩带,(拉直)让同学们先估计一下,有多长?(10厘米)请学生用尺子测量,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估测意识我们可以把这条长10厘米的彩带用一个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你能在本子上试着画一画吗?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画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如学生会说要画的直,两边要有堵头等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线段的基本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有限)-引出概念:线段。2、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地方有线段?小组内交流二、认识射线,把握特征1、如果我们把这条彩带的一端(右边),用无数条这样的彩带接起来,你能量出它的长度吗?学生会感到彩带向右不断的接长,不知道用了多少根,没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度师在黑板上演示,把10厘米长的线段AB沿着B端无限延长,引导学生想象用了2根,三根,5根,不断地接下去,体会也是无限长的-引出概念:射线。让学生交流射线的特征:有一个端点,无限延长2、找一找生活中象射线的例子,哪些地方有射线?三、认识直线,概括特征1、如果我们这根彩带的两端不断地用同样的彩带接下去,它会不停的长下去。如果可能的话,它会穿过我们的教室、穿过我们的学校、穿过我们的地球、穿过我们的宇宙甚至更远的地方。你会发现什么?引出概念:直线。2、让学生概括出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了,无限长四、共同探讨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和联系直线、线段、射线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1、 都是直的2、 线段是直线、射线的一部分3、 端点的特征4、 能否测量五、练习(1)火眼金睛孙悟空课件出示:判断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射线(2)眼观六路小一休举例:我们周围的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线段有一个大本领。就是它还能围成许多我们学过或没学过的图形。你知道它能围成什么图形吗?教师随着学生说出的图形画出草图。请大家来数一数,刚才你们说出的线段分别是由几根线段围成的?先学生说出根数再课件验证。拓展提高:1、用尺子在下面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1)先安排学生猜一猜:如果交给你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如果交给你三个点,你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四点呢?如果交给你六个点,你猜你又能画出几条线段?(2)学生自己尝试画出相应点数的线段。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3)出现异议时,教师用课件验证。2、过点画直线(1)现在我们要大显本领画直线了。请看:(课件出示“经过”显红色。)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谁想来猜一猜,不过在猜之前,我想问一下怎样叫“经过”?(2)学生根据题目尝试画直线;(3)讨论三点不规则排列时能否“经过三点画一条直线”?电脑验证无论从任何角度出发都不能经过三点画出一条直线。课件再次出示:你知道三点怎样排列时就能画出一条直线?(4)讨论得出: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当三点呈一条线排列时就能画出一条直线六:课堂小结: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第二课时 平移和平行一、教学内容平移和平行(教材1618页)二、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2、能永三角板和支持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3、感受教学的价值,进一步参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三、重点难点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2、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四、教具准备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见过的汽车行驶的痕迹是什么样的?对,车轮的印是互相平行的。就像这幅图里的一样。出示延缓16页“看一看”左图。请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吗?出示第16页“看一看”右图。边指图边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二)探究新知1、移一移。(1)请学生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 学生准备2根小棒放在一条线段上(先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教师: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平行)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2)出示第16页小鱼图。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2、折一折。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请学生用长方形张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请学生汇报折纸情况。3、说一说。出示教材第17页“说一说”的三幅图片。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流。4、画一画。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启发:怎样画平行线更准确、美观呢?我们要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三)课堂作业设计第19页“实践活动”(四)思维训练1、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2、 过B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五)课堂小结提问:平行线由什么特点? 怎样画平行线?第三课时 相交与垂直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教学过程:一、 量一量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三、说一说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四、练一练1、我说你摆。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板书设计相交与垂直 相交 垂直 第四课时 旋转与角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准备: 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教学过程:一、 动手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1、转一转,说一说(1)一人用活动角转出各种角,让同桌说一说是什么角(2)一人说一人转(3)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和角的组成部分。(4)我们可以把角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这个端点就是角的顶点,这条射线就是角的边2、认识平角和周角(1)师演示平角和周角,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二、试一试1、 说一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2、 上述图案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并找找图中有哪些角。一、 练一练1、 说一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2、 在点子图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让学生独立完,再小组交流二、 你知道吗?1、 在生活中,除钟表外,还有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一个点旋转。2、指针转到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角,让学生说说指针在什么位置时,与指针在零点时构成了什么角。 可先画一画,再说一说五、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六、作业:练一练 1、2板书设计旋转与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第五课时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量角器。教学过程:一、 引入:1、出示角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大小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用分别度量的大小。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1、认一认(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4)说说1和平角.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1)自学试一试,说说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练一练的第二题的: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 ,再指名演示三、练一练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度)还是钝角(大于度)3、 量一量练一练的4、 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5、 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四.数学游戏.、 读懂游戏规、 同桌比赛五、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六、作业:练一练 2、3板书设计角的度量测量角的单位: 测量角的方法: 第六课时 画角教学目标: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用三角板画角1、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平角(1)让学生独立画角,同桌交流,说说画角方法 (2)说说各角的大小二、画一个度的角 1、独立画,指名说一说怎么画。还有别的画法吗?2、用三角板画你还用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学生试画,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1)画30 ,60 ,90 ,45 的角说说画的方法(2)利用三角板还能画出几度的角 (摆一摆,算一算)反馈:可以拼成75 ,105 ,135 ,150 ,120 ;(提示:拼画的顺序第一步可用45 的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拼;第二步可用等腰三角形90 与另一个三角板的每一个角拼.)3、 还有别的画法吗?用量角器画角。思考讨论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 的角,该怎么画?(1)学生尝试画角(2) 讨论得出:画角方法 先画一条射线 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在量角器60度的刻度线的地方记一个点. 从射线的端点出发,通过新记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60的角. 三、试一试1、个150度的角,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学生独立画,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2、量红领巾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画出其中一个角、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各角。30、80、105、160、 小结画角的方法,再指名说一说怎么画的,应注意什么四、作业:练一练 2、3板书设计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 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第七课时 练习二(画角)教学目标: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 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 角的度量及画法二、练一练1、第一题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部分,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的道路(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2、第二题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垂直的?可以让学生画个草图3、第三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思考,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准确度数,该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延长)4、第四题()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来的一半。、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小组合作,可画一画。()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的角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三、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练习二第5题: 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2、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第八课时 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通过参观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情境,巩固认识更大的数和线与角的相关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解决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珠宝首饰买卖合同示例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检测与整改合同完整协议
- 妇幼卫生服务工作方案
-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 (2025年标准)电梯广告协议书
- 2025年车辆货物运输合同
- 2025重庆垫江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1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德国 租赁协议书
- 2025河南新乡市区卫河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局招聘建设管理人员7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安徽合肥长丰县县城区域部分学校招聘教师5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承诺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
- 物业小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医院培训课件:《主动脉夹层的护理》
- 2024版《皮肌炎的临床表现》课件
- 2024年广东湛江廉江市部分机关(镇街道)单位招聘政府雇员1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初中语文九年级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精读研讨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正式版)
- JGJ153-2016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