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浙江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实施方案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二一一年三月 24 1.项目背景生物多样性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丰富的优良基因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财富,给人类带来文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的等多方面的价值,在提供实物、工业原料、医药等来源,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控制病虫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促进生物进化和自然演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在过去20年中所有的鸟类生物群落均出现了退化现象。两栖类和哺乳动物等类群可能比鸟类退化更严重;在高等生物类群中,约有1252%的物种面临灭绝危险。由于生境的丧失、不合理的利用与过度开发、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特有动植物和重要经济动植物的原有分布生境迅速萎缩,有的甚至彻底消失。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估计,脊椎动物受威胁比例为35.9%,近危比例为8.5%。裸子植物分别为69.9%和21.2%,被子植物分别为86.6%和7.2%,因此加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已显得十分紧迫。生物多样性评价是客观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通过评价,不仅可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演变过程,而且可以识别主要威胁因素,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生物多样性评价,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动态变化过程的有效途径,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通过生物多样性评价,可以识别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力,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动态变化过程,提出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适应性措施。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究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马克平(1994)论述了生物多样性测度指标,张峥等(1999)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曾志新等(1999)初步研究了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原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拟定了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开始在国家尺度上对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评价;20062007年,在云南、广西和江西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2008年试点工作扩大到北京、江苏、山东、湖南、青海等五省(市)。各试点省份根据环保部提出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了数据库,评价了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分布,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为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积累了经验。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km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浙江省地理特征非常丰富,从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到浙东地区的沿海丘陵,再到浙南地区的山区,另还有舟山市的海岛地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浙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市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m,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省总面积70.4%;平原面积占23.2%,主要有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温黄平原、温瑞平原等;盆地主要是金衢盆地。浙江海岸线总长64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有沿海岛屿3000余个,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18,年均降水量11002000mm。2.目标和任务和评价范围2.1 目标针对浙江省处于生物区系南北交汇特殊的自然特点,了解、掌握浙江省的生物多样性现状、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与特征;掌握和了解省内各县域生物多样性现状、关键问题及其威胁因素,明确各县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建议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威胁因素,掌握重要生物物种资源的动态变化,确定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建立生物物种资源监测预警体系,提出具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建议。从整体上提高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管理能力,推动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常态化”,“正规化”建设。2.2 评价对象和范围2.2.1 评价对象(1)全省各县域内自然分布的陆地生态系统、河流水域水生生态系统及近海岸海洋生态系统。(2)全省各县域内自然分布的野生动物物种资源现状、受威胁程度和关键问题。野生动物主要指野生高等动物,包括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3)全省各县域内自然分布的野生植物物种资源现状、受威胁程度和关键问题。主要指维管束植物,包括野生蕨类、被子和裸子植物等。2.2.2 评价范围全省11个设区市所辖的69个县(市、区)范围。2.3 评价任务(1)收集全省各县域的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度、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物种受威胁程度等指标的数据;(2)收集全省各县域陆地及近海岸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及结构功能的完整性;(3)收集全省各县域动物物种丰富度、物种特有性,以及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物种的受威胁程度等指标数据;(4)整理形成以县域为单元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标数据集,评估和分析本省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受威胁程度,提交浙江省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3.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内容3.1 技术路线按照环保部提出的项目实施方案与评价方法,结合浙江省实际,对对全省69个县(市、区)的生物多样性禀赋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其中调查分为文献资料查阅、各设区市上报所辖县(市)、市区的生物物种数据、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实地补充调查、以专家判定为主的物种分布区域等几种方法相结合。技术路线见图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工作组及专家组编制工作方案,形成质控体系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数据收集参考文献/资料标本资料野外调查室内分析专家意见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国家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专家意见参考文献计算验证实现目标 图1 工作技术路线框图3.2 工作内容3.2.1 评价单元以全省11个设区市所辖的69个县(市、区)行政区域作为评价单元,将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或地级市的建城区合并为一个评价单元。3.2.2 调查与评价内容(1)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指被评价区域内已记录的野生高等动物的物种数(若存在亚种,则以亚种为分类单位,野生高等动物的特有性和受威胁程度同此),用于表征野生动物的多样性。调查统计浙江省各县市区内已记录的野生高等动物的物种数, 比较野生动物的多样性。统计范围为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迁徙鸟类和洄游鱼类,只要出现在本地,不论其是否在本地繁殖,均纳入统计范围。人工生境生长家养动物不在统计范围,如鱼塘中的养殖鱼类、养殖场的动物、动物园中的动物等。动物物种的分类依据中国动物志,如对中国动物志未记载的物种(亚种)分类地位存有异议,由项目技术组和环保部专家组协调后统一口径。(2)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指被评价区域内已记录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物种数(若存在亚种、变种和变型等种下单位,则以这些种下单位为分类单位,野生高等植物的特有性和受威胁程度同此),用于表征野生植物的多样性。调查统计浙江省各县(市)、市区内已记录的野生维管束植物(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物种数, 比较野生植物的多样性。栽培的农作物、果树、花卉、蔬菜和尚未在野外建立种群的园林植物不在统计范围内。人工种植或栽培植物不在统计范围内,例如在各类人工林、农田、果园、菜地、植物园、种植园等种植或栽培的植物等。植物物种的分类采用哈钦松系统,依据中国植物志确定分类地位,如对中国植物志未记载的物种(种下单位)分类地位存有异议,由项目技术组协调后统一口径。全国野生高等植物名录由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供。(3)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指被评价区域内基于植被类型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数,用于表征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性。主要以浙江省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调查统计浙江省各县市区内基于植被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数(包括大面积的人工林和防护林),比较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性。分类体系参照中国植被(吴征镒,1980)或各省的植被类型研究专著,以群系为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单位。也可以根据中国植被确定的植被分类原则,按照植被专家开展的调查成果和评审意见确定我省生态系统类型名录。(4)物种特有性指被评价区域内中国特有的野生高等动物和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相对数量,用于表征物种的特殊价值。调查统计浙江省各县市区内中国特有的野生高等动物和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 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用于比较生态系统的特殊价值。物种特有性=(中国特有的野生高等动物种数/654 + 中国特有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种数/4353)/2。其中,654和4353分别是县级行政区域中野生高等动物和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最大物种数。中国特有物种名录由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供。(5)物种受威胁程度受威胁物种是指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中收录的属于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的物种。物种受威胁程度=(受威胁的野生高等动物种数/654 + 受威胁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种数/4353)/2。受威胁物种名录可参考:IUCN标准ver 3.1 (2001);“2006 Global Species Assessment”数据库(见/)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汪松、解焱等编. 200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也可见/redlist/search/index.shtm_)。(6)外来物种入侵度指被评价区域内外来入侵物种数与本地野生高等动物和野生维管束植物种数的和之比,用于表征生态系统受到外来物种干扰的程度。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可参考徐海根等主编的热点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安全、遗传资源(科学出版社,2004)和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编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3 数据采集与采集方法以上指标的数据主要来自现有文献资料,但如有实地调查数据,则优先使用。主要的文献资料包括地方性动植物志和植被志书、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馆藏标本数据、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以及其它正式发表的论文、专著、内部交流材料等。数据应以近20年来的数据为主,在没有新的数据时可以引用建国后的调查数据。各指标数据应严格按照指标要求进行采集。其中野生高等动植物、外来入侵物种、生态系统类型的数据采集格式见表1,2,3。数据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外来入侵物种不在表1的统计范围内,专门用表2进行统计。如果外来的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已在野外建立种群,并且没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可纳入表1统计范围。2生态系统类型按照表3进行采集,以群系为单位统计每个县的生态类型数。3表1,2中物种中文名和学名信息以南京所提供或推荐的高等动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为准,如有异议,由项目技术组协调后统一口径。4对于表1,2的“物种信息”一栏的统计,如物种没有种下单位,则统计种的数量;如有种下单位,则统计种下单位的数量。5对于表1的“受威胁程度”一栏,根据“极危(CR)、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4个等级进行填写。6对于表1的“是否中国特有”一栏,如果是中国特有则填“1”,否则填“0”或不写。7对于各表的分布信息,有分布填“1”,无分布则填“0” 或不写。8城市建成区中的园林引进植物,如果在附近郊县的野外有分布,则这一引进植物作为野生物种统计;如果附近郊县的野外没有分布,则不纳入统计范围。9所有数据收集、整理完后,以EXCEL表形式汇总上交。表1 高等动植物数据采集表物种信息分布信息序号中文名学名受威胁程度是否中国特有县1县2县3123表2 外来入侵物种数据采集表物种信息分布信息序号中文名学名县1县2县3123表3 生态系统类型数据采集表植被类型信息分布信息序号植被型群系县1县2县3123生态系统类型数合计植被垂直层谱数3.4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方法为:归一化后的评价指标=归一化前的评价指标归一化系数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 指某指标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通过试点研究,部分指标的A最大值见表4。表4 相关评价指标的最大值指标A最大值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4353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654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124植被垂直层谱的完整性1003.5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表5)。表5 各指标的权重评价指标权重 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0.20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0.20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0.20 物种特有性0.20外来物种入侵度0.10物种受威胁程度0.103.6 生物多样性指数(BI)计算方法生物多样性指数(BI)是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物种受威胁程度6个评价指标的加权求和。其中外来物种入侵度、物种受威胁程度为成本型指标,即指标的属性值越小越好,应对其作适当转换。BI=归一化后的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0.2 +归一化后的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0.2 +归一化后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0.2 + 归一化后的物种特有性0.20 +(100归一化后的外来物种入侵度)0.10+ (100归一化后的物种受威胁程度)0.10。3.7 生物多样性状况分级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BI),将生物多样性状况分为四级,即:高、中、一般和低(表6)。表6 生物多样性状况的临时分级标准生物多样性等级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多样性状况高BI65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中40BI65物种较丰富,特有属、种较多,生态系统类型较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一般30BI40物种较少,特有属、种不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但生物多样性总体水平一般低BI30物种贫乏,生态系统类型单一、脆弱,生物多样性极低注:以上分级标准将在充分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5. 项目组织5.1 领导小组组 长:方 敏(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成 员:韩志福(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生态处处长) 葛伟华(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生态处调研员) 邵卫伟(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5.2 技术组及任务分工项目总顾问:诸葛阳 (1) 植物组丁炳杨(牵头人)、陈贤兴、胡仁勇、楼炉焕、金水虎、马丹丹、金孝峰、胡绍庆、朱圣潮、张宏伟在本项目中负责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评价工作,主要以浙江省县级行政区域(全省58个县(市)和11个设区市市区)为单元,收集维管束植物(仅限于野生蕨类、被子和裸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物种受威胁程度等指标的数据,分析我省维管束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受威胁的程度,并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及建议等,编写浙江省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评价专题报告;按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提供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物种资源输入系统,建立维管束植物数据集。(2)动物组丁平(牵头人)、陈水华、鲍毅新、王火根、范忠勇、蔡春抹、陈苍松、袁乐洋、陆祎玮在本项目中负责野生高等动物多样性评价工作,主要以浙江省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收集野生高等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物种丰富度、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物种受威胁程度等指标的数据,分析我省野生高等动物多样性现状和受威胁程度,并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及建议等,编写浙江省野生动物多样性评价专题报告;按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提供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物种资源输入系统,建立野生高等动物数据集。(3)生态系统类型组陈征海(牵头人)、于明坚、张方钢、李根有、陈锋、张芬耀、谢文元在本项目中负责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评价工作。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指被评价区域内基于植被类型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数,用于表征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性。主要以浙江省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调查统计浙江省各县市区内基于植被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数(包括大面积的人工林和防护林),比较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性。分类体系参照中国植被(吴征镒,1980)或各省的植被类型研究专著,以群系为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单位。也可以根据中国植被确定的植被分类原则,按照植被专家开展的调查成果和评审意见确定我省生态系统类型名录。(4)海洋组唐静亮(牵头人)、赵盛龙、陈全震、胡颢琰、黄备、曾江宁、葛亚非、黄春琳、王伟定、顾志敏在本项目中负责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工作,主要收集我省海域野生生物物种种类数据资料(不包括海水养殖种类),分区域或海域对我省海洋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分析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受威胁的程度,并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及建议等,提交浙江省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专题报告和浙江省海洋生物数据集。(5)综合组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编制浙江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案,负责全省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数据汇总、生物多样性评价及总报告的编制。6. 项目实施计划浙江省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案技术审查通过,按国家总体要求进度完成。计划于2011年7月完成所有任务,进度安排如下:2011年1月2月,完成人员组织,制定课题工作计划,启动调查工作;2011年3月4月,数据资料收集整理与快速评估;2011年5月,实地补充调查,完成现状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录入,并提交基础数据;2011年6月,完成评估报告编写并提交报告;2011年7月,项目结题验收。7质量保证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量大、技术性强。为保证工作质量需做好技术准备,在项目启动阶段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按照环保部下发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导方案有关要求,对野外调查和室内评价、数据处理等各环节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8. 提交成果浙江省分县(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数据库浙江省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附1浙江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提纲(植物部分)一、浙江省野生高等植物调查技术路线与方法二、浙江省野生高等植物调查与评价结果(一)野生高等植物丰富度及其特点(二)物种特有性(三)野生高等植物濒危度(四)外来物种入侵度(五)野生高等植物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三、分析与讨论(一)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三)浙江省高等植物多样性区域分布特点(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或关键点(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措施(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行动、重点项目或工程(根据浙江省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先保护保护区域,为达到相应保护目的,优先或重点开展的工程或项目,包括中远期的工程项目)四、建议可以针对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评价方法等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参考文献附2浙江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动物部分)一、浙江省野生高等动物调查技术路线与方法二、浙江省野生高等动物调查与评价结果(一)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及其特点(分为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淡水鱼类)(二)物种特有性(三)野生高等动物物濒危度(四)外来物种入侵度(五)野生高等动物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三、分析与讨论(一)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三)浙江省高等动物多样性区域分布特点(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或关键点(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措施(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行动、重点项目或工程(根据浙江省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先保护保护区域,为达到相应保护目的,优先或重点开展的工程或项目,包括中远期的工程项目)四、建议可以针对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评价方法等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参考文献附3浙江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提纲(生态系统部分)一、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调查技术路线与方法二、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调查与评价结果(一)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点(二)生态系统生境胁迫程度(三)外来物种入侵度(五)生态系统多样性评价结果三、分析与讨论(一)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三)浙江省生态系统多样性区域分布特点(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或关键点(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措施(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行动、重点项目或工程(根据浙江省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先保护保护区域,为达到相应保护目的,优先或重点开展的工程或项目,包括中远期的工程项目)四、建议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兴趣班合作协议范本9篇
- 东北话二级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同步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西省历年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
- 河南开封三模考试试卷及答案
- 考点攻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综合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 扶沟县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三级考试机器人理论题及答案
- 202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服务器健康巡检规定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试卷附答案(三套)
- 2025年上海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记忆版)
- 2025年农村土地租赁协议(合同样本)
- 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 铁路礼仪培训课件
- 海上安全培训课课件
-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临床指南
- 铁路客运防寒过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