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仲秋 邮编:212001教材简解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目标预设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为什么会喜爱桂花。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地朗诵,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重点、难点 通过品读交流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设计理念 情景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学生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调动了其积极性、主动性,轻松、愉快地学习。以读代讲:“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将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参与学习过程,适时点拨,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训练、积累语言,感悟快乐,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设计思路 1.从学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怀的人或事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2.自主阅读探究。先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与同学交流,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指导。3. 关注朗读指导。课文第2、3、5、7、8自然段分别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情感:“我”喜欢桂花、母亲的担心、“我”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摇桂花时的欢乐等,这些应该有感情的朗读出来。4.摇花乐是教学的重点,许多情景都能形成生动的画面。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再画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然后边读边结合课文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想象摇花乐的情景,与作者分享童年的欢乐,从而体会到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5.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并联系古诗或者生活经验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教学过程一、感受桂花雨 .同学们,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2.检查初读 (1)扫除“拦路虎”。学生提出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分自然段朗读,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和家人一起摇桂花,那情景就像是下雨一样,作者感到非常快乐。)二、学习课文。(一)过渡。1.引读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虽然笨笨拙拙的,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味令人陶醉,芳香四溢。(板书:芳香四溢 香)。喜欢桂花,是因为那乐趣无穷的“摇花乐”和阵阵令人情牵梦绕的桂花雨。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写到:(出示句子)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2.“摇花乐”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享受那落英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6小节。用画出体现“摇花乐”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桂花雨的句子。(三)精读感悟作者(心情)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小作者怎样“缠”?谁能表演一下吗?(2)在作者眼里“摇桂花”可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3)从“老是”、“缠”这个词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盼望早点摇桂花)b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句话的结尾用的是什么标点?(!)c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4)读得真好!在作者眼里“摇桂花”可是件是件大事,她迫不及待想摇桂花,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母亲有点烦,但又很耐心地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5)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更加急切了,心想这桂花怎么还开不足呀!哎,没开足嘛!有什么办法呢?真是无口奈何呀!是呀;这样的急切、这样的迫不及待、这样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更加反衬了作者摇桂花时的欢乐。2.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所以当母亲吩咐提前摇桂花的时候,作者说这下我可乐了。作者为什么乐了?A终于可以摇桂花,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赶紧吩咐提前“摇桂花”。B.提前“摇桂花”,那是因为桂花如果被风雨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就差多了。如果赶在下雨之前把桂花摇落下来,那桂花就朵朵新鲜、完整。哎,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是作者期盼已久的大事,她自然高兴,“乐”了。3.同学们真会读书,刚才我们从作者摇花前的心情,体会到了她的摇花乐:一是急切地盼望摇桂花的心情,二是听母亲说提前摇桂花快乐的心情。(动作)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1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从作者的动作体会到了摇花的欢乐:帮着 铺竹席 抱桂花树 使劲地摇。)2谁能表演一下作者的动作?3.这里作者抓住了摇桂花时的动作来写,虽然只用了几个简单的词语,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带微笑的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在庭院中帮着铺竹席,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4.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快乐和这样的景象读出来,试一试,谁来读,齐读师: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作者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可以摇桂花了,她喜形于色,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这几个连续动作就是作者摇花时欢快心情的流露。还有哪些地方也反映了作者摇花的欢乐呢?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出示课件)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小组组讨论(2) 出示课件落桂花有声音:现在你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喊”?又为什么说:“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A “喊”:平常我们高兴的时候才会大喊大叫,现在作者看到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落下来,而且落得她满头满身,她自然会高兴得情不自禁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一个喊字写出了作者的快乐。B桂花飘落的样子美吗?出示课件 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同学们请看课件,美吗?美在哪里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a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b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c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啊!真像下雨!”:就是说桂花飘落下来的样子很美,就像是下雨。给人一种美的受。一个“啊”字其实就是对桂花飘落下来样子的赞美。此刻的作者是多么兴奋!快乐!难怪我们课文的题目叫桂花雨呢!C同学们真聪明,能从平凡的词语中读出作者的心情,你还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摇花的欢乐呢?“好香的雨呀”:就是说桂花飘落下来的时候,带着浓郁的香味,这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出示课件这下我可乐了 桂花纷纷落下(1)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a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b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2)指导朗读。(出示课件)b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于是我就(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乐、开心、欣喜若狂、笑逐颜开,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C作者除了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喜悦的情感,哪一位细心的同学还能找到作者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是多么的快乐,这已经不能全部用语言来表达了。标点符号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感情。d好!我们再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2)读得真好!这部分不但写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桂花似雨纷纷飘落的情景,更突出了作者摇花的欢乐。(板书:摇花似雨 乐)1.沐浴着这纷纷飘扬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子香,感受着这份快乐的难道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还有谁也在关心着桂花雨,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呢?2.引读出示课件 对呀!摇花给全家人带来了欢乐,不是吗?你瞧!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则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1)你读懂了什么?(a母亲洗净双手去撮桂花,说明她很喜欢桂花,不忍心把桂花弄脏了,而且把它放在漂亮的水晶盘中。享受桂花的芳香。b摇花也给父亲带来了欢乐,他喜欢把桂花香味与檀香混合起来闻,此刻他高兴得诗兴大发。)(2) “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口占一绝”?(随口吟诵一首诗)(3)出示诗句竞:争。桂子:桂花。解:明白,知道,体会。(微风轻拂,连风打着的旋儿也散发出浓浓的桂花香味,这香味伴随着檀香的味道,真是好闻。家家户户都争着收桂花庆祝丰年。儿童深深懂得摇花乐,她们会枕着五彩缤纷的桂花雨进入甜甜的梦乡。)(4)摇桂花是童年里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做梦都梦到它,连梦都被桂花熏得又香又甜。可想摇桂花在作者的心里留下了多么深的印象。最后,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桂花丰收给作者一家人带来的快乐,还能感受到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情景。)(5)引读第4节。可不是吗?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读下去)拣去小枝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摇花除了给作者和全家人带来了欢乐,还给谁也带来了欢乐?(全村人)出示课件: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1.指名读。2.我们只知道桂花开得最茂盛时,香飘十里,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气里。为什么呢?桂花可以制作食品吗?(如课文中说的桂花卤、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以为还有桂花酒酿、桂花元宵)3.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给作者带来了童年的快乐,给一家人带来天伦之乐,给全村人带来丰收之乐。桂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四)体会感情。1.出示课件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a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吗?(不是,从哪儿可以看出)b那么为什么就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因为母亲爱家乡的桂花。)他乡的桂花再香,香不过家乡的桂花。他乡的山再秀,也秀不过家乡的山他乡的水再美,也美不过家乡的水。正如歌曲故乡情中唱的那样。放歌曲正如杜甫诗中说的那样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对亲人的思念。爱家乡的桂花,其实就是爱故乡。难怪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2.(1)同学们知道作者琦君吗?学生交流,老师补充。(2)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桂花雨就是作者1962年写的,那年她44岁,此时的她远离家乡,不管她是在台湾写的,还是在美国写的。总之文章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桂花的热爱和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板书:爱花思乡 情)3.所以作者说(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4.出示课件缤纷洒落的桂花,仿佛甘霖滋润了作者永生难忘的童年,也滋润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田。童年是多少美好,旧宅院里的一花一草,鸡鸣狗叫,母亲的一颦一笑,父亲的谆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分级制度及核心制度
- 亲子记忆培训课件
- 行政财务部月度工作总结
- 《诗经·采薇》节选课件教学
- 公司组织的安全救援培训课件
- 销售经理年中工作汇报
- 公司级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护理宣传小组工作总结
- 经营合作协议书格式【范本】7篇
- 高血压六项解读
- 2025中秋国庆双节安全培训
- 刑事谅解协议书范本6篇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我国军兵种介绍课件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一例老年房颤的个案护理-护理-个案
- GB/T 29178-2012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指南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结肠息肉课件培训课件
- 饮食营养与健康课件
- Unit 4 Reading and Thinking 学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