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中语文《第18课 汉乐府诗两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中语文《第18课 汉乐府诗两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中语文《第18课 汉乐府诗两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中语文《第18课 汉乐府诗两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中语文《第18课 汉乐府诗两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中语文第18课 汉乐府诗两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关于“乐府”的知识,学习汉乐府民歌的特色。2、过程和方法: 通过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来鉴赏诗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坚定。二、教学重点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特点和方法2、诗歌中的想象三、教学难点 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丰富的意象。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明代民歌桂枝儿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分时分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这三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语言平白如话,情感却直率奔放,而又毫无矫揉作态之感,这样决绝的誓言,任你心似铁也要化为绕指柔吧。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涉及爱情内容的汉乐府民歌上邪,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二、文学知识积累:(一)什么是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1、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主要工作有两个,一是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汉武帝时规模盛大。2、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3、乐府民歌:即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反映下层人民生活。(二)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1、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 子2、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3、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三)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其大概内容是什么?1.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2.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 3.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4.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三、识记生字词(一)正音 上邪 y 绝衰shui 夏雨y雪(二)通假字上邪,“邪”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三)词类活用夏雨雪“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夙夕“夙夕”名词作状语,早晚四、诵读课文:听录音,诵读,要求能当堂背诵。五、解读课题:这一首是情诗。上邪,亦“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这是一篇女子自誓之辞,连用五件不可能有的事为誓,用以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六、课文内容分析: 全诗共九句,分为两层。 前三句,诗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余下部分,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七、问题探究:1、作者假设了哪几种她认为不可能的自然现象?明确: 五种:高山夷为平地,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 2、为什么说“山无陵”以下六句,突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明确:作者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八、梳理结构呼告上苍: 欲与君相知山河消失四季颠倒天地相合 乃敢与君绝八、写作特色1、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2、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九、语篇分析提问:上邪使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明确:直抒胸臆。讨论:上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氓、孔雀东南飞中的有何异同?明确:同:都是对爱情坚贞不渝 异:上邪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与承诺 氓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社会的控诉和对自身的伤感 孔雀东南飞表现出刘兰芝以死徇情的清醒和刚烈十、小结本诗借一个女子之口抒发了对所爱男子的强烈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在艺术上很见匠心。她借用五件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即山无陵、江水竭、冬雷震、夏下雪、天地合,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恰因如此,使末句包含的实际意义与字面显示的意义正好相反,有力地表达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这样比平铺直叙更有情味。这首诗写得很简单,却有惊心动魄的力量。第 二 课 时一、导入新课:二、解题:“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饮马长城窟行,又名饮马行,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瑟调曲。这是一首闺妇思夫的诗,上半写闺妇因丈夫久出不归,日夜怀念的孤凄之情;下半写闺妇接读丈夫来信时的惊喜情状。本诗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三、重点字词:(一)字音饮(yn)马长城窟 夙s昔 各自媚mi 遗wi我双鲤鱼 烹png鲤鱼(二)字形 展转:亦作“辗转”(三)字义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尺素:指书信。古人写信是用帛或木板,其长皆不过尺,故称“尺素”或“尺牍”。 双鲤鱼:指信函。古人寄信是藏于木函中,函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所以称之为“双鲤鱼”。按以鱼象征书信,是我国古代习用的比喻。四、熟读课文: 要求当堂能背诵五、基本解读(一)同学讲述本诗主要内容。明确:妇人思念远行未归的丈夫。(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运用了起兴手法。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起兴,表达对远行在外丈夫的思念。 “一年一度春草绿”,鲜明表现时序之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再则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六、理解赏析。(一)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划出妇女一系列行为动作。明确:思远道梦见之忽觉展转接鲤鱼烹鲤鱼长跪读素书。(二)教师引导,深入理解诗歌内容。1、妇女既是“思远道”,那为什么又说“远道不可思”?明确:这是反话,同时,妇女深知爱人远在他乡,思念无益,也无用。2、诗中的“双鲤鱼”、“尺素”是什么意思?女主人公为什么“长跪读素书”? 明确:都是指代书信,“长跪”能表现女子对丈夫的恭敬及女子心中的庄重和激动。3、“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枯桑无叶能感到风吹,海水无冰能感到天寒。这是比兴之法,喻夫妻久别,口虽不言而知相思之苦。烘托女子的孤独和寂寞。4、全诗共 20 句,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青青和边草”到“展转不可见”。写思妇昼思梦想的殷切和悲伤。第二层:从“枯桑知天风”到“谁肯相为言”。写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第三层:从“客从远方来”到“下言长相忆”。写喜获夫信的情况。5、由此,能否整理出妇女感情的变化过程?明确:相思 孤独 欣喜6、请同学们迅速找出两首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比兴:青青河边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夕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借代:遗我双鲤鱼双鲤鱼指代书信比喻:烹鲤鱼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三)全班齐读,读出情感。(四)小结本诗的艺术特点。1、抒情中夹杂叙述,内容真实,情感真挚。2、运用比兴艺术手法,内容丰富、形象生动。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语言通俗易懂。七、精华鉴赏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处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作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同时这里也运用了顶真手法,层层递进。八、手法比较上邪与饮马长城窟行在写作方面有何特色?明确:上邪采取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层层推进,一口气列举了五件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来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决绝追求。饮马长城窟行则采用委婉细腻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抒写自己对丈夫的无限思念。诗中特别采用了比兴的手法,使诗显得意蕴深厚,缠绵悱恻,意味隽永。上邪主要采用主观直接抒情的手法。言简意深、想像奇特。饮马长城窟城主要采用比兴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别具一格。九、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汉乐府诗歌两首,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爱就是大胆热烈的爱,思就是辗转反复地思,恨就是刻骨铭心地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执着、坚定、永不变心,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十、拓展延伸古典诗词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关于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月亮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柳树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采薇)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菊花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以表达爱情。 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 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当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以上只是最常见的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