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的特点和前景.doc_第1页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的特点和前景.doc_第2页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的特点和前景.doc_第3页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的特点和前景.doc_第4页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的特点和前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特点与前景 1.1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特点在传统文化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俄罗斯政治转型既具有转型国家的共性,又有俄罗斯式的个性,西方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传统性,既相互融合、共生,又相互排斥、博弈。俄罗斯政治转型具有以下凡个特点。1.1.1根本性制度变迁马克思主义认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继承与共同性,但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是两种根本对立、性质不同的制度。俄罗斯政治转型前的苏联社会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行苏维埃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转型后的俄罗斯,代之以西方政治模式的议会制、政党制、总统制,正如叶利钦所说,“取代苏联的是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有着与以前不同的边界、内外政策、政治制度和政权体制的国家”。普京上台后,虽然在诸多领域“非叶利钦化”,但是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与发展方向两个方面,他将继续叶利钦的道路,他说道,“通向市场和民主的道路,对于90年代走上这条道路的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十分艰难的尽管有种种困难和失误,我们终于走上了全人类都在走的主千道”,他所走的道路,也没脱离他所说的“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伴随国家根本制度改变的是整体性制度转换。新制度学派的D菲尼认为,制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宪法秩序,即政权的基本规则;第二种是制度安排,包括法律、规章、社团、和合同;第三种是指规范性行为准则,包括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俄罗斯的政治转型是指从苏联政治制度到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全面而非个别的转型与转变,是一种整体性制度变迁。俄罗斯的政治转型主要表现在宪法领域,1993年俄罗斯宪法与前苏联的1977宪法有着完全不同,根据1993年宪法,俄罗斯承认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任何意识形态不得规定为国家的或必须遵循的意识形态;承认政治多元化与多党制;国家权力在立法权、执行权与司法权分离的基础上行使,相互独立。1.1.2从激进到渐进的“民主化”改革政治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民主化改革,纵观近现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政治转型大体可以分为激进与渐进两种类型。所谓激进式改革是指改革者在最初就加以全方位、暴风疾雨式的推进,短时间内建立民主制度;渐进式改革是指改革者确定民主的终极目标,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分步实行的方式。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是以政治斗争为中心、以激进变革为方式、以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西方式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为目标模式的发展道路”。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激进化改革不但表现在经济领域的“休克疗法”,而且更多的是表现在政治领域,休克疗法赋予更高的政治目的,摧毁苏维埃制度的经济基础:公有制。就政治领域本身来说,从1991年12年苏联解体到1993年12月俄罗斯新宪法建立,俄罗斯确立了一部与前苏联完全不同的宪法,叶利钦等人以为可以通过激进的方式来尽快融入西方“大家庭”,构建西方模式的政治体制。同时,为了确保这种政治体制能得到广泛的认同,经济改革完全政治化,私有化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经济发展,还着眼产生更多的资产阶级。用叶利钦的话说就是产生的中产阶级是这种体制的基础,他们不得不支持这一制度。私有化之父丘拜斯就曾说过,私有化的目的,就是在俄国起资本主义,而且要在突击性的凡年中完成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用了数百年才完成的那个工作定额。普京上台后,首先对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进行了反思。他认为“政治和社会动荡、剧变和激进改革已使俄罗斯精疲力竭。只有幻想家或那些对俄罗斯和人民冷酷无情的政治力量才会呼吁再进行一次革命”。他认为,无论俄罗斯处于哪个时期,革命动荡或是萧条时期一俄罗斯几乎总是希望变革。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却没有人知道如何能做到这点。而当代俄罗斯的政治家们不仅有义务知道这点,还有义务去研究、执行具体的实施计划。在2007年他最后一任国情咨文中,总结到,“外面不需要任何革命”。普京的言外之意就是拒绝任何革命,希望后来的俄罗斯领导人保持政策的继承性。在普京时期,一方面,他保持了叶利钦时期国家的基本政治架构,一个超级的总统制,无执政党的政党制度;另一方面,在政治领域,他围绕加强国家与总统权力,实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是可控的、渐进的方式进行。2008年5月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就职后就表示,他的施政纲领是使“普京计划”得以延续,充分保证普京八年的政策和路线的连续性,渐进的色彩更加浓厚。1.1.3强烈的“委任制”民主色彩南美学者奥唐奈在考察南美制度转型时提出了“委任制”民主的概念,他认为“委任制”民主是代议民主和权威主义的某种混合,从前者那里继承了自由竞选,从后者那里继承了巩固权力的非民主方式,是一种居间式的民主,它主要表现四个方面。第一,“委任制”民主体制下的选举是一个情绪化的充满博弈色彩的事件。由于“委任制”民主与自由选举密切相关,在选举中,无论谁赢得了总统大选,都会被授权以他认为合适的方式进行统治,而且只受现存的权力关系与任期的限制。因此,统治者可以十分自由的运用他们的权力,候选人为了一个不受制约的统治机会而角逐。第二,统治者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化身,凌驾于政党和有组织的集团之上。最高统治者扩大权力基础的一切行为都被视为合法的和必要的,其他民主机构如法院、议会都被认为是有害的东西,是最高统治者运用权力的障碍。第三,统治者力图维持一种低水平的横向负责模式。“委任制”民主不仅意味着竞争性的政党、国会、法院与独立的媒体的存在,而且能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批评。但是,统治者只向投票箱负责,维持一种纵向负责的关系,代议制下的横向责任在“委任制”民主下显得很弱甚至不存在。第四,统治者从全能到无能的变化令人惊讶。统治者头天可能被视为救世主,而第二天又被诅咒为十恶不赦的魔头。从叶利钦到普京,俄罗斯政治转型中的“委任制”民主色彩十分明显,而且没有向代议民主转化的迹象。1991年6月,叶利钦凭借他民主斗士的形象赢得了尚未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第一次总统大选,长期生活在集权体制下的俄罗斯人把叶利钦视为从灾难中拯救的救星,叶利钦以57.3%的高票当选,俄罗斯人以民主的方式选择了叶利钦。叶利钦当选后,完全依照自己的政治思维执政,他认为他自己是全民之父,只要是为了国家利益,什么反对党、法院、议会都可以不顾,甚至可以完全动用武力。1993年12月的“十月事件”就是明证。1996年总统大选前,由于糟糕的政绩,叶利钦的支持率在3%以下,远远低于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这样的支持率很明显连任不了。面对这种情况,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下了决心,对班子里的人说:准备起草文件繁杂的法律工作开始了,我们起草了一系列的文件,其中包括禁止共产党的活动,解散杜马,将总统选举延期进行等等,采取这些措施是因为大家认为局限于现行的宪法条条框框,我不能解决危机”。虽然叶利钦在丘拜斯等人的劝阻下放弃了上述行动并在寡头的帮助下最终赢得了大选,但叶利钦的直白却凸显了“委任制”民主下的特征:统治者任意滥用自己的权力。叶利钦第二任总统后,又不得不面临“委任制”民主下最高统治者的困境:他是全能的总统,但在行驶权力时却感觉权力的无效;他是全能的总统,支持率却接近于零。普京上台后,并没有遇到从全能到无能的困境,但是从他的政治思维与政治实践看,在权力集中方面,这一时期的“委任制”民主色彩更加的浓厚。围绕加强以总统为核心的中央权力,普京对政党制度、联邦制度、新闻审查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俄罗斯政治制度人格化与总统的全能特征进一步强化。1.1.4向传统的回归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悠久专制主义传统的国家,这种专制主义传统己深入到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当中,俄罗斯人也具有强烈的国家崇拜和领袖崇拜意识,这一传统贯穿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即使是在社会主义苏联时期,这种专制主义传统也以高度集权的形式表现出来。叶利钦等人虽然完全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力求完全“非苏联化”。但是在制度安排上,却打上了深深的俄罗斯集权主义烙印,总统的权力大大超过苏联时期的总书记,叶利钦在1996年后也多次戏称自己是“鲍里斯一世”。英国学者丹尼斯认为, 1993年宪法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总统职位,这不仅意味着它是一个总统制而非议会制的国家,还意味着它是一个超级总统制的国家”。普京时期尽管在许多政策上出现了“非叶利钦化”,但是在加强总统权力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出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总统、总统与议会、总统与精英完全以总统为中心的格局。俄罗斯总统集权政治正是俄罗斯传统集权政治的“现代版”。2.2俄罗斯政治转型的前景2.2.1权威主义政治的继续权威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政治学家在研究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时提出来的,最初的含义是第三世界国家早期对议会民主制的反动。它是由现代意识导向的政治军事强人建立起来的,介乎极权主义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政治体制。20世纪60年代萨托利、林茨、奥唐奈等人赋予了权威主义新的内涵,意指“一种不符责任的有限多元主义政治体系;没有一套精致的、导向性的意识形态但具有独特的民族心理;除了偶尔下,没有深入而广泛的政治动员;统治者或统治集团形式上不受约束但实际上有限的权力”。令人惊讶的是,以建立西方民主模式为目标的俄罗斯政治转型更多地是体现了权威主义政治色彩。俄罗斯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一定时期内权威主义导向的政治结构仍然将继续,未来的俄罗斯将继续遵循权威主义的路径。第一,权威主义政治具有制度保障。1993年俄罗斯通过的宪法确立了以总统集权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在这种超级总统制下,总统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权力系统,超越于三权之上。总统可以依据宪法的权限行事,不仅不必向三权中的任何一权负责,相反可以对三权进行调节。在与议会的关系上,根据俄罗斯宪法第83条第1款规定,俄罗斯只是经议会的同意任命总理,而不是从议会中的多数党任命总理,总统对总理具有提名权与最终任命权,而且俄罗斯宪法规定对总理的任免权也属于总统。在属于议会专有的立法权方面,俄罗斯总统也赋予了一些职权,议会通过的法律要由总统签署与公布,总统具有拖延否决权。在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上,俄罗斯总统掌握了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力,不但总理由总统任命,而且政府系列的一些要害部门也直接由总统掌握。除了决定政府的组成部门,俄罗斯总统还可以直接主持政府会议。与此同时,俄罗斯宪法规定了复杂到几乎不可能的总统弹劾程序。叶利钦后期,尽管民意尽失,但由于超级总统制的存在,议会多次弹劾还是无果而终。从目前情况看,这种以总统集权为核心的制度安排还将继续,普京就多次表示,这是一部好宪法,没有修改的必要。2008年11月,梅德韦杰夫首先发表的国庆咨文还提出要把总统任期从四年延长到六年。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历史文化传统对每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因素,具有比政治结构更大的稳定性,成为影响历史动向的潜在的深层结构”。因此,“反思俄罗斯历史,弄清俄罗斯的根本特点,对于当代来说异常重要,将来也是如此”。历史上的俄罗斯专制王权也曾试图引进欧洲的开明专制主义思想,但是政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中央王权,从来都是独裁体制。当19世纪欧洲从开明专制步入议会制时,俄罗斯却向王权的无限扩张滑行。恰达耶夫就认为俄罗斯从来没有制度化的公民社会,“国家就是一切”。俄罗斯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罗伊麦德维夫认为,在俄罗斯,个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个人的自身价值没有赋予具体的内容;强大的国家观念,强大的军队观念,爱国主义思想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尽管在转型之初,叶利钦等民主派极力想引进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但是,混乱的局势使俄罗斯人对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大失所望,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反而显示了更强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历史文化传统为俄罗斯的权威主义提供了文化支撑。第三,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学者认为在穷国当中,权威主义政体提高了经济发展率,而民主政体则像是有碍于发展的一种奢侈品。从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建立的经验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政治上的权威主义都将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政治权威主义对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罗斯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市场经济的建立也离不开国家强大的推动: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俄罗斯没有市场经济的经历,经济发展更需要权威主义的支持。2.2.2从权威主义政治走向民主政治权威主义并不具有终极价值,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治模式,“其本身不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目标,而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目标进程中伴随而来的,一定程度上具有过渡性(但不一定是短暂的)特点”。俄罗斯在选择权威主义政治时,从来没有否认民主的方向。第一,对民主的向往是俄罗斯政治转型以来的价值追求。俄罗斯独立以来,整个国家对民主几乎到迷信的程度,认为有了自由民主的制度就有了强大的国家。只是在实现民主的途径与方式上,与叶利钦对西方民主盲目崇拜不同,普京在坚持西方民主的一般原则上,加入了更多的俄罗斯元素,梅德韦杰夫也普遍被认为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至于普通的民众,虽然俄罗斯不存在一个发育良好的市民社会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但不能否认俄罗斯人内心深处对自由民主的期盼。普京以来,俄罗斯的总统大选与议会选举都保持了较高的参选率,俄罗斯人不像西方人那样钟情于民主,但是内心对民主对改革的支持始终如一。第二,俄罗斯向民主政治的发展,还在于其政治制度的持续作用。俄罗斯的权威主义政治不仅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同时也包含民主的形式和内容。独立以来,俄罗斯己进行了五届议会选举,四届总统选举和一次全民公决,在定期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中,不同党派、不同团体、不同的候选人基本上可以公开、公平以及和平的方式竞争。选举的过程是透明的,受到媒体的监督,选出的各界领导人都实行严格的任期制。与此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