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载货电梯的设计【优秀含12张CAD图纸+机械电梯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文献综述+外文翻译】【24页@正文94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中期检查表D.doc
任务书2.doc
外文翻译C.doc
封面1.doc
开题报告3.doc
文献综述B.doc
说明书4.doc
验重报告A.pdf
下箱体.dwg
中间轴.dwg
中间轴大齿轮.dwg
中间轴小齿轮.dwg
中间轴轴承端盖.dwg
低速轴.dwg
低速轴大齿轮.dwg
低速轴轴承端盖.dwg
减速器装配图.dwg
总图.dwg
高速轴.dwg
高速轴轴承端盖.dwg
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小型载货电梯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主要内容:
1)、电动提升机的提升重量1000kg,提升高度10m。
2)、电动提升机卷筒的速度10m/min。
3)、电动机卷筒的直径200mm
4)、传动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比大和效率高
要求:
1. 调研相关产品,搜集相关资料。
2. 分析资料,拟定可行的设计方案。
3. 对比方案,确定最终方案。
4. 详细设计,绘制装配图,零件图,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第四版) 李建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材料力学(第四版) 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理论力学(第三版) 浙江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电工学(第六版) 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链传动 王行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6]实用机械设计手册 吴相宪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7]机电传动控制(第三版)邓星钟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8]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第三版)唐增宝 常建娥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郭克希,王建国.机械制图.第7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3]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4]王伯平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
[5]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于永泗,齐民.机械工程材料.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
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1.查阅、收集资料,熟悉有关的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结合毕业设计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
2.熟悉设计任务,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并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拟定总体方案,绘出系统图,定出相关参数,并绘出总体草图。
3.对草图进行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整理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安排备注
1查阅、收集资料,熟悉有关的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2014.12
2结合毕业设计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2014.12
3开始编写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2015.1
4熟悉设计任务,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并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 205.2
5拟定总体方案,绘出系统图,定出相关参数,并绘出总体草图。 2015.3
6对草图进行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205.3
7整理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2015.4.
8准备答辩。2 013年4月开始
摘 要
小型载货电梯是一种被普通采用的垂直输送设备, 用于运送各种散状和碎块物料,并广泛地应用于建材、电力、冶金、机械、化工、轻工、有色金属、粮食等各工业部门。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小型载货电梯电动机的设计,驱动轮转速以及功率的确定,电机、减速机等主要零部件的选择,包括总装图以及零件图,二级减速器总装图的Auto-CAD图纸的绘制。通过计算选取方案,以满足工作需要。
电梯源于简单的绳索或手拉葫芦。电梯基本上是通过机械手段拉或推起的平台。一台现代化的电梯包括轿厢安装在竖井的围住的空间的平台上,或在英联邦国家称为“吊重机” 。在过去,电梯驱动机制,采用蒸汽和水的液压活塞。在一个“牵引”电梯,车被深处的带沟槽的滑轮通过滚动的钢丝绳拉起,通常称为滑动轮。车子的重量是用其他的重物来平衡。有时两个电梯总是同步移动方向相反,他们是彼此的制衡。
电梯使用的原则,液压加压地上或地下的活塞,以提高和降低轿厢。拉拢液压使用两者相结合的绳索和液压动力,以提高和降低轿厢。最近的创新包括永久地磁极马达,机房无轨道式齿轮机,微机控制:该技术是用在新装备上取决于多种因素。液压电梯便宜,但安装气瓶大于一定长度变得不切实际的在非常高的升降机盘中。许多建筑物超过7层时,牵引电梯必须被取代使用。液压电梯通常比牵引电梯慢。
关键词 :小型载货电梯; 卷筒; 减速器
Abstract
Small?cargo elevator,is a common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for the delivery of a variety of bulk and fragments of materials,and is widely used in building materials, electricity, metallurgy, mechanical, chemical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nonferrous metals, grain and other industrial sector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mall cargo elevator motor design,?the determination of drive wheel speed and power, the select of? motor, reducer, belt and other parts ,including the bucket elevator final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 drawing, the Auto-CAD final assembly drawing of the secondary gear reducer. Selected by calculations,?to finish my work
Elevators began as simple rope or chain hoists. An elevator is essentially a platform that is either pulled or pushed up by a mechanical means. A modern day elevator consists of a cab (also called a "cage" or "car") mounted on a platform within an enclosed space called a shaft, or in Commonwealth countries called a "hoistway". In the past, elevator drive mechanisms were powered by steam and water hydraulic pistons. In a "traction" elevator, cars are pulled up by means of rolling steel ropes over a deeply grooved pulley, commonly called a sheave in the industry. The weight of the car is balanced with a counterweight. Sometimes two elevators always move synchronously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nd they are each other's counterweight.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ropes and the pulley furnishes the traction which gives this type of elevator its name.
Hydraulic elevators use the principles of hydraulics to pressurize an above ground or in-ground piston to raise and lower the car. Roped Hydraulics use a combination of both ropes and hydraulic power to raise and lower cars. Recent innovations include permanent earth magnet motors, machine room-less rail mounted gearless machines, and microprocessor controls
KEY WORDS :Small?cargo elevator ; drum; reducer
目 录
1 绪论1
1.1小型载货电梯设计意义1
1.2小型载货电梯国内外发展现状1
1.3小型载货电梯原理图2
2 小型载货电梯传动装置的选择3
2.1各个传动装置的特点3
2.11带传动的特点3
2.12齿轮传动的特点3
2.13 链传动的特点3
2.14 传动装置的选择4
3 小型载货电梯电动机的选择4
3.1钢丝绳的选择4
3.2卷筒设计4
3.21卷筒的剪力和弯矩5
3.3电动机系类的选择7
3.4减速器选择7
3.41二级减速器7
3.5电动机功率7
3.6电动机的选择8
4 分配传动比8
4.1各轴传动比的分配8
4.2计算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8
5 小型载货电梯减速器齿轮的计算8
5.1 高速级齿轮计算8
5.11高速级接触疲劳强度重整和系数8
5.12高速级接触疲劳许用应力9
5.13高速级齿轮分度圆直径9
5.14高速级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9
5.15高速级齿轮模数计算10
5.16高速级齿轮几何计算10
5.2低速级齿轮计算11
5.21低速级接触疲劳强度重整和系数11
5.22低速级接触疲劳许用应力11
5.23低速级齿轮分度圆直径11
5.24低速级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12
5.25低速级齿轮模数计算12
5.26低速级齿轮几何计算13
6 小型载货电梯减速器轴的计算13
6.1 高速轴的计算13
6.1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13
6.12轴长度的计算13
6.13键的选择13
6.2低速轴的计算14
6.2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14
6.22联轴器的选择14
6.23轴长度的计算14
6.24键的选择14
7 小型载货电梯减速器箱体的设计15
8 结论16
8.1 电梯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16
8.2电梯研究方向16
8.3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 谢19
1 绪论
1.1小型载货电梯设计意义
电梯或升降机是一种用于垂直的移动货物或人的运输设备。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可能有相似的词语像是起重机或电梯。由于轮椅通道法,在新建的高层建筑物里安装电梯往往是一项法律规定。
电梯是机械、电气紧密结合的大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它是高层建筑内部应用最广泛的垂直交通工具,它承担着大量的人流和物流的输送,电梯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电梯源于简单的绳索或手拉葫芦。电梯基本上是通过机械手段拉或推起的平台。一台现代化的电梯包括轿厢安装在竖井的围住的空间的平台上,或在英联邦国家称为“吊重机”。在过去,电梯驱动机制,采用蒸汽和水的液压活塞。在一个“牵引”电梯,车被深处的带沟槽的滑轮通过滚动的钢丝绳拉起,通常称为滑动轮。车子的重量是用其他的重物来平衡。有时两个电梯总是同步移动方向相反,他们是彼此的制衡。
由于小型电梯结构简单,能够提升功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完成一般人力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他的技术性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成功的生产效率,受到使用单位的极大关注,同时,小型电梯的安全也备受关注,因此,如何设计和制造出一台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经济实用的小型电梯,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2小型载货电梯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现状:在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楼的高度已和经济发展同样的速度成长起来。作为建筑的中枢神经,电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梯作为建筑物内的主要运输工具,像其他的交通工具一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电梯需求总量,主要受其经济增长速度、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及数量、国家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从客观上导致了我国电梯行业的空前繁荣景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电梯需求量越来越大。总趋势是上升的,目自口进入了“第三次浪潮”,2004年总产量超过了8万台,而且目前还没有减速的迹象。从1949年建国以来全国共生产安装了6l万多台电梯。尽管如此,我国的电梯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全世界平均1000人有l台电梯,我国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准,还需要增加70万台。到那时候,全国在用电梯将达到130万台,每年仅报废更新就需要6万台。到2005年,中国电梯的年产量达到13.5万台,与1980年相比,25年增长了59倍,产量每年平均增长17.8%。2005年安装验收电梯124465台,截至05年底,我国的在用电梯总数已达651794台。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袁祖强 编.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2.
[2] 郭克希 王建国 主编. 机械制图. --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7.
[3] 孙桓 陈作模 葛文杰 主编. 机械原理. --7版. --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6.5(2012.11重印).
[4] 濮良贵 陈国定 吴立言 主编. 机械设计. --九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
[5] 杨高峰 主编.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3.2.
[6] 齿轮手册编委会.齿轮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7]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理论力学.Ⅰ. --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7
[8] 王旭东 周岭 主编. 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9] 王振华.实用轴承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10] 张桂芳.滑动轴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11] 梁庚煌.运输机械手册(第二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2]Hindhede I,Uffe.Machine Design Fundamentals:A Practical Approach.New York:Wiley,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