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 班级: 学校: 考号: 得分: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3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不对的一项是 (3分)A彷徨(pn hun)矫作(jio)脊梁(j)锲( qi )而不舍 B狡黠(xi)诘难(j)慨叹(ki) 持之以恒(hng) C咀嚼(jju)汲取(j)玄虚(xun) 为民请愿 (wi) D诓骗(kun)诬蔑(w)贫瘠(j)不知所措(c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翻来复去 俯仰生姿 若无其事 莫名其妙B 不可明状 油光可鉴 顾名思义 粗制滥造C相形见绌 嫉恶如仇 拖泥带水 哑口无言D、蜚声海外 一杯黄土 相濡以沫 弱不禁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宇宙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过程。B、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C、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D、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C不求甚解作者邓拓,代表作燕山夜话。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原名周作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6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3分)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A立场须坚定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7. 结合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各校组织了“好读书,读好书”的一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内容。(6分)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只用两个字作答),然后给这个字配上一个反义词(只用一个字作答)(A)好读书,(B)读好书。(A)解释: 反义词: (B)解释: 反义词: 请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参照上联,选出与之相对的下联。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A.天下事、国事、家事,处处关心 B. 国事、家事、天下事,时时关心C.天下事、家事、国事,样样关心 D.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面对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吟出“ , 。”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驱金复国、建立功名的理想与壮怀。9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按要求答题。(6)分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一个“ ”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 ,”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2分)(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赏析。(4分)答: 二、阅读;(一)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第(1013)题 (14分)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0段中加点的“实验的精神”,指的是: (3分) 11“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错误是什么?作者用这个例子证明什么? (4分)答:错误是 ;证明 ; 1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分)答: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可以删掉,说说是为什么? (3分)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答: (二)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完成第(1418)题(14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14 第1、2两段,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和论据?(4分)答: 15第1、2两段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2分)答: 16阅读文章35段,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的“突破口”?(3分)答: 17阅读文章68段,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你能举出证明作者观点的事例吗?(3分)答: 18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2分)答: (三)阅读夜晚,完成1922题。(20分)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中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即使他们的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农村,月亮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的感觉。姓名: 班级: 学校: 考号: 得分: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亮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30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透过树阴筛下的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晾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在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织女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里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哗啦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时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19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城市的 和乡村夜晚的 ,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6分)20请从“星星、太阳、云彩”中选择一个词语为对象,仿照“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的句式写一个句子。(4分)仿写: 。21第段中加点的“筛下”一词,能否用“落下”代替?请说出理由。 答: 。(4)22文章第段中说:“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6分)答: 三(6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十五岁的人生路,诗一般的青春梦。那过往的和未来的许多影像,曾让我笑过,哭过,感动过,盼望过,深思过,也纠结过。那些我曾看到过,听到过,想到过的一要,怎么总是在心中变成挥之不去的情愫?如:我也想当上班干部,争做志愿者;我也想登上泰山顶,重游潕阳河,;我也很善良,很孝顺,不是笨孩子;我也曾后悔过,伤感过,失败过;我也同情孔乙己,怀念那人个,坚信那个理;我也这就是真我,这就是我灵魂深处的一支支心曲。请以“说句心里话,我也 ”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文章。(60分)写作要求:(1)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2012年初中毕业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共24分)1.B 2、C 3、C 4、C 5、d 6、dacb 7、.(A.解释:喜欢、爱好;反义词:厌、恶、憎;B.解释:有益、健康;反义词:坏) 每格1分,共4分 D 2分8. 3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9. 6分:(1)异;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2)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4分)。(一) 104分;怀疑求真的态度(2分), 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2分)。114分;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2分);证明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2分)(答成“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给1分)。124分;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2分);探索的过程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2分)。133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1分),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1分),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1分)。(二)14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论证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15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16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上看似乎也正确,要驳倒对方,自然需要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17正确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事例略。18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人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三)19. 6分:喧嚣浮躁(1分)静谧安宁(1分);希望远离浮躁,亲近自然,获得精神的宁静与自由(4分)。20. 4分:评分标准:(以要求的词语为对象,句式吻合,比喻贴切即可) 示例:云彩是飘在蓝天上的一条彩带。21. 4分:不能。“ 筛下”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被树阴分割成许多光斑的特有景象,把月亮和树阴都写得鲜活有生命。而“ 落下”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