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87】为提高教学效果,保护学生视力,改善教室的采光和照明条件,使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县镇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1教室的采光标准1.1学校教室的朝向宜按各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不应采用东西朝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教室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1.2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1.5%、教室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6。多雾地区(如重庆等)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1.3为防止窗的直接眩光,教室应设窗帘以避免阳光直接射入教室内。为防止黑板的反射眩光,其表面应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1.4为提高教室的采光效果,室内各表面应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装修,房间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值应按表1的规定选取。1.5采光测量方法按GB5699-85采光测量方法执行。2教室的照明标准2.1凡教室均应装设人工照明。2.2教室课桌面上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150lx,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2.3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平均垂直照度不应低于2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2.4教室照明淘汰宜采用荧光灯。2.5为了减少照明淘汰引起的直接眩光,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灯具距课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m。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对于阶梯教室,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的直接眩光。2.6照明设计计算照度时,照度补偿系数取1.3。2.7室内照明测量方法按GB5700-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7-05-12批准1988-03-01实施3名词解释3.1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的采光系数为该点的照度与同一时间的室外扩散光的照度之比。以%表示之。3.2玻地比:为玻璃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3.3直接眩光:在观察物体的方向或接近这一方向存在的发光体而引起的眩光.3.4反射系数:某物体上反射的光流与入射该物体上的光流之比称为反射系数,以表示。反射系数分为定向反射系数r和漫反射系数d,通常所说的反射系数系指后者。3.5照度均匀度:在给定的工作面上,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3.6照度补偿系数:新的照明器在工作面上产生的平均照度与同一照明器在使用一定时间以后,在同样条件下所产生的平均照度之比。附加说明:本标准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由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和山西医学院卫生系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绍纲、赵融、庞蕴凡。本标准由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词汇运用拓展在写作者语境下重要性和运用教学方案
- 药厂QC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多渠道客户服务平台搭建指南
- 产品委托加工制造协议说明
- 企业预算编制与成本管控工具包
- 流感患儿的护理
- 跨文化沟通与合作工具国际商务版
- 老年帕金森的护理
- 泌尿外科护理典型案例-尿路感染患者护理
- 尿毒症置管护理
- 育苗公司育苗管理制度
- 普通电工面试题及答案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第2课时(Section A Pronunciation 2a-2e)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装饰装修工程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2025年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毕业答辩试题及答案
- 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生相处班会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大学科技园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DB14-T 3398-2025 人社业务就近办服务规范
- 再生资源安全管理制度
- 材料节约措施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